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分瓣防堵锅炉煤仓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785564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8-29 07:38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煤仓堵塞问题,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一种结构简单的锅炉煤仓,以克服现有技术煤仓防堵效果差、安全隐患大、成本高的缺陷,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分瓣防堵锅炉煤仓,从根源上解决这个问题,其特征在于:包括上煤仓和下煤仓,其中上煤仓和传统煤仓同为漏斗状,下煤仓为上下端边长和上煤仓下端漏斗圆形直径相等的正边形的中空长方体,且该中空长方体前后左右四个面中至少有一个是可绕上缘铰接轴掀开的,且该面左右两侧各有至少一个卡扣,关闭该面时搭上所述卡扣即可恢复中空长方体形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分瓣防堵锅炉煤仓
本技术属于锅炉原煤防堵
,尤其涉及一种分瓣防堵锅炉煤仓。
技术介绍
锅炉原煤仓下口的堵塞,长期以来困扰着燃煤电厂,严重威胁着生产安全和生产效率。一般来说,原煤仓结构上部呈圆柱体,下部呈双曲线圆锥或其他上大下小的形状。上口大、下口小,物料依赖自身重量自上而下落入锅炉燃烧腔中。下落的物料由于在锥形容器内流动,故而越往下流动,面积越小,对物料本身就形成了更大的挤压。其挤压传递到仓壁上,就增加了细料附着在仓壁上的外力和几率,而物料流动方向是自仓壁向中心下口方向流动,物料不会对仓壁形成大的冲刷。因此,自然状态下,细小物料极易粘附在仓壁上,物料附壁后摩擦系数进一步增大,附壁物料会越积越厚。方锥形仓的四个直角摩擦系数更呈现上述现象,这是造成堵塞的主要原因。由此可见,造成煤仓堵塞的根本原因是原煤仓下口小。而由于天然的原因,煤仓的上大下小结构是解决进料稳定性的基本思路。一般情况下,以300MW机组为例,原煤仓下口直径多为629mm,通流面积不足0.3平方米,有的再加上衬板和疏通设施,使通流面积进一步减少,更加重了堵塞的几率。根据原煤品种特性的不同,堵塞后的形状大致分为拱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分瓣防堵锅炉煤仓,其特征在于:包括上煤仓、下煤仓,其中上煤仓为漏斗状,下煤仓为上下端边长和上煤仓下端漏斗圆形直径相等的正边形的中空长方体,且该中空长方体前后左右四个面中至少有一个是可绕上缘铰接轴掀开的,且可绕上缘铰接轴掀开的面左右两侧各有至少一个卡扣,关闭可绕上缘铰接轴掀开的面时搭上所述卡扣即可恢复中空长方体形状。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分瓣防堵锅炉煤仓,其特征在于:包括上煤仓、下煤仓,其中上煤仓为漏斗状,下煤仓为上下端边长和上煤仓下端漏斗圆形直径相等的正边形的中空长方体,且该中空长方体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金伟明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杭兴锅炉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