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光学仪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848696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9-05 10:0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电子光学仪器,包括电子光学仪器本体和照明补光系统,所述照明补光系统包括:与控制模块电性连接的照明光源;检测预设物体与处于所述电子光学仪器上的参照部件的距离,并将包括所述距离的信息的检测信息发送到所述控制模块的至少一个传感器;所述传感器与所述控制模块电性连接和/或无线通信连接;接收所述检测信息,并根据所述检测信息开启或者关闭所述照明光源的控制模块。借此,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现了在使用电子光学仪器时,其照明补光系统的照明光源根据传感器的检测信息智能的关闭或者开启。

Electron optical instrument

The utility model provides an electronic optical instrument, including an electronic optical instrument body and a lighting supplementary lighting system. The lighting supplementary lighting system comprises a lighting source electrically connected with a control module, a distance between a preset object and a reference component on the electronic optical instrument, and an information of the distance. The detection information is transmitted to at least one sensor of the control module; the sensor is electrically connected with the control module and/or connected to wireless communication; the detection information is received, and the control module of the illumination light source is turned on or off according to the detection information. The utility model realizes the intelligent closing or opening of the illumination light source of the illumination compensation system of the electronic optical instrument according to the detection information of the senso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子光学仪器
本专利技术涉及光学
,尤其涉及一种电子光学仪器。
技术介绍
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节能降耗是发展的主流。现有产品中,电子光学仪器的照明补光系统通过旋钮或者按键开关来直接打开或者关闭其照明光源,当短时间内不使用照明补光系统时,反复打开关闭照明光源操作麻烦。因此,在很多情况下,用户都会保持照明光源的正常照明状态,使得产品继续耗电,造成电能的浪费。综上所述,现有技术中的电子光学仪器的结构,在实际使用上显然存在不便与缺陷,所以有必要加以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的缺陷,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子光学仪器,使得使用者在使用电子光学仪器照时,照明补光系统的照明光源根据传感器的检测信息自动的关闭或者开启,操作简单,使用方便。为了实现上述专利技术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电子光学仪器,包括电子光学仪器本体和照明补光系统,所述照明补光系统包括:与控制模块电性连接的照明光源;检测预设物体与处于所述电子光学仪器上的参照部件的距离,并将包括所述距离的信息的检测信息发送到所述控制模块的至少一个传感器;所述传感器与所述控制模块电性连接和/或无线通信连接;接收所述检测信息,并根据所述检测信息开启或者关闭所述照明光源的控制模块。根据所述的电子光学仪器,所述电子光学仪器本体包括显示屏和护套,所述护套的一端套设在所述显示屏上,另一端为观察口;所述照明补光系统的底部的朝向与所述护套的观察口的朝向一致;所述传感器设置于所述照明补光系统的底部;所述参照部件包括所述传感器和/或护套。根据所述的电子光学仪器,至少一个所述传感器包括:检测所述预设物体与所述参照部件的距离,并将包括所述距离的信息的第一检测信息发送到所述控制模块的第一传感器;所述控制模块包括:接收所述第一检测信息,在所述距离在预设的距离范围内时,控制所述照明光源开启;或者在所述距离未在预设的所述距离范围内时,控制所述照明光源关闭的第一控制子模块。根据所述的电子光学仪器,至少一个所述传感器还包括:检测在预设的所述距离范围内是否存在所述预设物体之外的物体,并将包含检测结果的第二检测信息发送到所述控制模块的第二传感器;所述控制模块还包括:接收所述第一检测信息以及第二检测信息,在所述距离在预设的距离范围内,并且在预设的所述距离范围内检测到所述预设物体之外的物体时,还检测到所述预设物体,则控制所述照明光源开启;或者在所述距离在预设的距离范围内,并且在预设的所述距离范围内检测到所述预设物体之外的物体,但并未检测到所述预设物体时,则控制所述照明光源关闭的第二控制模块。根据所述的电子光学仪器,所述参照部件为所述传感器,所述预设的距离范围为4cm~40cm;或者所述参照部件为所述护套,所述预设的距离范围为0cm~20cm;根据所述的电子光学仪器,所述预设物体与处于所述电子光学仪器上的参照部件的距离为所述预设物体到所述电子光学仪器上的参照部件在水平方向上的垂直距离。根据所述的电子光学仪器,所述预设物体为人的头部或者脸部或者眼部;所述传感器包括超声波传感器和/或光电传感器和/或红外感应传感器。根据所述的电子光学仪器,所述第一传感器为超声波传感器或者光电传感器;所述第二传感器为红外感应传感器。