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王炜杰专利>正文

一种并网逆变器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836260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9-05 06:2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并网逆变器设备,包括生产拖行架,所述生产拖行架底部端面固设有底座,所述底座内设有配重块,所述生产拖行架右侧内壁体中设有盘绕腔,所述盘绕腔左侧的所述生产拖行架内设有第一传送腔,所述第一传送腔下侧的所述生产拖行架内向右拓展设有第二传送腔,所述盘绕腔中转动配合设有左右拓展设置的第一转接轴,所述第一转接轴外表面周向固设有盘绕盘,所述盘绕盘上侧的所述盘绕腔中转动配合设有盘绕轮,所述盘绕轮左侧的所述盘绕腔左侧内壁互通设有孔槽,所述孔槽左侧互通设有嵌接孔,所述嵌接孔穿通所述生产拖行架左侧端面,所述盘绕盘上固设有拉绳。

A grid connected inverter device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grid-connected inverter device, including a production towing rack, the bottom end face of the production towing rack is fixed with a base, the base is provided with a counterweight block, the right inner wall of the production towing rack is provided with a coiling cavity, and the production towing rack on the left side of the coiling cavity is provided with a first transmission cavity, the first one. A second transmission cavity is arranged on the inner right extension of the production towing rack on the lower side of the transmission cavity, and the rotational fit in the coiling cavity is provided with a first adapter shaft with left and right expansion, and the outer surface of the first adapter shaft is circumferentially fixed with a coiling disk, and the rotational fit in the coiling cavity on the upper side of the coiling disk is provided with a coiling wheel. The left inner wall of the coiling cavity on the left side is interchanged with a hole groove, and the left side of the hole groove is interchanged with an insertion hole, the insertion hole penetrates the left end face of the production towing rack, and the coiling disk is fixed with a pulling rop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并网逆变器设备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力设备领域,具体为一种并网逆变器设备。
技术介绍
并网逆变器是重要的电力设备,在并网逆变器生产制造过程中,常需要对并网逆变器进行拖动搬运,因此,需要用到拖动设备,现有的拖动设备上的联接钩通常裸露在外,在不使用时,容易掉出,而且盘绕盘在不使用时,拖车的行走容易使盘绕盘发生倒转,因此,容易将拉绳转出盘绕盘,从而在下次使用时发生意外。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并网逆变器设备,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上述缺陷。