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手表带的带扣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8170 阅读:26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用于表带的带扣,它有固定于第一连接件的一壳体,设置在该壳体内以便在横向上移动的一对推板和用于推所述推板的一弹簧。一止动板设置在该壳体内用于止住被所述弹簧推的推板。带有一对啮合凸缘的一盖枢转地连接于该壳体的一端。所述盖设置得使啮合凸缘与推板的啮合突出部分相啮合。有一供打开用的弹簧用于把盖推向打开位置。(*该技术在201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手表带的带扣。公开号为4-54216的日本技术专利申请中揭示了由本专利技术申请人提出的一种用于表带的带扣。这种带扣包括一个啮合件和一可转动地安装在该啮合件的一端上的一盖板。所述的啮合件包括一壳体,一第一推板和一第二推板。所述的盖板有从其下侧面伸出的和带有一钩件的一块啮合板和带有一向下的斜面的上压板。所述的第一推板和第二推板可滑动地安装在壳体中,以使其可在相对于表带的纵向的一横向方向上移动,此两推板被一弹簧的弹力趋向于把它往外推。两个止动销设置在壳体中,各与在该推板中形成的槽滑动地啮合以阻止推板移离壳体。在这样一种带扣中,止动销端是暴露在该壳体的表面上的。其结果是有损于该带扣的外观。另外,这种推板在壳体内的装配过程比较复杂。本专利技术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其止动销的一端不暴露在外因而具有理想外观的用于手表表带的带扣。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其装配过程简化具有较低制造成本的表带扣。本专利技术的用于具有第一带件和第二带件的表带的带扣包括连接于该第一带件的一第一连接件,带有一啮合件且连接于该第二带件的一第二连接件,一固定于该第一连接件的一底板,在底板的一部分上形成的一壳体,设置在该壳体内可在相对于表带的纵向的横向上移动的一对推板。每块推板有一啮合突出部分和在该啮合突出部上形成的一斜面,并由一弹簧的弹力趋向于把它向外推。一止动板设置在壳体内用于将由弹簧机构推着它向外的每一块推板停止在推板的一外端从第一连接件伸出的位置上。该带扣有一枢转地连接于该底板一端的盖子,所述的盖有设在其一下侧面上的一对啮合凸缘。所述的盖子设置得使啮合凸缘与推板的啮合突出部分相啮合。一打开弹簧设置在底板和盖子之间,用于把盖子推向打开位置,由此在所述啮合凸缘被从推板的啮合突出部释放开时,该盖子可由弹簧自动打开。现参照附图进一步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的上述和别的目的和特征。附图说明图1是作为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实施例的用于表带的带扣的透视图,图中所示是处在结合状态;图2是在一第一连接件上的带扣的透视图;图3是一第二连接件的透视图;图4是该带扣的剖切平面视图;图5是沿图4的Ⅴ-Ⅴ线的带扣的剖切侧视图;图6是沿图4的Ⅵ-Ⅵ线的带扣的剖切侧视图;图7是作为本专利技术第二实施例的带扣的透视图;图8是第二实施例的带扣的一剖切平面视图;图9是沿图8的Ⅸ-Ⅸ线的带扣的剖切侧视图;图10是沿图8的Ⅹ-Ⅹ线的带扣的剖切侧视图;图11是作为本专利技术的第三实施例的带扣的透视图;图12是表示第三实施例的带扣的主要部分的一分解剖视图;图13是该带扣的一剖切平面视图;图14是该带扣的一纵向剖切视图;图15是该带扣的一横向剖切视图。现请参看图1至4。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带扣1包括连接于表带的第一带件32的一第一连接件2,一连接于一第二带件32的一第二连接件3,安装在所述第一连接件2上的一底板5和枢转地设置在该底板5上的一盖子8。所述的第一连接件2包括一对侧座6,其中每一个带有一矩形孔16,一连杆7和横向地设在侧座6之间和固接于该侧座6的一止动板9。所述的第二连接件3包括一对侧座28、横向地设置在侧座28之间的一啮合连接件29,以及横向地设置在与所述啮合连接件29相对的两侧座间的连接件30。如图5所示,底板5的一个端部弯曲成一壳体11而在其另一端部形成一圆形部分13。一对槽口12形成在壳体11的端侧面上以在壳体中形成凹口。所述的盖子8有在它的一个端部上形成的、对应于壳体11的槽口12的、彼此相对的一对啮合凸缘14和设在其另一端部上的一对连接的圆形部分31。