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增强纺织型玻璃纤维浸润剂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837067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9-05 07:18
一种增强纺织型玻璃纤维浸润剂,由偶联剂,润滑剂A、润滑剂B、润滑剂C、润滑剂D,成膜剂A、成膜剂B、成膜剂C,pH值调节剂,余量去离子水配制而成。pH值为4.0‑6.0,所述的成膜剂A为水溶性环氧乳液;所述的成膜剂B为水溶性聚酯乳液;所述的成膜剂C为水溶性聚氨酯乳液。与现有技术相比,该浸润剂能够在玻璃纤维表面形成均匀且有韧性的保护膜,且在高速拉丝作用下具有耐受高速剪切力的能力,退捻时散丝、毛纱较少,与树脂相容性好、渗透速度快,使用过程纱团无塌纱脱圈现象,并且后序制品的机械性高,能够满足市场及应用需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增强纺织型玻璃纤维浸润剂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增强纺织型玻璃纤维浸润剂及其制备方法,属于玻璃纤维浸润剂

技术介绍
与普通的增强型玻璃纤维、纺织型玻璃纤维比较,利用增强纺织型玻璃纤维浸润剂所生产的连续玻璃纤维适用于增强不饱和聚酯树脂、乙烯基树脂、环氧树脂等,即通用树脂。该连续玻璃纤维制品具有强度高、耐腐蚀、耐高温、耐磨性好、与树脂浸透快、吸湿少、线密度均匀、毛羽少、耐热、物化性能好等特点,因此具有优良的制造性能,可用于生产各种玻璃纤维制品,如多轴向布、网格布、低克重特种织物等。随着军事工业、电子行业等的发展,一些特殊的三向编织物用纱的开发被提到日程上来,因为此类纱要经受较为苛刻的织造条件,所以要求强度高、耐磨性好、与树脂浸透快,传统的增强型浸润剂、纺织型浸润剂生产的玻璃纤维都难以达到此要求。因此增强纺织型玻璃纤维纱有着广阔的市场前景,可以增加本公司的出口创汇能力,给企业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同时也使国内此类产品的加工企业增强了市场竞争力。我们公司专利技术的增强纺织型玻璃纤维浸润剂应运而生。
技术实现思路
增强纺织型浸润剂特点为既可满足细纱薄布拉丝、加捻、合股、织造等技术要求,又不需经后处理工序可直接使用,与各种基体树脂具有良好的浸透性和结合力。增强纺织型浸润剂的优点是节约了昂贵的后处理工序的费用,同时避免了高温热清洗对玻璃纤维的强度损失。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涉及的一种增强纺织型玻璃纤维纱的浸润剂包括偶联剂,润滑剂A、润滑剂B、润滑剂C、润滑剂D,成膜剂A、成膜剂B、成膜剂C,pH值调节剂,余量去离子水配制而成。pH值为4.0-6.0;其中,所述的偶联剂为硅烷型偶联剂;所述的润滑剂A为阳离子类乳液;所述的润滑剂B为非离子类乳液;所述的润滑剂C为阳离子类乳液;所述的润滑剂D为阳离子类乳液;所述的成膜剂A为水溶性环氧乳液;所述的成膜剂B为水溶性聚酯乳液;所述的成膜剂C为水溶性聚氨酯乳液;所述的pH值调节剂为冰醋酸。所述的浸润剂中,非水组分的质量占浸润剂总质量的4-8%,余量为水;所述的非水组分为:偶联剂,润滑剂A、润滑剂B、润滑剂C、润滑剂D,成膜剂A、成膜剂B、成膜剂C,pH值调节剂除水后理论固含量总和;基于非水组分的总质量,所述偶联剂,润滑剂A、润滑剂B、润滑剂C、润滑剂D,成膜剂A、成膜剂B、成膜剂C除水后固含量部分,以及pH调节剂质量百分数分别为:更加优选的,于非水组分的总质量,所述偶联剂,润滑剂A、润滑剂B、润滑剂C、润滑剂D,成膜剂A、成膜剂B、成膜剂C除水后固含量部分,以及pH调节剂质量百分数分别为:最优选的,于非水组分的总质量,所述偶联剂,润滑剂A、润滑剂B、润滑剂C、润滑剂D,成膜剂A、成膜剂B、成膜剂C除水后固含量部分,以pH调节剂质量百分数分别为:本专利技术中,所述的水为去离子水。所述的偶联剂为硅烷偶联剂,可选用的偶联剂有A-174、A-1100、A-187、KH-503、KH-570等,优选纯度较高的A-174。偶联剂是通过其本身的两种不同反应性质把玻璃纤维与树脂等高分子聚合物结合起来,起到一个桥梁作用实现无机物和有机物之间良好的界面结合,提高复合材料的强度、耐水性、耐老化性及使用寿命。所述的润滑剂A为水溶性的阳离子季铵盐乳液,具有良好的润滑性、柔软性、抗静电性等优点,在拉丝过程中起润滑纤维表面、减少磨所述的润滑剂B为非离子型润滑剂,赋予纱以平滑和光泽,增加其可塑性。