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头应急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849097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9-05 10:1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双头应急灯,包括灯头、红外感应装置和灯座,其特征是:所述灯座的中间设置有凸台,所述凸台的外侧设置有三个连接臂,所述连接臂的下端延伸到凸台的内侧,且其上端设置有活动杆,所述活动杆与连接臂之间设置有松紧套,所述灯头、红外感应装置均位于活动杆的上端,所述灯头设置有两个,且其包括锥形罩、LED灯源、反光罩、凸面镜,所述LED灯源设置有两排,且其位于反光罩的内侧,所述反光罩为纳米反光器,且其镶嵌在锥形罩的内壁上,所述红外感应装置包括弧形罩、红外感应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既节约了电能,且灯头角度调节方便,实用性强。

Double head emergency lamp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double-head emergency lamp, which comprises a lamp head, an infrared induction device and a lamp holder. The lamp holder is characterized in that the middle of the lamp holder is provided with a convex platform, and the outer side of the convex platform is provided with three connecting arms, the lower end of the connecting arm extends to the inner side of the convex platform, and the upper end is provided with a movable rod, and the movable rod is connected with the convex platform. A flexible sleeve is arranged between the connecting arms, the lamp head and the infrared induction device are all located at the upper end of the movable rod, and the lamp head is provided with two, and the lamp head comprises a conical cover, an LED lamp source, a reflective cover and a convex mirror. The LED lamp source is arranged with two rows, and is located in the inner side of the reflective cover, and the reflective cover is a nanometer reflector with an inlay. The infrared induction device is embedded in the inner wall of the conical cover, and comprises an arc cover and an infrared induction head. The utility model not only saves electric energy, but also has convenient adjustment of lamp head angle and strong practicabilit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双头应急灯
本技术公开一种双头应急灯,属于灯具

技术介绍
目前,市场上的应急灯有多种不同的结构和种类,其中既有在室内使用较多的单头应急灯,又有逐渐使用在走廊等室外公共场合的双头应急灯,从现有的应急灯的结构来看,一般都不具有红外感应功能,特别是对于安装在室外公共场合的双头应急灯而言,若不具有红外感应功能,则应急灯要么一直处于打开状态,费电严重,不利于节能,要么在需要照射时,手工打开应急灯开关,使用较为不便。此外,对于安装在室外的双头应急灯而言,往往需要具有不同的照射角度,然而现有的双头应急灯一旦安装完毕,照射角度往往无法调节,从而给使用带有一定的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提供一种双头应急灯,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双头应急灯,包括灯头、红外感应装置和灯座,其特征是:所述灯座的中间设置有凸台,所述凸台的外侧设置有三个连接臂,所述连接臂的下端延伸到凸台的内侧,且其上端设置有活动杆,所述活动杆与连接臂之间设置有松紧套,所述灯头、红外感应装置均位于活动杆的上端,所述灯头设置有两个,且其包括锥形罩、LED灯源、反光罩、凸面镜,所述LED灯源设置有两排,且其位于反光罩的内侧,所述反光罩为纳米反光器,且其镶嵌在锥形罩的内壁上,所述红外感应装置包括弧形罩、红外感应头,所述红外感应头上设置有光敏开关,且其位于弧形罩的内侧,所述锥形罩、弧形罩与活动杆之间均设置有环套,所述灯座的底部设置有盖板,且其内侧设置有蓄电池,所述灯座与盖板相接处设置有指示灯。