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江南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用谷氨酰胺转胺酶处理羊毛织物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884441 阅读:15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处理羊毛织物的方法,其特征是采用谷氨酰胺转胺酶来处理羊毛织物,先将谷氨酰胺转胺酶加水配成酶处理浴,再将羊毛织物放在酶处理浴中处理,酶处理后,将织物水洗、烘干。(*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涉及谷氨酰胺转胺酶用于蛋白质纤维,尤其是用于羊毛纤维;以及涉及羊毛织物的处理。
技术介绍
目前对羊毛织物的易护理有多种方法,如对羊毛氯化处理等化学方法、等离子表面处理等物理途径,以期克服羊毛纤维的难护理问题。但是化学方法带来的环保问题以及等离子处理的局限性,都有待于人们寻求更为生态而有效的方法。使羊毛织物达到易护理,易护理的评价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毡缩性、尺寸稳定性、压烫性以及抗皱性等。国内外对羊毛织物的防缩研究较多。国外有蛋白酶处理羊毛的工艺方法,该工艺方法可使羊毛具有防缩(防毡缩)性能,并能提高白度,改善染色性能,减少起球性,赋予羊毛更为柔软的手感。经测试,羊毛收缩率低于2%,但工艺中所使用的蛋白水解酶是一种在实际工艺条件下具有蛋白水解活性的任何一种酶,即起水解作用的酶。对于羊毛织物易护理,除了防缩之外,还有一个问题就是如何抗皱,目前,比较成功的防皱方法是采用树脂来进行的。采用树脂防皱,优点是效果比较明显,但由于处理液存在甲醛等有害物质,不利于环保;同时耐久性也不强等。因此,随着人们对环保问题的日益关注,许多成功的防皱工艺已经不能采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将谷氨酰胺转胺酶用于蛋白质纤维,主要是羊毛纤维,改善羊毛织物的有关属性,最后达到易护理的目的。技术方案采用谷氨酰胺转胺酶来处理羊毛织物达到易护理的目的。谷氨酰胺转胺酶(微生物法制备的简称MTG)的作用机理是促进蛋白质大分子上残存的氨基以及羧基发生缩合反应,从而达到交联的效果。较佳的酶处理条件是 酶处理浴的配制将谷氨酰胺转胺酶加水配成酶处理浴,酶处理浴中酶的质量浓度(酶与织物质量之比)为2~4%(o.w.f.);羊毛织物的酶处理将羊毛织物放在酶处理浴中处理,织物样品与酶处理浴的浴比(W/V)为1∶15~20,处理温度为40~55℃,处理时间为1~2小时。酶处理后,将织物水洗、烘干。所用谷氨酰胺转胺酶为市售品。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用的谷氨酰胺转胺酶由江南大学提供。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主要对处理前后尺寸稳定性、压烫性能和抗皱性能进行了评价。尺寸稳定性采用的是测量洗涤前后定长线迹长度的变化来评定,压烫性能的指标为压烫角,抗皱性主要采用主观评价。尺寸稳定性织物的尺寸稳定性越好,洗涤前后的线迹长度的变化所对应的数值就应该越小,换句话来说就是缩的越少越好。由于在织物的织造过程中经纱受力比较的大,所以,水洗过程中经向尺寸的稳定性就尤其重要,主要记录的是经纱的数据。压烫性能织物的压烫性能越好,则织物的压烫角越小,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折裥比较尖。根据日常的经验,大多数折裥都发生在经向上,也就是折叠纬纱形成的,因此,主要测量了织物纬纱的压烫角。抗皱性织物抗皱性的评价主要还是依靠主观评价以及褶皱回复角的测试。根据要求,主观评价占了比较重的比重,主要采用了主观评价方式。