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同济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带自适应刚度特性的三维隔震/振支座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778593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8-29 05:15
本发明专利技术为一种带自适应刚度特性的三维隔震/振支座,主要部分包括上连接板、中作板、下连接板、碟形弹簧、压缩弹簧、预压弹簧、叠层铅芯橡胶支座和黏滞阻尼器。上连接板、中作板和下连接板采用高强度低碳钢制作,具有较高的承载能力。上连接板和中作板相互咬合,起到运动导向作用。碟形弹簧、压缩弹簧、预压弹簧、叠层铅芯橡胶支座及黏滞阻尼器共同组成竖向隔震/振系统。叠层铅芯橡胶支座,预压弹簧及黏滞阻尼器组成水平向隔震/振系统。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一种被动的自适应性振动控制手段,可用于受环境振动影响建筑,且在隔离环境振动的同时可以具有隔离地震动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带自适应刚度特性的三维隔震/振支座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带自适应刚度特性的三维隔震/振支座,属于建筑结构隔震/振领域。
技术介绍
基础隔震技术被看作是20世纪地震工程领域最重要的技术进步之一,在世界范围内得到了较为广泛的应用。隔震技术的基本原理是通过在建筑底部设置隔震支座,得到水平刚度较小的隔震层,通过滤波效应减小上部结构地震加速度响应。并通过在隔震层设置耗能装置吸收消耗地震动能量。现代隔震技术已有近60年的历史,属于一种被动的振动控制技术。然而,目前已有的传统建筑隔震支座存在以下的不足:一是不能隔离竖向地震/振动以及水平向微振动。大量震害观察及有限元分析表明,竖向地震作用能导致结构竖向承压构件受压破坏。随着城市轨道交通发展,地铁等环境振动,尤其是微振动的竖向分量会对人们的居住舒适度产生较为严重的影响。二是传统的隔震支座在水平方向上存在着取得较好的隔震效果和控制隔震层极限位移的矛盾。通常来说,设置水平刚度更小的隔震层,能取得更好的隔震效果。但同时,过小的水平刚度会导致过大的隔震层位移,在大震作用下结构的安全性难以保障。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出一种带自适应刚度特性的三维隔震/振支座,能够对竖向地震和环境微振动以及水平向地震动等具有良好的隔震/振效果。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带自适应刚度特性的三维隔震/振支座,包括上连接板1、中作板2、下连接板3、碟形弹簧4、压缩弹簧5、叠层铅芯橡胶支座6、预压弹簧7和黏滞阻尼器8,其中:叠层铅芯橡胶支座6位于下连接板3和中作板2之间,中作板2上开有第一凹槽,压缩弹簧5一端伸入中作板2第一凹槽部位,碟形弹簧4套于压缩弹簧5外,碟形弹簧4放置于中作板2上方,上连接板1底部开有第二凹槽,压缩弹簧5另一端伸入上连接板1第二凹槽内,中作板2两侧对称布置有黏滞阻尼器8,黏滞阻尼器8的两端分别通过球形铰9固定于上连接板1底部和下连接板3顶部,预压弹簧7套于黏滞阻尼器8外,预压弹簧7能够实现上连接板1和下连接板3之间的双向水平运动;叠层铅芯橡胶支座6中部设置有铅芯,能同时耗散水平运动和竖向运动的能量;在三维隔震/振支座竖向,碟形弹簧4和压缩弹簧5并联,当工作时,碟形弹簧4提供竖向的负刚度,压缩弹簧5提供正刚度,两者叠加后可以使系统竖向处于零刚度;在三维隔震/振支座水平向,叠层铅芯橡胶支座6和预压弹簧7并联,三维隔震/振支座水平向运动较小时,能为系统提供水平负刚度,以减小系统的水平刚度;当三维隔震/振支座位移较大时,预压弹簧7提供正刚度,所述水平向隔震/振系统通过预先设计预压弹簧7的压缩量,使得水平向隔震/振系统具有与水平位移相关的自适应刚度特性。