每个啮合的凸缘14有一个向内突出的钩15和在其下侧上的一个向下的斜面15a。每个连接部分31都有一个连接孔17。该圆形部分13的内径大于孔17的内径。一对推板18可滑动地安装在该壳体11的空间内以便在表带的横向方向上移动。这两个推板18在结构上是相同的并对称地设置在壳体11内。每个推板18有从侧座6的开口16突伸出的一个操作突出部19、在其一侧上形成的、对应于所述壳体11的槽口12的一个凹槽20、横向地从所述凹槽20的内侧壁突出和有一个向下的斜面21a的一个啮合突出部21、在相对该凹槽20的另一侧上形成的一个凹槽22以及在与该操作突出部19相对的一个凹槽23。一复位弹簧24设置在相对的两块推板18的凹槽23之间以便把两推板向外推。止动板9相邻推板18设置。该止动板9有与推板的凹槽22啮合的一对突出部10。在装配时,先如图5中的点划线所示打开壳体11。壳体11的两侧对应于矩形开口16紧靠在第一连接件2的侧座6上。推板18从两侧座6的两开口16插入壳体11。在此时,由于壳体11是打开的在两推板和壳体的侧壁之间形成一个间隙,每一块推板可通过止动板9的凸出部10而插入壳体内。随后,将弹簧24设置在两推板之间。每一推板的操作突出部19从开口16伸出,而每个突出部分10与相应的推板18的各凹槽22相啮合。这样,每块推板18借助突出部10被停止在该推板的操作突出部10伸出侧板(座)6的位置上。然后,在图5中由点划线所示的壳体11的上部通过弯曲下角被向下压到图5的实线位置上,以使壳体11固定在第一连接件2内。该止动板9可以在装配带扣时和推板一起插进该壳体11中。盖子8通过如下面所述的一个销25与底板5相连。一衬套26被插进该圆形部分13以使该圆形部分13的内径等于孔17的内径。一供打开用螺旋弹簧27设置在相邻衬套26的圆形部分13中。该螺旋弹簧27的一个内端固定于所述的圆形部分13而弹簧27的外端27a从圆形部分13通过一槽伸出。盖子8的连接部分31与圆形部分13的两侧啮合,而销25依次地插入该连接部分31的内孔17、弹簧27、衬套26和另一连接部分31的内孔17中。这样,盖8就枢转地设置在底板5上。弹簧27的外端27a紧靠在盖8的下侧面上以使盖8被该弹簧27向外地推动,如图1所示那样被打开。现在来说明该带扣的扣合方法。连接于底板5的该盖子8从其下侧面插入该第二连接件3的啮合件29和连接件30之间的开口中。该啮合件29放置在底板5上而盖8绕着销25越过啮合件29向壳体11转动以使啮合凸缘14插进壳体的槽口12中。钩子15的向下的斜面15a与各推板18的啮合突出部21的斜面21a啮合以将突出部21向内推因而克服弹簧24的弹力推动推板18。在斜面15a通过斜面21a时,啮合突出部21由于弹簧24作用而复位并与钩15相啮合。这样,盖板8就锁在底板5的壳体11上以使第一连接件2如图4和5所示那样被扣合到第二连接件3上。为了卸开带扣1,同时推动所述的操作突出部19以使啮合突出部21脱开该啮合突缘14的钩15。由于弹簧27的一端是紧靠在盖8的下侧面上一直有将它向上推的趋势,因此在钩15脱离突出部21时,盖8便自动地打开。此后啮合件29从盖8脱开,这样,该第二连接件3就与第一连接件2脱扣。现请参看示出第二实施例的图7至10,该第二实施例的带扣40包括连接于表带的第一带件的一第一连接件42、连接于第二带件的第二连接件43、安置在该第一连接件42上的一底板45和枢转地安置在该底板45之上的一盖子44。所述的第一连接件42有一对侧座46和横向设置在所述两侧座46之间的一连接件47。该第二连接件3有一对侧座68、设置在两侧座之间的一横向的啮合件69和与该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带有第一带件(32)和第二带件(33)的表带的带扣,该带扣包括连接于该第一带件的一第一连接件(2),带有一啮合件并连接于第二带件的一第二连接件(3),一固定在所述第一连接件上的底板(5)。在底板的一部分上形成的一壳体(11),设置在壳体内以便可在相对于该表带的纵向作横向移动的一对推板(18),所述的推板的各有一啮合突出部(21)和一个在该啮合突出部上形成的一斜面(21a),用于将推板向外推的弹簧装置(24),用于使被弹簧装置向外推的各推板停止在该推板的一外端从第一连接件中伸出的位置上的止动装置(10),枢转地连接于所述底板的一端的一个盖(8),其特征在于:该止动装置(10)是设置在壳体内,啮合凸缘装置(14)设置在所述盖的一下侧面上;所述的盖设置得使啮合凸缘装置与所述推板的啮合突出部分相啮合;一供打开用的弹簧27设置在所述底板和所述盖之间用以推动所述盖至一打开位置。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山县英朝生
申请(专利权)人:雪铁城钟表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