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云电烙铁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806462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9-01 07:4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智能云电烙铁,其包括电烙铁主体、支架和控制电路,控制电路包括MCU控制模块、重量检测模块、通讯模块和功耗控制模块,重量检测模块、通讯模块和电源模块都与MCU控制模块连接,功耗控制模块中的发热芯设置在电烙铁主体内,重量检测模块包括重量传感器和连接件P4,重量传感器通过连接件P4连接到MCU控制模块,支架包括焊锡盘,重量传感器设置在焊锡盘的底部。重量检测模块检测焊锡盘内焊锡重量。MCU控制模块记录发热芯的工作时间、功耗等信息,连同焊锡使用量一起通过通讯模块发送到上位机进行保存,教师或管理人员可以通过上位机准确了解每位学员的学习进度。本方案适用于学校实验室、工厂等场合。

Intelligent cloud electric soldering iron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n intelligent cloud electric soldering iron, which comprises an electric soldering iron main body, a bracket and a control circuit. The control circuit comprises a MCU control module, a weight detection module, a communication module and a power consumption control module. The weight detection module, a communication module and a power module are all connected with the MCU control module, and the power consumption control module is in the power consumption control module. The heating core is arranged in the main body of the electric soldering iron. The weight detection module includes a weight sensor and a connector P4. The weight sensor is connected to the MCU control module through the connector P4. The bracket comprises a soldering plate. The weight sensor is arranged at the bottom of the soldering plate. The weight detection module detects the solder weight in the solder tray. MCU control module records the working time, power consumption and other information of the heating core, together with the amount of solder used, sent to the upper computer through the communication module for storage, teachers or managers can accurately understand the learning progress of each student through the upper computer. This plan is applicable to schools, laboratories and factorie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智能云电烙铁
本技术涉及电路组装维修工具,尤其是涉及一种智能云电烙铁。
技术介绍
电烙铁是电子制作和电器维修的必备工具。现有的电烙铁功能单一,无法记录使用时间、焊锡用量等信息,在学生或学徒练习时无法较为全面地掌握进度。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主要是解决现有技术所存在的无法记录使用时间、焊锡用量等数据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可以对使用过程中的各项参数进行记录并上传的智能云电烙铁。本技术针对上述技术问题主要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的:一种智能云电烙铁,包括电烙铁主体、支架和控制电路,所述控制电路包括MCU控制模块、重量检测模块、通讯模块和功耗控制模块,所述重量检测模块、通讯模块和电源模块都与MCU控制模块连接,功耗控制模块中的发热芯设置在电烙铁主体内,重量检测模块包括重量传感器和连接件P4,重量传感器通过连接件P4连接到MCU控制模块,支架包括焊锡盘,重量传感器设置在焊锡盘的底部。重量检测模块检测焊锡盘内焊锡重量,从而准确获取焊锡使用量。功耗控制模块在MCU控制模块的控制下调整发热芯的发热量和发热时间。MCU控制模块记录发热芯的工作时间、功耗等信息,连同焊锡使用量一起通过通讯模块发送到上位机进行保存,教师或管理人员可以通过上位机准确了解每位学员的学习进度,从而为精准教学提供基础。学员也可以了解自己的技能掌握情况。作为优选,所述MCU控制模块包括MCU芯片、可变电阻R3、电阻R4、电阻R5、电阻R6、发光二极管D4和双向可控硅Q1;所述MCU芯片为STM8F3;可变电阻R3的第一固定端连接电源+3.3V,第二固定端通过电阻R5接地,可变端连接MCU芯片的2脚;发光二极管D4的正极通过电阻R6连接MCU芯片的11脚,发光二极管D4的负极连接双向可控硅Q1的门极;双向可控硅的第一主电极通过电阻R4连接功耗控制模块,第二主电极接地。MCU控制模块对其他部分进行控制,并对电烙铁的工作时间进行记录。作为优选,智能云电烙铁还包括防意外检测模块,防意外检测模块包括震动传感器D2,震动传感器D2的第一端连接电源+3.3V,第二端连接MCU芯片的20脚。当电烙铁在被使用时,是不断移动变化的,震动传感器不断产生信号,发送到MCU芯片。当MCU芯片在一定时间内(例如1分钟)都没有收到震动传感器的信号时,即表示电烙铁停止使用,此时控制发热芯停止发热,防止电烙铁因为倾倒等原因而出现意外。