贯流风叶叶片、贯流风叶、室内机和空调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844761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9-05 09:0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贯流风叶叶片、贯流风叶、室内机和空调器。该贯流风叶叶片包括叶片本体(1),叶片本体(1)包括叶背(2),叶背(2)上设置有凸出于叶背(2)的整流凸起(3)。根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贯流风叶叶片,能够减少风叶旋转时叶片背部的气流分离现象,减小气流分离损失。

Cross flow blades, cross flow blower, indoor air conditioner and air conditioner

The utility model provides a cross flow fan blade, a cross flow fan, an indoor machine and an air conditioner. The cross-flow wind blade comprises a blade body (1), a blade body (1) comprises a blade back (2), and a rectifying protrusion (3) protruding from the blade back (2) is arranged on the blade back (2). The cross flow blade according to the utility model can reduce the phenomenon of air separation at the back of the blade when the blade rotates, and reduce the loss of air separa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贯流风叶叶片、贯流风叶、室内机和空调器
本技术属于空气调节
,具体涉及一种贯流风叶叶片、贯流风叶、室内机和空调器。
技术介绍
空调器室内机主要包括蒸发器、贯流风叶、电机、蜗壳、蜗舌等主要零部件,其中贯流风叶与蜗舌之间的间隙(简称蜗舌间隙)是空调器中非常敏感的一个参数,同一空调器中蜗舌间隙一般是一个固定的数值。贯流风叶由于噪声低出风平稳,被广泛应用于家用空调器中。如图1和图2所示,贯流风叶由多个中节风叶1’逐一焊接而成,中节风叶1’包括一个圆盘2’以及多个非等距分布的叶片3’,每个叶片3’包括叶背、叶盆以及叶片内缘、外缘等四段型线组成,叶背和叶盆也可以是非圆弧的样条曲线结构。现有贯流风叶的叶片表面都是光滑过渡的线条设计,根据空气动力学分析,贯流风叶工作时进口区域叶片的背部出现存在较严重的分离情况,尤其是在叶片厚度最大位置之后的叶栅通道内分离更加明显(见图3所示),叶片分离尾迹对室内机性能影响较大,尤其容易导致风叶旋转时叶片背部气流分离现象明显,分离损失较大。
技术实现思路
因此,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贯流风叶叶片、贯流风叶、室内机和空调器,能够减少风叶旋转时叶片背部的气流分离现象,减小气流分离损失。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贯流风叶叶片,包括叶片本体,叶片本体包括叶背,叶背上设置有凸出于叶背的整流凸起。优选地,沿着气流流动方向,整流凸起从叶片本体的最大厚度处向后侧延伸。优选地,整流凸起为曲面,沿着气流流动方向,整流凸起的曲率逐渐增大。优选地,在沿着气流流动方向的截面内,叶背与整流凸起的起始端具有第一交点,叶背与整流凸起的末端具有第二交点,叶背在第一交点处的切线与整流凸起在第一交点处的切线之间的夹角为θ1,叶背在第二交点处的切线与整流凸起在第二交点处的切线之间的夹角为θ2,θ1<θ2。优选地,θ1=5°~30°,和/或,θ2=15~60°。优选地,整流凸起与第一交点和第二交点之间的连线所在的第一直线之间的最大距离为H,以最大距离处的整流凸起的顶点为分界点,分界点与第一交点之间的连线在第一直线上的投影长度为A1,分界点与第二交点之间的连线在第一直线上的投影长度为A2,A1>A2。优选地,整流凸起还包括叶片内缘,第二交点与叶片内缘之间的连线在第一直线上的投影为A3,A3≥A2。优选地,整流凸起为一个或多个,当整流凸起为多个时,多个整流凸起沿着叶片本体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优选地,叶片本体的长度为L,整流凸起沿着叶片本体长度方向的长度为L1,L1=(0.05~0.2)L;和/或,相邻的两个整流凸起之间的间隔为λ,λ=(1~5)L1;和/或,整流凸起距离叶片本体的端部距离为L0,L0≤L1。优选地,沿着气流流动方向,整流凸起的两个相对侧面垂直于叶背。根据本技术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贯流风叶,包括圆盘和沿圆盘的周向间隔设置在圆盘上的贯流风叶叶片,该贯流风叶叶片为上述的贯流风叶叶片。根据本技术的再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室内机,包括贯流风叶叶片,该贯流风叶叶片为上述的贯流风叶叶片。根据本技术的再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空调器,包括贯流风叶叶片,该贯流风叶叶片为上述的贯流风叶叶片。本技术提供的贯流风叶叶片,包括叶片本体,叶片本体包括叶背,叶背上设置有凸出于叶背的整流凸起。由于在叶片本体的叶背上设置了凸出于叶背的整流凸起,因此能够对流经叶背的气流起到整流作用,从而在风叶旋转时,对气流起到稳定作用,使得进口的径向气流沿着叶背方向流动,减少气流的轴向窜动,达到整流效果,减少风叶旋转时叶片背部的气流分离现象,减小气流分离损失。