根据所述的电子光学仪器,所述照明补光系统设置于所述电子光学仪器本体的纵向侧边的一侧,并且所述照明补光系统的中心位置与所述电子光学仪器本体的中心位置(基本)处于同一水平面上;所述电子光学仪器本体与所述照明补光系统可拆卸连接。根据所述的电子光学仪器,所述电子光学仪器为电子瞄准镜、电子望远镜、电子测距仪、电子夜视仪或者电子显微镜。本技术的电子光学仪器的照明补光系统包括至少一个传感器、照明光源以及控制模块,控制模块根据至少一个传感器的检测预设物体与处于所述电子光学仪器上的参照部件的距离的检测信息,控制照明光源的关闭或者开启,提高了电子光学仪器使用的操作便利性,而且能极大的节省了电能,延长照明补光系统的电池工作时间。另一方面,优选的,照明补光系统中的传感器包括第一传感器和第二传感器,通过两个传感器的配合,准确的判断是预设的人体部位在预设的距离范围内,而非其他障碍物时,才开启照明光源,使得对照明补光系统的智能控制更为准确。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实施例提供的电子光学仪器的结构框图;图2A是本技术的实施例提供的电子光学仪器的正视示意图;图2B是本技术的实施例提供的电子光学仪器的俯视示意图;图2C是本技术的实施例提供的电子光学仪器的护套与显示屏的设置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提供的电子光学仪器的结构框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参见图1,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电子光学仪器100,包括电子光学仪器本体10和照明补光系统20,包括照明补光系统20,所述照明补光系统20包括:与控制模块23电性连接的照明光源21;检测预设物体与处于所述电子光学仪器100上的参照部件的距离,并将包括所述距离的信息的检测信息发送到所述控制模块23的至少一个传感器22;所述传感器22与所述控制模块23电性连接和/或无线通信连接;接收所述检测信息,并根据所述检测信息开启或者关闭所述照明光源21的控制模块23。在该实施例中,提供的电子光学仪器100包括了电子光学仪器本体10和照明补光系统20。照明光源21与控制模块23电性连接,传感器22与所述控制模块23电性连接和/或无线通信连接;电信连接包括通过有线的电线或者是连接器的连接方式,以及有线网络的连接方式,还可以是通过无线通信连接的方式。根据不同的连接方式,传递的信号类型将会不同。如无线通信连接方式为无线通信信号。电线或者是连接器的连接方式为电信号。其中,照明补光系统20包括了照明光源21、至少一个传感器22以及控制模块23。通过至少一个传感器22检测预设物体与处于所述电子光学仪器100上的参照部件的距离,并将包括该距离的信息的检测信息发送到控制模块23,由控制模块23根据该检测信息判断当前如何控制照明光源21。如是将已关闭的照明光源21开启,或者是正在工作的照明光源21关闭。优选的是,用于检测的传感器22包括超声波传感器和/或光电传感器和/或红外感应传感器,即传感器22可以是光电传感器、超声波传感器、红外感应传感器等,也可以是这些传感器的组合使用,使得判断更加准确。参见图1、图2A、图2B和图2C,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电子光学仪器本体10包括显示屏11和护套12,所述护套12的一端套设在所述显示屏11上,另一端为观察口121;所述照明补光系统20的底部201的朝向与所述护套12的观察口121的朝向一致;所述传感器22设置于所述照明补光系统20的底部201;所述参照部件包括所述传感器22和/或护套12。在该实施例中,优选的传感器22设置于所述照明补光系统20的底部201,在图2A中,照明补光系统的底部201的另一端为照明光源21。预设物体为人的头部或者眼部或者面部;而且照明补光系统20的底部201的朝向与所述护套12的观察口121的朝向一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子光学仪器,包括电子光学仪器本体和照明补光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照明补光系统包括:与控制模块电性连接的照明光源;检测预设物体与处于所述电子光学仪器上的参照部件的距离,并将包括所述距离的信息的检测信息发送到所述控制模块的至少一个传感器;所述传感器与所述控制模块电性连接和/或无线通信连接;接收所述检测信息,并根据所述检测信息开启或者关闭所述照明光源的控制模块。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子光学仪器,包括电子光学仪器本体和照明补光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照明补光系统包括:与控制模块电性连接的照明光源;检测预设物体与处于所述电子光学仪器上的参照部件的距离,并将包括所述距离的信息的检测信息发送到所述控制模块的至少一个传感器;所述传感器与所述控制模块电性连接和/或无线通信连接;接收所述检测信息,并根据所述检测信息开启或者关闭所述照明光源的控制模块。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光学仪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光学仪器本体包括显示屏和护套,所述护套的一端套设在所述显示屏上,另一端为观察口;所述照明补光系统的底部的朝向与所述护套的观察口的朝向一致;所述传感器设置于所述照明补光系统的底部;所述参照部件包括所述传感器和/或护套。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子光学仪器,其特征在于,至少一个所述传感器包括:检测所述预设物体与所述参照部件的距离,并将包括所述距离的信息的第一检测信息发送到所述控制模块的第一传感器;所述控制模块包括:接收所述第一检测信息,在所述距离在预设的距离范围内时,控制所述照明光源开启;或者在所述距离未在预设的所述距离范围内时,控制所述照明光源关闭的第一控制子模块。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子光学仪器,其特征在于,至少一个所述传感器还包括:检测在预设的所述距离范围内是否存在所述预设物体之外的物体,并将包含检测结果的第二检测信息发送到所述控制模块的第二传感器;所述控制模块还包括:接收所述第一检测信息以及第二检测信息,在所述距离在预设的距离范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姜海龙吴含前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四海观览智能仪器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