作为优选,所述功耗控制模块包括开关S2、变压器T1、发热芯D6、二极管D5、二极管D7、二极管D8、电容C10、电容C11、电容C12、电容C13、电容C14、电容C15、稳压芯片U2和稳压芯片U3;所述开关S2的第一端和变压器T1的第二高压端连接市电,开关S2的第二端连接变压器T1的第一高压端,变压器T1的第一低压端连接发热芯D6的第一端,变压器T1的第二低压端为地端;发热芯的第一端还连接MCU控制模块,发热芯的第二端连接二极管D5的正极,二极管D5的负极连接稳压芯片U2的1脚;电容C13和电容C10跨接在稳压芯片U2的1脚和2脚之间,电容C11和电容C14跨接在稳压芯片U2的2脚和3脚之间;稳压芯片U2的2脚接地,稳压芯片U2的3脚连接稳压芯片U3的1脚;二极管D4的正极接地,负极连接稳压芯片U3的1脚;稳压芯片U3的2脚接地,稳压芯片U3的3脚连接二极管D8的负极,二极管D8的正极接地;电容C12和电容C15跨接在稳压芯片U3的2脚和3脚之间。功耗控制模块为整个电路提供+5V和+3.3V的电源,同时也在MCU控制模块的控制下改变发热芯的发热量和发热时间。作为优选,所述通讯模块包括串口芯片CH1;串口芯片CH1的2脚连接MCU芯片的2脚,串口芯片CH1的3脚连接MCU芯片的3脚;串口芯片CH1的5脚连接USB端子P3的2脚,串口芯片CH1的6脚连接USB端子P3的3脚。本方案借用了最常见的USB接口,而通讯协议仍然使用串行通讯协议,提高了兼容性。本技术带来的有益效果是,可以记录电烙铁的使用时间和焊锡使用量,便于记录学习进度;不工作时自动停止发热,能够有效防止电烙铁倾倒而产生意外。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一种MCU控制模块及周边电路图;图2是本技术的一种功耗控制模块电路图;图3是本技术的一种通讯模块电路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具体的说明。实施例:本实施例的一种智能云电烙铁,包括电烙铁主体、支架和控制电路,所述控制电路包括MCU控制模块、重量检测模块、通讯模块和功耗控制模块,所述重量检测模块、通讯模块和电源模块都与MCU控制模块连接,功耗控制模块中的发热芯设置在电烙铁主体内,重量检测模块包括重量传感器和连接件P4,重量传感器通过连接件P4连接到MCU控制模块,支架包括焊锡盘,重量传感器设置在焊锡盘的底部。重量检测模块检测焊锡盘内焊锡重量,从而准确获取焊锡使用量。功耗控制模块在MCU控制模块的控制下调整发热芯的发热量和发热时间。MCU控制模块记录发热芯的工作时间、功耗等信息,连同焊锡使用量一起通过通讯模块发送到上位机进行保存,上位机可以对数据进行分析并及时反馈,教师或管理人员可以通过上位机准确了解每位学员的学习进度,从而为精准教学提供基础。学员也可以了解自己的技能掌握情况。如图1所示,MCU控制模块包括MCU芯片、可变电阻R3、电阻R4、电阻R5、电阻R6、发光二极管D4和双向可控硅Q1;所述MCU芯片为STM8F3;可变电阻R3的第一固定端连接电源+3.3V,第二固定端通过电阻R5接地,可变端连接MCU芯片的2脚;发光二极管D4的正极通过电阻R6连接MCU芯片的11脚,发光二极管D4的负极连接双向可控硅Q1的门极;双向可控硅的第一主电极通过电阻R4连接功耗控制模块,第二主电极接地。MCU控制模块对其他部分进行控制,并对电烙铁的工作时间进行记录。MCU芯片通过双向可控硅控制发热芯的工作状态。连接件P4用于下载更新单片机程序。发光二极管D1用于指示系统工作状态,发光二极管D4用于指示发热芯工作状态。开关S1用于设备复位。连接件P2连接设置在电烙铁本体内的热电偶,热电偶检测发热芯等部位的温度并反馈给MCU芯片。智能云电烙铁还包括防意外检测模块,防意外检测模块包括震动传感器D2,震动传感器D2的第一端连接电源+3.3V,第二端连接MCU芯片的20脚。当电烙铁在被使用时,是不断移动变化的,震动传感器不断产生信号,发送到MCU芯片。当MCU芯片在一定时间内(例如1分钟)都没有收到震动传感器的信号时,即表示电烙铁停止使用,此时控制发热芯停止发热,防止电烙铁因为倾倒等原因而出现意外。如图2所示,所述功耗控制模块包括开关S2、变压器T1、发热芯D6、二极管D5、二极管D7、二极管D8、电容C10、电容C11、电容C12、电容C13、电容C14、电容C15、稳压芯片U2和稳压芯片U3;所述开关S2的第一端和变压器T1的第二高压端连接市电,开关S2的第二端连接变压器T1的第一高压端,变压器T1的第一低压端连接发热芯D6的第一端,变压器T1的第二低压端为地端;发热芯的第一端还连接MCU控制模块,发热芯的第二端连接二极管D5的正极,二极管D5的负极连接稳压芯片U2的1脚;电容C13和电容C10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智能云电烙铁,其特征在于,包括电烙铁主体、支架和控制电路,所述控制电路包括MCU控制模块、重量检测模块、通讯模块和功耗控制模块,所述重量检测模块、通讯模块和电源模块都与MCU控制模块连接,功耗控制模块中的发热芯设置在电烙铁主体内,重量检测模块包括重量传感器和连接件P4,重量传感器通过连接件P4连接到MCU控制模块,支架包括焊锡盘,重量传感器设置在焊锡盘的底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能云电烙铁,其特征在于,包括电烙铁主体、支架和控制电路,所述控制电路包括MCU控制模块、重量检测模块、通讯模块和功耗控制模块,所述重量检测模块、通讯模块和电源模块都与MCU控制模块连接,功耗控制模块中的发热芯设置在电烙铁主体内,重量检测模块包括重量传感器和连接件P4,重量传感器通过连接件P4连接到MCU控制模块,支架包括焊锡盘,重量传感器设置在焊锡盘的底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云电烙铁,其特征在于,所述MCU控制模块包括MCU芯片、可变电阻R3、电阻R4、电阻R5、电阻R6、发光二极管D4和双向可控硅Q1;所述MCU芯片为STM8F3;可变电阻R3的第一固定端连接电源+3.3V,第二固定端通过电阻R5接地,可变端连接MCU芯片的2脚;发光二极管D4的正极通过电阻R6连接MCU芯片的11脚,发光二极管D4的负极连接双向可控硅Q1的门极;双向可控硅的第一主电极通过电阻R4连接功耗控制模块,第二主电极接地。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智能云电烙铁,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防意外检测模块,防意外检测模块包括震动传感器D2,震动传感器D2的第一端连接电源+3.3V,第二端连接MCU芯片的20脚。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智能云电烙铁,其特征在于,所述功耗控制模块包括开关S...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光宋建杭宣琪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市电子信息职业学校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