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并网逆变器设备,包括生产拖行架,所述生产拖行架底部端面固设有底座,所述底座内设有配重块,所述生产拖行架右侧内壁体中设有盘绕腔,所述盘绕腔左侧的所述生产拖行架内设有第一传送腔,所述第一传送腔下侧的所述生产拖行架内向右拓展设有第二传送腔,所述盘绕腔中转动配合设有左右拓展设置的第一转接轴,所述第一转接轴外表面周向固设有盘绕盘,所述盘绕盘上侧的所述盘绕腔中转动配合设有盘绕轮,所述盘绕轮左侧的所述盘绕腔左侧内壁互通设有孔槽,所述孔槽左侧互通设有嵌接孔,所述嵌接孔穿通所述生产拖行架左侧端面,所述盘绕盘上固设有拉绳,所述拉绳绕过所述盘绕轮且穿过所述孔槽以及嵌接孔中,所述拉绳伸出所述嵌接孔左侧端面且末端固设有联接钩,所述联接钩外表面周向嵌设有弧形锁腔,所述第一转接轴左侧拓展末端插入所述第一传送腔中且左侧末端内设有花键孔,所述第一传送腔中滑动配合安装有滑移座,所述滑移座上侧内壁体中固设有第一马达,所述第一马达右端动力配合安装有与所述花键孔动力配合连接的花键臂,所述第一马达左端动力配合安装有第一锥形轮,所述第一马达下侧的所述滑移座中动力配合安装有调位组件,所述第一锥形轮上侧的所述生产拖行架中设有锁紧组件,所述第一传送腔与所述第二传送腔之间转动配合设有上下拓展设置的第二转接轴,所述第二转接轴顶部拓展末端插入所述第一传送腔中且末端固设有与所述第一锥形轮相齿合的第二锥形轮,所述第二转接轴底部拓展末端插入所述第二传送腔中且末端固设有第三锥形轮,所述第二传送腔中转动配合设有左右拓展设置的第三转接轴,所述第三转接轴左侧的外表面周向固设有与所述第三锥形轮相齿合的第四锥形轮,所述盘绕腔下侧的所述第三转接轴外表面周向左右互称固设有第五锥形轮,所述第五锥形轮上侧动力配合设有锁接组件。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调位组件包括与所述滑移座螺纹配合连接的第一螺状杆,所述第一螺状杆左侧拓展末端固设有凸块,所述第一螺状杆右侧拓展末端动力配合安装有第二马达,所述第二马达外表面固设于所述第一传送腔右侧内壁内。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锁紧组件包括设置在所述嵌接孔内底壁内的滑移腔,所述滑移腔中滑动配合安装有锁紧板,所述锁紧板底部端面内螺纹配合设有第二螺状杆,所述第二螺状杆向下拓展且底部拓展段与所述生产拖行架转动配合连接,所述第二螺状杆底部拓展末端插入所述第一传送腔中且末端固设有与所述第一锥形轮相齿合的第七锥形轮。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锁接组件包括转动配合设置在所述第二传送腔与所述盘绕腔之间的第三螺状杆,所述第三螺状杆底部拓展末端插入所述第二传送腔中且末端固设有与所述第五锥形轮相齿合的第六锥形轮,所述第三螺状杆顶部拓展末端插入所述盘绕腔中且螺纹配合安装有滑移板,所述滑移板滑动配合安装在所述盘绕腔底端,所述滑移板顶部端面左右互称设有摩擦垫,所述盘绕盘外表面周向两侧套设有与所述摩擦垫相对设置的凸滑圈。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结构简单,操作方便,通过生产拖行架右侧内壁体中设有盘绕腔,盘绕腔左侧的生产拖行架内设有第一传送腔,第一传送腔下侧的生产拖行架内向右拓展设有第二传送腔,盘绕腔中转动配合设有左右拓展设置的第一转接轴,第一转接轴外表面周向固设有盘绕盘,盘绕盘上侧的盘绕腔中转动配合设有盘绕轮,盘绕轮左侧的盘绕腔左侧内壁互通设有孔槽,孔槽左侧互通设有嵌接孔,嵌接孔穿通生产拖行架左侧端面,盘绕盘上固设有拉绳,拉绳绕过盘绕轮且穿过孔槽以及嵌接孔中,拉绳伸出嵌接孔左侧端面且末端固设有联接钩,联接钩外表面周向嵌设有弧形锁腔,第一转接轴左侧拓展末端插入第一传送腔中且左侧末端内设有花键孔,第一传送腔中滑动配合安装有滑移座,滑移座上侧内壁体中固设有第一马达,第一马达右端动力配合安装有与花键孔动力配合连接的花键臂,第一马达左端动力配合安装有第一锥形轮,第一马达下侧的滑移座中动力配合安装有调位组件,第一锥形轮上侧的生产拖行架中设有锁紧组件,第一传送腔与第二传送腔之间转动配合设有上下拓展设置的第二转接轴,第二转接轴顶部拓展末端插入第一传送腔中且末端固设有与第一锥形轮相齿合的第二锥形轮,第二转接轴底部拓展末端插入第二传送腔中且末端固设有第三锥形轮,第二传送腔中转动配合设有左右拓展设置的第三转接轴,第三转接轴左侧的外表面周向固设有与第三锥形轮相齿合的第四锥形轮,盘绕腔下侧的第三转接轴外表面周向左右互称固设有第五锥形轮,第五锥形轮上侧动力配合设有锁接组件,从而能够对联接钩进行锁定,防止掉出,而且能够防止盘绕盘倒转,从而有效避免了拉绳127转出盘绕盘,以及能够在将联接钩以及盘绕盘锁定时,对盘绕盘进行脱离动力传动,防止在锁定时启动盘绕盘。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中一种并网逆变器设备内部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1中的左视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图1-3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详细说明。