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腔室稀释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8781243 阅读:75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8-29 06:0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双腔室稀释装置,包括:清洗腔体、稀释容器、清洗管和注液腔;所述清洗腔体的顶部和底部侧壁分别设有加液口、出液口;所述稀释容器转动设置于清洗腔体内,且所述稀释容器上对称设有两个一端开口的稀释腔,所述稀释容器可在驱动设备的驱动下转动;所述注液腔设置于清洗腔体下面,且所述注液腔连接有注液管;所述清洗管穿过注液腔并通过注液腔与清洗腔体之间的连通孔伸入清洗腔体内,且在驱动设备的驱动下可上下移动。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双腔室稀释装置,避免清洗腔体内的磷酸盐流入注液腔,同时对清洗管进行了冲洗,清洗管接触过磷酸盐的部分始终浸泡在纯化水中,不会接触摩擦密封圈,有效避免注液管结晶造成密封件磨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双腔室稀释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中双腔室样本稀释装置。
技术介绍
化学发光免疫检测中,某些项目如CA15-3,β2-MG等,由于样本标记物浓度太高,在样本加入反应杯测定之前,首先需要进行稀释。稀释时分为三个步骤:1、首先,取样针吸取一定量的稀释液,注入双腔室稀释装置的容器中;2、取样针吸取一定量的样本,注入到上一步已经盛有稀释液容器中;3、取样针吸取混合稀释后的样本,注入反应杯中,开始进行检测测定。每次稀释之前,盛溶液的容器需要首先进行清洗,防止样本被污染,清洗容器时同样分为三步:1、喷强化清洗液,主要成分为氢氧化钠;2、喷清洗液,主要成分为磷酸二氢纳,磷酸氢二纳;3、吹气,将清洗后的容器中残留溶液吹走。由于磷酸盐易结晶,晶体粘在注液管上,注液管往复运动,长期磨损密封圈,导致磷酸盐泄漏,造成相关零件腐蚀,进而导致运动卡滞。因此对如何避免结晶造成的危害提出了严格的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双腔室稀释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清洗腔体、稀释容器、清洗管和注液腔;所述清洗腔体的顶部和底部侧壁分别设有加液口、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双腔室稀释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清洗腔体、稀释容器、清洗管和注液腔;所述清洗腔体的顶部和底部侧壁分别设有加液口、出液口;所述稀释容器转动设置于清洗腔体内,且所述稀释容器上对称设有两个一端开口的稀释腔,所述稀释容器可在驱动设备的驱动下转动;所述注液腔设置于清洗腔体下面,且所述注液腔连接有注液管;所述清洗管穿过注液腔并通过注液腔与清洗腔体之间的连通孔伸入清洗腔体内,且在驱动设备的驱动下可上下移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腔室稀释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清洗腔体、稀释容器、清洗管和注液腔;所述清洗腔体的顶部和底部侧壁分别设有加液口、出液口;所述稀释容器转动设置于清洗腔体内,且所述稀释容器上对称设有两个一端开口的稀释腔,所述稀释容器可在驱动设备的驱动下转动;所述注液腔设置于清洗腔体下面,且所述注液腔连接有注液管;所述清洗管穿过注液腔并通过注液腔与清洗腔体之间的连通孔伸入清洗腔体内,且在驱动设备的驱动下可上下移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腔室稀释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液口与清洗腔体内部连通处设有废液收集腔。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腔室稀释装置,其特征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姜海龙苗新利方长郭金龙吴冬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长光华医生物医学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