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利用建筑废弃物制透水砖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建筑废弃物资源再利用及建筑材料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利用建筑废弃物制透水砖方法。
技术介绍
随着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建筑业也同时快速发展,相伴而产生的建筑废弃物日益增多,中国建筑垃圾的数量已占到城市垃圾总量的1/3以上。,然而其产生和再利用并没有引起很大重视,通常是直接采用露天堆放或填埋的方式进行处理。耗用大量的征用土地费、垃圾清运费等建设经费,同时,清运和堆放过程中的遗撒和粉尘、灰砂飞扬等问题又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逢雨必涝”已经成为我国城市的一大通病。不透水的地面材料不能使雨水渗入地下,即使地下水位下降,而且一遇强暴雨又很容易出现城市内涝;与此同时,不透气的路面基本不能与大气进行水分、热量的循环交换,难以调节地表温度和湿度,与建筑物一起形成了城市“热岛效应。因此在海绵城市建设中需要大量具有透水功能的砖。但是,现有技术中的普通透水砖:材质为普通碎石的多孔混凝土材料经压制成形,存在保水性能差和强度低的缺点,很难满足海绵城市建设的需求。因此结合我国大量堆存的建筑废弃物,开发契合海绵城市建设过程中所需的透水砖已经成为目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利用建筑废弃物制成的透水砖,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水砖由基层和面层组成,基层原料按质量百分比计为:建筑废弃物原材料粉碎颗粒50%‑60%;矿渣粉10‑20%;燃煤粉5‑15%;水20‑30%;所述面层原料按质量百分比计为:环氧树脂10‑20%,碳纤维5%‑15%,热反射材料5‑10%,细沙10‑20%,水泥30‑50%,水10‑20%,上述原料的质量百分比之和为100%。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利用建筑废弃物制成的透水砖,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水砖由基层和面层组成,基层原料按质量百分比计为:建筑废弃物原材料粉碎颗粒50%-60%;矿渣粉10-20%;燃煤粉5-15%;水20-30%;所述面层原料按质量百分比计为:环氧树脂10-20%,碳纤维5%-15%,热反射材料5-10%,细沙10-20%,水泥30-50%,水10-20%,上述原料的质量百分比之和为10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透水砖,其特征在于:所述建筑废弃物主要为废砖瓦,废墙体,废骨料等固体材质。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透水砖,其特征在于:所述建筑废弃物收集整理后,用粉碎机将其混合打散粉碎作为基层主料,过筛选取粒径在3-5mm间的颗粒。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透水砖,其特征在于:所述矿渣粉和燃煤粉过筛后选取粒径在3-5mm间的颗粒。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透水砖,其特征在于:所述面层原料热反射材料可使用耐热性成膜剂、透明或半透明空心陶瓷微粒(泡)和云母微粉等填颜料、结构保持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祝云华,李达伟,周丽,马文科,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内师检验检测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