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中药黄芪无土栽培种植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8770286 阅读:43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8-29 02:4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一种中药黄芪无土栽培种植装置公开了一种通过营养液的喷淋进行导向,使黄芪根部进行S型曲线逐渐向下生长的种植装置,结构简单,方便实用,能够提高黄芪根部生长空间的利用率,其特征在于盖板置于主体箱箱口,所述盖板和主体箱之间置有密封垫,所述盖板中部开有通孔,连通管一端置于盖板上,且和盖板中部的通孔相对应,排水管一端穿过主体箱一侧置于主体箱内,且位于主体箱的靠下位置,多个托板等距置于主体箱内,所述托板一端和主体箱另一侧之间置有一段距离,固定网置于托板上,主水管位于主体箱的下方,所述主水管一端上置有连接套,多个喷淋头等距置于主体箱底部,且分别和主水管相连通。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中药黄芪无土栽培种植装置
本技术一种中药黄芪无土栽培种植装置,涉及一种对中药黄芪进行无土栽培的种植的装置,属于中医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通过营养液的喷淋进行导向,使黄芪根部进行S型曲线逐渐向下生长的种植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黄芪的根部多用来作为中药进行使用,具有补气、利水、排毒等功效,因此黄芪在收获时,需要对根部进行翻土收割,传统的土壤栽培根部在土壤内沿着水系进行生长,随着根部生长深度,使得根部在采集时异常困难,甚至断根,因此会采用无土培植方法对黄芪进行培植,现有的培植都是在根部通过营养液的喷淋或浸泡,使得根部生长,但由于重力作用,根部在营养液作用下,持续向下生长,当生长到培养池底部时,根部受到阻挡,改变生长方向,使得根部在池底部发生交缠,相互缠绕在一起,影响后续的收获和烘干切片,同时在生长过程中,根上的须会向外侧无方向性的扩张,吸收营养液内营养,使得根部的生长方向错乱复杂,影响收获,在收获时,出现根部在靠近池底位置异常复杂,在池中间位置空旷,空间运用不合理,浪费空间资源,使得黄芪根收获率降低。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改善上述情况,本技术一种中药黄芪无土栽培种植装置提供了一种通过营养液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中药黄芪无土栽培种植装置,其特征是:由主体装置和根部导向装置组成,主体装置由主体箱、盖板、连通管、密封垫和排水管组成,盖板置于主体箱箱口,所述盖板中部开有通孔,连通管一端置于盖板上,且和盖板中部的通孔相对应,排水管一端穿过主体箱一侧置于主体箱内,且位于主体箱的靠下位置,根部导向装置由第一喷水管、喷淋头、海绵垫、托板、固定网、第二喷水管、中空板、空心板条、主水管和连接套组成,多个托板等距置于主体箱内,固定网置于托板上,主水管位于主体箱的下方,所述主水管一端上置有连接套,多个喷淋头等距置于主体箱底部,且分别和主水管相连通,第一喷水管一端置于主水管上,且和主水管相连通,所述第一喷水管位于主体...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中药黄芪无土栽培种植装置,其特征是:由主体装置和根部导向装置组成,主体装置由主体箱、盖板、连通管、密封垫和排水管组成,盖板置于主体箱箱口,所述盖板中部开有通孔,连通管一端置于盖板上,且和盖板中部的通孔相对应,排水管一端穿过主体箱一侧置于主体箱内,且位于主体箱的靠下位置,根部导向装置由第一喷水管、喷淋头、海绵垫、托板、固定网、第二喷水管、中空板、空心板条、主水管和连接套组成,多个托板等距置于主体箱内,固定网置于托板上,主水管位于主体箱的下方,所述主水管一端上置有连接套,多个喷淋头等距置于主体箱底部,且分别和主水管相连通,第一喷水管一端置于主水管上,且和主水管相连通,所述第一喷水管位于主体箱的另一侧,多个中空板一端等距置于第一喷水管上,且分别和第一喷水管相连通,多个中空板另一端分别穿过主体箱另一侧置于主体箱内,所述多个中空板和多个托板相交错,所述中空板上等距开有多个通孔,多个...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秀英
申请(专利权)人:吉林农业科技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吉林,2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