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散热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8842256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9-05 08:4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散热装置,散热装置的两侧贴附晶闸管,散热装置上设置有容置阻尼电阻的凹槽,阻尼电阻与散热装置相贴合,采用晶闸管和阻尼电阻共用散热装置的设计,节省了阻尼电阻所占的空间,减小了体积;散热装置内设置有散热水道、进水口、出水口,冷却水从进水口进入散热装置,流经散热水道,从出水口流出,水口数量少从而使得漏水点少,提高了装置的可靠性;阻尼电阻只需可拆卸连接件与散热装置相贴合,安装方便,同时也便于更换,不用断开水路连接,直接在散热装置上拆装。

A heat sink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heat dissipating device, the two sides of the heat dissipating device are attached with thyristors, and the heat dissipating device is provided with grooves with capacitive damping resistance, and the damping resistance is connected with the heat dissipating device. The design of the heat dissipating device with thyristor and damping resistance is adopted, which saves the space occupied by damping resistance and reduces the volume of the heat dissipating device. The cooling water enters the cooling device from the inlet, flows through the cooling water channel, and flows out from the outlet. The number of nozzles is small so that the leakage point is small and the reliability of the device is improved. Easy to replace, do not disconnect the waterway, directly dismantle the heat sink.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散热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水冷系统散热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散热装置。
技术介绍
水冷系统被广泛应用于直流输电换流阀冷却中,晶闸管和阻尼电阻是水冷系统的核心冷却对象之一。因此,晶闸管和阻尼电阻散热装置设计的合理性对水冷系统的良好运行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当前阻尼电阻的散热方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间接冷却法;另外一种直接冷却法。间接冷却法是用阻尼电阻棒插入散热装置内,通过散热装置中冷却水间接带走热量的方式散热,这种方式的缺点是:第一,电阻与散热装置接触面难于保证紧密贴合,可靠性低;第二,散热装置体积比较大;第三,安装复杂,每个晶闸管对应6根电阻棒。因此发展出了直接冷却法,其方法是将阻尼电阻布局在PVDF壳体的水路中,冷却水直接接触电阻进行冷却。直接冷却法散热能力比间接冷却法有所提高,但是还有它的局限性:第一,阻尼电阻是单独放置,占用体积大;第二,阻尼电阻使用单独水口,增加了漏水点,可靠性低,第三,电阻电极结构复杂。
技术实现思路
因此,本专利技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散热装置,具有体积小,结构简单,可靠性高等特点。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散热装置,用于为阻尼电阻和晶闸管进行散热,所述散热装置的两侧贴附所述晶闸管;所述散热装置上设置有容置所述阻尼电阻的凹槽,所述阻尼电阻与所述散热装置相贴合。进一步地,所述散热装置内设置有散热水道、进水口、出水口,所述进水口与所述出水口分别设置在所述散热装置的底部,所述散热水道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进水口、出水口。进一步地,所述散热水道包含晶闸管水道和阻尼电阻水道,分别设置在晶闸管散热区和阻尼电阻散热区,冷却水从所述进水口进入所述散热装置,并流经所述晶闸管水道和阻尼电阻水道,从所述出水口流出。优选地,所述阻尼电阻散热区的厚度为晶闸管散热区厚度的1/3。优选地,所述阻尼电阻散热区两侧对称安装有两个所述阻尼电阻后的总厚度与所述晶闸管散热区的厚度的偏差在预设范围内。优选地,所述阻尼电阻通过可拆卸连接件与所述散热装置的凹槽相贴合。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1.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散热装置,散热装置的两侧贴附晶闸管,散热装置上设置有容置阻尼电阻的凹槽,阻尼电阻与散热装置相贴合,采用晶闸管和阻尼电阻共用散热装置的设计,节省了阻尼电阻所占的空间,减小了体积。2.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散热装置,散热装置内设置有散热水道、进水口、出水口,散热水道包含晶闸管水道和阻尼电阻水道,冷却水从进水口进入散热装置,并流经晶闸管水道和阻尼电阻水道,从出水口流出。相比现有技术减少了水口数量,减少漏水点,提高了装置的可靠性。3.