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具有防翘边功能的3D打印机
本专利技术涉及3D打印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基于物联网的具有防翘边功能的3D打印机。
技术介绍
3D打印机又称三维打印机,是一种累积制造技术,即快速成形技术的一种机器,它是一种数字模型文件为基础,运用特殊蜡材、粉末状金属或塑料等可粘合材料,通过打印一层层的粘合材料来制造三维的物体,现阶段三维打印机被用来制造产品。逐层打印的方式来构造物体的技术,3D打印机的原理是把数据和原料放进3D打印机中,机器会按照程序把产品一层层造出来。一般3D打印机在使用的时候,由于打印原材料在冷却的过程中会收缩,当作业面积不大时,收缩造成的影响并不明显,但打印较大的作品时,每单位面积产生的收缩累积起来,向内产生的拉力,就变得相当强大,从而会造成边缘翘起,从而降低了3D打印机打印成品的质量,不仅如此,一般3D打印机在打印的过程中,3D打印机的料丝输送没有导向机构,从而导致料丝容易缠绕在3D打印机的其他部件上,从而对3D打印机的打印作业造成影响,从而降低了3D打印机的实用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基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物联网的具有防翘边功能的3D打印机,包括外壳(1)、底座(7)、打印模块(2)、打印平台(9)和两个第一气缸(8),所述外壳(1)设置在底座(7)的上方,所述打印模块(2)设置在外壳(1)的内壁的顶部,所述打印平台(9)设置在底座(7)的上方的中部,两个第一气缸(8)均竖向设置,两个第一气缸(8)的顶端分别与打印平台(9)的两端连接,两个第一气缸(8)的底端均设置在底座(7)上,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防翘边机构、送料机构和中控机构,所述防翘边机构设置在打印平台(9)的下方,所述送料机构设置在外壳(1)的上方,所述中控机构设置在底座(7)上,所述防翘边机构和送料机构均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物联网的具有防翘边功能的3D打印机,包括外壳(1)、底座(7)、打印模块(2)、打印平台(9)和两个第一气缸(8),所述外壳(1)设置在底座(7)的上方,所述打印模块(2)设置在外壳(1)的内壁的顶部,所述打印平台(9)设置在底座(7)的上方的中部,两个第一气缸(8)均竖向设置,两个第一气缸(8)的顶端分别与打印平台(9)的两端连接,两个第一气缸(8)的底端均设置在底座(7)上,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防翘边机构、送料机构和中控机构,所述防翘边机构设置在打印平台(9)的下方,所述送料机构设置在外壳(1)的上方,所述中控机构设置在底座(7)上,所述防翘边机构和送料机构均与中控机构电连接;所述防翘边机构包括第一驱动组件、滚筒(18)、第一固定杆(22)、胶带(20)、导向杆(28)、滑动块(27)、第二固定杆(26)和两个夹持组件,所述第一固定杆(22)竖向设置在打印平台(9)的一侧,所述滚筒(18)铰接在第一固定杆(22)的中部,两个夹持组件中其中一个夹持组件设置在第一固定杆(22)的上方,所述胶带(20)的一端卷绕在滚筒(18)上,所述胶带(20)的另一端设置在两个夹持组件中其中一个夹持组件上,所述第一驱动组件设置在打印平台(9)的下方,所述导向杆(28)设置在第一驱动组件的上方,所述滑动块(27)的内部设有两个通孔,所述导向杆(28)穿过滑动块(27),所述第二固定杆(26)竖向设置在滑动块(27)的上方,两个夹持组件中另一个夹持组件设置在第二固定杆(26)的上方;所述夹持组件包括第一连接杆(21)、第二连接杆(23)和第二气缸(19),两个第一连接杆(21)分别水平设置在第一固定杆(22)和第二固定杆(26)的上方,两个第二连接杆(23)的中部分别铰接在第一固定杆(22)和第二固定杆(26)上,两个第二气缸(19)的一端分别与两个第二连接杆(23)的远离打印平台(9)的一端铰接,两个第二气缸(19)的另一端分别铰接在第一固定杆(22)和第二固定杆(26)上,所述第二连接杆(23)设置在第二气缸(19)和第一连接杆(21)之间;所述送料机构包括第二驱动组、支架(14)、摆动杆(30)、开槽(12)、导向孔(16)、料盘(15)和料丝(3),所述支架(14)设置在外壳(1)的上方,所述支架(14)的形状为开口向下的U形,所述料盘(15)设置在支架(14)的内部,所述料盘(15)的两端分别铰接在支架(14)的两侧,所述第二驱动组件设置在支架(14)的顶部,所述摆动杆(30)的一端铰接在支架(14)的中部,所述开槽(12)设置在摆动杆(30)上,所述导向孔(16)设置在摆动杆(30)的另一端上,所述料丝(3)的一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齐进才,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晓控通信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