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扣式连接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862302 阅读:102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9-05 14:5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按扣式连接端,包括母扣及公扣,母扣包括扣体及安装于扣体的弹性件;扣体包括正面及背面,母扣的中部自正面的端面朝向背面的方向延伸有凸柱,凸柱的中部设有通孔,通孔连通正面与背面,凸柱的底部的两侧设有活动槽;背面设有安装槽;弹性件包括支撑部及连接支撑部的两端的第一按压端及第二按压端,弹性件安装于安装槽,且支撑部抵接安装槽的内壁,第一按压端及第二按压端的端部分别横穿活动槽,弹性件的两端之间的距离小于通孔的孔径;公扣包括连接面及安装于连接面的一侧的扣头,使用状态中,公扣扣接母扣,扣头插入通孔,并卡紧于弹性件的两端之间。其具有连接稳固,不易脱落的特点。

Snap connection end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a button-type connecting end, which comprises a master button and a public button, and the master button comprises a button body and an elastic part installed in the button body; the button body comprises a front face and a back face; the middle of the master button extends from the front end face to the back face with a convex column; the middle of the convex column is provided with a through hole, which connects the front face and the back face, and the bottom of the convex column. The two sides of the supporting part are provided with movable grooves; the back side is provided with mounting grooves; the elastic part comprises the first pressing end and the second pressing end connecting the two ends of the supporting part; the elastic part is mounted in the mounting groove, and the supporting part is connected with the inner wall of the mounting groove; the ends of the first pressing end and the second pressing end cross the movable groove respectively; and the two ends of the elastic part The distance between them is smaller than the aperture of through hole; the buckle includes the connecting surface and the buckle head installed on one side of the connecting surface. In the use state, the buckle fastens the master buckle, and the buckle head is inserted into the through hole, and is clamped between the two ends of the elastic part. It ha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stable connection and not easy to fall off.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按扣式连接端
本技术涉及电子产品的连接配件
,特别是涉及按扣式连接端。
技术介绍
大部分的检测设备如心电检测仪等均具有检测探头,这种检测探头一般通过导线与检测设备,该导线的端部设有连接端子,以连接检测探头。传统技术中的导线的连接端子与检测探头连接不够稳固,在使用过程中因为牵扯容易产生接触不良,甚至脱落的问题,从而导致检测结果有误差,甚至无法检测。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按扣式连接端,其具有连接稳固,不易脱落的特点。一种按扣式连接端,包括:母扣,所述母扣包括扣体及安装于所述扣体的弹性件;所述扣体包括正面及背面,所述母扣的中部自所述正面的端面朝向所述背面的方向延伸有凸柱,所述凸柱的中部设有通孔,所述通孔连通所述正面与所述背面,所述凸柱的底部的两侧设有活动槽;所述背面设有安装槽;所述弹性件包括支撑部及连接所述支撑部的两端的第一按压端及第二按压端,所述弹性件安装于所述安装槽,且所述支撑部抵接所述安装槽的内壁,所述第一按压端及第二按压端的端部分别横穿所述活动槽,所述弹性件的两端之间的距离小于所述通孔的孔径;及公扣,所述公扣包括连接面及安装于所述连接面的一侧的扣头,使用状态中,所述公扣扣接所述母扣,所述扣头插入所述通孔,并卡紧于所述弹性件的两端之间。上述按扣式连接端,设未使用状态的第一按压端及第二按压端的端部的距离为初始距离,扣头的端部的直径大于初始距离;使用时,母扣连接导线的一端,作为连接端子,公扣的连接面连接检测探头,然后将公扣的扣头扣入通孔中,第一按压端及第二按压端的端部将扣头压紧于通孔内,使公扣不易脱离母扣,从而保证连接稳固,使检测正常进行。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支撑部呈拱形,所述支撑部的拱形的顶部抵接所述安装槽的内壁。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第一按压端及第二按压端呈S形。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支撑部、第一按压端与第二按压端为一体成型结构。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第一按压端及第二按压端的横穿所述活动槽的端部呈平行设置。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凸柱呈圆柱状。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通孔的孔径为2.3~2.8mm。