附图说明图1为现有技术中的贯流风叶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现有技术中的贯流风叶的中节风叶的立体结构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的贯流风叶叶片的立体结构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的贯流风叶叶片的结构图;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的贯流风叶叶片的第一尺寸结构图;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的贯流风叶叶片的第二尺寸结构图;图7为本技术实施例的贯流风叶的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技术实施例的贯流风叶的侧视结构示意图;图9为本技术实施例的贯流风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10为本技术实施例的贯流风叶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表示为:1、叶片本体;2、叶背;3、整流凸起;4、叶片内缘;5、圆盘。具体实施方式结合参见图3至10所示,根据本技术的实施例,贯流风叶叶片包括叶片本体1,叶片本体1包括叶背2,叶背2上设置有凸出于叶背2的整流凸起3。由于在叶片本体1的叶背2上设置了凸出于叶背2的整流凸起3,因此能够对流经叶背2的气流起到整流作用,从而在风叶旋转时,对气流起到稳定作用,使得进口的径向气流沿着叶背2的表面流动,减少气流的轴向窜动,达到整流效果,减少风叶旋转时叶片背部的气流分离现象,减小气流分离损失,加速叶栅内部的有效流动,提高室内机风量。优选地,沿着气流流动方向,整流凸起3从叶片本体1的最大厚度处向后侧延伸。由于贯流风叶工作时进口区域叶片的背部出现存在较严重的分离情况,尤其是在叶片厚度最大位置之后的叶栅通道内分离更加明显,因此,将整流凸起3设置在叶片本体1的最大厚度处,并沿着气流流动方向向后侧延伸,可以进一步增强整流凸起3对气流的整流效果,减少叶片本体1的后半部分通道的气流分离现象。优选地,整流凸起3为曲面,沿着气流流动方向,整流凸起3的曲率逐渐增大。由于气流的流动特性,从叶片最大厚度位置开始,沿着气流的流动方向,气流分离现象逐渐加重,因此,需要根据气流的流动特性对整流凸起3的形状进行设计,使得整流凸起3的曲率沿着沿着气流流动方向逐渐增大,从而从整体上更加有效地降低气流在叶栅通道内的分离现象。在本实施例中,整流凸起的横截面为鱼鳍状,其中贯流风叶叶片中线的夹角为β1,在该夹角范围内,各个位置的叶片厚度都不相同,在叶片中线的某个位置夹角为β2,此处叶片的厚度最大为d,鱼鳍状的整流条在叶片上布置的起点于贯流风叶叶片最大厚度d位置处,沿着叶背向靠近叶片内缘的方向延伸布置。优选地,在沿着气流流动方向的截面内,叶背2与整流凸起3的起始端具有第一交点,叶背2与整流凸起3的末端具有第二交点,叶背2在第一交点处的切线与整流凸起3在第一交点处的切线之间的夹角为θ1,叶背2在第二交点处的切线与整流凸起3在第二交点处的切线之间的夹角为θ2,θ1<θ2。优选地,θ1=5°~30°,和/或,θ2=15~60°。优选地,整流凸起3与第一交点和第二交点之间的连线所在的第一直线之间的最大距离为H,以最大距离处的整流凸起3的顶点为分界点,分界点与第一交点之间的连线在第一直线上的投影长度为A1,分界点与第二交点之间的连线在第一直线上的投影长度为A2,A1>A2。优选地,整流凸起3还包括叶片内缘4,第二交点与叶片内缘4之间的连线在第一直线上的投影为A3,A3≥A2。通过限制整流凸起3的形状,能够有效地改变叶栅通道的宽度,减少叶背2表面的气流分离。优选地,整流凸起3为一个或多个,当整流凸起3为多个时,多个整流凸起3沿着叶片本体1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在本实施例中,叶片本体1的长度为L,整流凸起3沿着叶片本体1长度方向的长度为L1,L1=(0.05~0.2)L;和/或,相邻的两个整流凸起3之间的间隔为λ,λ=(1~5)L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贯流风叶叶片,其特征在于,包括叶片本体(1),所述叶片本体(1)包括叶背(2),所述叶背(2)上设置有凸出于所述叶背(2)的整流凸起(3)。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贯流风叶叶片,其特征在于,包括叶片本体(1),所述叶片本体(1)包括叶背(2),所述叶背(2)上设置有凸出于所述叶背(2)的整流凸起(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贯流风叶叶片,其特征在于,沿着气流流动方向,所述整流凸起(3)从所述叶片本体(1)的最大厚度处向后侧延伸。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贯流风叶叶片,其特征在于,所述整流凸起(3)为曲面,沿着气流流动方向,所述整流凸起(3)的曲率逐渐增大。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贯流风叶叶片,其特征在于,在沿着气流流动方向的截面内,所述叶背(2)与所述整流凸起(3)的起始端具有第一交点,所述叶背(2)与所述整流凸起(3)的末端具有第二交点,所述叶背(2)在所述第一交点处的切线与所述整流凸起(3)在第一交点处的切线之间的夹角为θ1,所述叶背(2)在所述第二交点处的切线与所述整流凸起(3)在第二交点处的切线之间的夹角为θ2,θ1<θ2。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贯流风叶叶片,其特征在于,θ1=5°~30°,和/或,θ2=15~60°。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贯流风叶叶片,其特征在于,所述整流凸起(3)与所述第一交点和所述第二交点之间的连线所在的第一直线之间的最大距离为H,以最大距离处的所述整流凸起(3)的顶点为分界点,所述分界点与所述第一交点之间的连线在所述第一直线上的投影长度为A1,所述分界点与所述第二交点之间的连线在所述第一直线上的投影长度为A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美玲刘中杰邹建煌曹雷张苏北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