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直流输电线路耐张塔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839150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9-05 08:1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直流输电线路耐张塔,属于输电线路用铁塔技术领域。该耐张塔包括:下塔身、两个导线横担、两个地线架。其中,两个导线横担对称地设置在下塔身的左右两侧,该导线横担的一端与下塔身的上端垂直相连,另一端设置有导线挂点;两个地线架倾斜设置在下塔身的两侧;地线架的一端与下塔身和导线横担的连接处连接,另一端设置有位于导线挂点上方的地线挂点;地线挂点与导线挂点在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均具有间距。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将直流输电线路耐张塔的结构进行如上限定,对其进行了结构优化,保证了其塔高较低,重量较轻,对于降低基础综合费用和提高输电工作安全具有重要的意义。

A DC transmission line tension tower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tension tower for HVDC transmission line, which belongs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tower for transmission line. The tensile tower includes: lower tower body, two conductor cross arm and two ground frame. The two conductor crossbars are symmetrically arranged on the left and right sides of the lower tower body. One end of the conductor crossbars is vertically connected with the upper end of the lower tower body, and the other end is provided with a conductor hanging point; the two ground wire racks are inclined to be arranged on both sides of the lower tower body; one end of the ground wire rack is connected with the lower tower body and the conductor crossbars, and the other end is arranged. There are ground wire hanging points above the wire hanging point, and the ground wire hanging point and the wire hanging point have spacing in horizontal and vertical directions. The utility model optimizes the structure of the tension tower of the HVDC transmission line by restricting the structure as above, and ensures that the tower is low in height and light in weight, which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for reducing the comprehensive cost of the foundation and improving the safety of the transmission work.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直流输电线路耐张塔
本技术涉及输电线路用铁塔
,特别涉及一种直流输电线路耐张塔。
技术介绍
输电线路用铁塔根据铁塔在输电线路中功能和用途的不同可以分为多种类别,例如直线塔、耐张塔等。其中,耐张塔除了用于支撑导线和地线的重力外,还承受导线和地线的张力。为了保证耐张塔输电工作的顺利进行,满足地线对导线的防雷保护要求是十分必要的。如附图1所示,现有技术提供了一种直流干字型耐张塔,包括:下塔身1、两个导线横担2、两个地线架3、上塔身5。其中,上塔身5与下塔身1的上端相连。两个导线横担2对称地设置在下塔身1的左右两侧,并且,该导线横担2的一端与下塔身1的上端垂直相连,另一端设置有导线挂点201。两个地线架3对称地设置在上塔身5的左右两侧,并且,该地线架3的一端与上塔身5的上端垂直相连,另一端设置有用于悬挂地线的地线挂点301。其中,地线架3的长度小于导线横担2的长度。基于上述,现有技术通过设置上塔身5,使导线横担2和地线架3在竖直方向上具有间距,且地线挂点301位于导线挂点201的上方,导线挂点201与地线挂点301在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上均具有间距,进而满足了地线对导线的防雷保护要求。该干字型耐张塔具有结构简单、传力清晰、抗变形能力强,施工安装和检修较为方便等优点。设计人发现现有技术至少存在以下问题:现有技术使用的直流干字型耐张塔为了满足地线对导线的防雷保护要求,需要在下塔身1的上端设置上塔身5,导致耐张塔的塔身整体较高,重量较重。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实施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了一种塔身较低,重量较轻的直流输电线路耐张塔。具体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直流输电线路耐张塔,包括:下塔身;两个导线横担,对称地设置在所述下塔身两侧,所述导线横担的一端与所述下塔身的上端垂直相连,另一端设置有导线挂点;两个地线架;两个所述地线架倾斜设置在所述下塔身的两侧;所述地线架的一端与所述下塔身和所述导线横担的连接处连接,另一端设置有位于所述导线挂点上方的地线挂点;所述地线挂点与所述导线挂点在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均具有间距。具体地,作为优选,每个所述导线横担的端部设置有两个相对的所述导线挂点;每个所述导线挂点分别与一个耐张绝缘子串的一端连接,所述耐张绝缘子串的另一端均与导线相连;两个所述耐张绝缘子串与所述导线的连接处通过跳线相连。具体地,作为优选,两个所述导线挂点均竖直悬挂有绝缘子串;所述绝缘子串的下端与所述跳线连接。具体地,作为优选,所述下塔身呈梯形结构。具体地,作为优选,所述下塔身和所述导线横担通过螺栓组件相连。