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何维杰专利>正文

一种智能暖风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854574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9-05 11:4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智能暖风机,涉及取暖设备技术领域,至少包括壳体、设于壳体内的发热体和贯流风扇,所述贯流风扇纵向设置并通过一电机驱动,所述壳体前侧为出风面板,后侧为进风面板,出风面板上设有出风口,进风面板上设有进风口,所述壳体的上端设有一储水槽;所述发热体的主体由若干PTC发热片连接而成,发热体的上端为一发热圈,发热体的主体位于出风面板与贯流风扇之间,发热体的发热圈位于储水槽内;所述壳体内还设有一水泵,所述出风面板的出风口上设有若干出风格栅管,所述进风面板的进风口上设有若干进风格栅管。本发明专利技术提出一种自带加湿功能、能减轻出风格栅老化的智能暖风机。

An intelligent heating fan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n intelligent heater, which relates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heating equipment, including at least a shell, a heating body arranged in the shell and a cross-flow fan. The cross-flow fan is longitudinally arranged and driven by a motor. The front side of the shell is an air outlet panel, the rear side is an air inlet panel, and the air inlet surface is arranged on the air outlet panel. An air inlet is arranged on the board, and a water storage tank is arranged at the upper end of the shell; the main body of the heating body is connected by a number of PTC heating plates; the upper end of the heating body is a heating ring; the main body of the heating body is located between the air outlet panel and the cross-flow fan; and the heating ring of the heating body is located in the water storage tank; a water pump is also arranged in the shell; The air outlet of the air outlet panel is provided with a number of outlet style grating tubes, and the air inlet of the air inlet panel is provided with a number of inlet style grating tubes. The invention provides an intelligent heating fan with humidifying function and can reduce the aging of the wind outlet grill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智能暖风机
本专利技术涉及取暖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智能暖风机。
技术介绍
