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投射定位的光学成像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8782305 阅读:54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8-29 06:2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具投射定位的光学成像装置,其提供壳体的侧壁上设置一第一定位发光组件与一第二定位发光组件,分别产生一第一定位光线与一第二定位光线,对于每一位驾驶者而言,该第一定位光线与第二定位光线仅在于一视觉区域具有相同反射角度,藉此提供光学成像装置可针对驾驶者视野进行定位,以供显示光学成像于对应驾驶者视野的显示位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具投射定位的光学成像装置
本专利技术是有关于一种光学成像装置,尤指一种具投射定位的光学成像装置。
技术介绍
抬头显示(headupdisplay,HUD)装置于飞机普及到汽车等家用载具。为增加汽车驾驶安全,旧有HUD的简易信息提示已无法反足汽车驾驶需求。透过扩增实境(AugmentedReality,AR)HUD的显示技术,将可提供驾驶者更多的安全信息如:驾驶者前车距离、车道偏移、更换车道提示等信息,,并将此信息与驾驶者所视的道路状态(例如道路标线、车辆、行人或号志等)重迭显示,以增加信息实用性及表达醒目程度,进而提高驾驶安全性。如图1所示,驾驶者于车内向外观看路况,眼睛的水平线向外延伸触及距离为无穷远(如图1所示的第一水平视线LH1与第二水平视线LH2),由眼睛水平线向下倾斜1度(如图1所示的第一倾斜视线L11与第二倾斜视线L12),此时向外延伸触及距离约为50~55米、由眼睛水平线向下倾斜7度(如图1所示的第三倾斜视线L31与第四倾斜视线L32),此时向外延伸触及距离约为6~8米,ARHUD设计为满足安全明确的显示信息,设定的垂直视野约为眼睛水平线向下倾斜1度为起点到眼睛水平线向下倾斜7度,所含盖的约6度垂直视野及约12度水平视野为提示信息增强实境的显示范围。然而,如图1所示,不同驾驶者不同高度与不同驾车姿态习惯会导致不同的视野差距,即如一驾驶者的第一眼球eye1与另一驾驶者的第二眼球eye2对应不同的视线高度,导致视野涵盖的区域大为不同。如图2所示,第一光学投射件M1可投射于挡风玻璃W上的第一投射区域A1,若由第一眼球eye1观看第一投射区域A1所反射的影像信息时可正确与道路状态重迭显示,则由第二眼球eye2观看第一投射区域A1所反射的影像时受视线高度差距影响将无法正确与道路状态重迭显示。虽然可透过调整该光学投射件M1的角度,来改变该第一投射区域A1的位置以调整影像高度,例如中国公开CN106461948A号专利申请案即公开类似的HUD影像调整方法,然而调整光学投射件M1的角度时会连带改变光学投射件M1将影像投射于挡风玻璃W的角度,这种调整方式无法满足ARHUD需要要将影像与道路状态重迭显示的精准角度限制,并不适用于ARHUD。另一方面,中国公开CN106458059A号专利申请案虽然公开一种自动调整HUD影像的方法,惟其必须透过多个检测器与座椅致动器等复杂构造来实施,且会限制驾驶者驾车姿态,明显不符合市场需求。综上所述,本专利技术就上述的技术缺点提出一种具投射定位的光学成像装置,其藉由提供光学成像装置可针对驾驶者视野进行定位,可针对不同身高的驾驶者而调整该壳体的位置,以让光学投射组件所投射的影像可准确地落入驾驶者的视觉区域内。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具投射定位的光学成像装置,其包含:一壳体,其设置于一移动机构;一光学投射组件,其设置于壳体内,以供投射一影像;一第一定位发光组件,其设置于壳体的一第一侧壁,第一定位发光组件产生一第一定位光线;以及一第二定位发光组件,其设置于第一侧壁,并位于第一定位发光组件之上,第二定位发光组件产生一第二定位光线。本专利技术的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投射定位的光学成像装置,其藉由复数个定位发光组件,发出复数定位光线,用以定位光学成像装置的位置。本专利技术的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投射定位的光学成像装置,其藉由复数个辅助发光组件,辅助复数个定位发光组件定位,用以确认光学成像装置的投射角度调整方式。本专利技术有关于一具投射定位的光学成像装置,其藉由一壳体设置于一移动机构上,且该壳体的一第一侧壁设置一第一定位发光组件与一第二定位发光组件,并让该第一定位发光组件与该第二定位发光组件分别产生一第一定位光线与一第二定位光线,以供驾驶者依据该第一定位光线与该第二定位光线定位该壳体的位置,进而透过该壳体依据该移动机构而移动至光学投射组件所投射的影像可准确地落入驾驶者的视觉区域内。因此,本专利技术的光学成像装置可针对不同身高的驾驶者而调整该壳体的位置,以让光学投射组件所投射的影像可准确地落入驾驶者的视觉区域内。附图说明图1:其为视觉区域的示意图;图2:其为第一视觉区域投射影像的示意图;图3A:其为本专利技术的光学成像装置的一实施例的立体图;图3B:其为本专利技术的光学成像装置的一实施例的另一立体图;图3C:其为本专利技术的光学成像装置的一实施例的侧视图;图3D:其为本专利技术的光学成像装置的一实施例的断面图;图3E:图3D部分区域的放大示意图;图4A:其为本专利技术的光学成像装置的一实施例的俯视图;图4B:图4A的A区域的放大示意图;图4C:图4A的B区域的放大示意图;图4D:其为本专利技术的光学成像装置的一实施例的方块图;图5A:其为本专利技术的光学成像装置投射影像的一实施例的示意图;图5B:其为本专利技术的光学成像装置投射影像至第一视觉区域的示意图;图5C:其为本专利技术的光学成像装置投射影像至第二视觉区域的示意图;图6A:其为本专利技术的光学成像装置投射定位光线的一实施例的示意图;图6B:其为本专利技术的光学成像装置超出第一视觉区域的示意图;图6C:其为本专利技术的光学成像装置定位至第一视觉区域的示意图;图7A:其为本专利技术的光学成像装置的另一实施例的立体图;图7B:其为本专利技术的光学成像装置的另一实施例的另一立体图;图7C:其为本专利技术的光学成像装置的另一实施例的侧视图;图8A:其为本专利技术的光学成像装置投射影像至第一视觉区域的示意图;以及图8B:其为本专利技术的光学成像装置投射影像至第二视觉区域的示意图。