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冬枣幼苗的繁育移栽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8829972 阅读:54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9-04 23:4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冬枣幼苗的繁育移栽方法,特点在于该方法通过土壤选择、控制、幼苗水肥合理培育、定植前后土壤、树苗管理、种植过程中土肥水管理、病虫害管理、整形整枝等系统的、整体的培植工艺,提高冬枣树幼苗移栽的成活率。合理的水肥管理、枝条管理既可以为冬枣植株提供有针对性的肥料,又促进了植株的对肥料的吸收,长期使用后可以使突然形成良性肥力循环,具有较强的逐年高产、高品的连续性,避免利用化学肥料破坏土壤的自修复功能,便于大规模推广应用。

Breeding and transplanting method of winter jujube seedlings

The invention relates to a breeding and transplanting method for winter jujube seedlings, which is characterized in that the method improves winter jujube seedlings transplanting by systematic and integral cultivation techniques such as soil selection, control, rational cultivation of seedlings water and fertilizer, soil before and after planting, seedling management, soil, fertilizer and water management, pest and disease management, pruning and so on. Survival rate. Reasonable water and fertilizer management and branch management can not only provide targeted fertilizers for winter jujube plants, but also promote the absorption of fertilizers. After long-term use, a benign fertility cycle can suddenly form, with a strong year-by-year high yield, high-grade continuity, to avoid the use of chemical fertilizers to destroy soil self-repair function. It is convenient for large-scale popularization and applica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冬枣幼苗的繁育移栽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冬枣种植
,具体涉及一种冬枣幼苗的繁育移栽方法。
技术介绍
枣子是我国一种重要的水果,由于其耐旱、耐涝、适应性强的特点,是发展节水型林果业的首选良种,也是较多种植农户经济收入的主要来源。枣子幼苗的繁育种植过程中土肥水等种植步骤的使用对其产量和质量起到关键作用。目前在冬枣的栽植过程中存在较多缺陷:一是没有对枣子的具体营养需求以及土壤营养特点做出针对,只是简单的提供氮磷等大量养分,多以化肥为主、有机肥为辅,极易产生化药残留并污染环境;二是无法对土壤起到改良效果,长期来看将导致土壤贫瘠,不适合种植;三是缺少系统的种植栽培方法,导致冬枣幼苗的成活率不高。现有工艺中,多为在土壤或整枝或肥水等单方面的管理和研究,缺少对冬枣幼苗培植的研究,导致新建冬枣园死株严重、成活率低,究其原因,主要为浇水太勤或太多,不及时中耕,板结严重,或者定植时埋土太深,根系透气不良,窒息而死;或者定植后未覆盖地膜,表层土壤疏松,保水性太差,根系因干旱缺水而枯死;或者定植沟施肥过于集中穴施,产生肥害烧根致死;或者温度、空气湿度和光照条件及土壤条件不能满足树体的需求。虽然也有一些提高枣树成活率的针对性的栽培方法,但大多只取一点,不够全面,没有细节上的综合控制,导致冬枣枣树成活率依然不高,即使成活的,前两年冬枣树的生长量较低。