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陈雅苓专利>正文

抗菌纱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84456 阅读:22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抗菌纱,其特征是,在用于纺纱的纤维之间或纤维上设置有超微粒铜。(*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纺织产品。
技术介绍
目前,现有的各种纱制成的各种面料,具有保暖、穿着舒适的感觉,但不适用于医院等容易被细菌感染的人群。在医院等的人群,由于不可避免的接触细菌,细菌对人体的健康存在威胁。而且病人在医院治疗时,由于接触不同的细菌,也很容易感染其他病,对病人的健康和恢复很不利。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能有效抑制细菌的生成,保护人们身体健康的抗菌纱。本专利技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一种抗菌纱,在用于纺纱的纤维之间或纤维上设置有超微粒铜。所述超微粒铜的粒径为1~900纳米。所述超微粒铜的量为2~200微克/厘米2。本专利技术具有下述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抗菌纱制成的服装,能有效杀灭细菌,并抑制细菌的生成,保护人们的身体健康。适用于医院等容易被细菌感染的人群。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选取天然纤维或合成纤维或天然纤维和合成纤维的混纺产品,优先天然纤维,最好的是棉纤维产品或粘胶纤维产品,也可以采用棉纤维和粘胶纤维的混纺产品。将上述纤维煮炼脱脂,然后反复漂洗3-4次,脱水后用70℃~90℃热风烘干或微波烘干。将筒纱有序地排列在纱架上,然后将排列整齐的单纱经导辊浸在处理液内,保持液面一定的高度,使纱线充分浸透浸轧整理液,轧液率为70-95%,然后在鼓风和抽风条件下用热风循环烘燥,时间为2~4分钟,温度为130~180℃,并保证充足的氧气;最后将经烘燥后的纱线卷取在轴辊上,然后分,纱将卷取在轴辊上的多根纱线分为单根并落下,将处理后纱线上的残留物洗净并脱水。如有必要,还可以加上柔软处理,抗菌处理等步骤。在本专利技术中,以100公斤纱线计,整理液含有硝酸铜10-30公斤,氨水15-40升,加水至1000升即可。本专利技术的产品可以作为治疗烧烫伤的医用(外)材料,和治疗外伤患者的皮肤感染和皮肤浅部真菌感染以及外科手术切口术后预防和治疗切口感染。也可以制成内衣或各种服装,用于医务人员或病人在医院环境下穿着。尽管参照实施例对所公开的涉及一种抗菌纱的专利技术专利进行了特别描述,本领域技术人员将能理解,在不偏离本专利技术的范围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它进行形式和细节的种种显而易见的修改。因此,以上描述的实施例是说明性的而不是限制性的,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所有的变化和修改都在本专利技术的范围之内。权利要求1.一种抗菌纱,其特征是,在用于纺纱的纤维之间或纤维上设置有超微粒铜。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菌纱,其特征是,所述超微粒铜的粒径为1~900纳米。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抗菌纱,其特征是,所述超微粒铜的量为2~200微克/厘米2。全文摘要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抗菌纱,旨在提供一种能有效抑制细菌的生成,保护人们身体健康的抗菌纱。一种抗菌纱,在用于纺纱的纤维之间或纤维上设置有超微粒铜。所述超微粒铜的粒径为1~900纳米。所述超微粒铜的量为2~200微克/厘米文档编号D06M11/83GK1540087SQ200310106740公开日2004年10月27日 申请日期2003年10月29日 优先权日2003年10月29日专利技术者陈雅苓 申请人:陈雅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雅苓
申请(专利权)人:陈雅苓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