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饲料混合配比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832705 阅读:57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9-05 02:3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饲料混合配比设备,包括通过升降驱动机构升降配合安装在支撑架右侧端的混合机体以及固定安装在所述支撑架右侧端底部的抵板,所述混合机体顶部端面内入料腔,所述入料腔底部末端连通设有混合腔,所述混合腔内底壁内左右对称设有第一滑腔,所述第一滑腔内转动配合安装有伸入所述混合腔内的第一转轴,所述第一转轴顶部末端安装有转盘,所述转盘顶部端面与所述第一滑腔内顶壁之间顶压配合连接有第一顶压弹簧,所述第一转轴底部端面内设有花键腔,所述花键腔内花键配合连接有花键杆,所述花键杆底部末端固设有第二转轴。

A new type of feed mixing equipment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novel feed mixing proportioning device, which comprises a mixer body mounted on the right side of the support frame through a lifting driving mechanism lifting and matching, and a baffle plate fixed on the bottom of the right side end of the support frame. The top end face of the mixer body is provided with a feeding cavity, and the bottom end of the feeding cavity is connected with a mixing cavity. A first sliding cavity is symmetrically arranged in the bottom wall of the mixing cavity, the first sliding cavity is rotated with a first rotating shaft extending into the mixing cavity, and the top end of the first rotating shaft is installed with a rotating disk, and the top end face of the rotating disk is connected with the top wall of the first sliding cavity with a top pressure spring. The bottom end face of the first rotating shaft is provided with a spline cavity. The spline cavity is matched with a spline rod, and the bottom end of the spline rod is fixed with a second rotating shaf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饲料混合配比设备
本专利技术涉及饲料混合加工
,具体为一种新型饲料混合配比设备。
技术介绍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养殖技术也在不断的提高,而且现代养殖中,养殖产业逐步标准化,在养殖过程中,养殖对象一般都是进行饲料喂养,饲料可促进饲养对象的生长,在养殖对象的生长过程中,会时常进行掺杂一些饲料添加剂,将饲料添加剂与饲料进行混合配比,从而促进禽畜的生长,但是,目前的将饲料添加剂与新型饲料混合配比设备混合效率底,混合时间长,而且,操作步骤繁琐,自动化使用程度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饲料混合配比设备,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上述缺陷。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新型饲料混合配比设备,包括通过升降驱动机构升降配合安装在支撑架右侧端的混合机体以及固定安装在所述支撑架右侧端底部的抵板,所述混合机体顶部端面内入料腔,所述入料腔底部末端连通设有混合腔,所述混合腔内底壁内左右对称设有第一滑腔,所述第一滑腔内转动配合安装有伸入所述混合腔内的第一转轴,所述第一转轴顶部末端安装有转盘,所述转盘顶部端面与所述第一滑腔内顶壁之间顶压配合连接有第一顶压弹簧,所述第一转轴底部端面内设有花键腔,所述花键腔内花键配合连接有花键杆,所述花键杆底部末端固设有第二转轴,所述第二转轴伸入所述混合腔下侧的第一传动腔中且转动配合设置在所述第一传动腔与所述混合腔之间的部分,所述第一传动腔左右对称设置在所述混合机体内壁体中,左右两侧的所述第一传动腔之间向下延伸设有第二传动腔,所述第二传动腔与所述第一传动腔之间左右对称转动配合安装有第三转轴,所述第三转轴伸入所述第二传动腔内且末端固设有第一锥齿轮,所述第三转轴伸入所述第一传动腔内且末端固设有第二锥齿