扭断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782025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8-29 06:2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PIN针加工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扭断机构,包括用于将PIN针料带固定的第二压持装置、用于驱动第二压持装置对PIN针料带进行固定的第一驱动组件、用于将PIN针料带从压痕处扭断形成PIN针的旋转装置和用于驱动旋转装置旋转将PIN针料带从压痕处扭断的第二驱动组件,所述旋转装置设置在第二压持装置的下方,通过设置用于将PIN针料带固定第二压持装置,并在第二压持装置的下方设置用于将PIN针料带最下端的PIN针从压痕处扭断的旋转装置,从而实现自动扭断。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扭断机构
本技术涉及PIN针加工
,尤其是一种扭断机构。
技术介绍
电子元器件,尤其是各种电子连接器,通常是通过将绝缘基座和多个金属PIN针组装来实现成型。PIN针与绝缘基座的组装方式一般为插装或注塑成型。所述插装,是指将PIN针插入到绝缘基座的预设孔中;所述注塑成型,是指将PIN针放入模具中直接注塑成型出与PIN针无缝固接的绝缘基座。现有PIN针在加工时是先将PIN针料带129截断后在进行导耳等后续操作,其加工时各流程独立、且设备间独立进行加工,无法实现PIN针加工的全自动化,为了实现PIN针加工的全自动化,如图6所示,需要将PIN针料带129进行压痕130,然后进行扭断,为了实现自动化扭断,提供了一种扭断机构。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实现PIN针加工的全自动化,提供了一种扭断机构,PIN针料带进入此机构后,通过设置用于将PIN针料带固定第二压持装置,并在第二压持装置的下方设置用于将PIN针料带最下端的PIN针从压痕处扭断的旋转装置,从而实现自动扭断。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扭断机构,包括第二压持装置,用于将PIN针料带固定;第一驱动组件,用于驱动第二压持装置对PIN针料带进行固定;旋转装置,用于将PIN针料带从压痕处扭断形成PIN针;和第二驱动组件,用于驱动旋转装置旋转将PIN针料带从压痕处扭断,所述旋转装置设置在第二压持装置的下方。具体地,所述第一驱动组件包括第六凸轮、第四从动件、第三连杆、转轴、驱动板和第一压持轴,所述驱动板包括板体和两个侧翼,两个所述侧翼固定连接在所述板体上形成Y型,所述侧翼上分别固定连接第一压持轴;所述第六凸轮驱动第四从动件,所述第四从动件与第三连杆铰接,所述第三连杆与转轴铰接,所述转轴的一端与第三连杆铰接,另一端分别穿过支架和板体,所述转轴与支架转动连接,所述支架与板体固定连接,当第六凸轮转动驱动转轴转动压持驱动板使得侧翼上的第一压持轴上下运动;所述第二压持装置包括若干个第二压持轴、外轴套、轴承、内轴套、第一压持本体、第二压持本体、滚珠和压持杆,所述第一压持本体包括第一套杆和第一支撑帽,所述第一套杆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一支撑帽的中部形成的截面为T字型,所述第一压持本体沿第一套杆的轴向设有第六通孔,所述第六通孔的下端设有锥形部;所述第二压持本体包括第二套杆和第二支撑帽,所述第二套杆固定连接在第二支撑帽的中部形成的截面为T字型,所述第二压持本体沿第二套杆的轴向设有第七通孔;所述压持杆包括一体成型的定位帽和压持套,所述压持套固定连接在定位帽的中部形成的截面为T字型,所述压持杆沿压持套的轴向设有与PIN针料带匹配的第八通孔,所述压持套的下端分割为若干个互相配合用于将PIN针料带夹持的夹持体,相邻两所述夹持体之间设有间隙使得当压持夹持体向压持套的轴线方向靠近时对PIN针料带进行夹持;所述第二套杆滑动连接在第六通孔内并与滚珠接触连接,所述压持套滑动连接在所述第七通孔内,所述压持套的下端通过滚珠与锥形部接触连接,所述第二支撑帽的直径大于第一支撑帽的直