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安装槽为环形槽。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扣头包括卡接部及连接所述卡接部的卡腰,所述卡接部的直径大于所述卡腰的直径。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卡接部的两侧呈弧形状。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按扣式连接端的一较佳实施例的示意图;图2为图1按扣式连接端中的母扣的正面示意图;图3为图1按扣式连接端中的母扣的背面示意图;图4为图3母扣中的弹性件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便于理解本技术,下面将对本技术进行更全面的描述。但是,本技术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技术的公开内容的理解更加透彻全面。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技术的
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技术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技术。请参阅图1至图4,为本技术一较佳实施例的按扣式连接端100,该按扣式连接端100包括母扣10及可扣接母扣10的公扣20。请参阅图1至图3,母扣10包括扣体11及安装于扣体11的弹性件12。扣体11包括正面112及背面113,母扣10的中部自正面的端面朝向背面的方向延伸有圆柱状的凸柱114,凸柱114的中部设有通孔115,通孔115连通正面112与背面113,凸柱114的底部的两侧设有活动槽116。本实施例中,通孔的孔径为2.5mm,使产品保存原有的功能的前题,小巧化母扣,降低了材料成本,且除了适用检测装置,还可用于PCB板贴片,易于封存于PCB板面,使用范围更广。通孔的孔径还可以为2.3mm、2.4mm、2.6mm、或2.8mm,或2.3~2.8mm之间的任一孔径值,均能达到与本实施例相同的效果。背面113设有环形的安装槽117,用于安装弹性件12,环形设计使弹性件12在安装槽117内移动位置时,亦能获得支撑。弹性件12由金属线材制成,包括支撑部121及连接支撑部121的两端的第一按压端122及第二按压端123,本实施例的支撑部121、第一按压端122与第二按压端123为一体成型结构,避免在使用过程中解体而影响正常使用的问题。弹性件12安装于安装槽117,且支撑部121抵接安装槽117的内壁,第一按压端122及第二按压端123的端部分别横穿活动槽116,第一按压端122及第二按压端123的端部之间的相对距离,第一按压端122及第二按压端123的端部之间的相对距离小于通孔115的孔径,如此可通过调节第一按压端122及第二按压端123的端部之间的相对距离卡紧插入通孔115内的公扣20。进一步地,支撑部121呈拱形,支撑部121的拱形的顶部抵接安装槽117的内壁,第一按压端122及第二按压端123呈S形,如此当公扣20扣入通孔115,按压第一按压端122及第二按压端123的穿过活动槽116的端部,其S形可给予第一按压端122及第二按压端123的端部更宽的弹性范围,且不易变形,延长弹性件12甚至母扣10的使用寿命。请参阅图1,公扣20包括连接面21及安装于连接面21的一侧的扣头22,使用状态中,公扣20扣接母扣10,扣头22插入通孔115,并卡紧于第一按压端122及第二按压端123的两端之间。扣头22包括卡接部23及连接卡接部23的卡腰24,卡接部23的直径大于卡腰24的直径,卡接部23的直径大于第一按压端122及第二按压端123的端部之间的距离,扣头22扣入通孔115后第一按压端122及第二按压端123的端部压紧卡腰24,将卡接部23卡紧于通孔115中。卡接部23的两侧呈弧形状,便于卡接部23扣入通孔115,及将卡接部23滑出通孔115。本技术按扣式连接端100,设未使用状态的第一按压端122及第二按压端123的端部的距离为初始距离,扣头22的端部的直径大于初始距离。使用时,母扣10连接导线的一端,作为连接端子,公扣20的连接面21连接检测探头,然后将公扣20的扣头22扣入通孔115中,第一按压端122及第二按压端123的端部将扣头22压紧于通孔115内,使公扣20不易脱离母扣10,从而保证连接稳固,使检测正常进行。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技术的一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技术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因此,本技术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按扣式连接端,其特征在于,包括:母扣,所述母扣包括扣体及安装于所述扣体的弹性件;所述扣体包括正面及背面,所述母扣的中部自所述正面的端面朝向所述背面的方向延伸有凸柱,所述凸柱的中部设有通孔,所述通孔连通所述正面与所述背面,所述凸柱的底部的两侧设有活动槽;所述背面设有安装槽;所述弹性件包括支撑部及连接所述支撑部的两端的第一按压端及第二按压端,所述弹性件安装于所述安装槽,且所述支撑部抵接所述安装槽的内壁,所述第一按压端及第二按压端的端部分别横穿所述活动槽,所述弹性件的两端之间的距离小于所述通孔的孔径;及公扣,所述公扣包括连接面及安装于所述连接面的一侧的扣头,使用状态中,所述公扣扣接所述母扣,所述扣头插入所述通孔,并卡紧于所述弹性件的两端之间。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按扣式连接端,其特征在于,包括:母扣,所述母扣包括扣体及安装于所述扣体的弹性件;所述扣体包括正面及背面,所述母扣的中部自所述正面的端面朝向所述背面的方向延伸有凸柱,所述凸柱的中部设有通孔,所述通孔连通所述正面与所述背面,所述凸柱的底部的两侧设有活动槽;所述背面设有安装槽;所述弹性件包括支撑部及连接所述支撑部的两端的第一按压端及第二按压端,所述弹性件安装于所述安装槽,且所述支撑部抵接所述安装槽的内壁,所述第一按压端及第二按压端的端部分别横穿所述活动槽,所述弹性件的两端之间的距离小于所述通孔的孔径;及公扣,所述公扣包括连接面及安装于所述连接面的一侧的扣头,使用状态中,所述公扣扣接所述母扣,所述扣头插入所述通孔,并卡紧于所述弹性件的两端之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按扣式连接端,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部呈拱形,所述支撑部的拱形的顶部抵接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江文旭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艾博精密五金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