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赵杭特专利>正文

具纹理表面的人造皮革制法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86755 阅读:198 留言:1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具纹理表面的人造皮革制法,具纹理表面的人造皮革制法,其包含下列步骤:选定一薄面基材作为被加工物,且基材沿预定方向传送;在基材传送过程中,对基材表面进行涂布树脂作业并形成一树脂层面;在树脂层面外部再涂覆一表面处理剂,待表面处理剂干固后形成一顶层面;以擦拭方式对基材上的顶层面进行接触磨除加工处理。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专利技术可使树脂层面与参杂于纹理结构间隙中且已固化的顶层面同时显现于外,所获得的人造皮革具有不同的色泽或呈现不同深浅颜色的纹理表面,具有颖异性并可提升质感与触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与人造皮革的制作有关,特别是指一种具纹理表面的人造皮革制法
技术介绍
一般的人造皮革在大面积的布料经过多道加工程序(如树脂涂布或浸渍、烘干等)处理后制得,再裁切成预定大小以制成所需物品,如鞋面或是缠绕于运动器具握把部位上的带体。以带体为例,其成品不仅需要具有良好的减震与防滑效能,更为了与其它相同领域产品区别开并突显新颖性,制造者无不费尽心思地开发创新,尤以最具突显性的带体表面制作变化最多。传统人造皮革表面花纹的制作,是将具有预设图形的离型纸与合成皮贴合后经滚压密接,再在继续往前输送及卷收的同时,将已将图形转印于合成皮表面上的离型纸与合成皮分离且被收置,此后的离型纸因不可重复使用而成为耗材。由于离型纸增加了制作成本,使用后的处理也增添困扰,而且,前述人造皮革表面虽具有颖异的花纹,但该花纹在长时间接触之下容易剥落磨损,使得物品的质感尽失。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纹理表面的人造皮革制法,其对合成皮表面施以抛光加工处理,将组成之一的树脂层面显露于外。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纹理表面的人造皮革制法,其可在合成皮表面获得具有不同色泽的纹理呈现。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一种具纹理表面的人造皮革制法,其包含下列步骤选定一薄面基材作为被加工物,且所述基材沿预定方向传送;在所述基材传送过程中,对所述基材表面进行涂布树脂作业并形成一树脂层面;在所述树脂层面外部再涂覆一表面处理剂,待所述表面处理剂干固后形成一顶层面;以擦拭方式对所述基材上的顶层面进行接触磨除加工处理。所述树脂层面干固后呈立体状的纹理结构。所述涂布树脂作业为用一表面刻有特定纹路的辊轮沾附高固成分涂料树脂后滚压所述基材表面,所述高固成分涂料树脂干固后即在所述基材表面形成具立体纹理的所述树脂层面。所述涂布树脂作业为用一辊轮沾附变性树脂涂覆在所述基材表面,所述变性树脂干固并产生龟裂情形后即在所述基材表面形成具立体纹理的所述树脂层面。所述表面处理剂以合成树脂为原料。所述表面处理剂为擦拭处理剂或擦焦处理剂。所述基材具有一无纺布底层、以及形成基材表面的一PU顶层。所述接触磨除加工处理为以转动的布轮接触所述顶层面进行抛光加工处理。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可使树脂层面与参杂于纹理结构间隙中且已固化的顶层面同时显现于外,所获得的人造皮革具有不同的色泽或呈现不同深浅颜色的纹理表面,具有与众不同的颖异性,并可提升质感与触感。附图说明图1A是本专利技术制法的前段流程方块图;图1B是本专利技术制法的前段加工流程图;图2A是本专利技术制法的后段流程方块图;图2B是本专利技术制法的后段加工流程图;图3是图2B的3-3方向剖视图,说明未经抛光处理的成品剖视图;图4是图2B的4-4方向剖视图,说明经抛光处理后的成品剖视图;图5是采用本专利技术制法制得的成品经抛光处理后的成品平面局部放大示意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结合前、后段制作过程的一次加工流程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列举本专利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进行详细说明。如图1A、图1B、图2A、图2B所示,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具纹理表面的人造皮革制法过程如下首先,选定一薄面基材1作为被加工物,基材1可为未经过任何加工处理的素面布料(如无纺布),或者,基材1可为具有弹性表层的合成皮,甚至基材1表面还预先经过着色处理。在本实施例中,以具有无纺布底层1a与PU顶层1b的合成皮基材1为例进行说明(如图3所示)。