径,所述第一套杆上套设内轴套并与内轴套转动连接,所述内轴套外套设轴承,所述轴承外套设外轴套,所述第二压持轴的下端分别穿过第二支撑帽和外轴套并与第二支撑帽和外轴套固定连接;当压持杆向下运动时,第二套杆压持滚珠向下运动,运动到锥形部对夹持体进行压持使得PIN针料带被夹持所述第二驱动组件包括第七凸轮、第五从动件和齿条,所述第七凸轮驱动第五从动件带动齿条做往复运动;所述旋转装置包括圆形的齿盘、第一压持块和与第一压持块配合的第二压持块,所述齿盘的四周设有与齿条啮合的齿,所述齿盘的下表面对称设有两个第一凸起部,所述齿盘的内环设有两个第二凸起部,所述第一凸起部与第二凸起部的连线在同一直径上,所述第二凸起部向齿盘的上表面延伸,所述第一压持块和第二压持块上的上表面分别设有与第一凸起部匹配的驱动槽,所述第一凸起部分别扣在所述驱动槽内,所述第一压持块通过第三拉伸弹簧与第二压持块连接使第一压持块和第二压持块配合对PIN针料带进行夹持;所述旋转装置设置在第二压持装置的下方使得PIN针料带进入旋转装置的中部,所述第一压持轴的上端设置在齿盘的下表面使得当第一压持轴向上运动时顶起齿盘的边缘通过第一凸起部将第一压持块和第二压持块分离,同时所述第二压持轴的下端与齿盘的上表面接触连接使得当第一压持轴向上运动时顶起齿盘,通过齿盘顶起第二压持轴,通过第二压持轴顶起第二压持本体,通过第二压持本体将压持杆顶起将PIN针料带松开;所述齿条与齿盘啮合使得旋转部旋转大于90度,所述第二凸起部扣在内轴套的下表面使得齿盘与内轴套同步转动。具体地,还包括第五压缩弹簧,所述齿盘的上表面通过第五压缩弹簧与内轴套的下表面连接,通过设置第五压缩弹簧起到缓冲的作用,防止设备间的磨损。为了减缓压持杆的运动,还包括缓冲盖和第六压缩弹簧,所述缓冲盖通过第六压缩弹簧连接在第二支撑帽的上方,所述压持杆穿过缓冲盖并通过缓冲盖将压持杆顶起。为了保证PIN针料带固定稳固,所述压持套的下端均分为若干个夹持体。为了保证各个压持套的承受的压力相同,所述压持套的下端沿压持套的直径方向进行分割。具体地,所述夹持体为3个、4个或者5个。为了限制滚珠的滚动距,所述压持套的下端外表面设有限位口。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通过第二压持装置将最下端的PIN针之上的PIN针料带固定,并在第二压持装置的下方设置用于将PIN针料带最下端的PIN针从压痕处扭断的旋转装置,从而实现自动扭断;为了保证各个压持套的承受的压力相同,将压持套的下端均分为若干个夹持体。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图1是第一驱动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第二驱动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的扭断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压持杆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图5的H-H图;图7是带有压痕和PIN针耳朵的PIN针料带。图中:1、支架;74、第六凸轮;75、第四从动件;76、第三连杆;77、转轴;78、驱动板;79、第一压持轴;80、板体;81、侧翼;82、第二压持轴;83、外轴套;84、轴承;85、内轴套;86、滚珠;87、压持杆;88、第一套杆;89、第一支撑帽;90、第六通孔;91、锥形部;92、第二套杆;93、第二支撑帽;94、定位帽;95、压持套;96、夹持体;97、第七凸轮;98、第五从动件;99、齿条;100、齿盘;101、第一压持块;102、第二压持块;103、第一凸起部;104、第二凸起部;105、第五压缩弹簧;106、缓冲盖;107、第六压缩弹簧;108、限位口;129、PIN针料带;130、压痕。具体实施方式现在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技术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技术有关的构成。