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应用于汽车维修的拧螺帽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8783432 阅读:85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8-29 06:5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应用于汽车维修的拧螺帽装置,包括方形体,方形体的内部开有第一空腔,第一空腔的内部转动连接有第二滚轴和第三滚轴,第二滚轴的一端贯穿第一空腔的侧壁且延伸至方形体的外部并活动连接有第一转轮,第二滚轴的套接有第一齿轮,底座的内部开有两个内腔,两个内腔的内部均转动连接有螺纹杆,螺纹杆的一端贯穿内腔的侧壁延伸至外部并固定连接有第三转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两个内六角套筒,可以同时拧两个对角的螺帽,使对角的螺帽所受到的力矩相同,保证安装平稳性,而且内六角套筒可以拆卸更换不同大小的内六角套筒,同时本装置通过滑杆与主杆的滑动连接,可适用于不同大小的轮胎拆卸。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应用于汽车维修的拧螺帽装置
本技术涉及汽修工具
,具体为一种应用于汽车维修的拧螺帽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汽车行业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汽车出现在人们的生活中成为人们可靠的代步工具,汽车的普及使汽车维修行业也逐渐繁盛起来,汽车维修中的工具也变的越来越多样化,其中拧螺帽装置便是其中之一,现有的拧螺帽装置结构较为单一,通常为普通内六角套筒为主,拧螺帽时不能同时拧多个螺帽,针对拧螺帽要求力矩相同时现有的拧螺帽装置往往很难办到,而为了保证轮胎安装的平稳性,一般维修工会采用对角上螺帽的方式,但也是一颗一颗的操作,难免会出现偏差,导致车轮安装不平稳,影响安全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应用于汽车维修的拧螺帽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应用于汽车维修的拧螺帽装置,包括方形体,所述方形体的内部开有第一空腔,所述第一空腔的内部转动连接有第二滚轴和第三滚轴,所述第二滚轴的一端贯穿第一空腔的侧壁且延伸至方形体的外部并活动连接有第一转轮,所述第一转轮上设有手柄,所述第二滚轴的中部固定套接有转动连接在第一空腔内部的第一齿轮,所述第一齿轮与套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应用于汽车维修的拧螺帽装置,包括方形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方形体(1)的内部开有第一空腔(13),所述第一空腔(13)的内部转动连接有第二滚轴(30)和第三滚轴(23),所述第二滚轴(30)的一端贯穿第一空腔(13)的侧壁且延伸至方形体(1)的外部并活动连接有第一转轮(2),所述第一转轮(2)上设有手柄(3),所述第二滚轴(30)的中部固定套接有转动连接在第一空腔(13)内部的第一齿轮(4),所述第一齿轮(4)与套接在第三滚轴(23)上的第二齿轮(5)啮合连接,所述第三滚轴(23)的一端贯穿第一空腔(13)的侧壁并延伸至第二空腔(14)的内部,所述第二空腔(14)开在方形体(1)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应用于汽车维修的拧螺帽装置,包括方形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方形体(1)的内部开有第一空腔(13),所述第一空腔(13)的内部转动连接有第二滚轴(30)和第三滚轴(23),所述第二滚轴(30)的一端贯穿第一空腔(13)的侧壁且延伸至方形体(1)的外部并活动连接有第一转轮(2),所述第一转轮(2)上设有手柄(3),所述第二滚轴(30)的中部固定套接有转动连接在第一空腔(13)内部的第一齿轮(4),所述第一齿轮(4)与套接在第三滚轴(23)上的第二齿轮(5)啮合连接,所述第三滚轴(23)的一端贯穿第一空腔(13)的侧壁并延伸至第二空腔(14)的内部,所述第二空腔(14)开在方形体(1)的内部并位于第一空腔(13)的一侧,所述第三滚轴(23)位于第二空腔(14)内部的一端固定套接有第三齿轮(6),所述第三齿轮(6)与转动连接在第二空腔(14)内部的两个第四齿轮(7)啮合连接,两个第四齿轮(7)分别套接在相对应的第一滚轴(18)上,所述第一滚轴(18)转动连接在第二空腔(14)内,所述第一滚轴(18)的一端贯穿第二空腔(14)的侧壁并延伸至外部,所述方形体(1)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滑杆(9),所述滑杆(9)远离方形体(1)的一端滑动连接有主杆(12),所述主杆(12)的中部固定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程正茂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交通技师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