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建筑基柱及其防护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806629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9-01 07:4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建筑基柱及其防护结构,包括基柱和地面,所述基柱的表面固定连接有放置平台,并且放置平台底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固定箱,所述基柱的表面且位于放置平台的底部套设有圆环防护罩,涉及建筑基柱技术领域。该建筑基柱及其防护结构,大大的提高了建筑物的稳定性,当基柱在人为或其他因素造成的碰撞时,可以很好的对碰撞产生的冲击力进行缓冲,避免了基柱的损坏或倾斜对使用者造成的安全隐患,防护性能高,能够很好的增强基柱自身的稳定性,且产生晃动时具有多重防护,便于使用者放置一些物品,当天气潮湿时可以将基台和基柱内的水分排出,保证了基柱的使用寿命和质量。

A building foundation pillar and its protective structure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building base column and its protective structure, including a base column and a ground. The surface of the base column is fixedly connected with a placing platform, and both sides of the placing platform bottom are fixedly connected with a fixed plate. One side of the fixed plate is fixedly connected with a fixed box, and the surface of the base column is located at the bottom of the placing platform. The utility model is provided with a ring protection cover, which relates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building foundation columns. The stability of the building is greatly improved by the foundation column and its protective structure. When the foundation column is collided by man-made or other factors, the impact force produced by the collision can be well cushioned, and the hidden danger caused by the damage or inclination of the foundation column to the user can be avoided. The stability of the foundation column itself, and has multiple protection when shaking, easy for the user to place some articles, when the weather is wet, the water can be discharged from the foundation and the foundation column, to ensure the service life and quality of the foundation colum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建筑基柱及其防护结构
本专利技术涉及建筑机基柱
,具体为一种建筑基柱及其防护结构。
技术介绍
从广义上来说,建筑学是研究建筑及其环境的学科,建筑学是一门横跨工程技术和人文艺术的学科,建筑学所涉及的建筑艺术和建筑技术、以及作为实用艺术的建筑艺术所包括的美学的一面和实用的一面,它们虽有明确的不同但又密切联系,并且其分量随具体情况和建筑物的不同而大不相同,在建筑物的建设过程中,一般基柱是一个必不可少的结构,且基柱在建筑的过程中扮演着很重要的作用,能够很好的提高建筑物的稳定性,但是在人为和其他因素对基柱造成碰撞时,容易造成基柱的倾斜和毁坏,大大的影响了建筑物的稳定性,十分危险,且现有的基柱自身稳定性不是很好。传统的建筑基柱及其防护结构,大大的降低了建筑物的稳定性,当基柱在人为或其他因素造成的碰撞时,不可以很好的对碰撞产生的冲击力进行缓冲,基柱的损坏或倾斜容易对使用者造成的安全隐患,防护性能不高,使得该装置不具有很好的安全防护性能,不能够很好的增强基柱自身的稳定性,减少了基柱的使用寿命,且产生晃动时不具有多重防护,不便于使用者放置一些物品,不能够合理的对空间进行利用,当天气潮湿时不可以将基台和基柱内的水分排出,不能保证基柱的使用寿命和质量。
