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无极性同步整流电路、电源装置和汽车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8864507 阅读:62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9-05 16:0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无极性同步整流电路、电源装置和汽车,其中无极性同步整流电路包括六个开关管和六个驱动单元,六个开关管组成三个桥臂,第一驱动单元、第二驱动单元、第三驱动单元分别用于控制第一开关管、第二开关管、第三开关管的第一受电端和第一出电端导通或关断,第四驱动单元、第五驱动单元、第六驱动单元分别用于控制第四开关管、第五开关管、第六开关管的第二受电端和第二出电端导通或关断。三个输入端中的任意两个接入电源,且无论该电源接入的极性如何,均可以实现同步整流,与传统无极性整流电路相比,效率更高,可靠性强;可以优化整机效率,节约能源,而且可以避免热量积聚,提高了汽车的可靠性。

A non polar synchronous rectification circuit, power supply device and automobile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non-polar synchronous rectifier circuit, a power supply device and an automobile, wherein the non-polar synchronous rectifier circuit comprises six switching tubes and six driving units, six switching tubes comprising three bridge arms, and the first driving unit, the second driving unit and the third driving unit are respectively used to control the first switching tube and the third driving unit. The second switch tube, the first receiving end of the third switch tube and the first outlet end are turned on or off. The fourth driving unit, the fifth driving unit and the sixth driving unit are respectively used to control the fourth switch tube, the fifth switch tube, the second receiving end and the second outlet end of the sixth switch tube to turn on or off. Any two of the three input power supply, regardless of the polarity of the power supply, can achieve synchronous rectification, compared with the traditional non-polar rectifier circuit, higher efficiency and reliability; can optimize the overall efficiency, save energy, and can avoid heat accumulation, improve the reliability of the ca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无极性同步整流电路、电源装置和汽车
本技术涉及汽车照明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无极性同步整流电路、电源装置和汽车。
技术介绍
随着节能减排意识加强,人们越来越提倡绿色出行,并逐渐接受零排放观念。这就对汽车能耗要求越来越高,为了达到高效率,汽车各个部分功耗应尽量小。汽车照明作为功耗一部分,同样其效率越高越好。汽车照明后装多采用无极性方式,传统无极性拓扑如图1所示,主要由六个二极管整流组成,要求A、B、C任意两点接入供电,而且两点间无极性之分,如接入A、B两点,可以是A为正,B为负,也可以是A为负,B为正。由二极管导通特性可知,其导通损耗为Pd=Vd*Id。当车灯功率大时,Id相应增大,因此传统无极性拓扑存在导通损耗增大,效率变低,发热严重等不足;其工作环境温度较高,可达80摄氏度,存在安全隐患,很容易造成人员财产损失。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无极性同步整流电路、电源装置和汽车,三个输入端中的任意两个接入电源,且无论该电源接入的极性如何,均可以实现同步整流,效率更高,可靠性强;可以优化整机效率,节约能源,而且可以避免热量积聚。