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是一种治疗皮肤病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它是由以下重量配比的原料药制成的外用药物,白檀香8-12、楝叶7-9、菖蒲叶6-10;剪刀草6-10、牛膝6-10、薄荷8-12;吴茱萸5-7、芦荟5-7、黄柏5-7;蒲公英6-10、黄连5-7白藓皮6-10;板蓝根6-10。本发明专利技术中药组合物各原料药共同发生作用,经临床实验证明,对疮、疥、癣和荨麻疹等皮肤病具有显著的治疗作用,且标本兼治,不易复发。本发明专利技术还公开了一种含有上述中药组合物的布料,该布料可以用来制成衣物和床上用品。该布料将中草药原料的有效成份与布料进行有效的结合,以一种简单、方便的给药方式来治疗皮肤病,也可用于高血压的辅助治疗。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以中草药为原料的药物组合物,特别是一种治疗皮肤病 的中药组合物;本专利技术还涉及一种含有上述中药组合物的布料。技术背景我国人口多,患皮肤病的病人也多。有关皮肤病的文字记载,在我国大约已有3000多年历史。皮肤病种类繁多,有1000多种皮肤病。如真菌病常见的有手脚癣、体股癣;节肢动物引起的皮肤病如疥疮;过敏性皮肤病 常见的有接触性皮炎、湿疹、寻麻疹及多型红斑。疮、疥、癣和荨麻疹等皮 肤病是几种常见而多发的皮肤病,现有技术中多靠西药治疗,西药虽然见效 快,但西药治标不治本,且容易复发。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配伍合理、 疗效显著的治疗皮肤病的中药组合物。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另一个技术问题是提供了一种含有上述治疗皮肤病的 中药组合物的布料,其给药形式新颖,方便实用。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的。本专利技术是 一种治疗皮肤病的中药组合物,其特点是,它是由以下重量配比的原料药制成的外用药物,白檀香8—12剪刀草6—10 吴茱萸5—7 蒲公英6—10楝叶 7—9 菖蒲叶6—10 牛膝6—10 薄荷 8—12 ;芦荟 5—7 黄连 5—7黄柏5—7白藓皮6—10板蓝根6—10 。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还可以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来进一步实现。 以上所述的治疗皮肤病的中药组合物,其特点是,各原料药的重量配比如下 白檀香10 楝叶8 菖蒲叶8 ;剪刀草8 牛膝8 薄荷 10 ;吴茱萸6 芦荟6 黄柏 6 ;蒲公英8 黄连6白藓皮8 ;板蓝根8 。本专利技术中药组合物可以按常规方法提取出其有效成份,加入常规药用辅 料,按常规工艺制成临床上可适用的任何一种剂型的外用药剂,包括溶液、 糊剂、粉剂、霜剂、洗剂、软膏、酊剂和乳剂等等,用于治疗疮、疥、癣和 荨麻疹等皮肤病。以下是专利技术人所做的临床实验情况。1、药物。原料药(克)白檀香10 剪刀草8 吴茱萸6楝叶 8 牛膝8 芦荟 6菖蒲叶8 10 ; 黄柏 6蒲公英8 黄连6 白藓皮8 ;板蓝根8 。制法芦荟取汁,其余各原料药研末后水煎或者直接水煎,分别过滤, 混合滤液,加入芦荟汁,浓縮成膏状,由专利技术人自制。2、 使用方法,外用涂患处, 一日3次,用药5—10天。3、 试验结果。见下表<table>table see original document page 6</column></row><table>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还可以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来进一步实现。 本专利技术还公开了一种含有如上述技术方案所述的治疗皮肤病的中药组合物的 布料,其特点是,它采用以下方法制备,(1)选取以下重量配比的原料药,白檀香8—12 剪刀草6—10 吴茱萸5—7 蒲公英6—10楝叶 7—9菖蒲叶6—10牛膝6—10 薄荷 8—12芦荟 5—7 黄连 5—7黄柏 5—7 白藓皮6—10板蓝根6—10 ;(2) 芦荟取汁,其余各原料药研末后水煎或者直接水煎,分别过滤,混合滤 液,加入芦荟汁,浓縮成膏状;(3) 将膏状药物均匀抹在布料上,将布料置于高压釜内115°C—125。C热蒸化 30—50分钟,取出后置于40。C一5(TC水中进行漂洗,晾干即得。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还可以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来进一步实现。 