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江苏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离子风发生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8842005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9-05 08:3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离子风发生装置,包括离子风发生器、热沉、集尘器和防尘罩,离子风发生器采用针状发射极和网状接收极,离子风发生器和热沉设计为整体结构,针状发射极的针尖指向相邻两个散热翅片中间,散热翅片上涂抹MnO2催化剂涂层,导热基板表面涂抹石墨烯导热胶复合涂层,离子风发生器运行时产生带电离子,吸附灰尘,在热沉外部增设集尘器,集尘器包括吸尘板、吸尘口及集尘盒,防止带电离子吸附的灰尘覆盖电子器件。在离子风发生器上方加设防尘罩,防止灰尘吸附于离子风发生器电极表面影响装置的整体散热效果。本发明专利技术集产生离子风、散热及除尘于一体,在不改变体积和重量的情况下,提高了冷却性能,改善了散热方式,并且解决了灰尘积聚的问题。

An ion wind generator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n ion wind generator, which comprises an ion wind generator, a heat sink, a dust collector and a dust shield. The ion wind generator adopts a needle-shaped emitter and a net-shaped receiver. The ion wind generator and the heat sink are designed as a whole structure. The needle tip of the needle-shaped emitter points to the middle of the adjacent two radiating fins and the radiating fin is on the radiating fin. Manganese dioxide catalyst coating, graphene thermal conductive adhesive composite coating on the surface of thermal conductive substrate, ion wind generator running to produce charged ions, dust adsorption, in the heat sink outside the addition of dust collector, dust collector includes vacuum plate, vacuum mouth and dust collection box, to prevent charged ion adsorption dust covering electronic devices. A dust shield is added above the ion wind generator to prevent dust adsorbing on the electrode surface of the ion wind generator from affecting the overall heat dissipation effect of the device. The invention integrates ion wind generation, heat dissipation and dust removal, improves cooling performance, improves heat dissipation mode and solves the problem of dust accumulation without changing volume and weigh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离子风发生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离子风发生装置,特指一种结构简单、低功耗、无噪音、可除尘的离子风发生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电子器件几何尺寸不断缩减,会造成其单位体积的热流密度过高。为了确保电子器件的运行可靠性以及延长其使用寿命,对电子器件散热装置的研究变得尤为重要。近年来,国内外众多学者对离子风散热技术进行了大量的探索。离子风散热技术是一种新型的基于电流体动力学的散热技术,是在高压电场作用于流体介质后,引起流体介质的有源运动,从而影响温度场,是一种主动强化散热技术。