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成像镜头及具有该成像镜头的图像采集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859237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9-05 13:3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成像镜头,包括第一透镜、第二透镜、第三透镜、第四透镜、第五透镜、第六透镜和第七透镜,第一透镜具有正屈折力,第二透镜具有负屈折力,第五透镜具有负屈折力,其物侧面为凹面结构,其像侧面为凸面结构;第六透镜具有正屈折力,其物侧面于近光轴处为凸面结构,且该物侧面具有至少一个曲线拐点,其像侧面为凸面结构;第七透镜具有负屈折力,其物侧面和像侧面于近光轴处皆为凹面结构,且该像侧面在离轴处具有至少一个曲线拐点;借由本发明专利技术所提出的七镜片式成像镜头的各透镜的面形结构与光学参数的最佳化范围的结合,该成像镜头可在维持高成像品质的情况下,有效地缩短成像镜头的总长度并提升镜头视角,具有高像素带来的高解析力。

An imaging lens and an image acquisition device with the imaging lens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n imaging lens, including a first lens, a second lens, a third lens, a fourth lens, a fifth lens, a sixth lens and a seventh lens. The first lens has a positive bending force, the second lens has a negative bending force, the fifth lens has a negative bending force, the object side is concave structure, and the image side is convex. The sixth lens has a positive bending force, its object side is convex near the optical axis, and the object side has at least one curve inflection point, its image side is convex structure; the seventh lens has negative bending force, its object side and image side are concave near the optical axis, and the image side has to off-axis. By combining the surface structure of each lens and the optimum range of optical parameters of the seven-lens imaging lens proposed in the present invention, the imaging lens can effectively shorten the total length of the imaging lens and enhance the lens angle of view while maintaining a high imaging quality, thus resulting in high resolution with high pixels. Analysis of for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成像镜头及具有该成像镜头的图像采集设备
本专利技术涉及成像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成像镜头及具有该成像镜头的图像采集设备。
技术介绍
随着近年来电子技术的飞速发展,移动轻便型电子装置得到了迅速的普及。移动轻便型电子装置的普及使得其所包含的成像镜头、各类传感器等模块得到了蓬勃的发展。与此同时,成像镜头的应用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如现在高度普及的智能手机、平板电脑、行车记录仪、运动相机等均应用有成像镜头。在给生活带来极大便利的同时,人们对移动电子设备终端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现有智能便携式电子设备不仅用来拍摄远景,还多用于拍摄人像、近景等,这对成像镜头的解析力、光圈、视场角等提出了更高要求。目前主流的成像镜头多采用五镜片或六镜片式透镜设计,这种结构虽然能够做到轻薄化,但难以在此基础上提升到更高的像素和成像质量。又因为目前的七镜片式成像镜头,其第一透镜的物侧面至成像面在光轴上的距离较大,所以不利于手机和数字相机的薄型化。有鉴于此,目前需要一种整体长度较短、具有较大的视场角度,且兼顾良好的成像质量的成像镜头。因此,如何制作出符合消费性电子产品需求的成像镜头,其成像质量良好并且具备优异的视场角度、大光圈以及较短的镜头长度,长久以来一直是本领域所热切追求的。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成像镜头,用来适配于各电子成像模块装置中,借由本专利技术所提出的七镜片式成像镜头的各透镜的面形结构与光学参数的最佳化范围的结合,该成像镜头可在维持高成像品质的情况下有效地缩短成像镜头的总长度并提升镜头视角,具有高像素带来的高解析力,从而提供给需配备高成像品质设备的小型或薄型可携式装置使用,例如手机、PDA、电脑、摄像头、行车记录仪或相机等;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图像采集设备。为达此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成像镜头,由物侧至像侧依次包括第一透镜、第二透镜、第三透镜、第四透镜、第五透镜、第六透镜和第七透镜,每一透镜都具有一朝向物侧且使成像光线通过的物侧面及一朝向像侧且使成像光线通过的像侧面;所述第一透镜具有正屈折力,其物侧面为凸面结构;所述第二透镜具有负屈折力,其物侧面为凸面结构,其像侧面为凹面结构;所述第三透镜具有屈折力;所述第四透镜具有屈折力;所述第五透镜具有负屈折力,其物侧面为凹面结构,其像侧面为凸面结构;所述第六透镜具有正屈折力,其物侧面于近光轴处为凸面结构,且该物侧面具有至少一个曲线拐点,其像侧面为凸面结构;所述第七透镜具有负屈折力,其物侧面和像侧面于近光轴处皆为凹面结构,且该像侧面在离轴处具有至少一个曲线拐点;所述成像镜头满足以下关系式:1.0<f/f16;25.0<|f3|/CT3<35.0;2.0<(CT4+CT5+CT6)/(AG45+AG56)<8.0;其中,f为所述成像镜头的焦距,f16为所述第一透镜到第六透镜的组合焦距,f3为所述第三透镜的焦距,CT3为所述第三透镜在光轴上的中心厚度,CT4为所述第四透镜在光轴上的中心厚度,CT5为所述第五透镜在光轴上的中心厚度,CT6为所述第六透镜在光轴上的中心厚度,AG45为所述第四透镜与第五透镜在光轴上的空气间距,AG56为所述第五透镜与第六透镜在光轴上的空气间距。