本技术的目的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无极性同步整流电路,包括第一输入端、第二输入端、第三输入端、第一输出端、第二输出端,以及第一开关管、第二开关管、第三开关管、第四开关管、第五开关管、第六开关管;所述第一开关管、第二开关管、第三开关管均包括第一受控端、第一受电端和第一出电端;所述第四开关管、第五开关管、第六开关管均包括第二受控端、第二受电端和第二出电端;所述第一开关管、第二开关管、第三开关管的第一出电端均连接于所述第一输出端,所述第四开关管、第五开关管、第六开关管的第二受电端均连接于所述第二输出端;所述第一开关管的第一受电端、第四开关管的第二出电端均连接于所述第一输入端,所述第二开关管的第一受电端、第五开关管的第二出电端均连接于所述第二输入端,所述第三开关管的第一受电端、第六开关管的第二出电端均连接于所述第三输入端;所述无极性同步整流电路还包括第一驱动单元、第二驱动单元、第三驱动单元、第四驱动单元、第五驱动单元和第六驱动单元;所述第一驱动单元连接于所述第一开关管的第一受控端,所述第二驱动单元连接于所述第二开关管的第一受控端,所述第三驱动单元连接于所述第三开关管的第一受控端,所述第四驱动单元连接于所述第四开关管的第二受控端,所述第五驱动单元连接于所述第五开关管的第二受控端,所述第六驱动单元连接于所述第六开关管的第二受控端;所述第一驱动单元、第二驱动单元、第三驱动单元分别用于控制所述第一开关管、第二开关管、第三开关管的第一受电端和第一出电端导通或关断,所述第四驱动单元、第五驱动单元、第六驱动单元分别用于控制所述第四开关管、第五开关管、第六开关管的第二受电端和第二出电端导通或关断。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驱动单元包括第一二极管和第二二极管,所述第一二极管、第二二极管的阴极均连接于所述第一开关管的第一受控端;所述第二驱动单元包括第三二极管和第四二极管,所述第三二极管、第四二极管的阴极均连接于所述第二开关管的第一受控端;所述第三驱动单元包括第五二极管和第六二极管,所述第五二极管、第六二极管的阴极均连接于所述第三开关管的第一受控端;所述第四驱动单元包括第七二极管和第八二极管,所述第七二极管、第八二极管的阴极均连接于所述第四开关管的第二受控端;所述第五驱动单元包括第九二极管和第十二极管,所述第九二极管、第十二极管的阴极均连接于所述第五开关管的第二受控端;所述第六驱动单元包括第十一二极管和第十二二极管,所述第十一二极管、第十二二极管的阴极均连接于所述第六开关管的第二受控端。进一步地,所述第一二极管的阳极与所述第八二极管的阳极相连,所述第二二极管的阳极与所述第七二极管的阳极相连,所述第三二极管的阳极与所述第十二极管的阳极相连,所述第四二极管的阳极与所述第九二极管的阳极相连,所述第五二极管的阳极与所述第十二二极管的阳极相连,所述第六二极管的阳极与所述第十一二极管的阳极相连。进一步地,所述第一二极管的阳极、第八二极管的阳极均连接于所述第二输入端,所述第二二极管的阳极、第七二极管的阳极均连接于所述第三输入端;所述第三二极管的阳极、第十二极管的阳极均连接于所述第一输入端,所述第四二极管的阳极、第九二极管的阳极均连接于所述第三输入端;所述第五二极管的阳极、第十二二极管的阳极均连接于所述第一输入端,所述第六二极管的阳极、第十一二极管的阳极均连接于所述第二输入端。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开关管、第二开关管、第三开关管的第一受控端均通过第一电阻接地,所述第四开关管、第五开关管、第六开关管的第二受控端均通过第二电阻连接至所述第二输出端。进一步地,对于所述第一开关管、第二开关管和第三开关管,当其第一出电端的电压减去相应第一受控端的电压的电压差值大于第一预设值时,所述第一受电端和相应的第一出电端导通;对于所述第四开关管、第五开关管和第六开关管,当其第二受控端的电压减去相应第二受电端的电压的电压差值大于第二预设值时,所述第二出电端和相应的第二受电端导通。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开关管、第二开关管、第三开关管均为PMOS管,所述第四开关管、第五开关管、第六开关管均为NMOS管。一种电源装置,包括上述的无极性同步整流电路。一种汽车,包括上述的电源装置,以及照明装置。相比现有技术,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三个输入端中的任意两个接入电源,且无论该电源接入的极性如何,均可以实现同步整流,与传统无极性整流电路相比,效率更高,可靠性强;可以优化整机效率,节约能源,而且可以避免热量积聚,提高了汽车的可靠性。附图说明图1为现有的无极性拓扑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无极性同步整流电路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中无极性同步整流电路中驱动单元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2中无极性同步整流电路的功耗、效率对比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做进一步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相冲突的前提下,以下描述的各实施例之间或各技术特征之间可以任意组合形成新的实施例。如图2、图3为一种无极性同步整流电路,包括第一输入端A、第二输入端B、第三输入端C、第一输出端out1、第二输出端out2,以及第一开关管Q1、第二开关管Q2、第三开关管Q3、第四开关管Q4、第五开关管Q5、第六开关管Q6。