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加工内齿圈热后的磨齿工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780335 阅读:49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8-29 05:5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是一种用于加工内齿圈热后的磨齿工装,包括磨齿胎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磨齿胎具的上表面呈圆形设置,与所述螺纹孔相对的所述夹持板上均设有通孔,所述通孔内竖直贯穿有螺纹杆,所述螺纹杆的顶端通过螺纹连有螺母,所述螺母位于所述夹持板的上表面。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安全可靠,使用方便,通过设置一体结构的磨齿胎具,装加内齿圈工装的操作省时省力,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通过设置气缸一、气缸二、夹持板和螺纹杆,解决了在磨齿过程中无法有效夹紧内齿圈的问题,减少了内齿圈齿向摆动过大的情况,提高了内齿圈的加工精度,同时减少了因松动使内齿圈发生变形的情况,满足了工艺安装要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加工内齿圈热后的磨齿工装
本技术涉及机械加工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加工内齿圈热后的磨齿工装。
技术介绍
内齿圈是在行星齿轮传动中,与行星架同一轴线的内齿轮,磨齿是内齿圈加工制造中的关键工序,磨齿工序通常用到磨齿工装,随着内齿圈加工精度的不断提高,现有的磨齿工装在使用时,磨齿胎具采用方形平板结构,使得装加内齿圈工装的操作费时费力,大大降低了工作效率,在磨齿过程中无法有效夹紧内齿圈,使得内齿圈齿向摆动过大,造成内齿圈加工精度差,而且因松动,易使内齿圈发生变形,无法满足工艺安装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旨在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用于加工内齿圈热后的磨齿工装。本技术为实现上述目的,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加工内齿圈热后的磨齿工装,包括磨齿胎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磨齿胎具的上表面呈圆形设置,所述磨齿胎具的上部和下部均为圆柱体结构设置,所述磨齿胎具的中部为锥台结构,所述磨齿胎具上部圆柱体的半径大于所述磨齿胎具下部圆柱体的半径,所述磨齿胎具的下表面与外界机床相适配,所述磨齿胎具的上部、中部和下部呈一体结构设置,所述磨齿胎具的上方圆周分布有若干安装架,所述安装架通过螺栓竖直安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加工内齿圈热后的磨齿工装,包括磨齿胎具(1),其特征在于,所述磨齿胎具(1)的上表面呈圆形设置,所述磨齿胎具(1)的上部和下部均为圆柱体结构设置,所述磨齿胎具(1)的中部为锥台结构,所述磨齿胎具(1)上部圆柱体的半径大于所述磨齿胎具(1)下部圆柱体的半径,所述磨齿胎具(1)的下表面与外界机床相适配,所述磨齿胎具(1)的上部、中部和下部呈一体结构设置,所述磨齿胎具(1)的上方圆周分布有若干安装架(2),所述安装架(2)通过螺栓竖直安装在所述磨齿胎具(1)的上表面,所述安装架(2)的外侧面均水平安有气缸一(3),所述气缸一(3)的伸缩杆贯穿所述安装架(2)连有移动底座(5),所述移动底...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加工内齿圈热后的磨齿工装,包括磨齿胎具(1),其特征在于,所述磨齿胎具(1)的上表面呈圆形设置,所述磨齿胎具(1)的上部和下部均为圆柱体结构设置,所述磨齿胎具(1)的中部为锥台结构,所述磨齿胎具(1)上部圆柱体的半径大于所述磨齿胎具(1)下部圆柱体的半径,所述磨齿胎具(1)的下表面与外界机床相适配,所述磨齿胎具(1)的上部、中部和下部呈一体结构设置,所述磨齿胎具(1)的上方圆周分布有若干安装架(2),所述安装架(2)通过螺栓竖直安装在所述磨齿胎具(1)的上表面,所述安装架(2)的外侧面均水平安有气缸一(3),所述气缸一(3)的伸缩杆贯穿所述安装架(2)连有移动底座(5),所述移动底座(5)的下表面与所述磨齿胎具(1)的上表面相接触,所述移动底座(5)的上表面竖直安有气缸二(4),所述气缸二(4)位于所述安装架(2)的内侧,所述气缸二(4)的一侧设有螺纹孔(11),所述螺纹孔(11)竖直设置在所述移动底座(5)上,所述气缸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馨莉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华建天恒传动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