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散热装置,其中的阻尼电阻只需可拆卸连接件按照规定拧紧力矩与散热装置的凹槽相贴合,安装方便,同时也便于更换,不用断开水路连接,直接在散热装置上拆装。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散热装置的一个具体示例的组成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阻尼结构的结构组成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散热装置的内部组成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散热装置底部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散热装置散热区的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阻尼电阻散热区与晶闸管散热区厚度的示意图。附图标记:1、散热装置;2、阻尼电阻;3、晶闸管;21、金属底板;22、第一焊接层;23、陶瓷板;24、第二焊接层25、电阻丝;26、压装弹簧;27、填充介质;28、外壳;4、进水口;5、出水口;6、晶闸管水道;7、阻尼电阻水道;8、晶闸管散热区;9、阻尼电阻散热区。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还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专利技术中的具体含义。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专利技术不同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结合。实施例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散热装置,可应用于换流阀水冷却系统中为阻尼电阻和晶闸管进行散热。如图1所示,散热装置1的两侧贴附晶闸管3,散热装置1上设置有容置阻尼电阻2的凹槽,阻尼电阻2与所述散热装置1相贴合。阻尼电阻2通过可拆卸连接件与散热装置1的凹槽相贴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采用螺钉连接将阻尼电阻2与散热装置1相贴合。如图2所示,阻尼电阻2从下到上分别为金属底板21、第一焊接层22、陶瓷板23、第二焊接层24、电阻丝25、压装弹簧26、填充介质27和外壳28,其中:金属底板21与陶瓷板23通过第一焊接层22焊接在一起,陶瓷板23与电阻丝25通过第二焊接层24焊接在一起,压装弹簧26设置在电阻丝25上,填充介质27覆盖在金属底板21和的外壳28组成的空腔内。当固定外壳28时外壳28给压装弹簧26向下的力时,使得金属底板21与散热装置1紧密贴合。其中电阻丝25的热量从第二焊接层24传至陶瓷板23,再传至第一焊接层22,再传至金属底板21,最后通过散热装置1将热量带走。金属底板21的导热性能直接影响阻尼电阻2的热排放,在一较佳实施例中金属底板21采用铝或者铜;填充介质27的材料选用及填充工艺决定了阻尼电阻2局放性能,在一较佳实施例中填充介质27采用硅橡胶材料。如图3所示,散热装置1内设置有散热水道、进水口4、出水口5,如图4所示,进水口4与出水口5分别设置在散热装置1的底部,散热水道的两端分别连接进水口4和出水口5。其中,散热水道包含晶闸管水道6和阻尼电阻水道7,分别设置在晶闸管散热区8和阻尼电阻散热区9,冷却水从进水口4进入散热装置1,并流经晶闸管水道6和阻尼电阻水道7,从出水口5流出,如图5所示,阻尼电阻散热区9设置在晶闸管散热区8的上方。如图6所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阻尼电阻散热区9厚度为晶闸管散热区8厚度的1/3。阻尼电阻散热区9两侧对称安装有两个阻尼电阻2后的总厚度与所述晶闸管散热区8的厚度的偏差在预设范围内。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阻尼电阻2用螺钉拧紧贴在散热装置1上后,其总厚度与晶闸管散热区8的厚度相当。显然,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所作的举例,而并非对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而由此所引伸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专利技术创造的保护范围之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散热装置,用于为阻尼电阻(2)和晶闸管(3)进行散热,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装置(1)的两侧贴附所述晶闸管(3);所述散热装置(1)上设置有容置所述阻尼电阻(2)的凹槽,所述阻尼电阻(2)与所述散热装置(1)相贴合。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散热装置,用于为阻尼电阻(2)和晶闸管(3)进行散热,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装置(1)的两侧贴附所述晶闸管(3);所述散热装置(1)上设置有容置所述阻尼电阻(2)的凹槽,所述阻尼电阻(2)与所述散热装置(1)相贴合。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装置(1)内设置有散热水道、进水口(4)、出水口(5),所述进水口(4)与所述出水口(5)分别设置在所述散热装置(1)的底部,所述散热水道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进水口(4)、出水口(5)。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水道包含晶闸管水道(6)和阻尼电阻水道(7),分别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治翔张静高冲崔航盛财旺王航乔丽
申请(专利权)人:全球能源互联网研究院有限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