实施例1如图3所示,本技术的一种扭断机构,包括第二压持装置,用于将PIN针料带固定;第一驱动组件,用于驱动第二压持装置对PIN针料带进行固定;旋转装置,用于将PIN针料带上最下端的PIN针从压痕130处扭断形成PIN针;和第二驱动组件,用于驱动旋转装置旋转将PIN针料带从压痕130处扭断;旋转装置设置在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扭断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二压持装置,用于将PIN针料带固定;第一驱动组件,用于驱动第二压持装置对PIN针料带进行固定;旋转装置,用于将PIN针料带从压痕处扭断形成PIN针;和第二驱动组件,用于驱动旋转装置旋转将PIN针料带从压痕处扭断;所述旋转装置设置在第二压持装置的下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扭断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二压持装置,用于将PIN针料带固定;第一驱动组件,用于驱动第二压持装置对PIN针料带进行固定;旋转装置,用于将PIN针料带从压痕处扭断形成PIN针;和第二驱动组件,用于驱动旋转装置旋转将PIN针料带从压痕处扭断;所述旋转装置设置在第二压持装置的下方。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扭断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驱动组件包括第六凸轮(74)、第四从动件(75)、第三连杆(76)、转轴(77)、驱动板(78)和第一压持轴(79),所述驱动板(78)包括板体(80)和两个侧翼(81),两个所述侧翼(81)固定连接在所述板体(80)上形成Y型,所述侧翼(81)上分别固定连接第一压持轴(79);所述第六凸轮(74)驱动第四从动件(75),所述第四从动件(75)与第三连杆(76)铰接,所述第三连杆(76)与转轴(77)铰接,所述转轴(77)的一端与第三连杆(76)铰接,另一端分别穿过支架(1)和板体(80),所述转轴(77)与支架(1)转动连接,所述支架(1)与板体(80)固定连接,当第六凸轮(74)转动驱动转轴(77)转动压持驱动板(78)使得侧翼(81)上的第一压持轴(79)向上或向下运动;所述第二压持装置包括若干个第二压持轴(82)、外轴套(83)、轴承(84)、内轴套(85)、第一压持本体、第二压持本体、滚珠(86)和压持杆(87),所述第一压持本体包括第一套杆(88)和第一支撑帽(89),所述第一套杆(88)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一支撑帽(89)的中部形成的截面为T字型,所述第一压持本体沿第一套杆(88)的轴向设有第六通孔(90),所述第六通孔(90)的下端设有锥形部(91);所述第二压持本体包括第二套杆(92)和第二支撑帽(93),所述第二套杆(92)固定连接在第二支撑帽(93)的中部形成的截面为T字型,所述第二压持本体沿第二套杆(92)的轴向设有第七通孔;所述压持杆(87)包括一体成型的定位帽(94)和压持套(95),所述压持套(95)固定连接在定位帽(94)的中部形成的截面为T字型,所述压持杆(87)沿压持套(95)的轴向设有与PIN针料带匹配的第八通孔,所述压持套(95)的下端分割为若干个互相配合用于将PIN针料带夹持的夹持体(96),相邻两所述夹持体(96)之间设有间隙使得当压持夹持体(96)向压持套(95)的轴线方向靠近时对PIN针料带进行夹持;所述第二套杆(92)滑动连接在第六通孔(90)内并与滚珠(86)接触连接,所述压持套(95)滑动连接在所述第七通孔内,所述压持套(95)的下端通过滚珠(86)与锥形部(91)接触连接,所述第二支撑帽(93)的直径大于第一支撑帽(89)的直径,所述第一套杆(88)上套设内轴套(85)并与内轴套(85)转动连接,所述内轴套(85)外套设轴承(84),所述轴承(84)外套设外轴套(83),所述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耀徐怡
申请(专利权)人:常州索林柯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