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软控制电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816567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9-01 10:5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软控制电缆,包括缆芯以及套在缆芯外部的护套组件,缆芯包括绞合在一起的四组线芯和填充层,线芯由铜导体通过挤包交联聚乙烯绝缘层构成,护套组件由内而外依次为隔离层、屏蔽层、阻水层、阻燃层和外护套,屏蔽层和阻水层之间设置有吸水珠,吸水珠围绕屏蔽层形成一圈。采用5类结构的铜导体和交联聚乙烯绝缘层,保证了产品的柔软性能和优异的电性能;采用铜丝编织屏蔽,使产品具有优异的屏蔽性能和柔软性能;采用超强吸水膨胀材料、复合阻水带双层绕包以及吸水珠,使产品具有优异的阻水性能。

A new soft control cable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new type of soft control cable, which comprises a cable core and a sheath assembly sleeved on the outside of the cable core. The cable core comprises four groups of wire cores and a filling layer stranded together. The wire core is composed of copper conductors through an extruded cross-linked polyethylene insulating layer. The sheath assembly consists of an isolation layer, a shielding layer, a water barrier layer, and a water barrier layer in turn. A water absorbing bead is arranged between the flame retardant layer and the outer sheath, and the water absorbing bead forms a circle around the shielding layer. Five types of copper conductors and cross-linked polyethylene insulating layers are used to ensure the softness and excellent electrical properties of the products; copper wire braided shielding is used to make the products have excellent shielding and softness properties; super water-absorbing and expanding materials, double-layer wrapping of composite water-stopping belt and water-absorbing beads are used to make the products have excellent resistance. Water performan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软控制电缆
本技术涉及电缆,尤其涉及一种新型软控制电缆。
技术介绍
控制电缆适用于交流额定电压450/750V及以下电器仪表的连接线和自动控制系统的传输线,随着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发展,控制电线电缆产品已达到了无处不在的地步,不同的使用环境的电气设备对电缆的性能都有不同的要求,尤其是对使用在公共设施场所控制系统中使用的电缆,要求具有阻燃、阻水、环保等性能,在鼠蚁危害区域尤其是南方地区还需要有防大鼠啃咬、防白蚁蛀蚀等特殊要求。对使用在空间狭窄的特殊环境要求电缆柔软,有韧性等。普通的电线电缆由于材料使用不当,结构不合理,不能满足实际需要。因此,需要一种新型软控制电缆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针对现有技术中之不足,提供一种具有无卤低烟阻燃、阻水、柔软、防鼠蚁性能的新型软控制电缆。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一种新型软控制电缆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新型软控制电缆,包括缆芯以及套在缆芯外部的护套组件,所述缆芯包括绞合在一起的四组线芯和填充层,所述线芯由铜导体通过挤包交联聚乙烯绝缘层构成,所述护套组件由内而外依次为隔离层、屏蔽层、阻水层、阻燃层和外护套,所述屏蔽层和所述阻水层之间设置有吸水珠,所述吸水珠围绕所述屏蔽层形成一圈。更进一步的,所述阻燃层(6)和所述阻水层之间设置有瓦楞状的泡沫。更进一步的,所述外护套(7)与所述阻燃层(6)之间设置有多根散热条。更进一步的,所述绝缘层为交联聚乙烯绝缘层。更进一步的,所述铜导体为5类结构镀锡铜导体,保证了产品结构的柔软性。更进一步的,所述填充层为吸水膨胀阻水带填充层。更进一步的,所述隔离层为线型低密度聚乙烯隔离层。