暖风机是人们日常生活中用于取暖的设备,其相对于空调,具有价格便宜、取暖快捷、便于移动的优点。目前,暖风机一般包括发热单元和送风单元,其工作原理是通过电加热器件将吸入的空气加热后送出而提高室内的温度。但是,在热风传输过程中,容易造成外壳上的出风格栅老化,同时,暖风机与空调在使用过程中,都容易造成室内的空气干燥,如果通宵使用,会使得人们感到皮肤干燥等不适,为了解决这一空气干燥的问题,人们往往需配置加湿设备一起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为了解决目前暖风机容易造成空气干燥、容易造成出风格栅老化的问题,提出一种自带加湿功能、能减轻出风格栅老化的智能暖风机。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智能暖风机,至少包括壳体、设于壳体内的发热体和贯流风扇,所述贯流风扇纵向设置并通过一电机驱动,所述壳体前侧为出风面板,后侧为进风面板,出风面板上设有出风口,进风面板上设有进风口,所述壳体的上端设有一储水槽;所述发热体的主体由若干PTC发热片连接而成,发热体的上端为一发热圈,发热体的主体位于出风面板与贯流风扇之间,发热体的发热圈位于储水槽内;所述壳体内还设有一水泵,所述出风面板的出风口上设有若干出风格栅管,所述进风面板的进风口上设有若干进风格栅管;所述进风格栅管的上端通过水管与储水槽内部连通,进风格栅管的下端通过水管与水泵的进水口连接;所述出风格栅管的上端通过水管与储水槽内部连通,出风格栅管的下端通过水管与水泵的出水口连接。作为优选,所述储水槽内还设有一加湿叶轮,所述加湿叶轮位于发热圈内侧,加湿叶轮下端通过一贯穿储水槽底板的转轴与贯流风扇连接,所述转轴与储水槽底板之间为转动密封配合,所述加湿叶轮、转轴及贯流风扇的转动轴线均重合。作为优选,所述加湿叶轮的上部为一圆形挡板,下部位于圆形挡板中心位置处设有一连接轴,围绕连接轴周向环设有若干叶片。作为优选,所述圆形挡板位于储水槽上侧开口对应的下方,且圆形挡板大于储水槽的上侧开口。作为优选,所述储水槽的底板上围绕转轴设有防水凸缘,所述加湿叶轮下侧设有防水凸缘的容置凹槽,防水凸缘的上段位于加湿叶轮下侧的容置凹槽内。作为优选,所述防水凸缘与转轴之间设有密封圈。因此,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自带加湿器功能,解决长时间使用暖风机会造成空气干燥的问题;2、出风格栅管内,加入水冷系统,减轻出风格栅老化;3、将暖风机的加热模块用于加湿器模块的水汽蒸发,实现一物两用。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中贯流风扇与加湿叶轮连接状态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中发热体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中发热体另一角度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中加湿叶轮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中加湿叶轮装配后的结构示意图。1:壳体;2:发热体;201:PTC发热片;202:发热圈;3:贯流风扇;4:电机;5:出风面板;501:出风格栅管;6:进风面板;601:进风格栅管;7:储水槽;701:防水凸缘;8:水泵;9:加湿叶轮;901:圆形挡板;902:叶片;903:连接轴;904:容置凹槽;10:转轴;11:水管。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案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的描述。一种智能暖风机,参见图1至图6,至少包括壳体1、设于壳体1内的发热体2和贯流风扇3,所述贯流风扇3纵向设置并通过一电机4驱动,所述发热体2和电机4均通过外部电源供电,所述壳体1成立式柱状,壳体1前侧为出风面板5,后侧为进风面板6,出风面板5上设有出风口,进风面板6上设有进风口。壳体1的上端设有一储水槽7,储水槽7的开口位于壳体1的上底板;所述发热体2的主体由若干PTC发热片201连接而成,发热体2的上端为一发热圈202,如图3、图4所示,发热圈202与PTC发热片201同时工作制热。发热体2的主体位于出风面板5与贯流风扇3之间,PTC发热片201工作制热,贯流风扇3工作将热量从出风面板5的出风口吹出,实现人们取暖的效果。发热体2的发热圈202位于储水槽7内,当储水槽7内注水,发热圈202能够辅助储水槽7内的水分蒸发,实现加湿空气的效果。所述壳体1内还设有一水泵8,所述水泵8也通过外部电源供电,所述出风面板5的出风口上设有若干出风格栅管501,所述进风面板6的进风口上设有若干进风格栅管601;所述进风格栅管601的上端通过水管11与储水槽7内部连通,进风格栅管601的下端通过水管11与水泵8的进水口连接;所述出风格栅管501的上端通过水管11与储水槽7内部连通,出风格栅管501的下端通过水管11与水泵8的出水口连接。水泵8工作时,能将储水槽7内的部分水抽出,流经进风格栅管601、水泵8及出风格栅管501,最后回到储水槽7中,以此循环。在水流动过程中,通过热传递,能够降低出风口上被暖风吹热的出风格栅管501的温度,从而起到减轻出风格栅管501老化的效果,同时,流经出风格栅管501的水的温度会升高,升温的水流回至储水槽7后,更有利于蒸发加湿。