一种胸腔留置引流管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8874744 阅读:59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9-08 03:5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胸腔留置引流管及其制备方法,以乙醚为溶剂,在氩气的保护下,将羟丙基甲基纤维素苯二甲酸酯、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和二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加入到乙醚中,加入马铃薯淀粉、醋酸纤维素、乙二醇、引发剂和催化剂形成预聚体溶液,接着加入甲壳素、聚乳酸,然后加入乙二醇、2,3‑二苯基‑4‑甲基‑1‑戊烯、乳化剂、增稠剂、缓冲剂参与反应,除杂,烘干;再和偶联剂、增塑剂、抗氧剂和促进剂放入造粒机中造粒,挤出成型,制得成品。制得的胸腔留置引流管具有很大的拉伸强度和弹性模量,即使在酸性或者碱性条件下,依然具有较大的拉伸强度和弹性模量。

Thoracic cavity indwelling drainage tube and preparation method thereof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thoracic indwelling drainage tube and a preparation method thereof. Under the protection of argon, hydroxypropyl methyl cellulose phthalate, isophorone diisocyanate and diethylene glycol dimethyl acrylate are added to ether, and potato starch, cellulose acetate, ethylene glycol are added to the tube. A prepolymer solution is formed by adding chitin and polylactic acid to the catalyst, followed by adding ethylene glycol, 2,3-diphenyl-4-methyl-1-pentene, emulsifier, thickener and buffer to take part in the reaction, impurity removal and drying, and then the coupling agent, plasticizer, antioxidant and accelerator are put into the granulator for granulation, extrusion molding. To produce finished products. The thoracic indwelling drainage tube has great tensile strength and modulus of elasticity, even in acidic or alkaline conditions, it still has great tensile strength and modulus of elasticit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胸腔留置引流管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引流管,更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胸腔留置引流管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胸膜腔是位于肺和胸壁之间的一个潜在腔隙,在正常情况下脏层胸膜和壁层胸膜表现上有一层很薄的液体,在呼吸运动时起润滑作用。胸膜腔和其中的液体并非处于静止状态,在每一次呼吸周期中胸膜腔的形状和压力均有很大变化,使胸膜腔内液体持续滤出和吸收并处于动态平衡。各种因素使胸膜腔内液体形成过快或吸收过缓,即产生胸腔积液。当胸腔内积液过多时,就需要用到胸腔留置引流管来抽取胸腔内部积液;目前传统的胸腔留置引流管大都有聚氨酯材料制成,因为聚氨酯材料具有很好的拉伸强度和弹性模量;但由于患者患病后,其胸腔内部积液的PH值会发生变化,有的变为酸性,有的变为碱性,导致普通的胸腔留置引流管的拉伸强度和弹性模量都会大幅度降低,从而会影响抽液的正常进行。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胸腔留置引流管及其制备方法,该胸腔留置引流管具有较大的拉伸强度和弹性模量,即使在酸性或者碱性条件下,依然具有很大拉伸强度和弹性模量。