本专利技术中,黏滞阻尼器8和铅芯能同时为支座的竖向和水平向运动消耗能量。本专利技术中,上连接板1和中作板2相互咬合,实现了运动导向设计。本专利技术中,支座在静止和运动状态时,碟形弹簧4,压缩弹簧5和预压弹簧7共同承载上部结构。本专利技术中,预压弹簧7两端分别与球形铰9端部焊接连接,预压弹簧7可受拉。本专利技术中,将上连接板和中作板之间的相对水平位移和转角锁死,仅能产生竖向位移,使支座竖向运动和水平向运动的解耦。实现运动解耦的目的一是能使竖向隔震/振系统和水平向隔震/振系统相对独立工作,二是使支座在地震作用下,上作板和中作板之间没有相对水平向位移和转角,避免支座过大的摇摆作用。本专利技术中,在支座竖向,由线性弹簧(压缩弹簧5)和碟形弹簧4并联承载,具有较高的竖向承载力。当支座安装到隔震/振层,碟形弹簧4接近压平,支座6处于工作状态。此时,碟形弹簧4提供竖向的负刚度,线性弹簧提供正刚度,两者叠加后可使系统竖向处于零刚度状态。处于竖向零刚度状态的系统能够高效地隔离建筑环境振动和竖向地震。本专利技术中,在支座水平向,由叠层铅芯橡胶支座6和线性弹簧(预压弹簧7)并联。由于弹簧中的预压力存在,当支座水平向运动较小时,能为系统提供水平负刚度减小系统的水平刚度,有利于取得良好的隔震/振效果;当隔震/振层位移较大,压缩弹簧提供水平正刚度,此时系统刚度较大有利于控制隔震/振结构极限状态下位移。本专利技术中,黏滞阻尼器8竖直布置,连接上、下连接板,能够同时耗散水平运动和竖向运动的能量。本专利技术中,黏滞阻尼器8放置于预压弹簧7之中,防止预压弹簧7失稳。本专利技术的原理为:本专利技术在叠层铅芯橡胶隔震支座(此已属于现有技术)的基础上,通过设置自适应刚度装置解决了传统隔震支座的不足。自适应刚度性是指系统的刚度能随着系统的位移而产生变化,属于一种被动的非线性属性。本专利技术中支座的刚度自适应具体是指当位移较小时,支座提供较小刚度;位移较大时,支座提供较大刚度。在支座竖向,通过并联碟形弹簧4和线性弹簧(压缩弹簧5),得到具有刚度自适应性的准零刚度隔震/振体系。准零刚度系统指在系统平衡位置刚度接近于零的系统。准零刚度隔震/振系统为一种强刚度非线性的隔震/振系统,能够很好地解决普通线性隔振系统隔震/振起始频率与承载力之间的矛盾。同时,准零刚度隔震/振体系是一种被动的非线性隔震/振系统,不需要外界提供能量,还可以通过适当的调节系统参数来获得较低的静态刚度和较高的动态刚度,从而在保证承载力的基础上具有良好的低频隔震/振性能,对于地铁等环境振动和地震动竖向分量有较好的隔震/振效果。同时由于其在大位移状态时提供较大刚度,故能很好地控制极限状态下的位移。在支座水平方向,通过并联叠层铅芯橡胶支座6和预压弹簧7,得到具有刚度自适应性的隔震/振体系。叠层铅芯橡胶支座6在竖向承压的同时提供水平向线性刚度,当隔震/振层位移较小时,压缩弹簧5为系统提供水平负刚度,此时系统刚度较小有利于取得良好的隔震/振效果;当隔震/振层位移较大时,压缩弹簧5提供水平正刚度,此时系统刚度较大有利于控制隔震/振结构极限状态下位移。本专利技术中,竖向隔震/振系统中的碟形弹簧,线性弹簧等以及水平向隔震/振系统中的叠层铅芯橡胶支座和预压弹簧等的尺寸和性能参数,均可根据实际工程情况和不同的抗震设防水准和振动控制需求进行设计。有着较强的灵活性和工程应用前景。新型带自适应刚度特性的三维隔震/振支座与传统隔震支座(例如橡胶隔震支座,摩擦摆隔震支座等)相比,本专利技术的优点是:(1)竖向隔震/振系统,具有自适应刚度特性且在平衡位置具有准零刚度的特性,能起到良好的隔离环境振动和竖向地震动的效果。(2)水平向隔震/振系统,具有自适应刚度特性,能隔离水平环境振动并提供更为优越的水平隔震效果和保证大震作用下的安全。