轮,所述第二锥齿轮上侧啮合设有第三锥齿轮,所述第三锥齿轮固设于所述第二转轴底部末端,所述第一传动腔中的所述第三转轴外表面周向固设有凸轮,所述凸轮上侧顶压配合设有顶压杆,所述顶压杆滑动配合安装在所述第一传动腔与所述混合腔之间的部分,所述第一转轴外表面周向底部转动配合安装有转块,所述转块与所述顶压杆固定连接,所述第二传动腔内滑动配合安装有第一滑动块,所述第一滑动块顶部端面内固设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顶端动力连接有用以与所述第一锥齿轮啮合的第四锥齿轮,所述第二传动腔左右两侧内壁内对称设有第一导滑腔,所述第一导滑腔内滑动配合安装有与所述第一滑动块固定连接的第一导滑块,所述第一导滑块顶端面与所述第一导滑腔内顶壁之间顶压配合连接有第二顶压弹簧,所述第二传动腔内底壁内设有第一滑动腔,所述第一滑动腔内设有动力驱动机构,所述第一滑动腔左右两侧对称设有上下延伸且与所述混合腔连通设置的排料腔,左右两侧的所述排料腔之间相互连通且贯穿所述混合机体底部端面,所述排料腔与所述第一滑动腔之间设有开闭机构,所述支撑架与所述抵板底端还设置有行走装置。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动力驱动机构包括滑动配合安装在所述第一滑动腔内的双斜面滑块,所述双斜面滑块顶部端面与所述第一滑动块底部端面抵接,所述双斜面滑块底部端面内螺纹配合安装有螺纹杆,所述螺纹杆底部末端动力连接有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外表面固设于所述第一滑动腔内底壁内。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开闭机构包括左右对称连通设置在所述第一滑动腔与所述排料腔之间的第二滑动腔,所述第二滑动腔中滑动配合安装有斜面滑块,所述第二滑动腔内顶壁内设有第二导滑腔,所述第二导滑腔中滑动配合安装有与所述斜面滑块固定连接的第二导滑块,所述第二导滑块远离所述第一滑动腔一侧的所述第二导滑腔内顶压配合连接有第三顶压弹簧,所述排料腔远离所述第一滑动腔的一侧端面内固设有与所述斜面滑块相对设置的接触式感应器,所述排料腔与所述混合腔连接处左右对称设有凹腔,所述凹腔内滑动配合安装有挡板,所述挡板与所述凹腔远离所述第一滑动腔的一侧内壁之间固设有拉伸弹簧,所述排料腔朝向所述第一滑动腔的一侧端面内固设有与所述挡板相对设置的电磁装置,所述电磁装置与所述接触式感应器电性连接。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升降驱动机构包括设置在所述支撑架右侧端面内的燕尾腔以及滑动配合安装在所述燕尾腔内的燕尾块,所述燕尾块与所述混合机体固定连接,所述燕尾腔内顶壁内设有通孔,所述通孔内顶壁内设有空腔,所述空腔内转动配合安装有第四转轴,所述第四转轴左侧延伸末端动力连接有第三电机,所述第三电机固设于所述空腔左侧内壁内,所述第四转轴外表面固设有绕线轮,所述绕线轮与所述燕尾块之间固设有线绳。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转轴外表面周向固设有多组搅拌浆。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行走装置包括前后对称固设在所述抵板底部端面以及所述支撑架底部端面的两组脚杆,所述脚杆底部端面转动配合连接有行走轮。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结构简单,操作方便,通过通过升降驱动机构升降配合安装在支撑架右侧端的混合机体以及固定安装在支撑架右侧端底部的抵板,混合机体顶部端面内入料腔,入料腔底部末端连通设有混合腔,混合腔内底壁内左右对称设有第一滑腔,第一滑腔内转动配合安装有伸入混合腔内的第一转轴,第一转轴顶部末端安装有转盘,转盘顶部端面与第一滑腔内顶壁之间顶压配合连接有第一顶压弹簧,第一转轴底部端面内设有花键腔,花键腔内花键配合连接有花键杆,花键杆底部末端固设有第二转轴,第二转轴伸入混合腔下侧的第一传动腔中且转动配合设置在第一传动腔与混合腔之间的部分,第一传动腔左右对称设置在混合机体内壁体中,左右两侧的第一传动腔之间向下延伸设有第二传动腔,第二传动腔与第一传动腔之间左右对称转动配合安装有第三转轴,第三转轴伸入第二传动腔内且末端固设有第一锥齿轮,第三转轴伸入第一传动腔内且末端固设有第二锥齿轮,第二锥齿轮上侧啮合设有第三锥齿轮,第三锥齿轮固设于第二转轴底部末端,第一传动腔中的第三转轴外表面周向固设有凸轮,凸轮上侧顶压配合设有顶压杆,顶压杆滑动配合安装在第一传动腔与混合腔之间的部分,第一转轴外表面周向底部转动配合安装有转块,转块与顶压杆固定连接,第二传动腔内滑动配合安装有第一滑动块,第一滑动块顶部端面内固设有第一电机,第一电机顶端动力连接有用以与第一锥齿轮啮合的第四锥齿轮,第二传动腔左右两侧内壁内对称设有第一导滑腔,第一导滑腔内滑动配合安装有与第一滑动块固定连接的第一导滑块,第一导滑块顶端面与第一导滑腔内顶壁之间顶压配合连接有第二顶压弹簧,第二传动腔内底壁内设有第一滑动腔,第一滑动腔内设有动力驱动机构,第一滑动腔左右两侧对称设有上下延伸且与混合腔连通设置的排料腔,左右两侧的排料腔之间相互连通且贯穿混合机体底部端面,排料腔与第一滑动腔之间设有开闭机构,从而使混合机体在初始状态时处于较低状态,便于添加饲料与添加剂,使得工作操作便捷,搅拌浆在转动搅拌的同时能够上下往复摆动,大大提升搅拌效率,在排料的同时,自动进行停止搅拌,自动化使用程度高,有效减少了人工操作步骤,使用便捷,值得推广使用。