技术实现思路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建筑基柱及其防护结构,解决了建筑基柱及其防护结构不具有很好安全防护性、不能够很好增强基柱自身的稳定性和不能保证基柱使用寿命和质量的问题。(二)技术方案为实现以上目的,本专利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建筑基柱及其防护结构,包括基柱和地面,所述基柱的表面固定连接有放置平台,并且放置平台底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固定箱,所述基柱的表面且位于放置平台的底部套设有圆环防护罩,所述圆环防护罩内壁的顶部和底部均通过固定块活动连接活动杆,所述活动杆远离圆环防护罩内壁的一端贯穿固定箱并延伸至固定箱的内腔,并且活动杆延伸至固定箱内腔的一端活动连接有滑轮,所述滑轮的一侧和固定箱内腔的一侧滑动连接,并且滑轮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固定杆,所述固定杆远离滑轮的一端贯穿固定箱并延伸至固定箱的外部,并且固定杆延伸至固定箱外部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活塞杆,所述活塞杆远离固定杆的一端贯穿有外壳,并且外壳内腔的顶部固定连接有U型卡槽,所述外壳内腔的两侧之间固定连接有隔板,所述U型卡槽的内壁和隔板的底部之间固定连接有气筒,所述活塞杆延伸至外壳内腔的一端依次贯穿隔板和气筒并延伸至气筒的内腔,并且活塞杆延伸至气筒内腔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活塞;所述固定板的另一侧和基柱的表面之间固定连接有海绵缓冲垫,所述固定板的另一侧和基柱的表面之间且位于海绵缓冲垫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支撑板;所述基柱的底端贯穿地面并延伸至地面的内部,并且基柱延伸至地面底部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底座,并且底座的内部开设有卡槽;所述底座的顶部且位于基柱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龙骨,并且龙骨的顶部和一侧均贯穿有固定螺钉。优选的,所述圆环防护罩内壁的顶部和底部且位于两个活动杆之间均固定连接有挡板,所述挡板的顶部和活动杆的底部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一弹簧;优选的,所述固定杆的表面且位于固定杆的顶部和外壳的底部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二弹簧,所述气筒的一侧连通有充气嘴。优选的,所述地面的顶部且位于基柱的表面固定连接有圆环板,并且圆环板的顶部和固定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圆环板的内部开设有圆孔,所述圆孔的顶部贯穿有销钉。优选的,所述圆环防护罩表面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放置板,并且地面的顶部且位于放置板的底部活动连接有垃圾桶。优选的,所述基柱的顶端固定连接有基台,并且基台底部的两侧和基柱的两侧之间均固定连接有稳定板,所述基柱的内部和底座的内部均开设有流道。(三)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建筑基柱及其防护结构。具备以下有益效果:(1)、该建筑基柱及其防护结构,通过滑轮的一侧和固定箱内腔的一侧滑动连接,并且滑轮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固定杆,固定杆远离滑轮的一端贯穿固定箱并延伸至固定箱的外部,并且固定杆延伸至固定箱外部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活塞杆,活塞杆远离固定杆的一端贯穿有外壳,并且外壳内腔的顶部固定连接有U型卡槽,外壳内腔的两侧之间固定连接有隔板,U型卡槽的内壁和隔板的底部之间固定连接有气筒,活塞杆延伸至外壳内腔的一端依次贯穿隔板和气筒并延伸至气筒的内腔,并且活塞杆延伸至气筒内腔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活塞,大大的提高了建筑物的稳定性,当基柱在人为或其他因素造成的碰撞时,可以很好的对碰撞产生的冲击力进行缓冲,避免了基柱的损坏或倾斜对使用者造成的安全隐患,防护性能高,使得该装置具有很好的安全防护性能。(2)、该建筑基柱及其防护结构,通过地面的顶部且位于基柱的表面固定连接有圆环板,并且圆环板的顶部和固定板的底部固定连接,圆环板的内部开设有圆孔,圆孔的顶部贯穿有销钉,基柱的底端贯穿地面并延伸至地面的内部,并且基柱延伸至地面底部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底座,并且底座的内部开设有卡槽,底座的顶部且位于基柱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龙骨,并且龙骨的顶部和一侧均贯穿有固定螺钉,固定板的另一侧和基柱的表面之间固定连接有海绵缓冲垫,固定板的另一侧和基柱的表面之间且位于海绵缓冲垫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支撑板,能够很好的增强基柱自身的稳定性,增加了基柱的使用寿命,且产生晃动时具有多重防护。(3)、该建筑基柱及其防护结构,通过圆环防护罩表面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放置板,并且地面的顶部且位于放置板的底部活动连接有垃圾桶,便于使用者放置一些物品,能够合理的对空间进行利用。(4)、该建筑基柱及其防护结构,通过基柱的顶端固定连接有基台,并且基台底部的两侧和基柱的两侧之间均固定连接有稳定板,基柱的内部和底座的内部均开设有流道,当天气潮湿时可以将基台和基柱内的水分排出,保证了基柱的使用寿命和质量。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基柱和底座结构的剖视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圆环防护罩、固定箱、外壳和气筒结构的剖视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圆环板结构的俯视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图3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图3中B处的局部放大图。图中,1基柱、2地面、3放置平台、4固定板、5固定箱、6圆环防护罩、7活动杆、8滑轮、9固定杆、10活塞杆、11外壳、12U型卡槽、13隔板、14气筒、15活塞、16档板、17第一弹簧、18第二弹簧、19充气嘴、20海绵缓冲垫、21支撑板、22底座、23卡槽、24龙骨、25固定螺钉、26圆环板、27圆孔、28销钉、29放置板、30垃圾桶、31基台、32流道。