因此,需要一种冬枣幼苗的整体系统科学的培植方法,来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就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的一种冬枣幼苗的繁育移栽方法,该方法通过土壤选择、幼苗培育、定植前后土壤、树苗管理、种植过程中土肥水管理、病虫害管理、整形整枝等系统的、整体的培植工艺,提高冬枣幼苗的成活率和健硕程度,为后期果实产量和品质打好基础。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冬枣幼苗的繁育移栽方法方案是通过如下技术措施来实现的:(1)选取地势平坦、排灌条件良好、含盐量小于0.2%、pH值在6-8、土层厚度在90cm以上的微碱性沙土壤作为种植地,选取颗粒饱满的种子进行播种,播种深度为2cm,播种间距为10-15cm,播种后覆盖地膜,直至出芽;(2)在冬枣株苗的高度长至30-45cm以下时,每亩施加肥料10kg,所述肥料为磷酸二铵,每30天施肥一次,4-6天浇水一次;(3)在冬枣株苗的高度长至45~55cm时,对冬枣株苗摘心,促使砧苗加粗,采用带木质部芽接或者皮下接进行嫁接,待嫁接的接芽长度达到30cm时进行绑扶,以防风刮折断,2-3天浇水一次。(4)当冬枣株苗的高度长至80-110cm时,直径超过1cm时进行移栽定植,栽植时,按规划的株行距划线定点,按1米见方的栽枝穴,将表土与心土分放,每穴施入有机肥40~60公斤、磷酸二氨0.5~1.5公斤,与表土混匀;移栽后冬前培20~30cm高的土堆,将幼树在清水中浸泡7-10h,然后定干,给树干绑草把,到春季扒去土堆,树盘覆盖地膜,对栽好的苗木进行喷杀虫药后进行套袋,上下扎口,上扎口离苗顶端5-8cm,下扎口在苗木根茎部位,抹去袋内嫁接带以下以及砧木上发的芽;(5)土肥水管理:定植前覆盖20-30cm厚的麦草,在冬枣树行间种植植物,一年进行3-5次收割,并将收割后的植物覆盖在树盘处,每年冬枣采收后开环状沟施入基肥,每株施有机肥60~90公斤,加入微生物菌基质肥1~2公斤,追肥每年进行3-4次,每年在冬枣树进入休眠期的最后十天内浇水一次,每次浇水至地面留水1-4cm;(6)防治病虫害:枣树发芽前,全树喷一次5度石硫合剂,5月上、中、下旬各喷1次菊酯类农药;(7)整形修剪:冬季修剪时,对幼龄树主干部位采用重截、刻芽和选留自然萌生枣头的方法培养骨干枝,经过摘心控制生长势,使其转化为结果枝组,骨干枝以外的枣头暂作辅养枝保留利用;夏季修剪时,通过抹芽、疏除过密枣头,调整枝组方向和开张角度,以及枣头摘心调整控制各个新枝的长势和角度。以上微生物菌基质肥组分及含量百分比为包括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Subtilis)(1~2)亿/ml、苏云金芽孢杆菌(Bacillusthuringiensis)(1~2)亿/ml、棕色固氮菌(Azotobactervinelandii)(1~2)亿/ml、干酪乳酸杆菌(1~2)亿/ml、稻草30%~50%,棉籽油渣5%~20%、草炭5%~15%,炉渣5%~10%,杂骨粉5%~10%,腐殖土5%~10%、蚕沙5%~10%、醋酸钙1%~3%、硫酸亚铁0.2%~0.5%、磷酸二氢铵1%~5%、羟丙甲基纤维素1%~5%、石膏粉3%~6%、丙烯酰胺0.1%~0.5%、马来酸酐0.1%~0.5%、过硫酸铵1%~3%、壳聚糖5%~10%、纳米零价铁0.5%~1.5%、,夏枯草1%~5%、金钱草1%~3%、丝瓜络1%~3%、青蒿1%~3%、益母草1%~3%。以上有机肥为湿猪粪或湿鸡粪或湿牛粪,有机肥的含水率低于35%。以上步骤(5)中春季抹去主干上的芽和主蔓上的无用芽;夏季摘心3-5次,使新稍控制在35cm以下;冬季在叶片完全掉落后,截去无用枝、病虫枝和当年结果母枝。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技术效果为:本申请中方案中的微生物菌制剂枯草芽孢杆菌、苏云金芽孢杆菌、棕色固氮菌、干酪乳酸杆菌,可以增加作物抗逆性、固氮、解钾,、杀虫,增强植株对有机质营养的汲取,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改善土壤结构,稻草、棉籽油渣、草炭、炉渣、杂骨粉、腐殖土、蚕沙、夏枯草、金钱草、丝瓜络、青蒿、益母草等组分营养元素全面,能够促进植物代谢及抗菌抑病,能够有效促进冬枣的光合作用及抑菌功效,且对环境不造成任何污染,壳聚糖、醋酸钙、硫酸亚铁、磷酸二氢铵、羟丙甲基纤维素、石膏粉、丙烯酰胺、马来酸酐、过硫酸铵、纳米零价铁等组分,提高了微量元素的同时,利用壳聚糖、羟丙甲基纤维素、石膏粉等基质将微量元素固定,可以实现较长时间的释放,起到缓释效果,大大提高了幼苗的成活率。整体上,该方法通过土壤选择、定植前后土壤、树苗管理、种植过程中土肥水管理、病虫害管理、整形整枝等系统的、整体的培植工艺,提高冬枣树幼苗移栽的成活率。合理的水肥管理、枝条管理既可以为冬枣植株提供有针对性的肥料,又促进了植株的对肥料的吸收,长期使用后可以使突然形成良性肥力循环,具有较强的逐年高产、高品的连续性,避免利用化学肥料破坏土壤的自修复功能,便于大规模推广应用。具体实施方式为能清楚说明本专利技术方案的技术特点,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阐述。