与传统的散热方式相比,离子风散热技术强化传热效果显著,热流与温度易于控制、功耗较低。因此,离子风散热装置优势明显,应用前景广阔。离子风的产生机理是在高压(超过阈值电压)的作用下,发射极尖端处发生电晕放电,此后空气分子被电离成离子和电子,当电压在电晕放电的工作电压范围内时,放电现象持续发生,从而在放电区域内产生数量较多的离子和电子,这种现象被称为“电子雪崩”。它们在向电极运动的过程中不断撞击中性空气分子,将一部分的运动惯量传递给空气,使中性分子跟着一起运动,即产生射流运动,即为离子风或电晕风。将离子风发生器应用于电子器件的散热时,由于电离后的带电粒子会吸附空气中的颗粒,形成灰尘,当离子风散热时,会带动灰尘,使灰尘聚集在电子器件的表面,影响散热效率。另外离子风发生器在电离空气时产生的臭氧,会对人体产生伤害。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急需开发一种兼具散热、除臭氧和除尘功能的离子风发生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小巧轻便、拆装方便、可散热、过滤臭氧、去除灰尘的离子风发生装置。本专利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手段实现上述技术目的。一种离子风发生装置,包括防尘罩、离子风发生器、热沉结构及集尘器,所述防尘罩上开有通孔且防尘罩位于离子风发生器的正上方,离子风发生器固定在热沉结构上(即发射极支架底端通过螺栓固定在导热基板上,网状接收极底端通过绝缘胶固定导热基板上),热沉结构的外围固定设置集尘器(即吸尘板底端通过螺栓与导热基板外围进行固定连接);离子风发生器由钨钢针状发射极、网状接收极和发射极支架组成,针状发射极按照圆周阵列固定在中空圆柱形发射极支架上,网状接收极围绕针状发射极布置一圈,且网状接收极与针状发射极针尖留有间隙,针状发射极通过导线串联在一起,针状发射极根据实际需要可以多排布置,网状接收极和发射极支架的高度一致,网状接收极接地;所述热沉结构由导热基板、散热翅片组成,散热翅片以圆周阵列布置在导热基板上,且散热翅片与网状接收极之间也留有间隙;所述集尘器由吸尘板、半中空的吸尘口和集尘盒组成,吸尘板正对着散热翅片出口处,吸尘口按照圆周阵列设置在吸尘板上,吸尘口可以设置多排,集尘盒可拆卸式安装在吸尘板的下端。作为本方案的优选,所述发射极支架与散热翅片高度相同,散热翅片上涂抹有MnO2催化剂涂层,涂抹位置与离子风风向一致,导热基板表面按照散热电子器件的排列位置涂抹有石墨烯导热胶复合涂层。作为本方案的优选,所述针状发射极的针尖指向相邻热沉散热翅片的中间处。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离子风发生装置克服了传统技术的不足,其主要有益效果在于,离子风发生器、热沉与集尘器结合为一体,可以在不改变尺寸和重量的情况下提高冷却性能。离子风发生器多方向散热,有利于降低离子风克服浮升力的损耗,提高整体送风量,强化散热效果。热沉翅片上涂抹的MnO2催化剂涂层,可有效吸收高压电源电离空气时产生的臭氧,导热基板上方涂抹石墨烯导热胶复合涂层,可以有效增加导热系数,提高导热效率。热沉外部加设集尘器,防止带电离子黏附灰尘通过离子风传播到各个电子器件上,影响电子器件的散热效果。设置可拆卸式集尘盒在离子风发生装置下方,方便定时清理灰尘,防止灰尘聚集。在离子风散热器上方覆盖一层弧形防尘罩,减小灰尘对离子风发生器本身造成影响。通过结构设计使得离子风发生装置兼具散热、除臭氧、去除灰尘等三重功效。附图说明结合下面的附图来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离子风发生装置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离子风发生器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热沉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集尘器结构示意图。图中:10-壳体;11-防尘罩;12-平板;20-离子风发生器;21-针状发射极;22-网状接收极;23-发射极支架;30-热沉结构;31-导热基板;32-散热翅片;33-MnO2催化剂涂层;34-石墨烯导热胶复合涂层;40-集尘器结构;41-吸尘板;42-吸尘口;43-集尘盒。具体实施方式有关本专利技术的详细说明及
技术实现思路