具体地,作为优选,所述下塔身和所述地线架通过螺栓组件相连。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带来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直流输电线路耐张塔,通过将两个地线架倾斜设置在下塔身的两侧,使地线挂点位于导线挂点的上方,以使地线挂点和导线挂点在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上均具有间距,以满足地线对导线的防雷保护要求,保证耐张塔输电工作的顺利进行。在满足其输电作业要求的前提下,本技术实施例通过将两个地线架倾斜设置在下塔身的两侧,使地线架的一端与下塔身和导线横担的连接处连接,对直流输电线路耐张塔进行了结构优化,同时保证了其塔高较低,重量较轻,对于降低基础综合费用和提高输电工作安全具有重要的意义。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现有技术提供的直流干字型耐张塔的截面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直流输电线路耐张塔的截面示意图。附图标记分别表示:1下塔身,2导线横担,201导线挂点,3地线架,301地线挂点,4绝缘子串,5上塔身。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将地面所在的方向视为直流输电线路耐张塔下端所在的方向;将地面所在的面视为水平面,将耐张塔的中轴线所在的面视为竖直面。对于地线挂点301与导线挂点201在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的间距,只要满足地线对导线的防雷保护要求即可,本技术实施例在此对其不作具体限定。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直流输电线路耐张塔,如附图2所示,该耐张塔包括:下塔身1、两个导线横担2、两个地线架3。其中,两个导线横担2对称地设置在下塔身1的左右两侧,且导线横担2的一端与下塔身1的上端垂直相连,另一端设置有导线挂点201。两个地线架3倾斜设置在下塔身1的两侧;地线架3的一端与下塔身1和导线横担2的连接处连接,另一端设置有位于导线挂点201上方的地线挂点301;地线挂点301与导线挂点201在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均具有间距。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直流输电线路耐张塔,通过将两个地线架3倾斜设置在下塔身1的两侧,使地线挂点301位于导线挂点201的上方,以使地线挂点301和导线挂点201在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上均具有间距,以满足地线对导线的防雷保护要求,保证耐张塔输电工作的顺利进行。在满足其输电作业要求的前提下,本技术实施例通过将两个地线架3倾斜设置在下塔身1的两侧,使地线架3的一端与下塔身1和导线横担2的连接处连接,对直流输电线路耐张塔进行了结构优化,同时保证了其塔高较低,重量较轻,对于降低基础综合费用和提高输电工作安全具有重要的意义。其中,两个地线架3的倾斜角度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两个地线架3结构相同,可以在下塔身1的两侧对称设置,也可以不对称设置,具体排布情况根据导线的实际防雷保护要求而定。在本技术实施例中,每个导线横担2的端部设置有两个相对的导线挂点201;每个导线挂点201分别与一个耐张绝缘子串的一端连接,耐张绝缘子串的另一端均与导线相连;两个耐张绝缘子串与导线的连接处通过跳线相连。通过使每个导线挂点201分别与一个耐张绝缘子串连接,保证了导线与下塔身1之间处于绝缘状态,避免产生安全隐患,从而影响输电工作的正常进行。通过将两个耐张绝缘子串与导线的连接处使用跳线相连,使导线与下塔身1之间处于绝缘状态的同时,完成了与两个耐张绝缘子串相连的两条导线之间的电连接,保证了输电工作的顺利进行。其中,该跳线为下跳线,位于耐张绝缘子串的下方。进一步地,两个导线挂点201均竖直悬挂有绝缘子串4(参见附图2);该绝缘子串4的下端与跳线连接。由于上述跳线的长度较长,通过使两个导线挂点201竖直悬挂绝缘子串4,并使绝缘子串4的下端与跳线连接。既能够保证跳线与下塔身1处于绝缘状态,又可以实现对跳线的悬挂,以保证跳线与导线的连接效果。其中,绝缘子串4的下端设置有悬重块和跳线挂点,通过设置悬重块,避免了跳线在风力的作用下发生大幅度晃动,从而影响输电工作的顺利进行(在输电过程中,以导线上的任意一点为中心沿径向会形成一个间隙圆,该间隙圆可以理解为导线放电形成的带电圈,而此处避免跳线发生大幅度晃动则是为了避免该间隙圆与下塔身1接触)。为了保证本技术实施例中的耐张塔的经济性良好,即在确保整个输电工作顺利进行的情况下,使用最少的导线,采用最合理的布置方式。使悬挂于两个导线横担2上的导线呈水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直流输电线路耐张塔,包括:下塔身(1);两个导线横担(2),对称地设置在所述下塔身(1)两侧,所述导线横担(2)的一端与所述下塔身(1)的上端垂直相连,另一端设置有导线挂点(201);两个地线架(3);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地线架(3)倾斜设置在所述下塔身(1)的两侧;所述地线架(3)的一端与所述下塔身(1)和所述导线横担(2)的连接处连接,另一端设置有位于所述导线挂点(201)上方的地线挂点(301);所述地线挂点(301)与所述导线挂点(201)在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均具有间距;每个所述导线横担(2)的端部设置有两个相对的所述导线挂点(201);每个所述导线挂点(201)分别与一个耐张绝缘子串的一端连接,所述耐张绝缘子串的另一端均与导线相连;两个所述耐张绝缘子串与所述导线的连接处通过跳线相连。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直流输电线路耐张塔,包括:下塔身(1);两个导线横担(2),对称地设置在所述下塔身(1)两侧,所述导线横担(2)的一端与所述下塔身(1)的上端垂直相连,另一端设置有导线挂点(201);两个地线架(3);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地线架(3)倾斜设置在所述下塔身(1)的两侧;所述地线架(3)的一端与所述下塔身(1)和所述导线横担(2)的连接处连接,另一端设置有位于所述导线挂点(201)上方的地线挂点(301);所述地线挂点(301)与所述导线挂点(201)在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均具有间距;每个所述导线横担(2)的端部设置有两个相对的所述导线挂点(201);每个所述导线挂点(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智飞阴雅盛李政民张佩师崔映红
申请(专利权)人:国核电力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