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连杆式的起吊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819147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9-01 11:4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连杆式的起吊机构,涉及起吊设备技术领域。包括框架,框架包括对称设置的第一固定杆,第一固定杆的两端对称设置有第一连接柱,第一连接柱上设置有托架机构,第一固定杆的中间设置有位于第一连接柱之间的第二连接柱,第二连接柱上安装有多连杆机构;托架机构包括对称设置的吊钩,吊钩的顶面固定连接有耳板,耳板上设置有第二连接孔;多连杆机构包括连接板,连接板的中间设置有与第二连接柱转动连接的第三连接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在框架的两端对称安装托架机构,以及在框架的两侧安装与托架机构相连接的多连杆机构,有效的提高了连杆式的起吊机构的安全性能和生产效率,减轻了人们的劳动压力,便于人们对货物进行起吊。

A connecting rod type lifting mechanism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connecting rod type lifting mechanism, which relates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lifting equipment. The frame comprises a frame, which comprises a first fixed rod symmetrically arranged, a first connecting rod with two ends symmetrically arranged with a first connecting rod, a bracket mechanism on the first connecting rod, a second connecting rod positioned between the first connecting rod and a multi-connecting rod mechanism on the second connecting rod. Including a symmetrically arranged hook, the top surface of the hook is fixedly connected with an ear plate, and the ear plate is provided with a second connecting hole; the multi-link mechanism comprises a connecting plate, and the middle of the connecting plate is provided with a third connecting hole rotatably connected with the second connecting column. The utility model effectively improves the safety performance and production efficiency of the connecting rod type lifting mechanism by symmetrically installing the bracket mechanism at both ends of the frame and installing the multi-link mechanism connected with the bracket mechanism at both sides of the frame, thus reducing the labor pressure of the people and facilitating the lifting of good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连杆式的起吊机构
本技术属于起吊设备
,特别是涉及一种连杆式的起吊机构。
技术介绍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经常需要对货物进行起吊搬运,在起吊的过程中,需要用到起吊机构,而起吊机构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有效的帮助人们对货物进行转移,且起吊机构的性能决定着货物的安全状况。目前,市场上现有的起吊机构大多由吊环、吊带和吊钩组成,吊环上系有四个吊带,吊带的底端连接有吊钩,而此方式虽然结构简单,成本较低,但是具有以下四个缺点,1、在对货物进行多点起吊时,不易找到货物的重心,且容易造成货物的滑落,造成安全事故;2、在高强度和快节奏的生活生产中,此起吊机构耗时较长,难以满足快节奏的生产需求;3、此起吊机构在长时间或高频率的使用之后,其构件磨损,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且不易被人们发现;4、自锁性能差,对货物固定不牢靠。因此急需一种安全可靠,工作效率高和使用方便的起吊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连杆式的起吊机构,通过在框架的两端对称安装托架机构,以及在框架的两侧安装与托架机构相连接的多连杆机构,解决了现有起吊机构安全性能差、工作效率低、不具有自锁功能和易发生安全事故的问题。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本技术为一种连杆式的起吊机构,包括框架,所述框架包括对称设置的第一固定杆,所述第一固定杆的两端对称设置有第一连接柱,所述第一连接柱上设置有托架机构,所述第一固定杆的中间设置有位于所述第一连接柱之间的第二连接柱,所述第二连接柱上安装有多连杆机构,所述第一固定杆的两端之间对称设置有第二固定杆,所述第二固定杆之间对称设置有与所述第一固定杆相连接的第三固定杆,所述第三固定杆与所述第一固定杆的连接处的顶面上固定连接有吊环座,所述吊环座上固定连接有吊环;所述托架机构包括对称设置的吊钩,所述吊钩的底部之间固定连接有第四固定杆,所述吊钩的顶部之间固定连接有夹紧把手,所述吊钩的顶端一侧设置有与所述第一连接柱转动连接的第一连接孔,所述吊钩的顶面固定连接有耳板,所述耳板上设置有第二连接孔;所述多连杆机构包括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的中间设置有与所述第二连接柱转动连接的第三连接孔,位于所述连接板外侧的所述第二连接柱上安装有防松螺母,所述连接板的两端对称设置有第四连接孔,所述第四连接孔与所述第二连接孔之间扣接有连杆。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固定杆与所述第二固定杆的连接处设置有第一加强筋。进一步地,相邻所述第三固定杆之间固定连接有固定柱。进一步地,所述固定柱与所述第三固定杆的连接处设置有第二加强筋。进一步地,所述吊钩为C型或L型结构体。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本技术框架由第一固定杆为主杆,并通过第二固定杆和第三固定杆进行加强固定,且连接处均设置有加强筋,有效的提高了连杆式的起吊机构的连接强度和安全性能,便于人们在高强度的生产中安全使用。