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阻止室外空气污染物入室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8828588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9-01 17:3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阻止室外空气污染物入室系统,包括室内外缓冲区和空气净化部件;其中,所述室内外缓冲区罩封建筑的入口,所述室内外缓冲区设有至少一个门;所述空气净化部件的一端通过第一管道与进风口连通,所述空气净化部件的另一端通过第二管道与出风口连通;所述出风口设置在所述室内外缓冲区内;所述空气净化部件包括净化段和风机。利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阻止自然空气入室系统使得室内外缓冲区内的洁净空气处于正压状态,可以阻止室外自然空气的进入。

A system for preventing outdoor air pollutants from entering the room

The utility model provides a system for preventing outdoor air pollutants from entering the room, which comprises an indoor and outdoor buffer zone and an air purification component, wherein the indoor and outdoor buffer zone covers the entrance of a building, and the indoor and outdoor buffer zone is provided with at least one door; one end of the air purification component is connected with the air inlet through a first pipe; The other end of the air purifying component is connected with the air outlet through a second pipe; the air outlet is arranged in the indoor and outdoor buffer zone; the air purifying component comprises a purifying section and a fan. The system provided by the utility model for preventing natural air from entering the room makes the clean air in the indoor and outdoor buffer areas in a positive pressure state, and can prevent the natural air from entering the roo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阻止室外空气污染物入室系统
本技术涉及空气净化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阻止室外空气污染物入室系统。
技术介绍
目前,大部分城市都有雾霾天气,特别是在冬季。当房屋的门或窗开启时,室外的较差的空气会进入到室内。由于房屋设计、室内对空气的使用等原因,室内一般处于负压状态,在门窗开启时,大量的室外较差的空气会涌入,带来了空气污染物,造成室内空气污染。为了阻止室外空气污染物从建筑入口处进入室内,现有方案是对建筑的通风及空调系统进行改造,具体是通过增加建筑的新风风量,保证建筑的新风风量大于建筑向室外的排风风量,使建筑整体上处于微正压状态,可阻止室外空气污染物通过建筑入口进入室内;该方案对原有的空调系统改造量大,工期长,实施难度大,改造费用高;大量新风的引入会大幅度增加建筑能耗,大大增加建筑采暖和空调的运行费用。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缺点和存在的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阻止室外空气污染物入室系统,用于在建筑入口开启时,防止室外较差的空气进入到室内。为实现上述目的及其他相关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阻止室外空气污染物入室系统,包括室内外缓冲区和空气净化部件;其中,所述室内外缓冲区罩封在建筑的入口,所述室内外缓冲区的设有至少一个门;所述空气净化部件的一端通过第一管道与进风口连通,所述空气净化部件的另一端通过第二管道与出风口连通;所述出风口设置在所述室内外缓冲区内;所述空气净化部件包括净化段和风机。于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风机设置于所述净化段的进风侧。于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风机设置于所述净化段的出风侧。于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室内外缓冲区为门斗。于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进风口设置在所述室内外缓冲区的壁上。于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进风口设置在室外。于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管道和/或第二管道上设置有以下任一项或多项:减震装置、静压箱、消声器。于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管道或第二管道为耐压软管或金属管道。于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阻止室外空气污染物入室系统还包括风量控制系统;其中,所述风量控制系统为以下任一种:设置在所述第一管道和/或第二管道上的至少一个阀件;压差控制系统;其中,所述压差控制系统包括控制器和压差监测仪,所述控制器和所述风机连接;手动控制器;其中,所述手动控制器和所述风机连接。于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进风口上设置有过滤器。如上所述,本技术提供的阻止室外空气污染物入室系统,具有以下有益效果:通过风机引入大于自然状态空气流量的待净化空气,待净化空气经净化段净化后,从出风口排出,进而在室内外缓冲区形成正压,当室内外缓冲区的门开启时,可以阻止室外未经过净化段净化的自然空气进入到室内外缓冲区,从而防止了室外环境中的污染物随空气进入室内,维护了室内空气的洁净度。相较于现有技术中,通过引入大量新风,以维持室内正压状态的方案,降低了室内采暖以及空调运行费用。