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化雨水的生态树池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838359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9-05 08:0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净化雨水的生态树池,包括埋置于地下的储水室、用于种植树木的树池基质层,所述树池基质层由上至下依次设置的护根覆土层、种植土壤层、第一土工布层、排水土壤层、第二土工布层和砂砾层,所述砂砾层内埋设有渗水导管,渗水导管一端连接储水室,另一端竖直向上并与护根覆土层相连通,排水土壤层内埋设有溢流导管,溢流导管一端连接储水室,另一端的溢流口竖直向上由护根覆土层穿出,储水室上部经管路连接市政排水管网,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设计合理,起到美化功能的同时能对雨水进行净化收集,储水室内收集的雨水通过蒸发可以最长时间保持树池基质层的湿润状态,保证植物生长所需要的水分。

Ecological pond for purifying rainwater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an ecological tree pool for purifying rainwater, which comprises a water storage chamber buried underground, a tree pool substrate layer for planting trees, a rooting cover layer, a planting soil layer, a first geotextile layer, a drainage soil layer, a second geotextile layer and a gravel layer arranged sequentially from top to bottom of the tree pool substrate layer, and the sand layer. A seepage duct is embedded in the gravel layer. One end of the seepage duct connects the water storage chamber, the other end is vertically upward and connected with the mulch soil layer. An overflow duct is embedded in the drainage soil layer. One end of the overflow duct connects the water storage chamber, and the other end of the overflow outlet is vertically penetrated through the mulch soil layer, and the upper part of the water storage chamber is connected with the municipal administration through the pipeline. The drainage pipe network has the advantages of simple structure, reasonable design, beautifying function and purifying and collecting rainwater. The rainwater collected in the water storage room can keep the moisture state of the base layer of the tree pool for the longest time through evaporation, and ensure the water needed for the growth of plant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净化雨水的生态树池
本技术涉及一种净化雨水的生态树池。
技术介绍
随着城市的快速发展,城市中不透水路面的比例越来越大,加快了城市路面的雨水径流,切断了城市路面与地下的水汽交换等,严重影响了原有的水文循环过程。与此同时,不透水表面的污染物随着雨水进入了城市的排水系统,使得水污染问题越发严重。因此,针对雨水径流进行管控,并设法出去雨水径流中的污染物,对城市的水生态建设意义重大。城市绿地的设计对城市的环境美化、雨水管控和环境生态都具有重要的作用。过去人们往往注重城市绿地的生态效益和美化功能,随着海绵城市建设的提出,人们开始关注城市绿地的雨水滞蓄功能,关注的对象也从以往的城市公园、街头绿地等大型绿地斑块扩展到了小型雨水花园和树池上。传统的树池往往只注重街道、广场的美化功能,而忽略了雨水管控以及水质净化的功能。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以上不足之处,提供了一种净化雨水的生态树池。本技术解决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方案是,一种净化雨水的生态树池,包括埋置于地下的储水室、用于种植树木的树池基质层,所述树池基质层由上至下依次设置的护根覆土层、种植土壤层、第一土工布层、排水土壤层、第二土工布层和砂砾层,所述砂砾层内埋设有渗水导管,渗水导管一端连接储水室,另一端竖直向上并与护根覆土层相连通,排水土壤层内埋设有溢流导管,溢流导管一端连接储水室,另一端的溢流口竖直向上由护根覆土层穿出,储水室上部经管路连接市政排水管网。进一步的,所述树池本体上部外周围设有净化填料层,净化填料层下端置入种植土壤层,上端位于护根覆土层上方并与地面齐平。进一步的,所述净化填料层由陶粒、沸石和火山岩构成。进一步的,所述净化填料层上部外周围设有缘石。进一步的,所述缘石为石笼缘石。进一步的,石笼缘石各个侧边设置有未填充碎石的入水口。进一步的,所述溢流导管的溢流口上设置有过滤网。进一步的,所述渗水导管外周设置有透水孔。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结构简单,设计合理,起到美化功能的同时能对雨水进行净化收集,储水室内收集的雨水通过蒸发可以最长时间保持树池基质层的湿润状态,保证植物生长所需要的水分。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专利进一步说明。图1为该技术的结构平面图;图2为该技术的结构立面图。图中:1-树池基质层;11-护根覆土层;12-种植土壤层;13-第一土工布层;14-排水土壤层;15-第二土工布层;16-砂砾层;2-溢流导管;3-渗水导管;4-净化填料层;5-缘石;6-入水口;7-储水室;8-树木;9-管路。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如图1-2所示,一种净化雨水的生态树池,包括埋置于地下的储水室7、用于种植树木8的树池基质层1,所述树池基质层1由上至下依次设置的护根覆土层11、种植土壤层12、第一土工布层13、排水土壤层14、第二土工布层15和砂砾层16,所述砂砾层16内埋设有渗水导管3,渗水导管3一端连接储水室7,另一端竖直向上并与护根覆土层11相连通,排水土壤层14内埋设有溢流导管2,溢流导管2一端连接储水室7,另一端的溢流口竖直向上由护根覆土层11穿出,储水室7上部经管路9连接市政排水管网,雨水通过渗水导管3进入储水室7中,溢流导管2的溢流口上有过滤装置,优选设置过滤网,水位过高时,水进入溢流管排入储水室7当中,紧急情况下,储水室7中的水可以通过与市政排水管网相连的管路9排出,平常情况下,储水室7中的水通过蒸发的作用可以进入到树池基质层1,保持树池基质层1的湿润,从而保证植物生长所需的水分。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树池本体上部外周围设有净化填料层4,净化填料层4下端置入种植土壤层12,上端位于护根覆土层11上方并与地面齐平。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净化填料层4由陶粒、沸石和火山岩等多孔材料组成。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净化填料层4上部外周围设有起分隔作用的缘石5。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缘石5为石笼缘石,石笼缘石的使用增强了景观性。在本实施例中,石笼缘石各个侧边设置有未填充碎石的入水口6,让水流入树池中,石笼缘石可以实现对水的第一层的过滤净化。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渗水导管3外周设置有透水孔。上列较佳实施例,对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技术,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净化雨水的生态树池,其特征在于:包括埋置于地下的储水室、用于种植树木的树池基质层,所述树池基质层由上至下依次设置的护根覆土层、种植土壤层、第一土工布层、排水土壤层、第二土工布层和砂砾层,所述砂砾层内埋设有渗水导管,渗水导管一端连接储水室,另一端竖直向上并与护根覆土层相连通,排水土壤层内埋设有溢流导管,溢流导管一端连接储水室,另一端的溢流口竖直向上由护根覆土层穿出,储水室上部经管路连接市政排水管网。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净化雨水的生态树池,其特征在于:包括埋置于地下的储水室、用于种植树木的树池基质层,所述树池基质层由上至下依次设置的护根覆土层、种植土壤层、第一土工布层、排水土壤层、第二土工布层和砂砾层,所述砂砾层内埋设有渗水导管,渗水导管一端连接储水室,另一端竖直向上并与护根覆土层相连通,排水土壤层内埋设有溢流导管,溢流导管一端连接储水室,另一端的溢流口竖直向上由护根覆土层穿出,储水室上部经管路连接市政排水管网。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净化雨水的生态树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树池本体上部外周围设有净化填料层,净化填料层下端置入种植土壤层,上端位于护根覆土层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尤达朱南燕曾真兰思仁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农林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