实施例:(1)选取地势平坦、排灌条件良好、含盐量小于0.2%、pH值在6-8、土层厚度在90cm以上的微碱性沙土壤作为种植地,选取颗粒饱满的种子进行播种,播种深度为2cm,播种间距为10-15cm,播种后覆盖地膜,直至出芽;(2)在冬枣株苗的高度长至30-45cm以下时,每亩施加肥料10kg,所述肥料为磷酸二铵,每30天施肥一次,4-6天浇水一次;(3)在冬枣株苗的高度长至45~55cm时,对冬枣株苗摘心,促使砧苗加粗,采用带木质部芽接或者皮下接进行嫁接,待嫁接的接芽长度达到30cm时进行绑扶,以防风刮折断,2-3天浇水一次。(4)当冬枣株苗的高度长至80-110cm时,直径超过1cm时进行移栽定植,栽植时,按规划的株行距划线定点,按1米见方的栽枝穴,将表土与心土分放,每穴施入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冬枣幼苗的繁育移栽方法,其特征在于:(1)选取地势平坦、排灌条件良好、含盐量小于0. 2%、pH值在6‑8、土层厚度在90cm以上的微碱性沙土壤作为种植地,选取颗粒饱满的种子进行播种,播种深度为 2cm,播种间距为 10‑15cm,播种后覆盖地膜,直至出芽;(2)在冬枣株苗的高度长至30‑45cm以下时,每亩施加肥料10kg,所述肥料为磷酸二铵,每30天施肥一次,4‑6天浇水一次;(3)在冬枣株苗的高度长至45~55cm时,对冬枣株苗摘心,促使砧苗加粗,采用带木质部芽接或者皮下接进行嫁接,待嫁接的接芽长度达到30cm时进行绑扶,以防风刮折断,2‑3天浇水一次;(4)当冬枣株苗的高度长至80‑110cm时,直径超过1cm时进行移栽定植,栽植时,按规划的株行距划线定点,按 1 米见方的栽枝穴,将表土与心土分放,每穴施入有机肥 40 ~ 60 公斤、磷酸二氨 0.5 ~ 1.5 公斤,与表土混匀; 移栽后冬前培20 ~ 30 cm高的土堆,将幼树在清水中浸泡7‑10h,然后定干,给树干绑草把,到春季扒去土堆,树盘覆盖地膜,对栽好的苗木进行喷杀虫药后进行套袋,上下扎口,上扎口离苗顶端5‑8cm,下扎口在苗木根茎部位,抹去袋内嫁接带以下以及砧木上发的芽;(5)土肥水管理 :定植前覆盖 20‑30cm厚的麦草,在冬枣树行间种植植物,一年进行3‑5次收割,并将收割后的植物覆盖在树盘处,每年冬枣采收后开环状沟施入基肥,每株施有机肥 60~ 90 公斤,加入微生物菌基质肥1~2公斤,追肥每年进行 3‑4 次,每年在冬枣树进入休眠期的最后十天内浇水一次,每次浇水至地面留水1‑4cm;(6)防治病虫害 :枣树发芽前,全树喷一次 5 度石硫合剂,5 月上、中、下旬各喷 1 次菊酯类农药;(7)整形修剪 :冬季修剪时,对幼龄树主干部位采用重截、刻芽和选留自然萌生枣头的方法培养骨干枝,经过摘心控制生长势,使其转化为结果枝组,骨干枝以外的枣头暂作辅养枝保留利用;夏季修剪时,通过抹芽、疏除过密枣头,调整枝组方向和开张角度,以及枣头摘心调整控制各个新枝的长势和角度。...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冬枣幼苗的繁育移栽方法,其特征在于:(1)选取地势平坦、排灌条件良好、含盐量小于0.2%、pH值在6-8、土层厚度在90cm以上的微碱性沙土壤作为种植地,选取颗粒饱满的种子进行播种,播种深度为2cm,播种间距为10-15cm,播种后覆盖地膜,直至出芽;(2)在冬枣株苗的高度长至30-45cm以下时,每亩施加肥料10kg,所述肥料为磷酸二铵,每30天施肥一次,4-6天浇水一次;(3)在冬枣株苗的高度长至45~55cm时,对冬枣株苗摘心,促使砧苗加粗,采用带木质部芽接或者皮下接进行嫁接,待嫁接的接芽长度达到30cm时进行绑扶,以防风刮折断,2-3天浇水一次;(4)当冬枣株苗的高度长至80-110cm时,直径超过1cm时进行移栽定植,栽植时,按规划的株行距划线定点,按1米见方的栽枝穴,将表土与心土分放,每穴施入有机肥40~60公斤、磷酸二氨0.5~1.5公斤,与表土混匀;移栽后冬前培20~30cm高的土堆,将幼树在清水中浸泡7-10h,然后定干,给树干绑草把,到春季扒去土堆,树盘覆盖地膜,对栽好的苗木进行喷杀虫药后进行套袋,上下扎口,上扎口离苗顶端5-8cm,下扎口在苗木根茎部位,抹去袋内嫁接带以下以及砧木上发的芽;(5)土肥水管理:定植前覆盖20-30cm厚的麦草,在冬枣树行间种植植物,一年进行3-5次收割,并将收割后的植物覆盖在树盘处,每年冬枣采收后开环状沟施入基肥,每株施有机肥60~90公斤,加入微生物菌基质肥1~2公斤,追肥每年进行3-4次,每年在冬枣树进入休眠期的最后十天内浇水一次,每次浇水至地面留水1-4cm;(6)防治病虫害:枣树发芽前,全树喷一次5度石硫合剂,5月上、中、下旬各喷1次菊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尹魁林许可军
申请(专利权)人:滨州市沾化区冬枣实业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