符号说明:10光学成像装置12移动机构122第一移动件122a第一滑接部124第二移动件124a第二滑接部14壳体142第一侧壁142a第一连接件144第二侧壁144a第二连接件146导引件16光学投射组件162反射镜164光学投射元件18显示器20驱动器202驱动轴22移动机构222第一移动件222a第一滑接部222b第一曲线滑接部224第二移动件224a第二滑接部224b第二曲线滑接部24壳体242第一侧壁242a第一连接件242b第一曲线连接件244第二侧壁244a第二连接件244b第二曲线连接件246滑动件248枢动件30驱动器32滑块A1第一投射区域A2第二投射区域A3第三投射区域A4第四投射区域CTR控制电路C1第一曲线移动方向C2第二曲线移动方向D1第一间距D2第二间距DD1第一中心间距DD2第二中心间距L1第一定位光线L2第二定位光线L3第三定位光线L4第四定位光线L11第一倾斜视线L12第二倾斜视线L31第三倾斜视线L32第四倾斜视线LG1第一辅助发光组件LG2第二辅助发光组件LG3第三辅助发光组件LG4第四辅助发光组件LGS1第二定位发光组件LGS12第二基座LGS14第二发光件LGS2第四定位发光组件LGS22第四基座LGS24第四发光件LGT1第一定位发光组件LGT12第一基座LGT14第一发光件LGT2第三定位发光组件LGT22第三基座LGT24第三发光件M1第一光学投射件M2第二光学投射件P1视觉光学路径P2反射光学路径P3定位光学路径P32第一光线P34第二光线P4定位反射路径R1第一辅助光线R2第二辅助光线R3第三辅助光线R4第四辅助光线V1第一视觉区域V2第二视觉区域W挡风玻璃Wa曲面挡风玻璃XX方向YY方向具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具投射定位的光学成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光学成像装置包含:一壳体,其设置于一移动机构;一光学投射组件,其设置于所述的壳体内,以供投射一影像;一第一定位发光组件,其设置于所述的壳体的一第一侧壁,所述的第一定位发光组件产生一第一定位光线;以及一第二定位发光组件,其设置于所述的第一侧壁,并位于所述的第一定位发光组件之上,所述的第二定位发光组件产生一第二定位光线。

【技术特征摘要】
2017.02.17 US 62/460,1771.一种具投射定位的光学成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光学成像装置包含:一壳体,其设置于一移动机构;一光学投射组件,其设置于所述的壳体内,以供投射一影像;一第一定位发光组件,其设置于所述的壳体的一第一侧壁,所述的第一定位发光组件产生一第一定位光线;以及一第二定位发光组件,其设置于所述的第一侧壁,并位于所述的第一定位发光组件之上,所述的第二定位发光组件产生一第二定位光线。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成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光学成像装置更包含:一第一辅助发光组件,其设置于所述的第一侧壁上,所述的第一辅助发光组件产生一第一辅助光线;以及一第二辅助发光组件,其设置于所述的第一侧壁上,所述的第二辅助发光组件产生一第二辅助光线;其中,所述的第一辅助发光组件与所述的第二辅助发光组件分别位于所述的第一定位发光组件的二侧。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成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光学成像装置更包含:一第三定位发光组件,设置于所述的壳体的一第二侧壁,所述的第三定位发光组件产生一第三定位光线;以及一第四定位发光组件,设置于所述的第二侧壁,所述的第四定位发光组件产生一第四定位光线。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光学成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光学成像装置更包含:一第三辅助发光组件,其设置于所述的第二侧壁上,所述的第三辅助发光组件产生一第三辅助光线;以及一第四辅助发光组件,其设置于所述的第二侧壁上,所述的第四辅助发光组件产生一第四辅助光线;其中,所述的第三辅助发光组件与所述的第四辅助发光组件分别位于所述的第三定位发光组件的二侧。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成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光学投射组件包含:一反射镜,设置于所述的壳体内;一光学投射元件,其设置于所述的壳体内并位于所述的反射镜的一反射路径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熊全宾
申请(专利权)人:矽创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中国台湾,7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