可选的,所述第三透镜的物侧面于近光轴处为凸面结构,其像侧面为凸面结构。可选的,还满足以下关系式:-2.0<R61/R62<-0.5,其中,R61为所述第六透镜物侧表面的曲率半径,R62为所述第六透镜像侧表面的曲率半径。可选的,还满足以下关系式:1.0<f15/f16<2.0,其中f15为所述第一透镜到第五透镜的组合焦距。可选的,还满足以下关系式:0.8<f26/f36<2.0,其中,f26为所述第二透镜到第六透镜的组合焦距,f36为所述第三透镜到第六透镜的组合焦距。可选的,还满足以下关系式:10<(f+f6)(f+f7)<30,其中,f6为所述第六透镜的焦距,f7为所述第七透镜的焦距。可选的,还满足以下关系式:0.4<LCT14/LCT26<1.0,其中,LCT14为所述第一透镜物侧面到第四透镜像侧面在光轴上的距离,LCT26为所述第二透镜物侧面到第六透镜像侧面在光轴上的距离。可选的,还满足以下关系式:1.4<CT6/ET6<2.2,其中,ET6为所述第六透镜的边缘厚度。可选的,所述第三透镜物侧面为凹面结构,其像侧面为凸面结构,且还满足以下关系式:0.4<CT3/ET3<0.8,其中,ET3为所述第三透镜的边缘厚度。可选的,还满足以下关系式:1.0<(R41+R42)/(R41-R42)<1.6,其中,R41为所述第四透镜物侧表面的曲率半径,R42为所述第四透镜像侧表面的曲率半径。可选的,还满足以下关系式:-5.50<(f/R51+f/R52)<-4.0,其中,R51为所述第五透镜物侧表面的曲率半径,R52为所述第五透镜像侧表面的曲率半径。一种图像采集设备,包括以上所述的成像镜头。可选的,所述图像采集设备为手机、PDA、电脑、摄像头、行车记录仪或相机。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成像镜头为七镜片式,其各透镜的面形结构与光学参数的最佳化范围相结合,可在维持高成像品质的情况下有效地缩短成像镜头的整体长度并且提升其镜头视角,具有高像素带来的高解析力,从而提供给需配备高成像品质设备的小型或薄型可携式装置使用。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提供的一种成像镜头的示意图。图2为实施例一提供的一种成像镜头的像散和畸变图。图3为实施例一提供的一种成像镜头的球差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二提供的一种成像镜头的示意图。图5为实施例二提供的一种成像镜头的像散和畸变图。图6为实施例二提供的一种成像镜头的球差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三提供的一种成像镜头的示意图。图8为实施例三提供的一种成像镜头的像散和畸变图。图9为实施例三提供的一种成像镜头的球差图。图10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四提供的一种成像镜头的示意图。图11为实施例四提供的一种成像镜头的像散和畸变图。图12为实施例四提供的一种成像镜头的球差图。图示说明:第一透镜10;第二透镜20;第三透镜30;第四透镜40;第五透镜50;第六透镜60;第七透镜70;红外滤光片80;成像面90。具体实施方式为使得本专利技术的专利技术目的、特征、优点能够更加的明显和易懂,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下面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非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成像镜头,其特征在于,由物侧至像侧依次包括第一透镜、第二透镜、第三透镜、第四透镜、第五透镜、第六透镜和第七透镜,每一透镜都具有一朝向物侧且使成像光线通过的物侧面及一朝向像侧且使成像光线通过的像侧面;所述第一透镜具有正屈折力,其物侧面为凸面结构;所述第二透镜具有负屈折力,其物侧面为凸面结构,其像侧面为凹面结构;所述第三透镜具有屈折力;所述第四透镜具有屈折力;所述第五透镜具有负屈折力,其物侧面为凹面结构,其像侧面为凸面结构;所述第六透镜具有正屈折力,其物侧面于近光轴处为凸面结构,且该物侧面具有至少一个曲线拐点,其像侧面为凸面结构;所述第七透镜具有负屈折力,其物侧面和像侧面于近光轴处皆为凹面结构,且该像侧面在离轴处具有至少一个曲线拐点;所述成像镜头满足以下关系式:1.0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成像镜头,其特征在于,由物侧至像侧依次包括第一透镜、第二透镜、第三透镜、第四透镜、第五透镜、第六透镜和第七透镜,每一透镜都具有一朝向物侧且使成像光线通过的物侧面及一朝向像侧且使成像光线通过的像侧面;所述第一透镜具有正屈折力,其物侧面为凸面结构;所述第二透镜具有负屈折力,其物侧面为凸面结构,其像侧面为凹面结构;所述第三透镜具有屈折力;所述第四透镜具有屈折力;所述第五透镜具有负屈折力,其物侧面为凹面结构,其像侧面为凸面结构;所述第六透镜具有正屈折力,其物侧面于近光轴处为凸面结构,且该物侧面具有至少一个曲线拐点,其像侧面为凸面结构;所述第七透镜具有负屈折力,其物侧面和像侧面于近光轴处皆为凹面结构,且该像侧面在离轴处具有至少一个曲线拐点;所述成像镜头满足以下关系式:1.0<f/f16;25.0<|f3|/CT3<35.0;2.0<(CT4+CT5+CT6)/(AG45+AG56)<8.0;其中,f为所述成像镜头的焦距,f16为所述第一透镜到第六透镜的组合焦距,f3为所述第三透镜的焦距,CT3为所述第三透镜在光轴上的中心厚度,CT4为所述第四透镜在光轴上的中心厚度,CT5为所述第五透镜在光轴上的中心厚度,CT6为所述第六透镜在光轴上的中心厚度,AG45为所述第四透镜与第五透镜在光轴上的空气间距,AG56为所述第五透镜与第六透镜在光轴上的空气间距。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成像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透镜的物侧面于近光轴处为凸面结构,其像侧面为凸面结构。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成像镜头,其特征在于,还满足以下关系式:-2.0<R61/R62<-0.5,其中,R61为所述第六透镜物侧表面的曲率半径,R62为所述第六透镜像侧表面的曲率半径。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成像镜头,其特征在于,还满足以下关系式:1.0<f15/f1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光云覃祖逖王锋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旭业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