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山东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韧带训练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8802225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9-01 05:2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韧带训练装置,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的中部设置立板,所述底板相对位于立板的后侧设置两个第一支撑腿,两个第一支撑腿左右对称安装,所述第一支撑腿的顶端设置横板,所述横板向后延伸,所述横板前方设置横杆,所述横板的前端设置相对位于横杆左右两侧设置导向板,所述导向板向前延伸至立板的上方,所述导向板上设置与横杆相适应的第一滑槽,所述横板内若干设置第二滑槽,所述第二滑槽内滑动套设滑杆,所述滑杆的一端设置弹簧,所述滑杆的另一端伸出第二滑槽与横杆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能够辅助使用者进行韧带拉伸训练且能够控制训练的力量防止拉伤。

Ligament training device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ligament training device, which comprises a bottom plate, a middle part of which is provided with a vertical plate, two first supporting legs are arranged on the rear side of the bottom plate, two first supporting legs are arranged symmetrically on the left and right sides, and the top of the first supporting legs is provided with a horizontal plate, the horizontal plate extends backward, and the horizontal plate is arranged on the top of the first supporting legs. A transverse bar is arranged in front of the transverse plate, the front end of the transverse plate is arranged opposite to the left and right sides of the transverse bar, the guide plate extends forward to the upper part of the vertical plate, the guide plate is provided with a first sliding groove suitable for the transverse bar, a number of second sliding grooves are arranged in the transverse plate, and sliding sleeve sliding rods are arranged in the second sliding groove. A spring is arranged at one end of the rod, and the other end of the sliding rod extends out of the second sliding groove to connect with the cross bar. The utility model has the beneficial effect that the utility model can assist the user in the ligament stretching training and can control the strength of the training to prevent the strain injur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韧带训练装置
本技术主要涉及健身训练设备,具体是一种韧带训练装置。
技术介绍
在竞技体育训练或长跑、爬山或者骑车后,腿部和腰部的肌肉就会酸痛,对腿部进行柔韧性拉伸,可以减缓肌肉酸痛,规律的拉伸运动可以为你带来很多好处:缓解腿部肌肉紧张,让身体更加放松;提高腿部肌肉柔韧度,扩大身体的运动范围。现在韧带拉伸一般有两种方式,一是两个人相向而坐,双腿伸直,脚掌相抵,紧握彼此的双手或腕部,后背挺直,颈部与脊住尽量保持在同一水平线上,以臀部为轴,用里拉对方的手臂;二是在地面上借助他人辅助按压完成劈腿,由于他人的力量不可预测,自己无法控制,会导致腿部肌肉和韧带拉伤,给练习者造成伤害和痛苦,并且在一人训练时,主要靠训练者自己的力量进行训练,训练效果比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韧带训练装置,能够辅助使用者进行韧带拉伸训练且能够控制训练的力量防止拉伤。本技术为实现上述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韧带训练装置,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的中部设置立板,所述底板相对位于立板的后侧设置两个第一支撑腿,两个第一支撑腿左右对称安装,所述第一支撑腿的顶端设置横板,所述横板向后延伸,所述横板前方设置横杆,所述横板的前端设置相对位于横杆左右两侧设置导向板,所述导向板向前延伸至立板的上方,所述导向板上设置与横杆相适应的第一滑槽,所述横板内若干设置第二滑槽,所述第二滑槽内滑动套设滑杆,所述滑杆的一端设置弹簧,所述滑杆的另一端伸出第二滑槽与横杆连接。还包括连接绳,所述第一支撑腿上设置挂环,所述立板左右对称设置通孔,所述立板相对位于通孔的外侧设置第三滑槽,所述连接绳的一端设置拉环,所述连接绳的另一端依次穿过通孔、挂环、第三滑槽并设置绳环。所述第一支撑腿上设置斜支撑杆,所述斜支撑杆的另一端与横板连接。所述横板远离第一支撑腿的一端设置第二支撑腿。所述第一支撑腿、第二支撑腿的高度可以调节。对比与现有技术,本技术有益效果在于:1、本技术使用者坐在底板上,后背挺直,颈部与脊住尽量保持在同一水平线上,以臀部为轴,身体向前倾,借助弹簧的力量横杆向前拉动上身,辅助使用者进行韧带拉伸训练,不需要他人协助,并且使用者能够自己控制训练的力量,出现强烈的疼痛感可以将双手丢开横杆,防止拉伤。