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曹成书专利>正文

天蚕丝外科手术缝合线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882907 阅读:75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天蚕丝外科手术缝合线及其制备方法,该天蚕丝外科手术缝合线的线坯为天蚕丝编织线或加捻线,表面被覆有天蚕丝胶。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天蚕丝置于含有0.1-0.3wt%的钠盐,0.1-0.2wt%的表面活性剂,0.01-0.03wt%的渗透剂水溶液中浸泡15-20分钟;(2)起出凉干后,上机编织或加捻成所需规格大小的线坯;(3)在线坯上施天蚕丝胶;(4)加温定型,定型温度控制在80℃-100℃。本发明专利技术之天蚕丝外科手术缝合线,强度高,线道顺滑,易于打结;具有良好的可吸收性;对胰液、胆汁等碱性消化液有良好的耐受性;用于进行神经吻合,能够促进吻合神经的再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外科手术缝合线及其制备方法,尤其是涉及一种人体可吸 收的外科手术缝合线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根据外科手术缝合线的生物降解性,可分为非吸收缝合线和人体可吸收缝 合线两大类。非吸收缝合线在体内不降解,异物留在体内,易形成肉芽,给人体 潜藏着一种隐患,因此必须将缝合线拆除,这既给医生增添了麻烦,也给患者 带来了痛苦。另一种是可吸收缝合线,它在体内可以降解成为可溶性物质,被人体吸收,通常在2-6个月内从植入点消失。一般来说,理想的可吸收缝合线应具备四个基本要求(1)可预测的吸收 性;(2)可忽略的毒性;(3)在组织中能够保持一定时间长度的高强度特性, 易打结,具有良好的柔软性;(4)耐消毒,易灭菌处理。可吸收缝合线又分为水解吸收和酶解吸收两种。研制能够被吸收而又不用 拆线的新一代缝合线是国内外医学界长期追求的目标。当国外第三代高分子缝 合线进入国内市场后,减轻了人们外科手术拆线的苦恼,但效果还是没有达到 "完全吸收"的目的,且价格昂贵。近年来,国内可吸收缝合线的生产和研究 有较大的进展,但还是以肠衣线和高分子线为主,不能100%被吸收。国外在采用合成材料的同时,对源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天蚕丝外科手术缝合线,其特征在于,线坯为天蚕丝编织线或加捻线,表面被覆有天蚕丝胶。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曹成书李树根
申请(专利权)人:曹成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43[中国|湖南]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