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新型饲料混合配比设备内部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中混合机体的内部整体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2中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图1-3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详细说明。参照图1-3,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一种新型饲料混合配比设备,包括通过升降驱动机构升降配合安装在支撑架300右侧端的混合机体100以及固定安装在所述支撑架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饲料混合配比设备,包括通过升降驱动机构升降配合安装在支撑架右侧端的混合机体以及固定安装在所述支撑架右侧端底部的抵板,所述混合机体顶部端面内入料腔,所述入料腔底部末端连通设有混合腔,所述混合腔内底壁内左右对称设有第一滑腔,所述第一滑腔内转动配合安装有伸入所述混合腔内的第一转轴,所述第一转轴顶部末端安装有转盘,所述转盘顶部端面与所述第一滑腔内顶壁之间顶压配合连接有第一顶压弹簧,所述第一转轴底部端面内设有花键腔,所述花键腔内花键配合连接有花键杆,所述花键杆底部末端固设有第二转轴,所述第二转轴伸入所述混合腔下侧的第一传动腔中且转动配合设置在所述第一传动腔与所述混合腔之间的部分,所述第一传动腔左右对称设置在所述混合机体内壁体中,左右两侧的所述第一传动腔之间向下延伸设有第二传动腔,所述第二传动腔与所述第一传动腔之间左右对称转动配合安装有第三转轴,所述第三转轴伸入所述第二传动腔内且末端固设有第一锥齿轮,所述第三转轴伸入所述第一传动腔内且末端固设有第二锥齿轮,所述第二锥齿轮上侧啮合设有第三锥齿轮,所述第三锥齿轮固设于所述第二转轴底部末端,所述第一传动腔中的所述第三转轴外表面周向固设有凸轮,所述凸轮上侧顶压配合设有顶压杆,所述顶压杆滑动配合安装在所述第一传动腔与所述混合腔之间的部分,所述第一转轴外表面周向底部转动配合安装有转块,所述转块与所述顶压杆固定连接,所述第二传动腔内滑动配合安装有第一滑动块,所述第一滑动块顶部端面内固设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顶端动力连接有用以与所述第一锥齿轮啮合的第四锥齿轮,所述第二传动腔左右两侧内壁内对称设有第一导滑腔,所述第一导滑腔内滑动配合安装有与所述第一滑动块固定连接的第一导滑块,所述第一导滑块顶端面与所述第一导滑腔内顶壁之间顶压配合连接有第二顶压弹簧,所述第二传动腔内底壁内设有第一滑动腔,所述第一滑动腔内设有动力驱动机构,所述第一滑动腔左右两侧对称设有上下延伸且与所述混合腔连通设置的排料腔,左右两侧的所述排料腔之间相互连通且贯穿所述混合机体底部端面,所述排料腔与所述第一滑动腔之间设有开闭机构,所述支撑架与所述抵板底端还设置有行走装置。...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饲料混合配比设备,包括通过升降驱动机构升降配合安装在支撑架右侧端的混合机体以及固定安装在所述支撑架右侧端底部的抵板,所述混合机体顶部端面内入料腔,所述入料腔底部末端连通设有混合腔,所述混合腔内底壁内左右对称设有第一滑腔,所述第一滑腔内转动配合安装有伸入所述混合腔内的第一转轴,所述第一转轴顶部末端安装有转盘,所述转盘顶部端面与所述第一滑腔内顶壁之间顶压配合连接有第一顶压弹簧,所述第一转轴底部端面内设有花键腔,所述花键腔内花键配合连接有花键杆,所述花键杆底部末端固设有第二转轴,所述第二转轴伸入所述混合腔下侧的第一传动腔中且转动配合设置在所述第一传动腔与所述混合腔之间的部分,所述第一传动腔左右对称设置在所述混合机体内壁体中,左右两侧的所述第一传动腔之间向下延伸设有第二传动腔,所述第二传动腔与所述第一传动腔之间左右对称转动配合安装有第三转轴,所述第三转轴伸入所述第二传动腔内且末端固设有第一锥齿轮,所述第三转轴伸入所述第一传动腔内且末端固设有第二锥齿轮,所述第二锥齿轮上侧啮合设有第三锥齿轮,所述第三锥齿轮固设于所述第二转轴底部末端,所述第一传动腔中的所述第三转轴外表面周向固设有凸轮,所述凸轮上侧顶压配合设有顶压杆,所述顶压杆滑动配合安装在所述第一传动腔与所述混合腔之间的部分,所述第一转轴外表面周向底部转动配合安装有转块,所述转块与所述顶压杆固定连接,所述第二传动腔内滑动配合安装有第一滑动块,所述第一滑动块顶部端面内固设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顶端动力连接有用以与所述第一锥齿轮啮合的第四锥齿轮,所述第二传动腔左右两侧内壁内对称设有第一导滑腔,所述第一导滑腔内滑动配合安装有与所述第一滑动块固定连接的第一导滑块,所述第一导滑块顶端面与所述第一导滑腔内顶壁之间顶压配合连接有第二顶压弹簧,所述第二传动腔内底壁内设有第一滑动腔,所述第一滑动腔内设有动力驱动机构,所述第一滑动腔左右两侧对称设有上下延伸且与所述混合腔连通设置的排料腔,左右两侧的所述排料腔之间相互连通且贯穿所述混合机体底部端面,所述排料腔与所述第一滑动腔之间设有开闭机构,所述支撑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永梅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卓燃工程咨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