2、本技术在框架的两端安装由吊钩、夹紧把手和耳板构成的托架机构,能够有效的将货物夹紧或托住,避免货物的滑落,保证货物和人的安全。3、本技术通过在框架的两侧安装由连接板和连杆构成的多连杆机构,能够有效的在托架机构夹紧货物的基础上,对托架机构进行锁死,有效的避免了安全事故的发生,且操作方便,便于人们使用。当然,实施本技术的任一产品并不一定需要同时达到以上所述的所有优点。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一种连杆式的起吊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现有技术中的起吊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框架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托架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的多连杆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的连接板结构示意图;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1-框架,2-托架机构,3-多连杆机构,4-吊环,101-第一固定杆,102-第二固定杆,103-第三固定杆,104-吊环座,105-第一加强筋,106-固定柱,107-第二加强筋,201-吊钩,202-第四固定杆,203-夹紧把手,204-第一连接孔,205-耳板,301-连接板,302-连杆,1011-第一连接柱,1012-第二连接柱,2051-第二连接孔,3011-第三连接孔,3012-防松螺母,3013-第四连接孔。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开孔”、“上”、“下”、“厚度”、“顶”、“中”、“长度”、“内”、“四周”等指示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组件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如图2所示,在现有技术中起吊机构大多由吊环1、吊带2和吊钩3组成,吊环1上均匀系有四个吊带2,吊带2的底端连接有吊钩3,通过四个吊钩3勾住货物的边角,然后提升吊环1来对货物进行起吊,此方式比较传统的,且其是目前使用最广的起吊机构,但是却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和缺点:在对货物进行多点起吊时,不易找到货物的重心,且容易造成货物的滑落,造成安全事故;在高强度和快节奏的生活生产中,此起吊机构耗时较长,难以满足快节奏的生产需求;此起吊机构在长时间或高频率的使用之后,其构件磨损,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且不易被人们发现;自锁性能差,对货物固定不牢靠。因此此传统起吊机构不能够满足日常的起吊任务的需求,具有一点的局限性和缺点。如图1和图3-6所示,本技术为一种连杆式的起吊机构,包括框架1,框架1包括对称设置的第一固定杆101,第一固定杆101的两端对称设置有第一连接柱1011,第一连接柱1011上设置有托架机构2,第一固定杆101的中间设置有位于第一连接柱1011之间的第二连接柱1012,第二连接柱1012上安装有多连杆机构3,第一固定杆101的两端之间对称设置有第二固定杆102,第二固定杆102与第一连接柱1011相对应,加强第一连接柱1011与托架机构2的连接强度,第二固定杆102之间对称设置有与第一固定杆101相连接的第三固定杆103,第三固定杆103与第一固定杆101的连接处的顶面上固定连接有吊环座104,吊环座104上固定连接有吊环4。托架机构2包括对称设置的吊钩201,吊钩201能够有效的将货物勾住或托住,吊钩201的底部之间焊接有第四固定杆202,第四固定杆202比第二固定杆102长50mm,能够有效的将托架机构2相对固定在框架1上,吊钩201的顶部之间固定连接有夹紧把手203,吊钩201的顶端一侧设置有与第一连接柱1011转动连接的第一连接孔204,吊钩201的顶面固定连接有耳板205,耳板205上设置有第二连接孔2051。多连杆机构3包括连接板301,连接板301的中间设置有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连杆式的起吊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框架(1),所述框架(1)包括对称设置的第一固定杆(101),所述第一固定杆(101)的两端对称设置有第一连接柱(1011),所述第一连接柱(1011)上设置有托架机构(2),所述第一固定杆(101)的中间设置有位于所述第一连接柱(1011)之间的第二连接柱(1012),所述第二连接柱(1012)上安装有多连杆机构(3),两个所述第一固定杆(101)的同一端之间设置有第二固定杆(102),所述第二固定杆(102)之间对称设置有与所述第一固定杆(101)相连接的第三固定杆(103),所述第三固定杆(103)与所述第一固定杆(101)的连接处的顶面上固定连接有吊环座(104),所述吊环座(104)上固定连接有吊环(4);所述托架机构(2)包括对称设置的吊钩(201),所述吊钩(201)的底部之间固定连接有第四固定杆(202),所述吊钩(201)的顶部之间固定连接有夹紧把手(203),所述吊钩(201)的顶端一侧设置有与所述第一连接柱(1011)转动连接的第一连接孔(204),所述吊钩(201)的顶面固定连接有耳板(205),所述耳板(205)上设置有第二连接孔(2051);所述多连杆机构(3)包括连接板(301),所述连接板(301)的中间设置有与所述第二连接柱(1012)转动连接的第三连接孔(3011),位于所述连接板(301)外侧的所述第二连接柱(1012)上安装有防松螺母(3012),所述连接板(301)的两端对称设置有第四连接孔(3013),所述第四连接孔(3013)与所述第二连接孔(2051)之间扣接有连杆(302)。...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连杆式的起吊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框架(1),所述框架(1)包括对称设置的第一固定杆(101),所述第一固定杆(101)的两端对称设置有第一连接柱(1011),所述第一连接柱(1011)上设置有托架机构(2),所述第一固定杆(101)的中间设置有位于所述第一连接柱(1011)之间的第二连接柱(1012),所述第二连接柱(1012)上安装有多连杆机构(3),两个所述第一固定杆(101)的同一端之间设置有第二固定杆(102),所述第二固定杆(102)之间对称设置有与所述第一固定杆(101)相连接的第三固定杆(103),所述第三固定杆(103)与所述第一固定杆(101)的连接处的顶面上固定连接有吊环座(104),所述吊环座(104)上固定连接有吊环(4);所述托架机构(2)包括对称设置的吊钩(201),所述吊钩(201)的底部之间固定连接有第四固定杆(202),所述吊钩(201)的顶部之间固定连接有夹紧把手(203),所述吊钩(201)的顶端一侧设置有与所述第一连接柱(1011)转动连接的第一连接孔(204),所述吊钩(20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陶红保韩文明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三众智能装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