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胸腔留置引流管,包括下列重量份物质组成:羟丙基甲基纤维素苯二甲酸酯100份;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30份;二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20份;马铃薯淀粉50份;醋酸纤维素25份;甲壳素20份;聚乳酸20份;乙二醇10份;2,3-二苯基-4-甲基-1-戊烯5份;引发剂3份;偶联剂6份;抗氧剂4份;乳化剂4份;增塑剂3份;增稠剂5份;催化剂2份;缓冲剂10份;促进剂10份;所述促进剂包括下列重量份物质组成:二(三乙醇胺)钛酸二异丙酯3份;氢化松香甘油酯2份;1H,1H,2H,2H-全氟辛基三乙氧基硅烷4份3-(丙烯酰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3份;异鲸蜡醇硬脂酰氧基硬脂酸酯2份;丙二醇鲸蜡醇聚醚-3乙酸酯3份;油醇聚氧乙烯醚磷酸酯3份。所述引发剂为过氧化二碳酸二环己酯。所述偶联剂为3-(2-氨基乙基氨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所述抗氧剂为硫代二丙酸二月桂酯、三烷基亚磷酸酯和环己基-β-(3,5-二叔丁基-4-羟基苯基)丙酸酯的混合物,其质量比为1:1:2。所述乳化剂为十二醇硫酸钠。所述增塑剂为环己烷1,2-二甲酸二异壬基酯和2,2,4-三甲基1,3戊二醇双异丁酸酯的混合物,其质量比为2:3。所述增稠剂为羟乙基纤维素。所述催化剂为乙酸锌。所述缓冲剂为2-氨基-2-甲基-1-丙醇。一种胸腔留置引流管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首先在反应器中加入过量的乙醚,接着在氩气保护下加入羟丙基甲基纤维素苯二甲酸酯、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和二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完全溶解后,再加入马铃薯淀粉、醋酸纤维素、1/2质量的乙二醇、引发剂和催化剂,反应2小时,得到预聚体溶液;步骤二:将甲壳素、聚乳酸加入反应器中,搅拌20分钟,搅拌速度为800r/min,接着将剩余1/2质量的乙二醇、2,3-二苯基-4-甲基-1-戊烯、乳化剂、增稠剂、缓冲剂加入到反应器中,反应2小时,搅拌速度为1500r/min;步骤三:将步骤二中的产物放在纯净水中浸泡12小时,再用乙醇浸泡24小时,接着用纯净水洗涤3次,然后放入50℃的真空烘箱内烘干;步骤四:将烘干后的产物、偶联剂、增塑剂、抗氧剂和促进剂一起加入到造粒机中进行造粒,然后将制造出的颗粒放入挤出机中,挤出成型;步骤五:将步骤四中的产品进行剪切、修饰处理,最终制得成品。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通过将乙醚作为反应溶剂,乙醚一方面能够对本专利技术中使用的大多数物质都有较好的溶解力,另一方面充当反应介质,保证反应能够平稳的进行,同时乙醚化学性质稳定,不会与反应物反应,产生副反应,影响实验结果;在氩气的保护下,将羟丙基甲基纤维素苯二甲酸酯、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和二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这三种酯类物质加入到反应器中,三种酯之间可发生相互聚合,三种酯完全溶于乙醚后,接着将马铃薯淀粉、醋酸纤维素、乙二醇、引发剂和催化剂加入到反应器中,在引发剂的引发下,三种酯会和马铃薯淀粉、醋酸纤维素之间发生一个初步的聚合,从而形成预聚体溶液,其中催化剂起着加快反应,缩短反应时间的作用,乙二醇是一种扩链剂,用于初步调节链段长度,提供软段结构,改善产物的硬度,使得产物具有很大的弯曲强度和弹性模量;初步聚合后,先将甲壳素、聚乳酸和乙二胺加入其中,混合反应,其中甲壳素是一种小分子多元醇,能提供羟基,聚乳酸能提供羧基,两者均能进行酯化反应,起到进一步扩链的目的;然后将乙二醇、2,3-二苯基-4-甲基-1-戊烯、乳化剂、增稠剂、缓冲剂加入反应器中,乙二醇继续起到扩链的作用,而2,3-二苯基-4-甲基-1-戊烯一方面起到了能够调节链段的分子量,另一方面引入了苯基,能够提高产物的拉伸强度,乳化剂起到了乳化的作用,能够提高反应物的溶解能力,使反应物充分反应;增稠剂起到增稠的作用,缓冲液用于调节体系的PH值;反应完全后,先将产物水洗,醇洗再水洗,尽可能的除去杂质;然后放入烘箱中烘干,烘干后,和偶联剂、增塑剂、抗氧剂和促进剂放入造粒机中造粒,在放入挤出机中挤出成型,挤出后的产品进行剪切、修饰,得到成品。最终制得的胸腔留置引流管具有很大的拉伸强度和弹性模量,即使在酸性或者碱性条件下,依然具有较大的拉伸强度和弹性模量,不会大幅度降低。作为本专利技术的新创点之一,促进剂选择了二(三乙醇胺)钛酸二异丙酯、氢化松香甘油酯、1H,1H,2H,2H-全氟辛基三乙氧基硅烷、3-(丙烯酰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异鲸蜡醇硬脂酰氧基硬脂酸酯、丙二醇鲸蜡醇聚醚-3乙酸酯、油醇聚氧乙烯醚磷酸酯这6种物质,其中异鲸蜡醇硬脂酰氧基硬脂酸酯和丙二醇鲸蜡醇聚醚-3乙酸酯能够大大的提高空腔留置引流管的拉伸强度和弹性模量,而1H,1H,2H,2H-全氟辛基三乙氧基硅烷、3-(丙烯酰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油醇聚氧乙烯醚磷酸酯这3种物质共同作用下不仅能够起到很强的耐酸碱作用,而且能够进一步加强空腔留置引流管的拉伸强度和弹性模量,而二(三乙醇胺)钛酸二异丙酯和氢化松香甘油酯这两种物质一方面起着润滑的作用,保证促进剂能够很好的起到促进作用,同时还充当着稳定剂的作用,进一步加强了耐酸碱的能力。