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同质渗粳恢复系的选育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8830090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9-04 23:5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水稻同质渗粳恢复系的选育方法,选择现有的同质渗粳恢复系与密穗型恢复系进行杂交获得F1,然后混收获得F2;F2群体经过稻瘟病鉴定筛选出抗性较强的优良单株;在F3代进行配合力的初测,筛选出配合力较强的F4代优良株系,选杂种优势强的特征特性一致的株系混收繁殖,育成新的同质渗粳密穗型恢复系。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方法中利用现有的同质糁粳恢复系材料与密穗型恢复系杂交,利用亚种间的杂种优势,并且采用F2代进行稻瘟病鉴定与F3代进行早期配合力测定相结合,有效减少工作量和缩短育种年限。从而进一步发挥亚种间的杂种优势,为杂交水稻增产作出贡献。

Breeding method of rice homograft japonica restorer line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the breeding method of rice homogeneous japonica permeating restorer line, selects the existing homogeneous japonica permeating restorer line and the dense panicle type restorer line to obtain F1, and then obtains F2 by mixed harvesting; F2 population screens out superior plants with strong resistance through rice blast identification; and screens F4 with strong combining ability through preliminary testing of F3 generation. A New Restorer line with homogeneous osmotic japonica and dense panicle type was bred by crossing superior lines with strong heterosis and identical characteristics. The method of the invention utilizes the existing homogeneous rice restorer materials and the dense panicle restorer lines to cross, utilizes the Heterosis among subspecies, and combines the identification of rice blast by F2 generation with the determination of early combining ability by F3 generation, thus effectively reducing the workload and shortening the breeding period. So as to further play the Heterosis between subspecies and contribute to the yield increase of hybrid r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水稻同质渗粳恢复系的选育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水稻育种
,尤其是涉及一种水稻同质渗粳恢复系的选育方法。技术背景水稻种植面积约占粮食作物面积的30%,而稻谷产量却占粮食总产的一半,因此,水稻生产对保障我国的粮食生产和粮食安全至关重要。通过加强水稻种质资源创新,实施超级杂交水稻新组合的选育,才能不断推动水稻科研生产的向前发展。当前国内通过审定的水稻品种遗传趋于一致化,差异较小,造成生产上水稻品种的遗传脆弱,严重影响水稻安全生产。因此为了解决水稻遗传差异较小的问题,保障水稻安全生产,水稻育种家们一直在寻找新的优异资源和杂种优势利用途径,以期选育新的高产优质品种。同质渗粳的稻种资源的创新和杂种优势利用,选育出优质高产的杂交水稻组合,对超级稻的选育具有重要意义。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缩小喀斯特地区农业田间试验土壤异质性引起的土壤抽样不准确,特别是重金属土壤抽样不可重复性问题,提供一种水稻同质渗粳恢复系的选育方法。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水稻同质渗粳密穗型恢复系的选育方法,丰富水稻遗传基础,克服遗传脆弱性,提高水稻组合的杂种优势。本专利技术是这样实现的:选择现有的同质渗粳恢复系与密穗型恢复系进行杂交获得F1,然后混收获得F2;F2群体经过稻瘟病鉴定筛选出抗性较强的优良单株;在F3代进行配合力的初测,筛选出配合力较强的F4代优良株系,选杂种优势强的特征特性一致的株系混收繁殖,育成新的同质渗粳密穗型恢复系。具体的,其技术方案的步骤为:(1)杂交:选用现有的水稻同质渗粳恢复系与密穗型水稻恢复系进行杂交,获得F1代种子,种植F1代种子,混收后获得F2代种子。(2)稻瘟病鉴定:在稻瘟病圃中种植F2代群体,进行抗稻瘟病鉴定筛选,选择抗性较强的单株获得F3代种子。(3)测恢:种植F3代株系材料,选择目标类型的株系与常用水稻不育系进行测交,分别收获单株获得F4代种子和对应的一代测交种。(4)重复第3步的工作,直至恢复系稳定。本专利技术与传统的技术相比,有以下优点:本专利技术的方法中利用现有的同质糁粳恢复系材料与密穗型恢复系杂交,利用亚种间的杂种优势,并且采用F2代进行稻瘟病鉴定与F3代进行早期配合力测定相结合,有效减少工作量和缩短育种年限。从而进一步发挥亚种间的杂种优势,为杂交水稻增产作出贡献。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但不作为对本专利技术的任何限制。实施例1:1、杂交:以现有的同质渗粳恢复系Q431为母本与密穗型恢复系R749杂交,获得F1代,种植F1代后,混收获得F2代种子。2、F2代稻瘟病鉴定:F2代混合种植在稻瘟病圃中进行自然鉴定,筛选出抗病较强的优良单株,获得F3代种子。3、F3代配合力测定:选择优良的株系与常不育系进行杂交,获得杂交种,并收获对应的单株,获得F4代。4、F4代系谱选择:种植F4代株系材料和杂交种。根据杂交种的表现,选择表现好的对应F4代株系材料进行重点选择。5、F5代配合力测定:选择优良株系与常用不育系进行杂交,获得杂交种,并收获对应单株,获得F6代种子。6、F6代杂种优势选择:种植F6代株系和对应的测交种。选择杂种优势强,特征牲一致的株系混收,育成新的同质渗粳密穗型恢复系“黔恢100”和“黔恢101”,用于下一季进行杂交组合的大量测配。以上只是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应用范例,本专利技术还有其他的实施方式,凡采用等同替换或等效变换形成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专利技术所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水稻同质渗粳恢复系的选育方法,其特征在于:选择现有的同质渗粳恢复系与密穗型恢复系进行杂交获得F1,然后混收获得F2;F2群体经过稻瘟病鉴定筛选出抗性较强的优良单株;在F3代进行配合力的初测,筛选出配合力较强的F4代优良株系,选杂种优势强的特征特性一致的株系混收繁殖,育成新的同质渗粳密穗型恢复系。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稻同质渗粳恢复系的选育方法,其特征在于:选择现有的同质渗粳恢复系与密穗型恢复系进行杂交获得F1,然后混收获得F2;F2群体经过稻瘟病鉴定筛选出抗性较强的优良单株;在F3代进行配合力的初测,筛选出配合力较强的F4代优良株系,选杂种优势强的特征特性一致的株系混收繁殖,育成新的同质渗粳密穗型恢复系。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稻同质渗粳恢复系的选育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1)杂交:选用现有的水稻同质渗粳恢复系与密穗型水稻恢复系进行杂交,获得F1代种子,种植F1代种子,混收后获得F2代种子;(2)稻瘟病鉴定:在稻瘟病圃中种植F2代群体,进行抗稻瘟病鉴定筛选,选择抗性较强的单株获得F3代种子;(3)测恢:种植F3代株系材料,选择目标类型的株系与常用水稻不育系进行测交,分别收获单株获得F4代种子和对应的一代测交种;(4)重复第(3)步的工作,直至...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能刚陈启刚鄢小青谢应平雷云龙黎小冰陈惠查谭金玉焦爱霞阮仁超
申请(专利权)人:贵州省农作物品种资源研究所丹寨县农业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贵州,5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