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排渣的模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779750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8-29 05:4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排渣的模架,包括上模座、下模座、上模板以及下模板;下模板上设有进气通道、抽渣通道以及多个排渣通道,多个排渣通道沿下模板的长度方向间隔排布;多个排渣通道的一端连通至下模板的端部;多个排渣通道的另一端延伸至下模板的内部;进气通道的一端连通至下模板的外侧部并与外部供气装置连通;进气通道的另一端沿下模板的长度方向延伸并与各个排渣通道连通;抽渣通道的一端连通至下模板的外侧部并与外部抽风机连通;抽渣通道的另一端沿下模板的长度方向延伸并与各个排渣通道连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可排渣的模架,其可抽走成型脱模后残留的残渣,还可在成型时固定工件,成型过程稳定。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排渣的模架
本技术涉及模架
,尤其涉及一种可排渣的模架。
技术介绍
目前,模架一般是为了组合模具设置的,用于引导模具的开模、合模等。而在模架用于冲压模具或者注塑模具时,产品成型脱模之后,容易在模板上残留残渣,影响下一次的成型作业。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排渣的模架,其可抽走成型脱模后残留的残渣,还可在成型时固定工件,成型过程稳定。本技术的目的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可排渣的模架,包括上模座、下模座、上模板以及下模板,上模板安装于上模座上,下模板安装于下模座上;上模座可向着下模座运动以引导上模板与下模板合模;下模板上设有进气通道、抽渣通道以及多个排渣通道,多个排渣通道沿下模板的长度方向间隔排布;多个排渣通道的一端连通至下模板的端部;多个排渣通道的另一端延伸至下模板的内部;进气通道的一端连通至下模板的外侧部并与外部供气装置连通;进气通道的另一端沿下模板的长度方向延伸并与各个排渣通道连通;抽渣通道的一端连通至下模板的外侧部并与外部抽风机连通;抽渣通道的另一端沿下模板的长度方向延伸并与各个排渣通道连通。优选的,所述进气通道上设有第一电磁阀;所述抽渣通道上设有第二电磁阀。优选的,所述下模板上设有顶出块,所述顶出块通过弹性部件连接于下模板的顶端;弹性部件用于提供使顶出块向着远离下模板运动的弹性应力。优选的,所述下模板上设有安装槽,安装槽沿下模板的高度方向延伸;弹性部件为安装于安装槽内的弹簧。优选的,所述顶出块以及弹性部件均设有两个;两个顶出块分设于下模板的两侧;两个弹性部件分别对应于连接于两个顶出块。相比现有技术,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其在合模,即工件成型时,可通过进气通道抽气,通过多个排渣通道可将工件吸附于下模板上。而在开模时,即工件脱模时,可通过进气通道充气,将工件吹离下模板,便于脱模。而在脱模之后,可通过排渣通道抽风,使多个排渣通道吸走下模板上残留的残渣,便于下一次的成型。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0、上模座;20、下模座;30、上模板;40、下模板;41、进气通道;411、第一电磁阀;42、抽渣通道;421、第二电磁阀;43、排渣通道;44、顶出块;45、弹性部件;46、安装槽。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做进一步描述:如图1所示的一种可排渣的模架,包括上模座10、下模座20、上模板30以及下模板40,上模板30安装于上模座10上,下模板40安装于下模座20上,上述上模座10可向着下模座20运动以引导上模板30与下模板40合模。具体在下模板40上设有进气通道41、抽渣通道42以及多个排渣通道43,使多个排渣通道43沿下模板40的长度方向间隔排布,且多个排渣通道43的一端连通至下模板40的端部,多个排渣通道43的另一端延伸至下模板40的内部。另外,上述进气通道41的一端连通至下模板40的外侧部并与外部供气装置连通,而进气通道41的另一端沿下模板40的长度方向延伸并与各个排渣通道43连通。抽渣通道42的一端连通至下模板40的外侧部并与外部抽风机连通;抽渣通道42的另一端沿下模板40的长度方向延伸并与各个排渣通道43连通。在上述结构基础上,使用本技术的可排渣的模架时,其在合模,即工件成型时,可通过进气通道41抽气,通过多个排渣通道43可将工件吸附于下模板40上。而在开模时,即工件脱模时,可通过进气通道41充气,将工件吹离下模板40,便于脱模。而在脱模之后,可通过排渣通道43抽风,使多个排渣通道43吸走下模板40上残留的残渣,便于下一次的成型。优选的,进气通道41上设有第一电磁阀411;抽渣通道42上设有第二电磁阀421。在上述结构基础上,在抽气或者充气时,可开启第一电磁阀411,关闭第二电磁阀421,便于进气通道41集中抽气或者充气。而在排渣时,可关闭第一电磁阀411,开启第二电磁阀421,便于抽渣通道42的集中排渣。如此,进气通道41和抽渣通道42可独立工作,互不干扰。优选的,还可在下模板40上设有顶出块44,该顶出块44通过弹性部件45连接于下模板40的顶端,具体弹性部件45可提供使顶出块44向着远离下模板40运动的弹性应力。如此,在合模时,弹性部件45可被压缩,顶出块44可缩回,不影响工件的正常成型。而在脱模时,弹性部件45可复位,带动顶出块44远离下模板40,将工件顶离下模板40,脱模更加顺利。更具体的是,可在下模板40上设有安装槽46,具体安装槽46沿下模板40的高度方向延伸,弹性部件45为安装于安装槽46内的弹簧,如此,可防止弹簧在伸缩过程中晃动,使顶出块44的运动过程较为稳定。进一步的是,上述的顶出块44以及弹性部件45均可设有两个;两个顶出块44分设于下模板40的两侧;两个弹性部件45分别对应于连接于两个顶出块44,如此,顶出块44可由工件两侧进行顶出,脱模结构稳定。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可根据以上描述的技术方案以及构思,做出其它各种相应的改变以及形变,而所有的这些改变以及形变都应该属于本技术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排渣的模架,包括上模座、下模座、上模板以及下模板,上模板安装于上模座上,下模板安装于下模座上;上模座可向着下模座运动以引导上模板与下模板合模;其特征在于,下模板上设有进气通道、抽渣通道以及多个排渣通道,多个排渣通道沿下模板的长度方向间隔排布;多个排渣通道的一端连通至下模板的端部;多个排渣通道的另一端延伸至下模板的内部;进气通道的一端连通至下模板的外侧部并与外部供气装置连通;进气通道的另一端沿下模板的长度方向延伸并与各个排渣通道连通;抽渣通道的一端连通至下模板的外侧部并与外部抽风机连通;抽渣通道的另一端沿下模板的长度方向延伸并与各个排渣通道连通。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排渣的模架,包括上模座、下模座、上模板以及下模板,上模板安装于上模座上,下模板安装于下模座上;上模座可向着下模座运动以引导上模板与下模板合模;其特征在于,下模板上设有进气通道、抽渣通道以及多个排渣通道,多个排渣通道沿下模板的长度方向间隔排布;多个排渣通道的一端连通至下模板的端部;多个排渣通道的另一端延伸至下模板的内部;进气通道的一端连通至下模板的外侧部并与外部供气装置连通;进气通道的另一端沿下模板的长度方向延伸并与各个排渣通道连通;抽渣通道的一端连通至下模板的外侧部并与外部抽风机连通;抽渣通道的另一端沿下模板的长度方向延伸并与各个排渣通道连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肖宇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皓丰金属制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