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塔架缆机副车移动轨道基础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788763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8-29 09:2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无塔架缆机副车移动轨道基础结构,包括基础主体,基础主体设置在缆机副车所在这一侧岸的岩壁平台上,在基础主体上方形成缆机机架移动空间,在基础主体后方的岩壁平台上方形成检修和维护空间,基础主体后部的顶面降至与基础主体后方的岩壁平台平齐,处在基础主体后部上方的机架移动空间与所述检修和维护空间融合在一起形成满足检修、维护车辆通过和作业的通道空间,处在基础主体后部上方的机架移动空间同时也是缆机后部机架的移动空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满足基础轨道结构受力,上部结构后缘可提供出有利于布置维修设备的空间,减少后部基础轨道后部的空间需求,又具有充足维修、维护的空间,使岩壁平台的总体宽度可以减小,极大地减小工程量。

Foundation structure of mobile track without tower crane

The utility model provides a base structure of a moving track for a tower-less cable-driven auxiliary car, which comprises a base main body, which is arranged on a rock-wall platform on the side bank where the cable-driven auxiliary car is located, and forms a moving space of the cable-driven frame above the base main body, and a maintenance space above the rock-wall platform behind the base main body. The top surface of the rear part of the main body of the foundation descends to be even with the rock platform behind the main body of the foundation. The moving space of the frame above the rear part of the main body of the foundation is fused with the maintenance and maintenance space to form a passageway space which meets the requirements of maintenance, vehicle passing and operation. The moving space of the frame above the rear part of the main body of the foundation is at the same time. It is also the mobile space of the rear rack of the cable machine. The utility model can satisfy the stress of the foundation track structure, the rear edge of the upper structure can provide the space favorable for arranging the maintenance equipment, reduce the space demand of the rear part of the foundation track, and have sufficient maintenance and maintenance space, so that the overall width of the rock platform can be reduced and the engineering quantity can be greatly reduce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无塔架缆机副车移动轨道基础结构
本技术涉及无塔架缆机副车移动轨道基础结构。适用于水利、水电、等工程领域缆机移动端副车轨道。
技术介绍
水利、水电工程施工中采用的缆机副车采用移动轨道时,即要考虑设备安装和拆除空间,还要考虑设备使用过程中的维修、维护。以往的轨道基础结构采用相对厚实的体形,占用了较大范围的有效空间,并且不利于基础轨道的结构受力。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无塔架缆机副车移动轨道基础结构,能满足基础轨道结构受力,不仅提供充足维修、维护的空间,同时又减小工程量。为此,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无塔架缆机副车移动轨道基础结构,包括基础主体,所述基础主体设置在缆机副车所在这一侧岸的岩壁平台上,在基础主体上方形成缆机机架移动空间,在基础主体后方的岩壁平台上方形成检修和维护空间,其特征在于,基础主体后部的顶面降至与基础主体后方的岩壁平台平齐,处在基础主体后部上方的机架移动空间与所述检修和维护空间融合在一起形成满足检修、维护车辆通过和作业的通道空间,所述处在基础主体后部上方的机架移动空间同时也是缆机后部机架的移动空间。