所述的润滑剂C为环状结构酰胺盐,特点是:油滑、抗静电性强。所述的润滑剂D为环状结构酰胺盐,特点是:干爽、柔软。所述的成膜剂A为水溶性环氧乳液,水溶性环氧乳液很多,本专利技术选用的是分子量较小的水溶性环氧乳液,作为辅助成膜剂,能够提高纱束的集束性。所述的成膜剂B为环氧改性聚酯水溶性乳液,作为主成膜剂,能够提高玻璃纤维纱的集束性和浸透性。所述的成膜剂C为水溶性聚氨酯乳液,作为主成膜剂。所述的pH值调节剂为酸,优选醋酸。pH值优选为4-6。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增强纺织型玻璃纤维纱浸润剂,其配制方法为:按照配方,在一个干净的容器中,加入总量30-40%的常温去离子水水,然后加入pH值调节剂,搅拌3-5min,再加入硅烷偶联剂,搅拌40-60min;将润滑剂A和润滑剂B分别用自身量的20-30倍和10-20倍的常温去离子水搅拌稀释至完全分散后加入容器;将润滑剂C和润滑剂D分别用自身量的8-10倍和15-20倍的90-100℃热水搅拌稀释至完全分散后加入容器;将成膜剂A、成膜剂B、成膜剂C各自分别用1-2倍质量的水搅拌稀释,加入容器;用去离子水补足剩余水量,搅拌15-20min后,本浸润剂配制完成。利用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浸润剂,按照本领域常规的玻纤生产工艺,制得的增强纺织型玻璃纤维纱,俗称奶瓶纱,其可燃物含量一般控制在0.4-0.8%,具体的可燃物范围还需根据实际生产过程中产品需要达到的性能指标和实验测试结果来确定。与现有技术相比,该浸润剂能够在玻璃纤维表面形成均匀且有韧性的保护膜,且在高速拉丝作用下具有耐受高速剪切力的能力,退捻时散丝、毛纱较少,与树脂相容性好、渗透速度快,使用过程纱团无塌纱脱圈现象,并且后序制品的机械性高,能够满足市场及应用需求。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具体的说明,但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受以下实施例的任何制约。具体浸润剂配方如下表所示:下表为具体的配方实例和按照本领域常规的玻璃纤维生产工艺所生产出的272Tex奶瓶纱的具体测试结果(表2)。拉丝工艺为1600孔两分拉272Tex原丝,原丝在温度15~28℃、湿度40~65%的环境下调理6-10h。实例1~4配方制备的浸润剂生产的直接纱的测试结果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根据一种增强纺织型玻璃纤维浸润剂的技术特点,通过浸润剂原料的选择,配方的优化,采用本领域常规的合适的玻璃纤维生产工艺,生产出满足纺织用奶瓶纱产品。以上测试数据是采用通用的玻璃纤维产品测试方法进行测试。通过调整组分的相对含量,可以获得性能各异的产品。实例3、4效果更佳,在通用树脂中的抗拉强度最高。以上是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增强纺织型玻璃纤维浸润剂,由下列组分制成,各组分的质量占浸润剂质量百分比如下: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增强纺织型玻璃纤维浸润剂,由下列组分制成,各组分的质量占浸润剂质量百分比如下:。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玻璃纤维浸润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各组分的质量占浸润剂质量百分比如下:。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玻璃纤维浸润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偶联剂为硅烷偶联剂,可选用的偶联剂有A-174、A-1100、A-187、KH-503、KH-570等,优选纯度较高的A-174。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玻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文文李淑栋孙丽芳高贵恒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玻纤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