不仅具有耐低温、耐疲劳性能,而且具有较好的润滑性,有利于提高产品的柔软性能。更进一步的,所述屏蔽层为铜丝编织而成的屏蔽层。更进一步的,所述阻水层包覆在屏蔽层上,采用遇水膨胀型复合阻水带,双层绕包,每层搭盖率不小于30%,保证每处阻水带不小于2层。其作用是阻止水通过屏蔽层和阻燃层之间的间隙沿着电缆纵向迁移。更进一步的,所述吸水珠为丙烯酸纳盐吸水珠,吸收锁住水分防止水分进一步移动。更进一步的,所述阻燃层采用氧指数大于50、厚度为0.25mm的无卤玻璃纤维带双层绕包,每层搭盖率不小于60%,每处无卤玻璃纤维带不小于4层,确保电缆阻燃性能达到A类要求。更进一步的,所述外护套为无卤低烟阻燃聚烯烃高聚物外护套,使得具有优异的防鼠防蚁阻燃性能。有益效果:本技术的一种新型软控制电缆,采用5类结构的铜导体和交联聚乙烯绝缘层,保证了产品的柔软性能和优异的电性能;采用铜丝编织屏蔽,使产品具有优异的屏蔽性能和柔软性能;采用超强吸水膨胀材料、复合阻水带双层绕包以及吸水珠,使产品具有优异的阻水性能。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一种新型软控制电缆的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明本技术,应理解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技术而不用于限制本技术的范围,在阅读了本技术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对本技术的各种等价形式的修改均落于本申请所附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如图1所示,本技术的一种新型软控制电缆,包括缆芯以及套在缆芯外部的护套组件,缆芯包括绞合在一起的四组线芯1和填充层2,线芯1由铜导体11通过挤包交联聚乙烯绝缘层12构成,护套组件由内而外依次为隔离层3、屏蔽层4、阻水层5、阻燃层6和外护套7,屏蔽层4和阻水层5之间设置有吸水珠51,吸水珠51围绕屏蔽层4形成一圈。阻燃层6和阻水层5之间设置有瓦楞状的泡沫。外护套7与阻燃层6之间设置有多根散热条。绝缘层12为交联聚乙烯绝缘层。铜导体11为5类结构镀锡铜导体,保证了产品结构的柔软性。填充层2为吸水膨胀阻水带填充层。隔离层3为线型低密度聚乙烯隔离层。不仅具有耐低温、耐疲劳性能,而且具有较好的润滑性,有利于提高产品的柔软性能。屏蔽层4为铜丝编织而成的屏蔽层。阻水层5包覆在屏蔽层上,采用遇水膨胀型复合阻水带,双层绕包,每层搭盖率不小于30%,保证每处阻水带不小于2层。其作用是阻止水通过屏蔽层和阻燃层之间的间隙沿着电缆纵向迁移。吸水珠51为丙烯酸纳盐吸水珠,吸收锁住水分防止水分进一步移动。阻燃层6采用氧指数大于50、厚度为0.25mm的无卤玻璃纤维带双层绕包,每层搭盖率不小于60%,每处无卤玻璃纤维带不小于4层,确保电缆阻燃性能达到A类要求。外护套7为无卤低烟阻燃聚烯烃高聚物外护套,使得具有优异的防鼠防蚁阻燃性能。本技术的一种新型软控制电缆,采用5类结构的铜导体和交联聚乙烯绝缘层,保证了产品的柔软性能和优异的电性能;采用铜丝编织屏蔽,使产品具有优异的屏蔽性能和柔软性能;采用超强吸水膨胀材料、复合阻水带双层绕包以及吸水珠,使产品具有优异的阻水性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软控制电缆,其特征在于:包括缆芯以及套在缆芯外部的护套组件,所述缆芯包括绞合在一起的四组线芯(1)和填充层(2),所述线芯(1)由铜导体(11)通过挤包交联聚乙烯绝缘层(12)构成,所述护套组件由内而外依次为隔离层(3)、屏蔽层(4)、阻水层(5)、阻燃层(6)和外护套(7),所述屏蔽层(4)和所述阻水层(5)之间设置有吸水珠(51),所述吸水珠(51)围绕所述屏蔽层(4)形成一圈。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软控制电缆,其特征在于:包括缆芯以及套在缆芯外部的护套组件,所述缆芯包括绞合在一起的四组线芯(1)和填充层(2),所述线芯(1)由铜导体(11)通过挤包交联聚乙烯绝缘层(12)构成,所述护套组件由内而外依次为隔离层(3)、屏蔽层(4)、阻水层(5)、阻燃层(6)和外护套(7),所述屏蔽层(4)和所述阻水层(5)之间设置有吸水珠(51),所述吸水珠(51)围绕所述屏蔽层(4)形成一圈。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软控制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阻燃层(6)和所述阻水层之间设置有瓦楞状的泡沫。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软控制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铜导体(11)为5类结构镀锡铜导体。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软控制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填充层(2)为吸水膨胀阻水带填充层。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软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有明胡建中杜娟吕宏光陈宇飞吴子剑路永鸣朱金鑫钱永红谈生文冯定洋苗福庆杜刚
申请(专利权)人:扬州市金鑫电缆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