在这里,防老化和加湿之间起到了互利互补的促进效果。所述储水槽7内还设有一加湿叶轮9,所述加湿叶轮9位于发热圈202内侧,加湿叶轮9的上部为一圆形挡板901,下部位于圆形挡板901中心位置处设有一连接轴903,围绕连接轴903周向环设有若干叶片902,加湿叶轮9的连接轴903下端通过一贯穿储水槽7底板的转轴10与贯流风扇3连接,如图1、图2所示,所述转轴10与储水槽7底板之间为转动密封配合,所述加湿叶轮9、转轴10及贯流风扇3的转动轴线均重合。电机4带动贯流风扇3旋转时,同时能够带动加湿叶轮9在储水槽7内旋转,起到一物多用的效果,旋转的加湿叶轮9能够通过其下侧的叶片902将储水槽7内的水甩至贯流风扇3外围的发热圈202上,加快水分蒸发,起到更好地加湿效果。所述圆形挡板901位于储水槽7上侧开口对应的下方,且圆形挡板901大于储水槽7的上侧开口,能够防止叶片902将水从储水槽7开口处甩出。所述储水槽7的底板上围绕转轴10设有防水凸缘701,所述加湿叶轮9下侧设有防水凸缘701的容置凹槽904,防水凸缘701的上段位于加湿叶轮9下侧的容置凹槽904内,如图5、图6所示,且防水凸缘701上端高于储水槽7内的水平面,能够有效防止储水槽7内的水渗漏至贯流风扇3侧,同时,所述防水凸缘701与转轴10之间设有密封圈。使用时,先往储水槽7内注入一定量的水,然后,发热体2、电机4及水泵8同时通电工作,发热体2上的PTC发热片201和发热圈202工作制热,电机4驱动贯流风扇3和加湿叶轮9旋转,贯流风扇3外围产生的风将PTC发热片201上的热量从出风面板5的出风口处吹出,实现人们取暖的效果。但是,出风面板5出风口上出风格栅管501的温度会因此升高。水泵8将储水槽7内的部分水抽出,流经进风格栅管601、水泵8及出风格栅管501,最后回到储水槽7中,利用水冷原理,冷却出风格栅管501的温度,减轻出风格栅管501的老化,同时提高流回至储水槽7内的水的温度,利于水的蒸发、加湿效果。旋转的加湿叶轮9将储水槽7内的甩至外围正在制热的发热圈202上,加速水的蒸发,起到更好的加湿效果。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智能暖风机,至少包括壳体(1)、设于壳体(1)内的发热体(2)和贯流风扇(3),所述贯流风扇(3)纵向设置并通过一电机(4)驱动,所述壳体(1)前侧为出风面板(5),后侧为进风面板(6),出风面板(5)上设有出风口,进风面板(6)上设有进风口,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的上端设有一储水槽(7);所述发热体(2)的主体由若干PTC发热片(201)连接而成,发热体(2)的上端为一发热圈(202),发热体(2)的主体位于出风面板(5)与贯流风扇(3)之间,发热体(2)的发热圈(202)位于储水槽(7)内;所述壳体(1)内还设有一水泵(8),所述出风面板(5)的出风口上设有若干出风格栅管(501),所述进风面板(6)的进风口上设有若干进风格栅管(601);所述进风格栅管(601)的上端通过水管(11)与储水槽(7)内部连通,进风格栅管(601)的下端通过水管(11)与水泵(8)的进水口连接;所述出风格栅管(501)的上端通过水管(11)与储水槽(7)内部连通,出风格栅管(501)的下端通过水管(11)与水泵(8)的出水口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能暖风机,至少包括壳体(1)、设于壳体(1)内的发热体(2)和贯流风扇(3),所述贯流风扇(3)纵向设置并通过一电机(4)驱动,所述壳体(1)前侧为出风面板(5),后侧为进风面板(6),出风面板(5)上设有出风口,进风面板(6)上设有进风口,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的上端设有一储水槽(7);所述发热体(2)的主体由若干PTC发热片(201)连接而成,发热体(2)的上端为一发热圈(202),发热体(2)的主体位于出风面板(5)与贯流风扇(3)之间,发热体(2)的发热圈(202)位于储水槽(7)内;所述壳体(1)内还设有一水泵(8),所述出风面板(5)的出风口上设有若干出风格栅管(501),所述进风面板(6)的进风口上设有若干进风格栅管(601);所述进风格栅管(601)的上端通过水管(11)与储水槽(7)内部连通,进风格栅管(601)的下端通过水管(11)与水泵(8)的进水口连接;所述出风格栅管(501)的上端通过水管(11)与储水槽(7)内部连通,出风格栅管(501)的下端通过水管(11)与水泵(8)的出水口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暖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维杰
申请(专利权)人:何维杰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