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气垫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85968 阅读:10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透气垫结构,其包括有由不织布所构成的一位于中间部位的第一基布层,及由布或细纤维不织布所构成的位于顶层的第二基布层及位于底层的第三基布层,其特征在于: 在该第一基布层的顶面与第二基布层之间,及第一基布层的底面与第三基布层之间,各有一灌注于第一基布层的PU塑料物料层。(*该技术在201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透气垫,特别是指一种透气垫结构,其是将PU塑料物料利用射料混合装置灌注于不织布,使不织布形成一预定厚度的中间层,并将该不织布的顶层及底层各覆盖一层由布、合成皮或细纤维不织布所构成的布面,并在PU塑料物料未完全硬化时即与该中间层的不织布结合成型者。
技术介绍
按,习用的聚胺基甲酸酯(PU塑料)基材制造方法,其通常是以湿式与干式两种方法制造处理,湿式制造是将各种原料及溶剂承置于一个或数个浸渍槽内形成混合的物料,再导引基布使其经过浸渍槽内物料的含浸,并将该基布引入一水槽内,使其表面胶化凝固,最后,将该基布使用电热烘干设备予以干燥处理以形成一基材;而干式制造方法则是制造过程利用树脂涂布法,涂布于离型纸上,经烘干、上糊后,再与基布一起贴合并烘干者。惟,湿式的基材制造形成的过程,使用了大量的有毒溶剂,极易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且其中具含有二甲基甲醯胺(Dimethyl Formamide简称DMF)的化学物质,如经由皮肤接触或由肺吸入皆会导致中毒,故被环保署视为列管的毒化物,依规定工厂必须设有集气设备,并利用水洗蒸馏及废气回收的处理,同时,工厂及政府亦须随时的监控及记录其处理过程,故其废气及废水的处理相当费时费力,稍有不慎即会造成严重污染;且,其制程中使用电热烘干设备,亦会耗费相当多的电力及人力资源者。而干式的基材制造是使用丁酮(methyl ethyl ketone简称MEK)的化学物质,其会造成人体急性中毒性肝炎,若长期暴露于此环境,则会引起神经组织的中度麻醉、意识不明和精神错乱等现象,而二甲苯(Xylene)本身具有高度的可燃性,可轻易被热、火花或火焰所点燃,极易酿成火灾,故此一方法对空气、水均会造成污染,且其亦需要使用电热烘干设备,故业者仍会耗费相当多的电力及管销费用,另外,传统基材的制造方法在设备应用,均无法利用其原有机器设备将塑料发泡,并且直接导入其制程中做连续处理者。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创作人乃经详思细索并积多年从事相关产品的研究开发经验,终而有本技术的诞生者。即,本技术的主要目的是在于提供一种透气垫结构,其是将PU塑料物料利用射料混合装置灌注于不织布,使不织布形成一预定厚度的中间层,并将该不织布的顶层及底层各覆盖一层由布或细纤维不织布所构成的布面,并在PU塑料物料未完全硬化时即与该中间层的不织布结合成型,使其在不使用溶剂制造的前提下,将该布面完全与该中间层的不织布结合制成可供衬垫或鞋垫使用的透气垫者。为进一步了解本技术的制造、运用的技术手段及所预期达成的功效,兹举一较佳实施例并配合图式详细说明如下,相信本专利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及其它特点,当可由此而得深入而具体的了解。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制造流程图。图2是本技术射料混合装置的横断剖视图。图3是本技术射料混合装置的纵断剖视图。图4是本技术进料器的剖视图。图5是本技术输送带的部分立体图。图6是本技术透气垫的立体图。图7是本技术透气垫的剖视图。图8是本技术透气垫的产品立体图。