参照图1-3,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一种并网逆变器设备,包括生产拖行架100,所述生产拖行架100底部端面固设有底座141,所述底座141内设有配重块142,所述生产拖行架100右侧内壁体中设有盘绕腔134,所述盘绕腔134左侧的所述生产拖行架100内设有第一传送腔210,所述第一传送腔210下侧的所述生产拖行架100内向右拓展设有第二传送腔107,所述盘绕腔134中转动配合设有左右拓展设置的第一转接轴103,所述第一转接轴103外表面周向固设有盘绕盘102,所述盘绕盘102上侧的所述盘绕腔134中转动配合设有盘绕轮133,所述盘绕轮133左侧的所述盘绕腔134左侧内壁互通设有孔槽132,所述孔槽132左侧互通设有嵌接孔131,所述嵌接孔131穿通所述生产拖行架100左侧端面,所述盘绕盘102上固设有拉绳127,所述拉绳127绕过所述盘绕轮133且穿过所述孔槽132以及嵌接孔131中,所述拉绳127伸出所述嵌接孔131左侧端面且末端固设有联接钩126,所述联接钩126外表面周向嵌设有弧形锁腔125,所述第一转接轴103左侧拓展末端插入所述第一传送腔210中且左侧末端内设有花键孔203,所述第一传送腔210中滑动配合安装有滑移座205,所述滑移座205上侧内壁体中固设有第一马达201,所述第一马达201右端动力配合安装有与所述花键孔203动力配合连接的花键臂202,所述第一马达201左端动力配合安装有第一锥形轮200,所述第一马达201下侧的所述滑移座205中动力配合安装有调位组件,所述第一锥形轮200上侧的所述生产拖行架100中设有锁紧组件,所述第一传送腔210与所述第二传送腔107之间转动配合设有上下拓展设置的第二转接轴121,所述第二转接轴121顶部拓展末端插入所述第一传送腔210中且末端固设有与所述第一锥形轮200相齿合的第二锥形轮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并网逆变器设备,包括生产拖行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生产拖行架底部端面固设有底座,所述底座内设有配重块,所述生产拖行架右侧内壁体中设有盘绕腔,所述盘绕腔左侧的所述生产拖行架内设有第一传送腔,所述第一传送腔下侧的所述生产拖行架内向右拓展设有第二传送腔,所述盘绕腔中转动配合设有左右拓展设置的第一转接轴,所述第一转接轴外表面周向固设有盘绕盘,所述盘绕盘上侧的所述盘绕腔中转动配合设有盘绕轮,所述盘绕轮左侧的所述盘绕腔左侧内壁互通设有孔槽,所述孔槽左侧互通设有嵌接孔,所述嵌接孔穿通所述生产拖行架左侧端面,所述盘绕盘上固设有拉绳,所述拉绳绕过所述盘绕轮且穿过所述孔槽以及嵌接孔中,所述拉绳伸出所述嵌接孔左侧端面且末端固设有联接钩,所述联接钩外表面周向嵌设有弧形锁腔,所述第一转接轴左侧拓展末端插入所述第一传送腔中且左侧末端内设有花键孔,所述第一传送腔中滑动配合安装有滑移座,所述滑移座上侧内壁体中固设有第一马达,所述第一马达右端动力配合安装有与所述花键孔动力配合连接的花键臂,所述第一马达左端动力配合安装有第一锥形轮,所述第一马达下侧的所述滑移座中动力配合安装有调位组件,所述第一锥形轮上侧的所述生产拖行架中设有锁紧组件,所述第一传送腔与所述第二传送腔之间转动配合设有上下拓展设置的第二转接轴,所述第二转接轴顶部拓展末端插入所述第一传送腔中且末端固设有与所述第一锥形轮相齿合的第二锥形轮,所述第二转接轴底部拓展末端插入所述第二传送腔中且末端固设有第三锥形轮,所述第二传送腔中转动配合设有左右拓展设置的第三转接轴,所述第三转接轴左侧的外表面周向固设有与所述第三锥形轮相齿合的第四锥形轮,所述盘绕腔下侧的所述第三转接轴外表面周向左右互称固设有第五锥形轮,所述第五锥形轮上侧动力配合设有锁接组件。...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并网逆变器设备,包括生产拖行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生产拖行架底部端面固设有底座,所述底座内设有配重块,所述生产拖行架右侧内壁体中设有盘绕腔,所述盘绕腔左侧的所述生产拖行架内设有第一传送腔,所述第一传送腔下侧的所述生产拖行架内向右拓展设有第二传送腔,所述盘绕腔中转动配合设有左右拓展设置的第一转接轴,所述第一转接轴外表面周向固设有盘绕盘,所述盘绕盘上侧的所述盘绕腔中转动配合设有盘绕轮,所述盘绕轮左侧的所述盘绕腔左侧内壁互通设有孔槽,所述孔槽左侧互通设有嵌接孔,所述嵌接孔穿通所述生产拖行架左侧端面,所述盘绕盘上固设有拉绳,所述拉绳绕过所述盘绕轮且穿过所述孔槽以及嵌接孔中,所述拉绳伸出所述嵌接孔左侧端面且末端固设有联接钩,所述联接钩外表面周向嵌设有弧形锁腔,所述第一转接轴左侧拓展末端插入所述第一传送腔中且左侧末端内设有花键孔,所述第一传送腔中滑动配合安装有滑移座,所述滑移座上侧内壁体中固设有第一马达,所述第一马达右端动力配合安装有与所述花键孔动力配合连接的花键臂,所述第一马达左端动力配合安装有第一锥形轮,所述第一马达下侧的所述滑移座中动力配合安装有调位组件,所述第一锥形轮上侧的所述生产拖行架中设有锁紧组件,所述第一传送腔与所述第二传送腔之间转动配合设有上下拓展设置的第二转接轴,所述第二转接轴顶部拓展末端插入所述第一传送腔中且末端固设有与所述第一锥形轮相齿合的第二锥形轮,所述第二转接轴底部拓展末端插入所述第二传送腔中且末端固设有第三锥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炜杰
申请(专利权)人:王炜杰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