以上所述的布料,其特点是,在步骤(1)中,所述的原料药的重量配比为, 白檀香10 楝叶8 菖蒲叶8 ;剪刀草8 牛膝8 薄荷 10 ;吴茱萸6 芦荟6 黄柏 6 ;蒲公英8 黄连6白藓皮8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还可以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来进一步实现。 以上所述的布料,其特点是,在步骤(3)中,将膏状药物均匀抹在布料上, 将布料置于高压釜内12(TC热蒸化40分钟,取出后置于45'C水中进行漂洗。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布料中含有中药组合物的有效成份,该布料可以用来制成 内衣、睡衣等衣物,也可以制成枕套、床单、被罩等床上用品。该布料应用 中医的敷贴疗法的原理,将中草药原料的有效成份与布料进行有效的结合, 以一种简单、方便的给药方式来治疗皮肤病,也可用于高血压的辅助治疗。在本专利技术中药组合物中,白檀香为君药,白檀香含挥发油,其主成分为 a及(3-白檀香烯(a-,卩-santalene)、檀蔽(santene)、檀砲酮(santenone)、 a-檀蔽醇,(a國santenol)、白檀香酮(santal one)、白檀香酸(santalic acid)、板蓝根8檀油酸(teresantalic acid);另含白檀香色素(santalin)、去氧白檀香色素 (deoxysantalin)等,性温,味辛;具有理气,和胃功效。楝叶为楝科植物 川楝或苦楝的叶,具有止痛,杀虫的功效,可治疝气,蛔虫,跌打肿痛,疔 疮,皮肤湿疹。菖蒲叶为为天南星科植物石菖蒲的叶,含挥发油0.25%,其中 主要成分为3-细辛醚73.4%、细辛醚13. 7%、石竹烯4. 0%、 a-萚草烯2.0。/。 和石菖醚等,具有"洗疥,大风疮"功效。剪刀草具有清热解毒的功效。牛 膝含皂甙,并含脱皮甾酮(ecdysterone)和牛膝甾酮(inokosterone),性平, 味苦、酸,功能主治补肝肾,强筋骨,逐瘀通经,引血下行。薄荷性凉, 味辛,功能主治宣散风热,清头目,透疹,可用于口疮、风疹、麻疹等。 吴茱萸具有抗菌作用;芦荟则具有抗菌、修复组织损伤,对皮肤有保护作用。 黄柏清热燥湿,泻火除蒸,解毒疗疮,可用于疮疡肿毒,湿疹瘙痒。黄柏滋 阴降火。蒲公英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散结的功效。黄连具有清热燥湿,泻火 解毒功效。白藓皮能清热解毒、祛风除湿。板蓝根具有清热,解毒,凉血功 效。本专利技术中药组合物各原料药共同发生作用,经临床实验证明,对疮、疥、 癣和荨麻疹等皮肤病具有显著的治疗作用,且标本兼治,不易复发。 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进一步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具体技术方案,以便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进一 步地理解本专利技术,而不构成对其权利的限制。 实施例l。 一种治疗皮肤病的中药组合物,它是由以下重量配比的原料药 制成的外用药物,白檀香8 楝叶7 菖蒲叶6 ;剪刀草6 牛膝6 薄荷 8 ;吴茱萸5 芦荟 5 黄柏 5 ;蒲公英6 黄连5 白藓皮6 ;板蓝根6 ;其制备方法是,按常规方法提取出其有效成份,加入常规药用辅料,按 常规工艺制成溶液或糊剂,用于治疗疮、疥、癣和荨麻疹等皮肤病。实施例2。 一种治疗皮肤病的中药组合物,它是由以下重量配比的原料药制成的外用药物,白檀香12 楝叶 9 菖蒲叶10 ;剪刀草10 牛膝 10薄荷 12 ;吴茱萸7 芦荟7 黄柏 7 ;蒲公英10 黄连7 白藓皮10 ;板蓝根10 ;其制备方法是,按常规方法提取出其有效成份,加入常规药用辅料,按 常规工艺制成粉剂或霜剂,用于治疗疮、疥、癣和荨麻疹等皮肤病。实施例3。 一种治疗皮肤病的中药组合物,它是由以下重量配比的原料药制成的外用药物,白檀香10 楝叶 8 菖蒲叶8 ;剪刀草8 牛膝8 薄荷 10 ;吴茱萸6 芦荟6 黄柏 6 ;蒲公英8 黄连6 白藓皮8 ;板蓝根8 ;其制备方法是,按常规方法提取出其有效成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治疗皮肤病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它是由以下重量配比的原料药制成的外用药物, 白檀香 8-12 楝叶 7-9 菖蒲叶 6-10; 剪刀草 6-10 牛膝 6-10 薄荷 8-12; 吴茱萸 5-7 芦荟 5-7 黄柏 5-7; 蒲公英 6-10 黄连 5-7 白藓皮 6-10; 板蓝根 6-10。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兆玉,
申请(专利权)人:王兆玉,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2[中国|江苏]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