进一步地,所述基础主体的中部向上凸出,所述基础主体的顶面前部设置机架移动的垂直前轨,所述中部凸出与基础主体后部顶面之间的立面上部设置水平轨道,所述基础主体后部顶面的外侧设置垂直后轨,且垂直前轨的轨面高度齐平或略高于水平轨道的中心设置高度,垂直前轨的设置高度高于垂直后轨的设置高度,垂直前轨的设置高度和垂直后轨的设置高度的高度差大于水平轨道的设置高度和垂直前轨的设置高度的高度差。进一步地,所述基础主体后部的顶面的宽度在3米左右,在基础主体后方的岩壁平台的宽度在3米左右,所述通道空间的宽度为6-7米,所述基础主体的宽度为6-7米。所述基础主体的宽度为6-7米,垂直后轨基本处于所述通道空间的中部。进一步地,所述岩壁平台在基础主体的前方还有一定宽度的行走通道。由于采用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能满足基础轨道结构受力,上部结构后缘可提供出有利于布置维修设备的空间,减少后部基础轨道后部的空间需求,又具有充足维修、维护的空间,使岩壁平台的总体宽度可以减小,极大地减小工程量。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参照附图。本技术所提供的无塔架缆机副车移动轨道基础结构,包括基础主体4,所述基础主体4设置在缆机副车所在这一侧岸的岩壁平台81上,在基础主体4上方形成缆机机架移动空间1,在基础主体后方的岩壁平台82上方形成检修和维护空间2,基础主体后部的顶面41降至与基础主体后方的岩壁平台82平齐,处在基础主体后部上方的机架移动空间410与所述检修和维护空间2融合在一起形成满足检修、维护车辆通过和作业的通道空间3,所述处在基础主体后部上方的机架移动空间410同时也是缆机后部机架的移动空间。所述岩壁平台81在基础主体4的前方还有一定宽度的行走通道83。本实施例中,所述基础主体后部的顶面41的宽度在3米左右,在基础主体后方的岩壁平台82的宽度在3米左右,所述通道空间3的宽度大于等于6米;所述通道空间3的宽度为大于等于6米,所述基础主体4的宽度为6.1米,采用上述结构,可以保障缆机副车的有效运行和对缆机副车提供稳固的支撑,同时保障检修、维护车辆通过和作业,同时,无塔架移动缆机轨道平台从以往的大于12米缩小到10m以内,有效降低缆机轨道结构占用的空间,减小对岩壁的开挖量。所述基础主体4的中部向上凸出42,所述基础主体4的顶面前部43设置机架移动的垂直前轨51,所述中部凸出42与基础主体后部顶面41之间的立面44上部设置水平轨道52,所述基础主体后部顶面41的外侧设置垂直后轨53,且垂直前轨51的轨面高度齐平或略高于水平轨道52的设置高度,垂直前轨51的设置高度高于垂直后轨53的设置高度,垂直前轨51的设置高度和垂直后轨53的设置高度的高度差大于水平轨道52的设置高度和垂直前轨51的设置高度的高度差。这样,通过较小的上部结构和厚实的下部结构形成更有利的受力条件。垂直后轨53基本处于所述通道空间3的中部,基础主体后部的顶面41的宽度基本上占据基础主体4宽度的一半,这样,既能方便检修、维护车辆通过和作业,又能尽可能地减小无塔架移动缆机轨道平台宽度,同时,使缆机副车的基础轨道结构受力更加合理。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但本技术的结构特征并不局限于此,任何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技术的领域内,所作的变化或修饰皆涵盖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无塔架缆机副车移动轨道基础结构,包括基础主体(4),所述基础主体设置在缆机副车所在这一侧岸的岩壁平台(81)上,在基础主体上方形成缆机机架移动空间(1),在基础主体后方的岩壁平台(82)上方形成检修和维护空间(2),其特征在于,基础主体后部的顶面(41)降至与基础主体后方的岩壁平台平齐,处在基础主体后部上方的机架移动空间与所述检修和维护空间融合在一起形成满足检修、维护车辆通过和作业的通道空间(3),所述处在基础主体后部上方的机架移动空间同时也是缆机后部机架的移动空间。

【技术特征摘要】
1.无塔架缆机副车移动轨道基础结构,包括基础主体(4),所述基础主体设置在缆机副车所在这一侧岸的岩壁平台(81)上,在基础主体上方形成缆机机架移动空间(1),在基础主体后方的岩壁平台(82)上方形成检修和维护空间(2),其特征在于,基础主体后部的顶面(41)降至与基础主体后方的岩壁平台平齐,处在基础主体后部上方的机架移动空间与所述检修和维护空间融合在一起形成满足检修、维护车辆通过和作业的通道空间(3),所述处在基础主体后部上方的机架移动空间同时也是缆机后部机架的移动空间。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塔架缆机副车移动轨道基础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基础主体(4)的中部向上凸出,所述基础主体(4)的顶面前部设置机架移动的垂直前轨,所述中部凸出与基础主体后部顶面之间的立面上部设置水平轨道,所述基础主体后部顶面的外侧设置垂直后轨,且垂直前轨的轨面高度齐平或略高于水平轨道的中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邬志何世海徐建荣周垂一张华王永明徐伟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电建集团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