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感染液体接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829334 阅读:69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9-01 18:3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防感染液体接头,包括第一液体接头和第二液体接头,第一液体接头包括公密封头、第一保护罩、定位台及软管,第二液体接头包括母密封头、第二保护罩及软管,第一保护罩位于公密封头的外围,定位台设置在第一保护罩的后端,且定位台的外径大于第一保护罩的外径,第二保护罩位于母密封头的外围,公密封头的外侧与母密封头的内侧配合连接,母密封头的外侧与第一保护罩的内侧配合连接,定位台的外侧与第二保护罩的内侧配合连接,第一液体接头与第二液体接头通过卡扣式方式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防感染、快速连接与分离及高密封性的优点。

An anti infective liquid junction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n anti-infective liquid joint, which comprises a first liquid joint and a second liquid joint. The first liquid joint comprises a public sealing head, a first protective cover, a positioning table and a hose. The second liquid joint comprises a mother sealing head, a second protective cover and a hose. The first protective cover is positioned outside the public sealing head. The table is arranged at the back end of the first protective cover, and the outer diameter of the positioning table is larger than the outer diameter of the first protective cover, the second protective cover is located at the outer edge of the master seal head, the outer side of the public seal head is connected with the inner side of the master seal head, the outer side of the master seal head is connected with the inner side of the first protective cover, and the outer side of the positioning table is connected with the second protective cover. The first liquid joint is fixedly connected with the second liquid joint through the buckle type mode. The utility model has the advantages of anti infection, quick connection and separation and high sealing performan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感染液体接头
本技术涉及医疗领域,尤其涉及适用于液体管路连接的一种防感染液体接头。
技术介绍
液体管路连接在临床中很常见,如利用设备进行自动腹膜透析(APD)中腹膜透析液体与设备耗材的连接、手动腹膜透析(CAPD)液体与人体的连接、血透的液体管路连接等,因临床的特殊性,对液体管路连接时的防感染、连接便捷性及可靠性有较高要求。市面上常见的连接方式有:穿刺针连接、鲁尔接头连接、特定螺纹连接等,其都不能全部满足上述临床需要。如穿刺针连接,用穿刺针插入带防脱落装置的管路或者胶塞,其仅有防脱落装置,无保护装置,仅穿刺针中间有凸起的防护件,其防护件凸起较小,其主要作用是穿刺时起穿刺作用,不能起到防感染作用。临床操作时人手容易触及针头和液体管路,造成感染。此外,因为防脱落装置的弊端,使用中或者使用完毕后分离较困难,造成更换液体或管路较困难。穿刺针插入胶塞连接,还容易受外力脱落,甚至胶塞在插入时有橡胶脱落造成落屑的危险。因穿刺针原理为穿刺,密封效果较差。鲁尔接头为单头防护,其虽有保护罩,但其与液体接触部分高出保护罩,不能有效避免污染和感染。并且因其为螺纹连接,使得连接和分离效果较差。特定螺纹连接无防护或单头防护,无法避免感染问题。并且因其螺纹数较多,不仅连接、分离困难,而且连接后会导致管路旋转扭曲,临床中甚至出现因管路旋转扭曲受力,治疗过程中引起螺纹松动,导致漏液。提供一种适用于液体管路连接的具有防感染、快速连接与分离及高密封性的接头,是本技术需要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适用于液体管路连接的具有防感染、快速连接与分离及高密封性的接头,是本技术需要解决的问题。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防感染液体接头,包括第一液体接头和第二液体接头,所述第一液体接头包括公密封头、第一保护罩、定位台及软管,所述第二液体接头包括母密封头、第二保护罩及软管,所述第一保护罩位于所述公密封头的外围,所述定位台设置在所述第一保护罩的后端,且所述定位台的外径大于所述第一保护罩的外径,所述第二保护罩位于所述母密封头的外围,所述公密封头的外侧与所述母密封头的内侧配合连接,所述母密封头的外侧与所述第一保护罩的内侧配合连接,所述定位台的外侧与所述第二保护罩的内侧配合连接,所述第一液体接头与所述第二液体接头通过卡扣式方式固定连接。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液体接头还包括手防护台,所述手防护台设置在所述定位台的后端,且所述手防护台的外径大于所述定位台的外径。进一步的,所述第二液体接头还包括定位槽,所述定位槽设置在所述第二保护罩的前端内侧,所述手防护台与所述定位槽配合连接。