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无热源的电池模组加热管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8861489 阅读:188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9-05 14:4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无热源的电池模组加热管理装置,包括用于排布单体电芯的箱体,所述箱体箱壁上设置有若干热二极管,所述热二极管的构造为:包含一个外层管和/或内层管;所述外层管内部设置有内层管,外层管与内层管围成的腔内填充有工作介质,所述内层管的底端设计有半球形相变孔;所述热二极管的两端分别为冷凝端和蒸发端,在冷凝端顶点处,内层管紧贴外管;所述热二极管的冷凝端到蒸发端的连线方向与重力方向相同。该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设计科学合理,无需外加热源,运行成本低,有助于发挥电池模组最佳性能优势,同时消除了潜在的安全问题,具备较大的实际应用价值。

A heating module for battery module without heat source

The utility model provides a heating management device for a battery module without heat source, including a box body for arranging a single cell. A number of thermal diodes are arranged on the wall of the box body. The thermal diodes are composed of an outer tube and/or an inner tube, and the inner tube, the outer tube and the inner tube are arranged inside the outer tube. The inner tube is surrounded by a working medium, and the bottom end of the inner tube is provided with a hemispherical phase change pore; the two ends of the thermal diode are respectively the condensing end and the evaporating end, and the inner tube is close to the outer tube at the vertex of the condensing end; the connection direction from the condensing end of the thermal diode to the evaporating end is the same as the gravity direction. The utility model has the advantages of scientific and reasonable design, no need of external heating source and low operation cost, which is helpful to exert the best performance advantages of battery modules, and eliminates the potential safety problems, and has great practical application valu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无热源的电池模组加热管理装置
本技术涉及电池模组热管理
,尤其涉及一种无热源的电池模组加热管理装置。
技术介绍
锂离子电池模组作为锂离子电池储能系统的核心部件,直接影响着锂离子电池储能系统的电性能、使用寿命以及安全性能,而上述使用性能又与其具体工作的环境温度关系紧密,锂离子电池模组必须在特定的环境温度范围内才能有效发挥其功能优势。因此,在进行锂离子电池储能系统设计时,必须进行电池模组的热管理设计,工作环境温度较高时,该热管理系统能够提供必要有效的散热管理,环境温度较低时,又能够提供节能环保的加热升温功能,确保储能系统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都处于最佳的工作温度范围之内,提高其电性能、延长其使用寿命、以及提升其安全等级。现有电池模组热管理系统的加热管理主要是通过提供外加热源在工作环境温度较低时为电池模组提供加热管理,该技术要求在进行电池模组加热升温管理设计时,必须提供一整套具有独立功能的加热装置,该装置将直接增加系统的设计成本,同时还将减小电池模组的空间利用率,降低了系统的体积能量密度,而且进行加热升温管理时,必须提供必要的电能供给,增加了能源消耗,不符合绿色节能的发展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无热源的电池模组加热管理装置,包括用于排布单体电芯的箱体,所述箱体箱壁上设置有若干热二极管,所述热二极管的构造为:包含一个外层管和/或内层管;所述外层管内部设置有内层管,外层管与内层管围成的腔内填充有工作介质,所述内层管的底端设计有半球形相变孔;所述热二极管的两端分别为冷凝端和蒸发端,在冷凝端顶点处,内层管紧贴外管;所述热二极管的冷凝端到蒸发端的连线方向与重力方向相同。进一步的,所述外管的中间位置设置有绝热隔板。进一步的,外层管和/或内层管采用无机绝热材料制作。进一步的,所述热二极管设置于箱壁上。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该技术设计科学合理,无需外加热源,运行成本低,有助于发挥电池模组最佳性能优势,同时消除了潜在的安全问题,具备较大的实际应用价值。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图。图2为热二极管剖面图。图中:1.箱体、2.热二极管、3.单体电芯、21.外层管、22.工作介质、23.绝热隔板、24.内层管、25.半球形相变孔。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本技术所述装置包括用于排布单体电芯3的箱体1,所述箱体1箱壁上设置有若干热二极管2。所述箱体1的内部按照设计要求合理排布一定数量的单体电芯3,且箱体1的箱壁内设置有一定数量的热二极管2。下面先对热二极管2的结构进行详细说明,如图2所示,热二级管包括一个外层管21、绝热隔板23、内层管24。所述外层管21内部设置有内层管24。所述热二极管2的两端分别为冷凝端和蒸发端,在冷凝端顶点处,内层管24紧贴外管;所述热二极管2的冷凝端到蒸发端的连线方向与重力方向相同。外层管21与内层管24围成的腔内填充有工作介质22。所述工作介质22是各种热机中借以完成能量转化的媒介物质。这些物质通常以可逆的相变(如气-液相变或气-固相变)来增大功率。所述热二极管2分布在箱壁上时,冷凝端到蒸发端的连线方向与重力方向相同。优选的,在外层管21中间部位设置有绝热隔板23。所述内层管24的底端设计有半球形相变孔25。所述外层管21和内层管24采用无机绝热材料制作。工作介质22温度较低,因此,虽然外界环境的温度也较低,但一旦达到热二极管2内部工作介质22的汽化温度,外界环境的热量将使热二极管2内部的工作介质22在半球型箱变孔处汽化,蒸汽在微小压差的作用下通过半球形相变孔25至下而上(与重力相反的方向)运动,通过绝热隔板23到达热二极管2的冷凝段,随后蒸汽在冷凝端管壁遇冷凝结并释放热量,凝结后的工作介质22在重力作用下又返回至蒸发端,进行下一次“蒸发—冷凝”相变热传递循环。所述热二级管均匀分布在箱体1内,箱体1不断将热量从外界环境中热传递至箱体1内,当箱体1内的工作环境温度达到电池模组的最佳工作温度范围后,热管理系统将停止工作,不再进行相变加热升温过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无热源的电池模组加热管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排布单体电芯的箱体,所述箱体箱壁上设置有若干热二极管,所述热二极管的构造为:包含一个外层管和/或内层管;所述外层管内部设置有内层管,外层管与内层管围成的腔内填充有工作介质,所述内层管的底端设计有半球形相变孔;所述热二极管的两端分别为冷凝端和蒸发端,在冷凝端顶点处,内层管紧贴外管;所述热二极管的冷凝端到蒸发端的连线方向与重力方向相同。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无热源的电池模组加热管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排布单体电芯的箱体,所述箱体箱壁上设置有若干热二极管,所述热二极管的构造为:包含一个外层管和/或内层管;所述外层管内部设置有内层管,外层管与内层管围成的腔内填充有工作介质,所述内层管的底端设计有半球形相变孔;所述热二极管的两端分别为冷凝端和蒸发端,在冷凝端顶点处,内层管紧贴外管;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余大江邹才华蒲彦宁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特隆美储能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