第一输入端A、第二输入端B、第三输入端C之间无极性之分。其中第一开关管Q1、第二开关管Q2、第三开关管Q3均包括第一受控端、第一受电端和第一出电端;第四开关管Q4、第五开关管Q5、第六开关管Q6均包括第二受控端、第二受电端和第二出电端。第一开关管Q1、第二开关管Q2、第三开关管Q3的第一出电端均连接于第一输出端out1,第四开关管Q4、第五开关管Q5、第六开关管Q6的第二受电端均连接于第二输出端out2;第一开关管Q1的第一受电端、第四开关管Q4的第二出电端均连接于第一输入端A,第二开关管Q2的第一受电端、第五开关管Q5的第二出电端均连接于第二输入端B,第三开关管Q3的第一受电端、第六开关管Q6的第二出电端均连接于第三输入端C。即第一开关管Q1与第四开关管Q4、第二开关管Q2与第五开关管Q5、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无极性同步整流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输入端、第二输入端、第三输入端、第一输出端、第二输出端,以及第一开关管、第二开关管、第三开关管、第四开关管、第五开关管、第六开关管;所述第一开关管、第二开关管、第三开关管均包括第一受控端、第一受电端和第一出电端;所述第四开关管、第五开关管、第六开关管均包括第二受控端、第二受电端和第二出电端;所述第一开关管、第二开关管、第三开关管的第一出电端均连接于所述第一输出端,所述第四开关管、第五开关管、第六开关管的第二受电端均连接于所述第二输出端;所述第一开关管的第一受电端、第四开关管的第二出电端均连接于所述第一输入端,所述第二开关管的第一受电端、第五开关管的第二出电端均连接于所述第二输入端,所述第三开关管的第一受电端、第六开关管的第二出电端均连接于所述第三输入端;所述无极性同步整流电路还包括第一驱动单元、第二驱动单元、第三驱动单元、第四驱动单元、第五驱动单元和第六驱动单元;所述第一驱动单元连接于所述第一开关管的第一受控端,所述第二驱动单元连接于所述第二开关管的第一受控端,所述第三驱动单元连接于所述第三开关管的第一受控端,所述第四驱动单元连接于所述第四开关管的第二受控端,所述第五驱动单元连接于所述第五开关管的第二受控端,所述第六驱动单元连接于所述第六开关管的第二受控端;所述第一驱动单元、第二驱动单元、第三驱动单元分别用于控制所述第一开关管、第二开关管、第三开关管的第一受电端和第一出电端导通或关断,所述第四驱动单元、第五驱动单元、第六驱动单元分别用于控制所述第四开关管、第五开关管、第六开关管的第二受电端和第二出电端导通或关断。...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无极性同步整流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输入端、第二输入端、第三输入端、第一输出端、第二输出端,以及第一开关管、第二开关管、第三开关管、第四开关管、第五开关管、第六开关管;所述第一开关管、第二开关管、第三开关管均包括第一受控端、第一受电端和第一出电端;所述第四开关管、第五开关管、第六开关管均包括第二受控端、第二受电端和第二出电端;所述第一开关管、第二开关管、第三开关管的第一出电端均连接于所述第一输出端,所述第四开关管、第五开关管、第六开关管的第二受电端均连接于所述第二输出端;所述第一开关管的第一受电端、第四开关管的第二出电端均连接于所述第一输入端,所述第二开关管的第一受电端、第五开关管的第二出电端均连接于所述第二输入端,所述第三开关管的第一受电端、第六开关管的第二出电端均连接于所述第三输入端;所述无极性同步整流电路还包括第一驱动单元、第二驱动单元、第三驱动单元、第四驱动单元、第五驱动单元和第六驱动单元;所述第一驱动单元连接于所述第一开关管的第一受控端,所述第二驱动单元连接于所述第二开关管的第一受控端,所述第三驱动单元连接于所述第三开关管的第一受控端,所述第四驱动单元连接于所述第四开关管的第二受控端,所述第五驱动单元连接于所述第五开关管的第二受控端,所述第六驱动单元连接于所述第六开关管的第二受控端;所述第一驱动单元、第二驱动单元、第三驱动单元分别用于控制所述第一开关管、第二开关管、第三开关管的第一受电端和第一出电端导通或关断,所述第四驱动单元、第五驱动单元、第六驱动单元分别用于控制所述第四开关管、第五开关管、第六开关管的第二受电端和第二出电端导通或关断。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极性同步整流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驱动单元包括第一二极管和第二二极管,所述第一二极管、第二二极管的阴极均连接于所述第一开关管的第一受控端;所述第二驱动单元包括第三二极管和第四二极管,所述第三二极管、第四二极管的阴极均连接于所述第二开关管的第一受控端;所述第三驱动单元包括第五二极管和第六二极管,所述第五二极管、第六二极管的阴极均连接于所述第三开关管的第一受控端;所述第四驱动单元包括第七二极管和第八二极管,所述第七二极管、第八二极管的阴极均连接于所述第四开关管的第二受控端;所述第五驱动单元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钟春林周志强朱俊高周孝亮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莱福德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