,配合图示说明如下,但所附图示仅供参考及说明用,并非对本专利技术加以限制。参照图1,一种离子风发生装置包括防尘罩10、离子风发生器20、热沉结构30及集尘器40。防尘罩10为片状结构,防尘罩10的直径与网状接收极22的直径相同,且防尘罩10位于离子风发生器20的正上方,使得防尘罩10可以恰好覆盖住离子发生器20的顶部,但防尘罩10并没有包裹住网状接收极22的侧面部分,以保证离子风发生器20在工作过程中有源源不断的空气涌入,使电晕放电正常进行;防尘罩10上开有通孔,使得导线接入离子风发生器20,串联各个针状发射极21。离子风发生器20由钨钢针状发射极21、网状接收极22和发射极支架23组成,针状发射极21通过绝缘胶固定在中空圆柱形发射极支架23上,针状发射极21按照圆周阵列布置,相邻针状发射极21的角度为45°,一个平面上共有8根针状发射极21,针状发射极21根据实际需要可以多排布置;各个针状发射极21通过导线串联在一起,网状接收极22围绕针状发射极21布置一圈,且网状接收极22与针状发射极21针尖的距离为L,避免针状发射极21和网状接收极22直接接触,导致离子风发生器20不能产生离子风,且该距离L需要适中(L取值为5-8mm),不宜过大,防止电子雪崩在传播过程中有较大损耗,产生的离子风风速较小。针状发射极21与电源的正极或负极连接,网状接收极22接地,网状接收极22与离子风发生器20中的发射极支架23高度一致,均为H;在放电过程中,针状发射极21每一排的针尖对应网状接收极22的每一目进行放电,产生离子风。如图3所示,热沉结构30包括导热基板31、散热翅片32、MnO2催化剂涂层33以及石墨烯导热胶复合涂层34,散热翅片32以圆周方式阵列布置在导热基板31上,相邻翅片夹角为45°,散热翅片32采用相同材料,厚度相同,其高度与发射极支架23一致,也为H;为解决离子风发生器20电离空气时产生的臭氧,本装置在散热翅片32上涂抹MnO2催化剂涂层33,涂抹位置与离子风风向一致;为解决散热电子器件(各式电子芯片)与导热基板31接触不均匀导致散热效果变差的问题,本装置在导热基板31表面即热沉背部,按照散热电子器件的排列位置涂抹石墨烯导热胶复合涂层34,以期提高导热系数,强化散热效果。离子风发生器20通过螺栓固定在热沉结构30上,具体为:发射极支架23底端通过螺栓固定在导热基板31上,网状接收极22底端通过绝缘胶固定导热基板31上;且针状发射极21的针尖指向相邻热沉散热翅片32的中间处。网状接收极22与散热翅片32中间有较小的间隙l(取1-3mm),间隙较小有利于降低离子风克服浮升力的损耗。针状发射极21的阵列方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离子风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离子风发生器(20)、热沉结构(30)及集尘器(40),所述离子风发生器(20)固定在热沉结构(30)上,热沉结构(30)的外围固定设置集尘器(40);所述离子风发生器(20)由针状发射极(21)、网状接收极(22)和发射极支架(23)组成,针状发射极(21)按照圆周阵列固定在中空圆柱形发射极支架(23)上,网状接收极(22)围绕针状发射极(21)布置一圈,且网状接收极(22)与针状发射极(21)针尖留有间隙;所述热沉结构(30)由导热基板(31)、散热翅片(32)组成,散热翅片(32)以圆周阵列布置在导热基板(31)上,且散热翅片(32)与网状接收极(22)之间也留有间隙;所述集尘器(40)由吸尘板(41)、半中空的吸尘口(42)和集尘盒(43)组成,吸尘板(41)正对着散热翅片(32)出口处,吸尘口(42)按照圆周阵列设置在吸尘板(41)上,集尘盒(43)可拆卸式安装在吸尘板(41)的下端。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离子风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离子风发生器(20)、热沉结构(30)及集尘器(40),所述离子风发生器(20)固定在热沉结构(30)上,热沉结构(30)的外围固定设置集尘器(40);所述离子风发生器(20)由针状发射极(21)、网状接收极(22)和发射极支架(23)组成,针状发射极(21)按照圆周阵列固定在中空圆柱形发射极支架(23)上,网状接收极(22)围绕针状发射极(21)布置一圈,且网状接收极(22)与针状发射极(21)针尖留有间隙;所述热沉结构(30)由导热基板(31)、散热翅片(32)组成,散热翅片(32)以圆周阵列布置在导热基板(31)上,且散热翅片(32)与网状接收极(22)之间也留有间隙;所述集尘器(40)由吸尘板(41)、半中空的吸尘口(42)和集尘盒(43)组成,吸尘板(41)正对着散热翅片(32)出口处,吸尘口(42)按照圆周阵列设置在吸尘板(41)上,集尘盒(43)可拆卸式安装在吸尘板(41)的下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离子风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针状发射极(21)通过导线串联在一起,针状发射极(21)根据实际需要可以多排布置。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离子风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网状接收极(22)和发射极支架(23)的高度一致,网状接收极(22)接地。4.根据权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蔡忆昔包亚超王静赵旭东石云飞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