作为优选:两组所述LED灯源并联在一起,且其与蓄电池、光敏开关、红外线感应头组成一个照明系统。作为优选:所述松紧套穿过活动杆并与连接臂螺纹连接。作为优选:所述活动杆可绕松紧套旋转,所述环套可绕活动杆旋转。作为优选:所述盖板上设置有多个对称分布的安装孔。作为优选:所述灯座上设置有充电插口。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此双头应急灯通过设置两个灯头,并通过调节两个灯头的角度,可以使应急灯的照明角度大,而且配合反光罩和凸面镜使用,可以增加照明范围,由于传统应急灯的功率都比较大,经过长时间照射,其周围的温度比较高,而使用纳米发光器可以反射大部分热量,避免锥形罩内的电子装置长时间处于高温而导致寿命减短的问题,有效延长了其使用寿命,由光敏开关和红外感应头同时控制LED灯源工作,使其节能优点突出,并利用指示灯显示蓄电池电量,综上所述此双头应急灯蓄电节能,灯头、红外感应装置可360度调节角度,安装携带方便。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种双头应急灯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1、凸面镜;2、弧形罩;3、红外感应头;4、环套;5、活动杆;6、LED灯源;7、反光罩;8、锥形罩;9、松紧套;10、凸台;11、盖板;12、指示灯;13、充电插口;14、灯座;15、连接臂。具体实施方式参照图1对本技术一种双头应急灯做进一步说明。一种双头应急灯,包括灯头、红外感应装置和灯座14,其特征是:所述灯座14的中间设置有凸台10,所述凸台10的外侧设置有三个连接臂15,所述连接臂15的下端延伸到凸台10的内侧,且其上端设置有活动杆5,所述活动杆5与连接臂15之间设置有松紧套9,所述灯头、红外感应装置均位于活动杆5的上端,所述灯头设置有两个,且其包括锥形罩8、LED灯源6、反光罩7、凸面镜1,所述LED灯源6设置有两排,且其位于反光罩7的内侧,所述反光罩7为纳米反光器,且其镶嵌在锥形罩8的内壁上,所述红外感应装置包括弧形罩2、红外感应头3,所述红外感应头3上设置有光敏开关,且其位于弧形罩2的内侧,所述锥形罩8、弧形罩2与活动杆5之间均设置有环套4,所述灯座14的底部设置有盖板11,且其内侧设置有蓄电池,所述灯座14与盖板11相接处设置有指示灯12;两组所述LED灯源6并联在一起,且其与蓄电池、光敏开关、红外线感应头3组成一个照明系统,所述松紧套9穿过活动杆5并与连接臂15螺纹连接,所述活动杆5可绕松紧套9旋转,所述环套4可绕活动杆5旋转,所述盖板11上设置有多个对称分布的安装孔,所述灯座14上设置有充电插口13。此双头应急灯通过设置两个灯头,并通过调节两个灯头的角度,可以使应急灯的照明角度大,而且配合反光罩7和凸面镜1的使用,可以增加照明范围,由于传统应急灯的功率都比较大,经过长时间照射,其周围的温度比较高,而使用纳米发光器可以反射大部分热量,避免锥形罩8内的电子装置长时间处于高温而导致寿命减短的问题,有效延长了其使用寿命,由光敏开关和红外感应头3同时控制LED灯源6工作,使其节能优点突出,并利用指示灯12显示蓄电池电量,综上所述此双头应急灯蓄电节能,灯头、红外感应装置可360度调节角度,安装携带方便。以上所述仅是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技术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双头应急灯,包括灯头、红外感应装置和灯座,其特征是:所述灯座的中间设置有凸台,所述凸台的外侧设置有三个连接臂,所述连接臂的下端延伸到凸台的内侧,且其上端设置有活动杆,所述活动杆与连接臂之间设置有松紧套,所述灯头、红外感应装置均位于活动杆的上端,所述灯头设置有两个,且其包括锥形罩、LED灯源、反光罩、凸面镜,所述LED灯源设置有两排,且其位于反光罩的内侧,所述反光罩为纳米反光器,且其镶嵌在锥形罩的内壁上,所述红外感应装置包括弧形罩、红外感应头,所述红外感应头上设置有光敏开关,且其位于弧形罩的内侧,所述锥形罩、弧形罩与活动杆之间均设置有环套,所述灯座的底部设置有盖板,且其内侧设置有蓄电池,所述灯座与盖板相接处设置有指示灯。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头应急灯,包括灯头、红外感应装置和灯座,其特征是:所述灯座的中间设置有凸台,所述凸台的外侧设置有三个连接臂,所述连接臂的下端延伸到凸台的内侧,且其上端设置有活动杆,所述活动杆与连接臂之间设置有松紧套,所述灯头、红外感应装置均位于活动杆的上端,所述灯头设置有两个,且其包括锥形罩、LED灯源、反光罩、凸面镜,所述LED灯源设置有两排,且其位于反光罩的内侧,所述反光罩为纳米反光器,且其镶嵌在锥形罩的内壁上,所述红外感应装置包括弧形罩、红外感应头,所述红外感应头上设置有光敏开关,且其位于弧形罩的内侧,所述锥形罩、弧形罩与活动杆之间均设置有环套,所述灯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健林
申请(专利权)人:泉州众鑫太阳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