在这7种物质共同作用下,使得制备出的空腔留置引流管具有很大的拉伸强度和弹性模量,其力学性能优秀,即使在酸性或者碱性条件下,拉伸强度和弹性模量依然较大。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一种胸腔留置引流管,包括下列重量份物质组成:羟丙基甲基纤维素苯二甲酸酯100份;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30份;二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20份;马铃薯淀粉50份;醋酸纤维素25份;甲壳素20份;聚乳酸20份;乙二醇10份;2,3-二苯基-4-甲基-1-戊烯5份;引发剂3份;偶联剂6份;抗氧剂4份;乳化剂4份;增塑剂3份;增稠剂5份;催化剂2份;缓冲剂10份;促进剂10份;所述促进剂包括下列重量份物质组成:二(三乙醇胺)钛酸二异丙酯3份;氢化松香甘油酯2份;1H,1H,2H,2H-全氟辛基三乙氧基硅烷4份3-(丙烯酰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3份;异鲸蜡醇硬脂酰氧基硬脂酸酯2份;丙二醇鲸蜡醇聚醚-3乙酸酯3份;油醇聚氧乙烯醚磷酸酯3份。所述引发剂为过氧化二碳酸二环己酯。所述偶联剂为3-(2-氨基乙基氨基)丙基三甲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胸腔留置引流管,其特征在于:包括下列重量份物质组成:羟丙基甲基纤维素苯二甲酸酯100份;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30份;二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20份;马铃薯淀粉50份;醋酸纤维素25份;甲壳素20份;聚乳酸20份;乙二醇10份;2,3‑二苯基‑4‑甲基‑1‑戊烯5份;引发剂3份;偶联剂6份;抗氧剂4份;乳化剂4份;增塑剂3份;增稠剂5份;催化剂2份;缓冲剂10份;促进剂10份;所述促进剂包括下列重量份物质组成:二(三乙醇胺)钛酸二异丙酯3份;氢化松香甘油酯2份;1H,1H,2H,2H‑全氟辛基三乙氧基硅烷4份3‑(丙烯酰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3份;异鲸蜡醇硬脂酰氧基硬脂酸酯2份;丙二醇鲸蜡醇聚醚‑3乙酸酯3份;油醇聚氧乙烯醚磷酸酯3份。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胸腔留置引流管,其特征在于:包括下列重量份物质组成:羟丙基甲基纤维素苯二甲酸酯100份;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30份;二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20份;马铃薯淀粉50份;醋酸纤维素25份;甲壳素20份;聚乳酸20份;乙二醇10份;2,3-二苯基-4-甲基-1-戊烯5份;引发剂3份;偶联剂6份;抗氧剂4份;乳化剂4份;增塑剂3份;增稠剂5份;催化剂2份;缓冲剂10份;促进剂10份;所述促进剂包括下列重量份物质组成:二(三乙醇胺)钛酸二异丙酯3份;氢化松香甘油酯2份;1H,1H,2H,2H-全氟辛基三乙氧基硅烷4份3-(丙烯酰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3份;异鲸蜡醇硬脂酰氧基硬脂酸酯2份;丙二醇鲸蜡醇聚醚-3乙酸酯3份;油醇聚氧乙烯醚磷酸酯3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胸腔留置引流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引发剂为过氧化二碳酸二环己酯。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胸腔留置引流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偶联剂为3-(2-氨基乙基氨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胸腔留置引流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抗氧剂为硫代二丙酸二月桂酯、三烷基亚磷酸酯和环己基-β-(3,5-二叔丁基-4-羟基苯基)丙酸酯的混合物,其质量比为1:1:2。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胸腔留置引流管,其特征在于:所述乳化剂为十二醇硫酸钠。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胸腔留置引流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增塑剂为环己烷1,2-二甲...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正兴蒋贤高施伎蝉
申请(专利权)人:温州市中心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