附图说明图1为现有技术中自然空气进入到室内的气流组织俯视图;图2为现有技术中自然空气进入到室内的气流组织右视图;图3为本技术提供的阻止室外空气污染物入室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提供的阻止室外空气污染物入室系统的安装位置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提供的阻止室外空气污染物入室系统的工作原理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提供的阻止室外空气污染物入室系统的工作原理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提供的阻止室外空气污染物入室系统中的进气口安装位置示意图。元件标号说明(核对附图标记)1进风口2空气净化部件21净化段22风机3出风口4A第一管道4B第二管道5室外6B门7室内外缓冲区8A门9D门10C门11室内12自然空气13洁净空气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技术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技术的其他优点及功效。须知,本说明书所附图中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技术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技术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技术所揭示的
技术实现思路
所能涵盖的范围内。同时,本说明书中所引用的如“上”、“下”、“左”、“右”、“中间”及“一”等的用语,亦仅为便于叙述的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技术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变更
技术实现思路
下,当亦视为本技术可实施的范畴。目前中国北方的很多城市还经常发生雾霾等空气质量较差的天气,特别是在冬季,北方进入了供暖季,雾霾天气发生的天数较多。一般建筑的入口都具有门斗等室内外缓冲区7(见图1),当有人进入建筑的室内11(见图1)时,室外较脏的空气会进入到室内外缓冲区7,进而进入到室内11。其气流组织的俯视图可以如图1所示。当用户进入室内11时,开启A门8(或者开启B门6,或者同时开启A门8和B门6),进入到室内外缓冲区7,室外5的自然空气12通过A门8进入到室内外缓冲区7内;用户进而开启C门10(或者开启D门9,或者同时开启C门10和D门9),室外5的空气12进而通过C门10进入到室内11。上述室外5的空气12进入到室内11的气流组织右视图如图2所示。在雾霾等天气时,室外5的空气12中含有大量空气污染物,如果不对上述气流组织加以干预,在用户进出房屋时,大量空气污染物会进入室内11,造成室内空气污染。针对上述请求,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阻止室外空气污染物入室系统。如图3和图4所示,该系统包括室内外缓冲区7和空气净化部件2;其中,所述室内外缓冲区7罩封在建筑的入口,所述室内外缓冲区7设有至少一个门;所述空气净化部件2的一端通过第一管道4A与进风口1连通,所述空气净化部件2的另一端通过第二管道4B与出风口3连通;所述出风口3设置在所述室内外缓冲区内;所述空气净化部件2包括净化段21和风机22。在本技术的实施例中,建筑的入口是指建筑室内和室内外缓冲区7之间的门,例如图1中的C门10、D门9,通过其就直接进入了室内11。室内外缓冲区7可以为与建筑连体的起分隔、挡风、御寒等作用的建筑过渡空间,例如门斗;也可以为建筑落成后再设置的过渡空间。室内外缓冲区7设置一个或多个与室外5相通的门,以供室内11通过建筑的入口、室内外缓冲区7与外界连通。需要说明的是,图3和图4仅对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阻止室外空气污染物入室系统进行示例说明,其示出的各部件的相对位置,特别是净化段21和风机22的相对位置并不构成限制。进风口1设置在室内外缓冲区7内部区域之外的地方,例如室内外缓冲区7的壁上、室外5等。空气净化部件2设置的位置可以设置在室内外缓冲区7内部,例如室内外缓冲区7的地板上、室内外缓冲区7的吊顶处等,也可以设置在室内外缓冲区7内部区域之外的区域。风机22引入的待净化气体的量大于自然状态下经室内外缓冲区7的A门8(或者B门6,或者A门8和B门6)进入到室内外缓冲区的空气量。优选的,进入的待净化气体的量为自然状态下经室内外缓冲区7的A门8(或者B门6,或者A门8和B门6)进入到室内外缓冲区7的空气量的1.2至1.5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阻止室外空气污染物入室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室内外缓冲区和空气净化部件;其中,所述室内外缓冲区罩封在建筑的入口,所述室内外缓冲区设有至少一个门;所述空气净化部件的一端通过第一管道与进风口连通,所述空气净化部件的另一端通过第二管道与出风口连通;所述出风口设置在所述室内外缓冲区内;所述空气净化部件包括净化段和风机。

【技术特征摘要】
2017.10.23 CN 20172136929741.一种阻止室外空气污染物入室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室内外缓冲区和空气净化部件;其中,所述室内外缓冲区罩封在建筑的入口,所述室内外缓冲区设有至少一个门;所述空气净化部件的一端通过第一管道与进风口连通,所述空气净化部件的另一端通过第二管道与出风口连通;所述出风口设置在所述室内外缓冲区内;所述空气净化部件包括净化段和风机。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阻止室外空气污染物入室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机设置于所述净化段的进风侧。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阻止室外空气污染物入室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机设置于所述净化段的出风侧。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阻止室外空气污染物入室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室内外缓冲区为门斗。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阻止室外空气污染物入室系统,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尤晶李洪喜孟山青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华清凯尔空气净化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