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6,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建筑基柱及其防护结构,包括基柱1和地面2,基柱1的表面固定连接有放置平台3,使用者可以在放置平台3上放置一些物品或者进行一些其他的布置,基柱1的顶端固定连接有基台31,并且基台31底部的两侧和基柱1的两侧之间均固定连接有稳定板,基柱1的内部和底座22的内部均开设有流道32,在外界潮湿的环境下,基柱1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建筑基柱及其防护结构,包括基柱(1)和地面(2),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柱(1)的表面固定连接有放置平台(3),并且放置平台(3)底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固定板(4),所述固定板(4)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固定箱(5),所述基柱(1)的表面且位于放置平台(3)的底部套设有圆环防护罩(6),所述圆环防护罩(6)内壁的顶部和底部均通过固定块活动连接活动杆(7),所述活动杆(7)远离圆环防护罩(6)内壁的一端贯穿固定箱(5)并延伸至固定箱(5)的内腔,并且活动杆(7)延伸至固定箱(5)内腔的一端活动连接有滑轮(8),所述滑轮(8)的一侧和固定箱(5)内腔的一侧滑动连接,并且滑轮(8)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固定杆(9),所述固定杆(9)远离滑轮(8)的一端贯穿固定箱(5)并延伸至固定箱(5)的外部,并且固定杆(9)延伸至固定箱(5)外部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活塞杆(10),所述活塞杆(10)远离固定杆(9)的一端贯穿有外壳(11),并且外壳(11)内腔的顶部固定连接有U型卡槽(12),所述外壳(11)内腔的两侧之间固定连接有隔板(13),所述U型卡槽(12)的内壁和隔板(13)的底部之间固定连接有气筒(14),所述活塞杆(10)延伸至外壳(11)内腔的一端依次贯穿隔板(13)和气筒(14)并延伸至气筒(14)的内腔,并且活塞杆(10)延伸至气筒(14)内腔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活塞(15);所述固定板(4)的另一侧和基柱(1)的表面之间固定连接有海绵缓冲垫(20),所述固定板(4)的另一侧和基柱(1)的表面之间且位于海绵缓冲垫(20)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支撑板(21);所述基柱(1)的底端贯穿地面(2)并延伸至地面(2)的内部,并且基柱(1)延伸至地面(1)底部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底座(22),并且底座(22)的内部开设有卡槽(23);所述底座(22)的顶部且位于基柱(1)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龙骨(24),并且龙骨(24)的顶部和一侧均贯穿有固定螺钉(25)。...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建筑基柱及其防护结构,包括基柱(1)和地面(2),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柱(1)的表面固定连接有放置平台(3),并且放置平台(3)底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固定板(4),所述固定板(4)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固定箱(5),所述基柱(1)的表面且位于放置平台(3)的底部套设有圆环防护罩(6),所述圆环防护罩(6)内壁的顶部和底部均通过固定块活动连接活动杆(7),所述活动杆(7)远离圆环防护罩(6)内壁的一端贯穿固定箱(5)并延伸至固定箱(5)的内腔,并且活动杆(7)延伸至固定箱(5)内腔的一端活动连接有滑轮(8),所述滑轮(8)的一侧和固定箱(5)内腔的一侧滑动连接,并且滑轮(8)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固定杆(9),所述固定杆(9)远离滑轮(8)的一端贯穿固定箱(5)并延伸至固定箱(5)的外部,并且固定杆(9)延伸至固定箱(5)外部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活塞杆(10),所述活塞杆(10)远离固定杆(9)的一端贯穿有外壳(11),并且外壳(11)内腔的顶部固定连接有U型卡槽(12),所述外壳(11)内腔的两侧之间固定连接有隔板(13),所述U型卡槽(12)的内壁和隔板(13)的底部之间固定连接有气筒(14),所述活塞杆(10)延伸至外壳(11)内腔的一端依次贯穿隔板(13)和气筒(14)并延伸至气筒(14)的内腔,并且活塞杆(10)延伸至气筒(14)内腔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活塞(15);所述固定板(4)的另一侧和基柱(1)的表面之间固定连接有海绵缓冲垫(20),所述固定板(4)的另一侧和基柱(1)的表面之间且位于海绵缓冲垫(20)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支撑板(21);所述基柱(1)的底端贯穿地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任祥生
申请(专利权)人:淄博正邦知识产权企划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