具体实施例方式实施例1压烫性能的改善选取羊毛织物试样两块,各70克左右,浴比1∶15,酶的浓度为2.5%(o.w.f.)先将两块布样采用43摄氏度蒸馏水溶液预处理(时间30分钟),然后分别在50摄氏度的酶溶液中和50摄氏度的水中各处理1小时,然后采用自来水洗涤,晾干。裁剪布样,规格为40*20mm,经100摄氏度的熨斗熨烫3.5分钟(不给湿),经过不同的恢复时间,测量它们压烫角的变化见表1表1 压烫角大小以及实验条件 从数据中可以看出,经过酶处理的织物的压烫角明显的小于未经过处理的织物,恢复3.5分钟后,减小幅度达26.4%;恢复1小时后,减小幅度达9.3%。也就说明酶处理后,毛织物压烫性能得到了显著改善。实施例2尺寸稳定性的改善裁布样3块,大小相近,布样重量约为22.5克。成品酶1、成品酶2的质量均取0.75克,水溶液450ml,浴比1∶20,浓度为3.3%(o.w.f.)。无预处理,将织物在对应的溶液中浸泡90分钟,试验温度仍然为50摄氏度,保证充分的反应。处理的样布号码分别为1、2、3号,对应的分别是成品酶1处理、成品酶2处理以及空白样。在进行酶处理之前,先将三块织物熨烫平整,用尺子标出L1(100mm)的线迹。在处理过之后,将织物放在洗衣机内进行水洗、漂洗、甩干、烘干过程,再将织物熨平整,测量线迹的长度L2,计算经向缩率aj,测试数据如表2所示aj=l1-l2l1×100%]]>表2 水洗试验后经向缩率 很明显的是采用成品酶1处理过的样布(1号)的缩率最小,其次是采用成品酶2处理过的样布(2号),而未经酶处理的3号样布的缩率最大。主要由于成品酶1的酶活比成品酶2的酶活要高,在采用相同质量的情况下,成品酶1所含的有效成分较多,这也是实验结果中1号好于2号的原因。试验结果表明,采用MTG酶处理后,毛织物的尺寸稳定性明显提高。实施例3抗皱性的改善裁布样3块,大小相近,布样重量约为22.5克。成品酶1、成品酶2的质量均取0.75克,水溶液450ml,浓度为3.3%(o.w.f.)。不经过预处理,将织物在溶液中浸泡90分钟,试验温度仍然为50摄氏度,保证充分的反应。分别采用成品酶1处理(1号)、成品酶2处理(2号)以及空白样(3号)处理3块相同规格的样布。将布样经过适当的水洗过程,悬挂,请若干位不知情的专业人士进行褶皱情况的评价,得到的结果一致认为,就毛织物抗皱性而言1号最好,2号次之,未用酶的3号最差,说明经过酶处理的织物的抗皱性得到了提高。而1、2号样布差异的原因,是由于酶活的差异所致。由此可见,经过谷氨酰胺转胺酶处理过的羊毛织物在易护理方面有了较好的提高,说明用谷氨酰胺转胺酶处理羊毛织物是可行的。同时采用MTG酶处理,符合环境保护的要求,可以实现完全的清洁化生产,不存在污染问题。权利要求1.一种处理羊毛织物的方法,其特征是采用谷氨酰胺转胺酶来处理羊毛织物,先将谷氨酰胺转胺酶加水配成酶处理浴,再将羊毛织物放在酶处理浴中处理,酶处理后,将织物水洗、烘干。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是较佳的处理条件为酶处理浴中酶的质量浓度为2-4%;对羊毛织物酶处理时,织物样品与酶处理浴的浴比为1∶15~20,处理温度为40~55℃,处理时间为1~2小时。全文摘要,本专利技术采用谷氨酰胺转胺酶来处理羊毛织物。先将谷氨酰胺转胺酶加水配成酶处理浴,再将羊毛织物放在酶处理浴中处理,酶处理后,将织物水洗、烘干。通过谷氨酰胺转胺酶的处理,加强了羊毛蛋白纤维的交联作用,达到了羊毛织物易护理的效果。同时采用MTG酶处理,符合环境保护的要求,可以实现完全的清洁化生产,不存在污染问题。文档编号D06M16/00GK1546783SQ20031010651公开日2004年11月17日 申请日期2003年12月1日 优先权日2003年12月1日专利技术者高卫东, 王鸿博, 陈坚, 堵国成, 卢雨正 申请人:江南大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卫东王鸿博陈坚堵国成卢雨正
申请(专利权)人:江南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