进一步的,所述公密封头的前端位于所述第一保护罩的内部,所述母密封头的前端位于所述第二保护罩的内部。进一步的,所述定位台上固定设置有固定凸台,所述第二保护罩的前端内侧设置有与所述固定凸台配合的固定孔,与所述固定孔垂直设置有供所述固定凸台滑入的固定凸台导槽。进一步的,所述固定凸台的外径大于所述固定孔的内径。进一步的,所述母密封头的前端设置有内凸台。进一步的,所述公密封头的前端为锥形,所述公密封头的后端为圆柱形,所述内凸台与所述圆柱形的外侧配合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1)防感染本技术设计了三重结构,以避免人手或外物接触液体部位,有效防止液体接头污染,避免感染。1、在第一液体接头和第二液体接头上都设计了保护罩,有效防止人手或外物与公/母密封头接触,避免感染;2、在第一液体接头保护罩的后端设计了手防护台,在正常操作时,有效避免人手接触保护罩。第二接头的保护罩后端也起到了手防护台的作用;3、公/母密封头的前端都位于保护罩的内部,有效避免了与人手或外物的接触,避免感染。(2)快速连接与分离本技术公/母密封头采用卡扣式结构,在第一液体接头的定位台上设置固定凸台,在第二液体接头的第二保护罩上设置固定凸台导槽与固定孔。连接时,固定凸台沿固定凸台导槽滑动,达到固定凸台导槽底部时,旋转液体接头,使得固定凸台进入固定孔内,完成连接。又因固定凸台的高度大于固定凸台导槽,使得在使用过程中无脱落的情况。分离时,先旋转液体接头,使固定凸台偏离固定孔,然后向外操作,使固定凸台沿固定凸台导槽滑动,完成分离。(3)高密封性本技术液体接触部分采用公/母密封头紧配合的方式,实现密封,具体如下:1、公密封头的前端为锥形,后端为圆柱形,母密封头的前端设计有内凸台,连接时,锥形方便公密封头的插入,内凸台与圆柱形紧配合,实现密封。并且,公密封头后端的圆柱形使得不同模具之间的任意组装都能够保证密封。2、第一液体接头的第一保护罩的内侧与第二液体接头的母密封头的外侧配合连接、第一液体接头的手防护台与第二液体接头的定位槽配合连接,这两个配合连接起到辅助定位及固定的作用,保证了公密封头与母密封头同心。3、第一液体接头的手防护台与第二液体接头的定位槽配合连接,第一液体接头的固定凸台与第二液体接头的固定孔的配合连接,这两个配合连接决定了公密封头与母密封头紧配合的密封位置。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中的第一液体接头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中的第二液体接头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中的第一液体接头与第二液体接头连接后的剖视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中的第一液体接头与第二液体接头连接时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中的第一液体接头与第二液体接头连接后的结构示意图。其中,1-第一液体接头3-公密封头,4-第一保护罩,5-固定凸台,6-定位台,7-手防护台,8-手柄,9-软管2-第二液体接头,10-母密封头,11-第二保护罩,12-定位槽,13-固定凸台导槽,14-固定孔,15-内凸台。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如图1-2所示,本技术提出的防感染液体接头,包括第一液体接头1和第二液体接头2,其中,第一液体接头1包括公密封头3、第一保护罩4、定位台6及软管8,具体的,第一保护罩4位于公密封头3的外围,定位台6设置在第一保护罩4的后端,且定位台6的外径大于第一保护罩4的外径。第二液体接头2包括母密封头10、第二保护罩11及软管8,具体的,第二保护罩11位于母密封头10的外围。公密封头3的外侧与母密封头10的内侧配合连接,母密封头10的外侧与第一保护罩4的内侧配合连接,定位台6的外侧与第二保护罩11的内侧配合连接。通过在第一液体接头1和第二液体接头2上都设置保护罩,有效防止人手或外物与公密封头3和母密封头10接触,避免感染。为了进一步提高防感染效果,本实施例在第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防感染液体接头,包括第一液体接头和第二液体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液体接头包括公密封头、第一保护罩、定位台及软管,所述第二液体接头包括母密封头、第二保护罩及软管,所述第一保护罩位于所述公密封头的外围,所述定位台设置在所述第一保护罩的后端,且所述定位台的外径大于所述第一保护罩的外径,所述第二保护罩位于所述母密封头的外围,所述公密封头的外侧与所述母密封头的内侧配合连接,所述母密封头的外侧与所述第一保护罩的内侧配合连接,所述定位台的外侧与所述第二保护罩的内侧配合连接,所述第一液体接头与所述第二液体接头通过卡扣式方式固定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感染液体接头,包括第一液体接头和第二液体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液体接头包括公密封头、第一保护罩、定位台及软管,所述第二液体接头包括母密封头、第二保护罩及软管,所述第一保护罩位于所述公密封头的外围,所述定位台设置在所述第一保护罩的后端,且所述定位台的外径大于所述第一保护罩的外径,所述第二保护罩位于所述母密封头的外围,所述公密封头的外侧与所述母密封头的内侧配合连接,所述母密封头的外侧与所述第一保护罩的内侧配合连接,所述定位台的外侧与所述第二保护罩的内侧配合连接,所述第一液体接头与所述第二液体接头通过卡扣式方式固定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感染液体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液体接头还包括手防护台,所述手防护台设置在所述定位台的后端,且所述手防护台的外径大于所述定位台的外径。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感染液体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液...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肖维文杜正成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华仁医疗用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