如图1B所示,基材1一端卷置在一输出轴10上,另一端在绕经多数个滚柱(轮)12后连接至一滚动条14上。输出轴10与滚动条14在马达(图中未示)的带动下可将基材1稳定地往滚动条14方向导送。在基材1的传送过程中,输出轴10与滚动条14之间设置有一第一涂料装置16,本实施例中的第一涂料装置16由一辊轮161、一盛料槽162、一压轮163与一刮刀164组成,其中辊轮161的轮面刻设有纹理结构(图中未示),盛料槽162位于辊轮161下方且内部容装有高固成分涂料树脂A,高固成分涂料树脂A包含有环己酮(Cyclo Hexanone)等成分; 如图1B所示,辊轮161下部浸溺在高固成分涂料树脂A中,而压轮163对应设置于辊轮161上方,刮刀164位于辊轮161一侧,基材1穿过辊轮161与压轮163之间并因压轮163的压抵使其一面与辊轮161的轮面抵贴,随着辊轮161不断的转动,以及刮刀164的适当拦阻,可把高固成分涂料树脂A匀称地转印于基材1一面上。如图1B所示,在第一涂料装置16之后设置一烘箱18,已涂覆有高固成分涂料树脂A的基材1继续穿经烘箱18,利用烘干处理使高固成分涂料树脂A固化形成立体纹理结构的树脂层面1c(如图3所示),立体纹理可以是细条状的饰纹或是区域型的饰块。之后,具有树脂层面1c的基材1被卷收在滚动条14上。另外必须一提的是,用以制得具有立体纹理结构的方式除了前述以辊轮与高固成分涂料树脂的搭配使用外,还可利用一辊轮沾附一种变性树脂涂覆在基材1上而制得,该方式主要利用变性树脂干固后可产生龟裂的特性来构成具有立体纹理的树脂层面。如图2A、图2B所示,将滚动条14上具有树脂层面1c的基材1再安置在另一输出轴20上,基材1另一端同样经过多数个滚柱(轮)22后与一滚动条24连接,在输出轴20与滚动条24之间分别装设有一第二涂料装置26、一烘箱28与一布轮29。其中,第二涂料装置26具有一盛料容器261、一料斗262与一刮刀263,盛料容器261内部容装有以合成树脂B为原料的表面处理剂(可为擦拭处理剂或擦焦处理剂),料斗262可将合成树脂B引出并涂布在基材1的树脂层面1c上。刮刀263位于料斗262一侧,刮刀263的前缘接近基材1,可对合成树脂B形成拦阻以促使合成树脂B均匀地披覆在树脂层面1c上,于此同时,部分合成树脂B渗入具有纹理结构的树脂层面1c所存在的间隙中。之后再经烘箱28处理后使得合成树脂B干固并形成一顶层面1d,如图3所示。之后,同时具有树脂层面1c与顶层面1d的基材1再经过布轮29的接触磨擦抛光加工处理后,把位于较上方的顶层面1d磨除,使得树脂层面1c与参杂于纹理结构间隙中且已固化的顶层面1d同时显现于外,如图4、图5所示,最后再经卷收作业即告完成。采用上述制法所获得的人造皮革具有不同色泽或呈现不同深浅颜色的纹理表面,具有颖异性并可提升质感与触感。还必须一提的是,合成树脂B的附着方式除了前述以料斗倾倒的方式之外,还可以辊轮沾附滚压获得。以上即为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具纹理表面的人造皮革制法,另外必须一提的是,作为抛光处理的布轮29还可以另外独立为单一的加工程序,这样可达到更细的分工处理。前述加工程序为以二个涂布阶段完成具纹理表面的人造皮革制作,该方式可达成分工处理与良好管制的优点,当然,也可将前述两个步骤合而为一以节省加工流程。如图6所示,在一输出轴30与一滚动条40之间依序设置第一涂料装置31、烘箱32、第二涂料装置33、烘箱34与布轮35,各构件与上述实施例相同,故不赘述。同样地,第一涂料装置31对基材2进行涂覆高固成分涂料树脂A作业,第二涂料装置33则对已具有固化形成树脂层面的基材2涂覆合成树脂B,布轮35进行抛光作业,最终可同样达到促使树脂层面显现的目的。另外必须一提的是,在前述加工程序中应用于涂覆高固成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具纹理表面的人造皮革制法,其特征在于包含下列步骤:选定一薄面基材作为被加工物,且所述基材沿预定方向传送;在所述基材传送过程中,对所述基材表面进行涂布树脂作业并形成一树脂层面;在所述树脂层面外部再涂覆一表面处理剂, 待所述表面处理剂干固后形成一顶层面;以擦拭方式对所述基材上的顶层面进行接触磨除加工处理。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杭特
申请(专利权)人:赵杭特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CA[加拿大]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1条评论
  • 来自[北京市电信互联网数据中心] 2015年03月05日 10:12
    环保皮俗称的人造皮。环保皮和真的外观比较相似。超纤皮的手感和真皮比较相似。人造皮和真皮的最大区别就是真皮有天然的毛孔可以散热和散气而人造皮却没有。例如,有些人穿人造皮的皮鞋会得脚气而穿真皮的皮鞋却不会,那就是因为真皮有天然的毛孔的原因``
    0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