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刚专利>正文

一种玄武岩尾矿透水砖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8804353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9-01 06:31
本申请提供一种玄武岩尾矿透水砖及其制备方法,所述玄武岩尾矿透水砖包括玄武岩尾矿、水玻璃、陶瓷结合剂、面粉等,以玄武岩矿山尾矿为原料制作透水砖,实现了玄武岩尾矿废料的资源化利用,有利于透水砖的推广应用,且玄武岩矿山尾矿经简单筛选即可使用,无需复杂的二次加工过程,工艺简单,降低了成本。另一方面,陶瓷结合剂直接采用废陶瓷制得,原材料成本低且制作工艺简单,进一步降低了生产成本。且本申请利用上述玄武岩尾矿、陶瓷结合剂以及面粉制备得到的透水砖各项技术指标均优于其它同功能产品,使铺装材料的升级换代成为可能,有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A basalt tailings permeable brick and its preparation method

The application provides a basalt tailings permeable brick and its preparation method. The basalt tailings permeable brick includes basalt tailings, sodium silicate, ceramic binder, flour, etc. The basalt mine tailings are used as raw materials to make permeable brick, which realizes the utilization of basalt tailings waste resources and is beneficial to the popularization and application of permeable brick. Moreover, the tailings of basalt mines can be used by simple screening without complicated secondary processing, and the process is simple and the cost is reduced. On the other hand, the ceramic binder is made directly from waste ceramics, which has low raw material cost and simple manufacturing process, and further reduces the production cost. The technical indexes of the permeable brick made from the basalt tailings, ceramic binders and flour are superior to those of other similar functional products, which makes the upgrading of paving materials possible and has remarkable economic and social benefit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玄武岩尾矿透水砖及其制备方法
本申请涉及建筑材料制备
,尤其涉及一种玄武岩尾矿透水砖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海绵城市是指城市能够像海绵一样,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传统的城市建设模式,处处是硬化路面。每逢大雨,主要依靠管渠、泵站等“灰色”设施来排水,雨水主要通过排水设施排走,无法渗透到地下,往往造成逢雨必涝,旱涝急转,不符合海绵城市建设的要求。为达到国家倡导的“海绵城市”铺装需求,透水砖是最为理想的铺装材料。而目前市场上可供选择的透水砖主要有焦宝石透水砖和陶瓷透水砖,焦宝石透水砖的主要原料为焦宝石,陶瓷透水砖的主要原料为废陶瓷,这两种透水砖的原材料价格都比较高,且其主要原料都需要经过粉碎等二次加工过程,工艺相对复杂,导致透水砖的成本偏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申请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玄武岩尾矿透水砖及其制备方法,以解决
技术介绍
中的工艺复杂、成本偏高的问题。本申请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本申请首先提供一种玄武岩尾矿透水砖,包括底料,所述底料包括如下质量份数的组分:玄武岩矿山尾矿100份、水玻璃4~6份、陶瓷结合剂4~6份,面粉1份。本申请利用玄武岩矿山尾矿制作透水砖,恰好能弥补现有技术中原材料成本较高的不足,极大的降低成本,同时,消耗玄武岩矿山尾矿还是消除矿山扬尘的根本解决方法。本申请将玄武岩尾矿加以利用,代替天然资源生产透水砖,实现了玄武岩尾矿废料的资源化利用,有利于透水砖的推广应用,有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同时,本申请提供的透水砖成分中添加了面粉,面粉的加入可促进砖坯的成型,而在透水砖高温烧成的过程中,面粉又可以完全挥发,增加成品透水砖的透水效果。并且,本申请采用玄武岩尾矿并添加面粉后得到的透水砖,各项技术指标均优于其它同功能产品,在降低成分的基础上提高了透水砖性能,使铺装材料的升级换代成为可能。作为优选,所述陶瓷结合剂由陶瓷废料制得。陶瓷废料的主要成分为黏土、石英、长石,即本申请中的陶瓷结合剂的主要成分为黏土、石英、长石。陶瓷结合剂在生产透水砖中主要起到制坯结合和烧制结合的作用。在制坯过程中,陶瓷结合剂在水分的作用下增强原料的可塑性,易于生产操作。在烧制过程中,陶瓷结合剂可增加成品强度且能相对改变原料烧成后的结构,增强透水率。现有技术中的陶瓷结合剂主要成分为低温熔块、高岭土、长石。需要购买熔块、高岭土、长石等原料经微粉设备制得,成本较高。而本申请提供的陶瓷结合剂直接利用陶瓷废料制得,大大降低了生产成本,使陶瓷废料得以综合利用,减少了环境污染,且制得的玄武岩尾矿透水砖的性能不低于现有技术中的透水砖性能。作为优选,所述玄武岩尾矿透水砖还包括面料,所述面料包括如下质量份数的组分:水玻璃4~6份、陶瓷结合剂4~6份、着色剂2~3份、废陶瓷颗粒100份。