(3)黏滞阻尼器和铅芯可消耗地震输入能量。新型带自适应刚度特性的三维隔震/振支座与传统建筑结构隔振措施(例如厚肉隔振支座,隔振沟等)相比,本专利技术的优点是:(1)本专利技术在竖向和水平向,能够更为有效地隔离三向环境振动。具体表现为:当系统在平衡位置受到微振动作用,位移较小。由于自适应刚度特性,此时的系统刚度较小,系统固有频率较小甚至接近与零,从而具有较低的隔振起始频率。极大地优于传统的线性隔振措施。(2)本专利技术在遭遇强烈振动作用(如大地震,车辆冲击等)时,有着更高的安全性。具体表现为:当系统遭受较强振动作用,位移较大。由于自适应刚度特性,此时的系统刚度较大,能够限制结构出现过大位移。(3)黏滞阻尼器和铅芯可消耗振动输入能量。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处于初始状态的剖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带自适应刚度特性的三维隔震/振支座,包括上连接板(1)、中作板(2)、下连接板(3)、碟形弹簧(4)、压缩弹簧(5)、叠层铅芯橡胶支座(6)、预压弹簧(7)和黏滞阻尼器(8),其特征在于:叠层铅芯橡胶支座(6)位于下连接板(3)和中作板(2)之间,中作板(2)上开有第一凹槽,压缩弹簧(5)一端伸入中作板(2)第一凹槽部位,碟形弹簧(4)套于压缩弹簧(5)外,碟形弹簧(4)直接放置于中作板(2)上方,上连接板(1)底部开有第二凹槽,压缩弹簧(5)另一端伸入上连接板(1)第二凹槽内,中作板(2)两侧对称布置有黏滞阻尼器(8),黏滞阻尼器(8)的两端分别通过球形铰(9)固定于上连接板(1)底部和下连接板(3)顶部,预压弹簧(7)套于黏滞阻尼器(8)外,预压弹簧(7)能够实现上连接板(1)和下连接板(3)之间的双向水平运动;叠层铅芯橡胶支座(6)中部设置有铅芯,能同时耗散水平运动和竖向运动的能量;在三维隔震/振支座竖向,碟形弹簧(4)和压缩弹簧(5)并联,当工作时,碟形弹簧(4)提供竖向的负刚度,压缩弹簧(5)提供正刚度,两者叠加后可以使系统竖向处于零刚度;在三维隔震/振支座水平向,叠层铅芯橡胶支座(6)和预压弹簧(7)并联,三维隔震/振支座水平向运动较小时,能为系统提供水平负刚度,以减小系统的水平刚度;当三维隔震/振支座位移较大时,预压弹簧(7)提供正刚度,所述水平向隔震/振系统通过预先设计预压弹簧(7)的压缩量,使得水平向隔震/振系统具有与水平位移相关的自适应刚度特性。...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带自适应刚度特性的三维隔震/振支座,包括上连接板(1)、中作板(2)、下连接板(3)、碟形弹簧(4)、压缩弹簧(5)、叠层铅芯橡胶支座(6)、预压弹簧(7)和黏滞阻尼器(8),其特征在于:叠层铅芯橡胶支座(6)位于下连接板(3)和中作板(2)之间,中作板(2)上开有第一凹槽,压缩弹簧(5)一端伸入中作板(2)第一凹槽部位,碟形弹簧(4)套于压缩弹簧(5)外,碟形弹簧(4)直接放置于中作板(2)上方,上连接板(1)底部开有第二凹槽,压缩弹簧(5)另一端伸入上连接板(1)第二凹槽内,中作板(2)两侧对称布置有黏滞阻尼器(8),黏滞阻尼器(8)的两端分别通过球形铰(9)固定于上连接板(1)底部和下连接板(3)顶部,预压弹簧(7)套于黏滞阻尼器(8)外,预压弹簧(7)能够实现上连接板(1)和下连接板(3)之间的双向水平运动;叠层铅芯橡胶支座(6)中部设置有铅芯,能同时耗散水平运动和竖向运动的能量;在三维隔震/振支座竖向,碟形弹簧(4)和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颖陈鹏
申请(专利权)人:同济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