灭弧系统及其灭弧室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8860571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9-05 14:1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灭弧室,其包括两个侧板和固设于两个所述侧板之间的一灭弧栅片组,所述灭弧栅片组包括多个第一灭弧栅片和多个第二灭弧栅片,所述多个第一灭弧栅片位于所述多个第二灭弧栅片的下方,所述第一灭弧栅片的厚度大于所述第二灭弧栅片的厚度,两两相邻的所述第一灭弧栅片之间的间距大于两两相邻的所述第二灭弧栅片之间的间距;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灭弧系统,其包括如上所述的灭弧室及与所述灭弧室相对的静触头和动触头,所述动触头能与所述静触头接触或分离。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对灭弧栅片组的各灭弧栅片的厚度和相邻两灭弧栅片的间距进行差异化设置,以提高灭弧栅片耐电弧烧损能力,提高电气寿命。

Arc extinguishing system and its arc extinguishing chamber

The utility model provides an arc extinguishing chamber, which comprises two side plates and an arc extinguishing grating group fixed between the two side plates. The arc extinguishing grating group comprises a plurality of first arc extinguishing grating plates and a plurality of second arc extinguishing grating plates. The plurality of first arc extinguishing grating plates are located below the plurality of second arc extinguishing grating plates and the first arc The utility model also provides an arc extinguishing system, which comprises an arc extinguishing chamber as described above and a static contact and a motion relative to the arc extinguishing chamber. The contact can be contacted or separated from the static contact. The utility model sets the thickness of the arc extinguishing grids and the distance between the adjacent two arc extinguishing grids differently, so as to improve the arc extinguishing grids'ability of resisting arc burning and the electric lif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灭弧系统及其灭弧室
本技术涉及低压电器
,具体是一种灭弧系统及其灭弧室,更具体是一种能提高电气寿命和栅片耐电弧烧损能力的灭弧系统及其灭弧室。
技术介绍
大气压下的空气电弧是低压开关电器中最常见的电弧形式。在关合和打开绝大多数的以空气为灭弧介质的继电器、接触器、负载开关和断路器等开关电器时,都会出现大气压下的空气电弧。现有最主要的灭弧方式是通过灭弧栅片熄弧。在低压开关电器开断过程中,电弧经历电弧停滞过程后开始运动,电弧从触头上转移到跑弧道并进入灭弧栅片以致熄弧。现有常见的栅片灭弧室,其内装若干个厚度相同的栅片,相邻栅片之间设置相同大小的间隙。但是,该现有技术存在如下问题:1、灭弧栅片的片体厚度没有根据电弧能量分布进行差异化设置,造成不同区域或部位的灭弧栅片的抗电弧烧损能力基本相同,使得位于下部的灭弧栅片已经完全或大部分烧损,而位于上部的灭弧栅片还基本完好,导致整个灭弧室失效,灭弧室寿命短,产品电气寿命短。2、两两相邻的灭弧栅片之间的间隙没有与灭弧栅片的片体厚度进行关联,在分断电弧时,栅片之间间隙小,导致因热量聚集,容易形成金属桥,使灭弧栅片彼此短接而失去灭弧的功效。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灭弧系统及其灭弧室,其通过对灭弧栅片组的各灭弧栅片的厚度和相邻两灭弧栅片的间距进行差异化设置,以提高灭弧栅片耐电弧烧损能力,提高电气寿命。本技术的上述目的可采用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本技术提供一种灭弧室,其包括两个侧板和固设于两个所述侧板之间的一灭弧栅片组,所述灭弧栅片组包括多个第一灭弧栅片和多个第二灭弧栅片,所述多个第一灭弧栅片位于所述多个第二灭弧栅片的下方,所述第一灭弧栅片的厚度大于所述第二灭弧栅片的厚度,两两相邻的所述第一灭弧栅片之间的间距大于两两相邻的所述第二灭弧栅片之间的间距。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灭弧栅片的数量占所述第一灭弧栅片的数量与所述第二灭弧栅片的数量总和的二分之一至三分之二。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多个所述第一灭弧栅片的厚度与相邻的各所述第一灭弧栅片之间的间距总和占所述灭弧栅片组的高度的五分之三至五分之四。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多个所述第一灭弧栅片相互平行设置,多个所述第二灭弧栅片相互平行设置,所述第一灭弧栅片与所述第二灭弧栅片相互平行设置。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多个所述第一灭弧栅片的厚度相等,多个所述第二灭弧栅片的厚度相等。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多个所述第一灭弧栅片的厚度自下而上依次减小,多个所述第二灭弧栅片的厚度自下而上依次减小。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一灭弧栅片之间的间距等于该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一灭弧栅片的厚度的平均值,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二灭弧栅片之间的间距等于该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二灭弧栅片的厚度的平均值。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灭弧栅片的厚度和所述第二灭弧栅片的厚度满足下列关系式:D1=(1+α1)×D2,其中,D1为所述第一灭弧栅片的厚度,D2为所述第二灭弧栅片的厚度,α1为第一比例系数,且0.1≤α1≤3.0。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两两相邻的所述第一灭弧栅片之间的间距和两两相邻的所述第二灭弧栅片之间的间距满足下列关系式:H1=(1+α2)×H2,其中,H1为两两相邻的所述第一灭弧栅片之间的间距,H2为两两相邻的所述第二灭弧栅片之间的间距,α2为第二比例系数,且0.1≤α2≤1.5。