附图中的图号10 物料装置11料桶12 马达13搅拌器14 定量泵 15发泡触媒16 PU塑料物料20 射料混合装置21射料混合头211 螺杆212 灌注孔213 枢孔22进料器221 入料孔 222 导管223 容室224 活塞225 控制杆 226 阻料针227 射料孔30 基布输送装置31 第一基布卷筒32 滚轮33 滚轮34 第一滚压区 341 滚轮342 马达35 第二基布卷筒36 第二滚压区 361 滚轮362 马达37 第三基布卷筒40 加热定型装置41 输送带411 链带412 金属板413 进气孔50 卷收装置51 卷收滚筒52 马达60 透气垫61 第一基布62 第二基布63 第三基布70 鞋垫实施例敬请配合参阅图1-5所示,本技术透气垫结构的实施方式包括有一物料装置10、一射料混合装置20、一基布输送装置30、一加热定型装置40及一卷收装置50组合,并依据下列步骤的制程敬请配合参阅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该物料装置10具有三个料桶11,且分别装有不同的物料,第一个料桶11装填有含NCO的异氰酸盐聚合物的聚胺基甲酸酯(简称PU塑料物料),第二个料桶11是装填有含OH的羟化合物,第三个料桶11则装填有色料,且该料桶11的上方均设有一马达12,该马达12是延伸出一搅拌器13至该料桶11内,而该料桶11的底部设有一定量泵14,使存放该料桶11内的液态物料控制于预定剂量输出,该物料装置10亦可另设有一发泡触媒15以供促进发泡作用,例如气体的氮气、瓦斯、水或物理性发泡剂者。敬请配合参阅图2-4所示,物料是藉由一射料混合装置20进行射料,该射料混合装置20设置有一射料混合头21,并将一螺杆211内置于该射料混合头21,以供物料混合经由一灌注孔212射出,该射料混合头21四周侧边分别横向贯穿设有四个枢孔213,其中三个枢孔213是分别设置有三个进料器22,而另一枢孔213是与该发泡触媒15枢接,该进料器22的上方具有一入料口221,而一导管222是将该料桶11与该入料口221连接,当物料由入料口221进入则储存于一容室223内,并以一活塞224的作动,使一控制杆225被该活塞224连动,该控制杆225的前端是为一阻料针226,且该进料器22设置有一射料孔227,当物料由该射料孔227射出作用时,该阻料针226亦受该活塞224作用抵止于该射料孔227,以完成该射料器22的射料动作,并经过该发泡触媒15的发泡作用,使发泡物料由该螺杆211垂流推出,如图1所示,以形成PU塑料物料16者。敬请再配合参阅图1所示,一基布输送装置30是设置于该射料混合装置20下方,该基布输送装置30是于前端设置一第一基布卷筒31,该第一基布卷筒31是卷绕有一第一基布61,绕经预定数目的滚轮32,而该第一基布61是由不织布所构成者,该第一基布61则延伸经过该射料混合装置20的灌注孔212下方输出,使该PU塑料物料16完全披覆于该基布60中间层的纤维表面上,该灌注孔212下方设置有平行并列的两滚轮33,该滚轮33是供该第一基布61以预定倾斜角度穿过,而该滚轮33后方亦设有数滚轮32,藉以引导该第一基布61至一第一滚压区34者;该第一滚压区34设有二上下相对并接的滚轮341,并以一马达342输出动力,而该第一滚压区34的后侧上方设有一第二基布卷筒35,该第二基布卷筒35卷绕有一第二基布62,该第二基布62于本实施例中是采用由布、合成皮或细纤维不织布所构成的一层布面,该第一滚压区34是接受该第一基布61及第二基布62,使两者被二滚轮341滚压黏合,该第一滚压区34后侧设有一第二滚压区36,该第二滚压区36同样设有二上下并接的滚轮361,以供一马达362作动,且该第二滚压区36的下方侧边亦设置一第三基布卷筒37以供一第三基布63卷绕,在本实施例的该第三基布63亦采用由布、合成皮或细纤维不织布所构成的一层布面,藉上下并接的滚轮361以再将基布61、62、63相互滚压,如图6、7所示,该中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隆文
申请(专利权)人:凯力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