本申请提供的玄武岩矿山尾矿透水砖分为两个系列:通体单色透水砖和二次布料透水砖,二次布料透水砖是通过对面料着色的调整,实现产品颜色的多样性。本申请在底料的基础上使用了面料,通过改变面料的颜色实现产品的多样性,且本申请把废陶瓷颗粒作为面料,由于废陶瓷颗粒为白颜色的细小颗粒,易于着色,并且在1140~1150℃的烧制范围之内都符合产品的设计要求。作为优选,所述废陶瓷颗粒的粒径为0.5~3mm。陶瓷颗粒的大小根据需要制备的透水砖的尺寸来决定,比如,需要制备的透水砖型号为200*100*50时,陶瓷颗粒的直径为0.5~1mm;需要制备的透水砖型号为300*300*50时,陶瓷颗粒的直径为1~2mm;需要制备的透水砖型号为400*600*50时,陶瓷颗粒的直径为2~3mm。本申请还提供一种玄武岩尾矿透水砖的制备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01:将备好的玄武岩尾矿制成直径0.5~4mm的颗粒备用。S102:制备底料:向所述步骤S01中的玄武岩尾矿颗粒加入备好的水玻璃拌匀,再加入备好的陶瓷结合剂搅拌均匀,最后加入备好的面粉搅拌均匀,获得底料。S103:将步骤S102获得的底料制坯后于1140~1150℃条件下烧制成型,得到透水砖。上述步骤是制备通体单色透水砖的步骤,作为优选,所述步骤S102中,加入陶瓷结合剂后搅拌5min获得底料;所述步骤S103中,以拥有44m高温带的辊道窑为例,烧制时间约为90min。作为优选,所述陶瓷结合剂的制备方法为:将废陶瓷经微粉设备加工至300目即得到陶瓷结合剂。本申请提供的玄武岩尾矿透水砖的制备方法中,原材料选用玄武岩尾矿,节约成本的同时使玄武岩尾矿得以利用,降低了环境污染,且玄武岩尾矿为颗粒状,直接筛选即可,无需将原材料进行粉,工艺简单,进一步降低了成本。另一方面,本申请提供的陶瓷结合剂直接利用废陶瓷制备,废陶瓷粉碎即可得到陶瓷结合剂,原料成本低且制备工艺简单,大大降低了生产成本。此外,本申请还添加了面粉,面粉的加入可以促进砖坯的成型,而在后续的高温烧成过程中,面粉又可以完全挥发,增加成品透水砖的透水效果。本申请提供的玄武岩尾矿透水砖的制备方法中,采用了玄武岩尾矿原材料、废陶瓷制备的陶瓷结合剂及面粉,且水玻璃、陶瓷结合剂、面粉依次加入并依次搅拌均匀,使本申请提供的制备方法中的烧结温度降低为1140~1150℃,在相对较低的温度即可烧结得到透水砖,节约了能耗,更进一步节省了成本。本申请还提供另一种玄武岩尾矿透水砖的制备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201:将备好的玄武岩尾矿制成直径0.5~4mm的颗粒备用;将备好的废陶瓷制成颗粒备用。S202:向所述步骤S201中的玄武岩尾矿颗粒加入备好的水玻璃拌匀,再加入备好的陶瓷结合剂搅拌均匀,最后加入备好的面粉搅拌均匀,获得底料。S203:向备好的废陶瓷颗粒加入水玻璃搅拌均匀,再加入备好的陶瓷结合剂搅拌均匀,最后加入备好的色剂搅拌均匀,获得面料。S204:将所述面料置于所述底料的上方,压制成型后于1140~1150℃条件下烧制成型,得到透水砖。上述步骤是制备二次布料透水砖的步骤,作为优选,所述步骤S202中,加入陶瓷结合剂后搅拌5min获得底料;所述步骤S203中,向备好的废陶瓷颗粒加入水玻璃后搅拌时间为5min,所述步骤S204中,以拥有44m高温带的辊道窑为例,烧制时间约为90min。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包含以下有益效果:本申请提供一种玄武岩尾矿透水砖及其制备方法,所述玄武岩尾矿透水砖包括玄武岩尾矿、水玻璃、陶瓷结合剂、面粉等,以玄武岩矿山尾矿为原料制作透水砖,实现了玄武岩尾矿废料的资源化利用,有利于透水砖的推广应用,且玄武岩矿山尾矿筛选为颗粒即可使用,无需复杂的二次加工过程,工艺简单,降低了成本。另一方面,陶瓷结合剂的原料为废陶瓷,成本低且制作工艺简单,进一步降低了生产成本。由于本申请的原材料采用了玄武岩尾矿,陶瓷结合剂采用了废陶瓷制备,且添加了面粉,使本申请的制备方法中,烧结温度降低为1140~1150℃,降低了能耗,进一步降低了生产成本。并且,本申请利用上述材料及方法制备得到的透水砖各项技术指标均优于其它同功能产品,使铺装材料的升级换代成为可能,有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
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申请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玄武岩尾矿透水砖,包括底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料包括如下质量份数的组分:玄武岩矿山尾矿100份、水玻璃4~6份、陶瓷结合剂4~6份,面粉1份。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玄武岩尾矿透水砖,包括底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料包括如下质量份数的组分:玄武岩矿山尾矿100份、水玻璃4~6份、陶瓷结合剂4~6份,面粉1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玄武岩尾矿透水砖,其特征在于,所述陶瓷结合剂由陶瓷废料制得。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玄武岩尾矿透水砖,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面料,所述面料包括如下质量份数的组分:水玻璃4~6份、陶瓷结合剂4~6份、着色剂2~3份、废陶瓷颗粒100份。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玄武岩尾矿透水砖,其特征在于,所述废陶瓷颗粒的粒径为0.5~3mm。5.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玄武岩尾矿透水砖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01:将备好的玄武岩尾矿制成直径0.5~4mm的颗粒备用;S102:制备底料:向所述步骤S01中的玄武岩尾矿颗粒中加入备好的水玻璃拌匀,再加入备好的陶瓷结合剂搅拌均匀,最后加入备好的面粉搅拌均匀,获得底料;S103:将步骤S102获得的底料制坯后于1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刚
申请(专利权)人:李刚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