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板式装配式建筑楼板墙板结合体系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806623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9-01 07:4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板式装配式建筑的楼板墙板联结体系,属于低层轻质混凝土装配式建筑技术领域。该种楼板墙板联结体系分为上墙板、下墙板、楼板、钢筋、预埋钢筋拉环。本发明专利技术克服了目前低层装配式建筑依然采用传统梁柱板结合结构,使用轻钢体系用钢量高、造价高,忽略了轻质混凝土承重能力等弊端。克服传统装配式建筑构件种类多,连接节点易渗漏,抗震构造难以满足设防要求等难点,使构件生产便于工厂化、标准化,安装快捷安全,便于操作推广。

A plate type assembled building floor wall panel combination system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floor-wallboard connection system of plate-type assembly building, belonging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low-rise light-weight concrete assembly building. The floor slab wall connection system is divided into upper wall panels, lower wall panels, floors, reinforcing bars, and embedded steel reinforcing rings. The invention overcomes the disadvantages that the traditional beam-column-plate combination structure is still adopted in the low-rise assembly building at present, and the light steel system is used with high steel quantity and high cost, and the bearing capacity of the light concrete is neglected. To overcome the difficulties of traditional assembled building components, such as many kinds of components, easy leakage of connection nodes, seismic structure is difficult to meet the requirements of fortification, so that the production of components is convenient for industrialization, standardization, fast and safe installation, easy to operate and promot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板式装配式建筑楼板墙板结合体系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板式装配式建筑的楼板墙板联结体系,属于低层轻质混凝土装配式建筑

技术介绍
目前低层轻钢装配式建筑,依然采用传统梁柱板结合结构,传力方式为“点”式传力,使用轻钢体系用钢量高、造价高,工厂化程度不高,忽略了轻质混凝土承重能力,不能达到良好的预制装配率。且传统结构中楼板墙板连接节点也有构造复杂、易渗透、抗震性能不佳等弊端。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目前低层装配式建筑依然采用传统梁柱板结合结构,使用轻钢体系用钢量高、造价高,忽略了轻质混凝土承重能力等弊端。克服传统装配式建筑构件种类多,连接节点易渗漏,抗震构造难以满足设防要求等难点,使构件生产便于工厂化、标准化,安装快捷安全,便于操作推广,因此采用了一种板式装配式建筑的楼板墙板联结体系,采用一种单一企口形状边缘的预制墙板板块和对应楼板预留口进行特殊构造连接,有效利用混凝土板材的力学优势,形成板间“线性”传力,使得结构更加稳固,可有效地增强空间体系规律性,为工厂化,标准化构件生产提供便利,降低造价。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板式装配式建筑的楼板墙板联结体系,该楼板墙板联结体系包括上墙板1、下墙板2、楼板3、钢筋4和预埋钢筋拉环5。上墙板1、下墙板2和楼板3均是在工厂预制的结构,上墙板1、下墙板2和楼板3的边缘处均设有企口,便于在现场进行相互拼合;上墙板1和楼板3以及下墙板2和楼板3均通过企口进行咬合连接;预埋钢筋拉环5在工厂预制过程中预埋于上墙板1、下墙板2和楼板3中,上墙板1、下墙板2和楼板3中的预埋钢筋拉环5相互交叠。上墙板1和下墙板2按企口进行对位拼合,用钢筋4贯穿上墙板1、下墙板2,并穿越相互交叠的预埋钢筋拉环5;上墙板1、下墙板2和楼板3之间的缝隙填补高强水泥土浆液。高强水泥土浆液用高位预留的灌浆孔泵进行灌注。上墙板1和下墙板2上预留有孔洞,钢筋4沿竖向插入预留有孔洞中。若上墙板1、下墙板2和楼板3拼合的墙板为外墙板,则在上墙板1、下墙板2和楼板3之间的空隙处加封外墙混凝土盖板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克服目前低层装配式建筑依然采用传统梁柱板结合结构,使用轻钢体系用钢量高、造价高,忽略了轻质混凝土承重能力等弊端。克服传统装配式建筑构件种类多,连接节点易渗漏,抗震构造难以满足设防要求等难点,使构件生产便于工厂化、标准化,安装快捷安全,便于操作推广,因此采用了一种板式装配式建筑的楼板墙板联结体系,采用一种单一企口形状边缘的预制墙板板块和对应楼板预留口进行特殊构造连接,有效利用混凝土板材的力学优势,形成板间“线性”传力,使得结构更加稳固,可有效地增强空间体系规律性,为工厂化,标准化构件生产提供便利,降低造价。附图说明图1.墙板楼板拼合剖面图;图2.墙板楼板拼合分解示意图;图中:1、上墙板,2、下墙板,3、楼板,4、钢筋,5、预埋钢筋拉环,6、外墙混凝土盖板。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如图1-2所示,所述的1上墙板和2下墙板以及3楼板都在工厂预制为特定企口边缘,便于进行现场相互拼合;所述的预埋钢筋拉环5在工厂预制过程中预埋于楼板连接企口处,在楼板横向拼合时相互交叠。在上墙板1和下墙板2按企口造型对位拼合时,用钢筋4贯穿上下墙板预留孔洞,并穿越相互交叠的闭合预埋钢筋拉环5,完成拼合后以高位预留灌浆孔泵注高强水泥填补缝隙。若拼合墙板为外墙板,则需在相应补位处加封外墙混凝土盖板6。实施例施工时先在墙板预留孔洞中插入钢筋并穿越拉环,使得楼板和墙板上下咬合,在以高位预留灌浆孔泵注高强水泥填补缝隙,形成板式装配式建筑的楼板墙板联结体系,并按照板式装配体系的安装需求形成整体结构的板材安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板式装配式建筑的楼板墙板联结体系,其特征在于:该楼板墙板联结体系包括上墙板(1)、下墙板(2)、楼板(3)、钢筋(4)和预埋钢筋拉环(5);上墙板(1)、下墙板(2)和楼板(3)均是在工厂预制的结构,上墙板(1)、下墙板(2)和楼板(3)的边缘处均设有企口,便于在现场进行相互拼合;上墙板(1)和楼板(3)以及下墙板(2)和楼板(3)均通过企口进行咬合连接;预埋钢筋拉环(5)在工厂预制过程中预埋于上墙板(1)、下墙板(2)和楼板(3)中,上墙板(1)、下墙板(2)和楼板(3)中的预埋钢筋拉环(5)相互交叠;上墙板(1)和下墙板(2)按企口进行对位拼合,用钢筋(4)贯穿上墙板(1)、下墙板(2),并穿越相互交叠的预埋钢筋拉环(5);上墙板(1)、下墙板(2)和楼板(3)之间的缝隙填补高强水泥土浆液。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板式装配式建筑的楼板墙板联结体系,其特征在于:该楼板墙板联结体系包括上墙板(1)、下墙板(2)、楼板(3)、钢筋(4)和预埋钢筋拉环(5);上墙板(1)、下墙板(2)和楼板(3)均是在工厂预制的结构,上墙板(1)、下墙板(2)和楼板(3)的边缘处均设有企口,便于在现场进行相互拼合;上墙板(1)和楼板(3)以及下墙板(2)和楼板(3)均通过企口进行咬合连接;预埋钢筋拉环(5)在工厂预制过程中预埋于上墙板(1)、下墙板(2)和楼板(3)中,上墙板(1)、下墙板(2)和楼板(3)中的预埋钢筋拉环(5)相互交叠;上墙板(1)和下墙板(2)按企口进行对位拼合,用钢筋(4)贯穿上墙板(1)、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戴俭田学亭
申请(专利权)人:易筑集合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