2、本技术连接绳的一端设置拉环,另一端依次穿过通孔、挂环、第三滑槽并设置绳环,使用者还可以坐在底板上,臀部、背部靠在立板上,将绳环套在脚脖上,用双手拉动拉环,拉动双腿,使两腿最大限度地分开,至一腿与另一腿成一直线,进行韧带拉伸。3、本技术斜支撑杆的另一端与横板连接,增加第一支撑腿对横板的支撑稳定性。4、本技术横板远离第一支撑腿的一端设置第二支撑腿,增加支撑腿对横板的支撑稳定性。5、本技术第一支撑腿、第二支撑腿的高度可以调节,调节支撑腿的高度,使横杆的高度能够适应不同身高的使用者。附图说明附图1是本技术的主视图。附图2是本技术的俯视图。附图3是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附图4是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附图5是横板的结构示意图。附图中所示标号:1、底板;2、立板;21、通孔;22、第三滑槽;3、第一支撑腿;31、挂环;32、斜支撑杆;4、横板;5、横杆;51、第一滑槽;6、导向板;7、滑杆;71、弹簧;8、连接绳;81、拉环;82、绳环;9、第二支撑腿。具体实施方式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应理解,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技术而不用于限制本技术的范围。此外应理解,在阅读了本技术讲授的内容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本技术作各种改动或修改,这些等价形式同样落于本申请所限定的范围。一种韧带训练装置,包括底板1,所述底板1的中部设置立板2,所述底板1相对位于立板2的后侧设置两个第一支撑腿3,两个第一支撑腿3左右对称安装,所述第一支撑腿3的顶端设置横板4,所述横板4向后延伸,优选横板4的后端与底板1的后端齐平;所述横板4前方设置横杆5,所述横板4的前端设置相对位于横杆5左右两侧设置导向板6,所述导向板6向前延伸至立板2的上方,所述导向板6上设置与横杆5相适应的第一滑槽51,所述横板4内若干设置第二滑槽,所述第二滑槽内滑动套设滑杆7,所述滑杆7的一端设置弹簧71,所述滑杆7的另一端伸出第二滑槽与横杆5连接。拉动横杆5至合适位置,使用者坐在底板1上,后背挺直,颈部与脊住尽量保持在同一水平线上,以臀部为轴,借助弹簧71的力量向前拉动上身,前胸向膝盖靠拢,膝盖不要弯曲,辅助使用者进行韧带拉伸训练,感觉腿部韧带与后背有酸痛感,停止拉伸并停顿一端时间,使用者能够自己控制训练的力量,再慢慢向前拉动横杆5,恢复为起始动作,重复拉伸,不需要他人协助,出现强烈的疼痛感可以将双手丢开横杆5,防止拉伤。优选的,还包括连接绳8,所述第一支撑腿3上设置挂环31,所述立板2左右对称设置通孔21,所述立板2相对位于通孔21的外侧设置第三滑槽22,所述连接绳8的一端设置拉环81,所述连接绳8的另一端依次穿过通孔21、挂环31、第三滑槽22并设置绳环82,使用者还可以坐在底板1上背向立板2,臀部、背部靠在立板2上,将绳环82套在脚脖上,用双手拉动拉环81,拉动双腿,使两腿最大限度地分开,至一腿与另一腿成一直线,进行韧带拉伸。优选的,所述第一支撑腿3上设置斜支撑杆32,所述斜支撑杆32的另一端与横板4连接,增加第一支撑腿3对横板4的支撑稳定性。优选的,所述横板4远离第一支撑腿3的一端设置第二支撑腿9,增加第一支撑腿3、第二支撑腿9对横板4的支撑稳定性。优选的,所述第一支撑腿3、第二支撑腿9的高度可以调节,调节支撑腿的高度,使横杆5的高度能够适应不同身高的使用者。实施例:实施例1:一种韧带训练装置,包括底板1,所述底板1的中部设置立板2,所述底板1相对位于立板2的后侧设置两个第一支撑腿3,两个第一支撑腿3左右对称安装,所述第一支撑腿3的顶端设置横板4,所述第一支撑腿3上设置斜支撑杆32,所述斜支撑杆32的另一端与横板4连接。所述横板4向后延伸,横板4的后端与底板1的后端齐平;所述横板4前方设置横杆5,所述横板4的前端设置相对位于横杆5左右两侧设置导向板6,所述导向板6向前延伸至立板2的上方,所述导向板6上设置与横杆5相适应的第一滑槽51,所述横板4内若干设置第二滑槽,所述第二滑槽内滑动套设滑杆7,所述滑杆7的一端设置弹簧71,所述滑杆7的另一端伸出第二滑槽与横杆5连接;还包括连接绳8,所述第一支撑腿3上设置挂环31,所述立板2左右对称设置通孔21,所述立板2相对位于通孔21的外侧设置第三滑槽22,所述连接绳8的一端设置拉环81,所述连接绳8的另一端依次穿过通孔21、挂环31、第三滑槽22并设置绳环82。本实施例的有益效果在于:使用者可以坐在底板1上,臀部、背部靠在立板2上,将绳环82套在脚脖上,用双手拉动拉环81,拉动双腿,使两腿最大限度地分开,至一腿与另一腿成一直线,进行韧带拉伸。实施例2:一种韧带训练装置,包括底板1,底板1的宽度为1.7-2.2m,长度为1.4-1.8m,所述底板1的中部设置立板2,立板2与底板1等宽,所述底板1相对位于立板2的后侧设置两个第一支撑腿3,两个第一支撑腿3左右对称安装,所述第一支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韧带训练装置,包括底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的中部设置立板(2),所述底板(1)相对位于立板(2)的后侧设置两个第一支撑腿(3),两个第一支撑腿(3)左右对称安装,所述第一支撑腿(3)的顶端设置横板(4),所述横板(4)向后延伸,所述横板(4)前方设置横杆(5),所述横板(4)的前端设置相对位于横杆(5)左右两侧设置导向板(6),所述导向板(6)向前延伸至立板(2)的上方,所述导向板上设置与横杆(5)相适应的第一滑槽(51),所述横板(4)内若干设置第二滑槽,所述第二滑槽内滑动套设滑杆(7),所述滑杆(7)的一端设置弹簧(71),所述滑杆(7)的另一端伸出第二滑槽与横杆(5)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韧带训练装置,包括底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的中部设置立板(2),所述底板(1)相对位于立板(2)的后侧设置两个第一支撑腿(3),两个第一支撑腿(3)左右对称安装,所述第一支撑腿(3)的顶端设置横板(4),所述横板(4)向后延伸,所述横板(4)前方设置横杆(5),所述横板(4)的前端设置相对位于横杆(5)左右两侧设置导向板(6),所述导向板(6)向前延伸至立板(2)的上方,所述导向板上设置与横杆(5)相适应的第一滑槽(51),所述横板(4)内若干设置第二滑槽,所述第二滑槽内滑动套设滑杆(7),所述滑杆(7)的一端设置弹簧(71),所述滑杆(7)的另一端伸出第二滑槽与横杆(5)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韧带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还...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成彬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