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后路椎弓根内固定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772621 阅读:88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8-29 03:1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后路椎弓根内固定器,主要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包括置入螺钉和连接棒,所述置入螺钉包括螺纹帽、外侧螺钉、内侧螺钉、压紧块和限位螺母,所述外侧螺钉内部设有螺纹长孔和膨胀钉槽,所述外侧螺钉底部与膨胀钉槽相适应处设有第一钉尾瓣和第二钉尾瓣,所述第一钉尾瓣和第二钉尾瓣之间设有裂痕,所述内侧螺钉与螺纹长孔螺纹连接,所述压紧块设置在螺纹槽内,所述限位螺母设置在压紧块顶部,且所述限位螺母与螺纹槽螺纹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螺钉植入后,它能够很好的避免各种情况下引起螺钉松动,更好的对脊柱进行固定,使用起来更加的安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后路椎弓根内固定器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具体是一种新型后路椎弓根内固定器。
技术介绍
椎弓根螺钉是脊柱外科发展史上的重要里程碑,它是脊柱生物力学研究的产物,在脊柱外科领域应用广泛。使用时,将螺钉沿预备好的螺钉孔道旋入,直到螺纹帽顶部紧贴骨面。此时螺钉应进入50%至80%的椎体。最后再安装连接棒。但最后在安装连接棒时,需要适当调整螺钉植入的深浅,以便于螺钉与连接棒的完全配合,螺钉在调整的过程中若需要将螺钉旋出一部分时,螺钉会不可避免的出现轻微松动,螺钉植入体内时间过长后,由于人体的脊柱活动,螺钉会松动的更加厉害,失去固定作用,螺钉松动后,若再做较高强度的活动时,会有很大的危险。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后路椎弓根内固定器,螺钉植入后,它能够很好的避免各种情况下引起螺钉松动,更好的对脊柱进行固定,使用起来更加的安全。本技术为实现上述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新型后路椎弓根内固定器,包括置入螺钉和连接棒,所述置入螺钉包括螺纹帽、外侧螺钉、内侧螺钉、压紧块和限位螺母,所述螺纹帽内侧设有螺纹槽,所述螺纹槽侧面设有侧向开口,所述螺纹槽底面设有螺钉穿孔,所述外侧螺钉顶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后路椎弓根内固定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置入螺钉和连接棒(1),所述置入螺钉包括螺纹帽(2)、外侧螺钉(3)、内侧螺钉(4)、压紧块(5)和限位螺母(6),所述螺纹帽(2)内侧设有螺纹槽(7),所述螺纹槽(7)侧面设有侧向开口(8),所述螺纹槽(7)底面设有螺钉穿孔(9),所述外侧螺钉(3)顶部设有限位凸起(10),所述外侧螺钉(3)内部设有螺纹长孔(11)和与螺纹长孔(11)连通的膨胀钉槽(12),所述螺纹长孔(11)顶部设有第一扳手槽(13),所述外侧螺钉(3)底部与膨胀钉槽(12)相适应处设有第一钉尾瓣(14)和第二钉尾瓣(15),所述第一钉尾瓣(14)和第二钉尾瓣(15)之间设...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后路椎弓根内固定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置入螺钉和连接棒(1),所述置入螺钉包括螺纹帽(2)、外侧螺钉(3)、内侧螺钉(4)、压紧块(5)和限位螺母(6),所述螺纹帽(2)内侧设有螺纹槽(7),所述螺纹槽(7)侧面设有侧向开口(8),所述螺纹槽(7)底面设有螺钉穿孔(9),所述外侧螺钉(3)顶部设有限位凸起(10),所述外侧螺钉(3)内部设有螺纹长孔(11)和与螺纹长孔(11)连通的膨胀钉槽(12),所述螺纹长孔(11)顶部设有第一扳手槽(13),所述外侧螺钉(3)底部与膨胀钉槽(12)相适应处设有第一钉尾瓣(14)和第二钉尾瓣(15),所述第一钉尾瓣(14)和第二钉尾瓣(15)之间设有裂痕,所述内侧螺钉(4)与螺纹长孔(11)螺纹连接,所述内侧螺钉(4)顶部设有内六角螺栓头(16),所述内六角螺栓头(16)的直径小于第一扳手槽(13)的内切圆直径,所述内六角螺栓头(16)上设有第二扳手槽(17...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博隆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市红会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