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两两相邻的所述第一灭弧栅片之间的间距和所述第一灭弧栅片的厚度满足下列关系式:H1=(1+α3)×D1,其中,H1为两两相邻的所述第一灭弧栅片之间的间距,D1为所述第一灭弧栅片的厚度,α3为第三比例系数,且-0.5≤α3≤0.5。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两两相邻的所述第二灭弧栅片之间的间距和所述第二灭弧栅片的厚度满足下列关系式:H2=(1+α4)×D2,其中,H2为两两相邻的所述第二灭弧栅片之间的间距,D2为所述第二灭弧栅片的厚度,α4为第四比例系数,且-0.5≤α4≤0.5。本技术还提供一种灭弧系统,其包括如上所述的灭弧室及与所述灭弧室相对的静触头和动触头,所述动触头能与所述静触头接触或分离。本技术灭弧系统及其灭弧室的特点及优点是:本技术通过将灭弧栅片组中位于下部的第一灭弧栅片的厚度设为大于位于上部的第二灭弧栅片的厚度,并将两两相邻的第一灭弧栅片之间的间距设为大于两两相邻的第二灭弧栅片之间的间距,实现对灭弧栅片组的各灭弧栅片的厚度和相邻灭弧栅片之间的间距进行差异化、有层次和针对性的设置,使灭弧栅片组的各灭弧栅片的厚度和相邻灭弧栅片之间的间距与电弧能量的分布相匹配,以充分利用有限的灭弧室内空间,快速有效的进行灭弧,使在不同区域或部位的灭弧栅片具有不同的抗电弧烧损的能力,降低位于灭弧室下部的灭弧栅片的烧损速率,提高灭弧栅片耐电弧烧损能力,提高灭弧室及灭弧系统的寿命,进而提高电气寿命。附图说明以下附图仅旨在于对本技术做示意性的解释和说明,并非用以限制本技术的范围。图1为本技术的灭弧室的侧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灭弧室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灭弧系统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号说明:1、第一灭弧栅片;2、第二灭弧栅片;3、侧板;4、动触头;5、静触头;6、灭弧室;H1、间距;H2、间距;H3、高度;D1、厚度;D2、厚度。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除非单独定义指出的方向以外,本文中涉及到的上、下等方向均是以本技术所示的图1中的上、下等方向为准,在此一并说明。首先对从低压开关电器的动触头与静触头打开产生电弧直至电弧熄灭的过程中,电路的分断过程进行如下说明:(1)在对正常、过载、短路电流进行分断时,开关电器通过机构的带动,均由动触头与静触头的分断来实现对电路的分断,动触头在t0时刻开始打开,动触头与静触头之间会产生电弧,因电弧停滞现象,电弧在触头上保持不动至t1,这段时间为电弧停滞时间t'(t'=t1-t0),t'的长短取决于触头材料、触头区域的磁场、灭弧室的结构和器壁材料、触头打开速度、触头形状和表面状况等,本阶段的电弧电压变化较小;(2)电弧在动触头与静触头间经极短的停滞过程后,到t1瞬间,电弧拉长到一定程度,此时,电弧在自励磁场、外加磁场等产生的电动力或洛伦兹力作用下,离开动触头与静触头并通过弧角进入灭弧栅片组,本阶段的电弧电压快速升高,其增长速度决定了电弧运动速度和进入灭弧栅片组的时间t2,t"=t2-t1为电弧运动时间;(3)当电弧进入灭弧栅片组后,电弧电压达到最大峰值,此时,电弧电压已经大于电源电压瞬时值,电流被强制减小,到t3瞬间,电流降低到零,电弧熄灭,至此,完成了动触头与静触头打开、电弧从产生到熄灭,实现了对电路的分断过程,其中,t=t3-t0为电弧的燃弧时间,△t=t3-t"为电弧在灭弧栅片内的熄灭时间,研究表明△t≈(0.7~0.8)t;(4)△t对电弧最终熄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一旦电弧在灭弧栅片组内不能熄灭、发生电弧背后击穿等导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灭弧室,其特征在于,所述灭弧室包括两个侧板和固设于两个所述侧板之间的一灭弧栅片组,所述灭弧栅片组包括多个第一灭弧栅片和多个第二灭弧栅片,所述多个第一灭弧栅片位于所述多个第二灭弧栅片的下方,所述第一灭弧栅片的厚度大于所述第二灭弧栅片的厚度,两两相邻的所述第一灭弧栅片之间的间距大于两两相邻的所述第二灭弧栅片之间的间距。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灭弧室,其特征在于,所述灭弧室包括两个侧板和固设于两个所述侧板之间的一灭弧栅片组,所述灭弧栅片组包括多个第一灭弧栅片和多个第二灭弧栅片,所述多个第一灭弧栅片位于所述多个第二灭弧栅片的下方,所述第一灭弧栅片的厚度大于所述第二灭弧栅片的厚度,两两相邻的所述第一灭弧栅片之间的间距大于两两相邻的所述第二灭弧栅片之间的间距。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灭弧室,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灭弧栅片的数量占所述第一灭弧栅片的数量与所述第二灭弧栅片的数量总和的二分之一至三分之二。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灭弧室,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第一灭弧栅片的厚度与相邻的各所述第一灭弧栅片之间的间距总和占所述灭弧栅片组的高度的五分之三至五分之四。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灭弧室,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第一灭弧栅片相互平行设置,多个所述第二灭弧栅片相互平行设置,所述第一灭弧栅片与所述第二灭弧栅片相互平行设置。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灭弧室,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第一灭弧栅片的厚度相等,多个所述第二灭弧栅片的厚度相等。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灭弧室,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第一灭弧栅片的厚度自下而上依次减小,多个所述第二灭弧栅片的厚度自下而上依次减小。7.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灭弧室,其特征在于,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一灭弧栅片之间的间距等于该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一灭弧栅片的厚度的平均值,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二灭弧栅片之间的间距等于该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二灭弧栅片的厚度的平均值。8.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明亮汪从礼梅梦龙
申请(专利权)人:首瑞天津电气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