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王楹专利>正文

一种医疗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769168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8-29 02:15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便携式医疗设备,其包括摄氧量获取组件,与现有的摄氧量检测设备相比,其使用寿命、稳定性和安全性得到显著的提高。

A medical device

The invention provides a portable medical device, which comprises an oxygen uptake acquisition component. Compared with the existing oxygen uptake detection device, the service life, stability and safety of the device are significantly improve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医疗设备
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设备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具有摄氧量获取组件的医疗设备。
技术介绍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健康逐渐成为人们关注的重点,而健康消费也成为消费市场的主流之一。随着收入的增加,家用医疗设备,特别是便携式医疗设备也被更多的家庭所接受,而家居医疗设备的使用寿命和安全性则成为了研究者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便携式医疗设备,其包括摄氧量获取组件,与现有的摄氧量检测设备相比,其使用寿命、稳定性和安全性得到显著的提高。具体的方案如下:一种便携式医疗设备,其包括摄氧量获取组件,所述摄氧量获取组件包括摄氧量检测元件以及产电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产电部件包含隔离复合物。进一步的,所述便携式医疗设备成型为腕带式。进一步的,所述隔离复合物包括:基底层;形成与所述基底层上的正极活性物质层;形成与所述正极活性物质层上的隔离物质层;所述隔离物质层为聚乙烯/PMMA/聚丙烯多层复合结构;所述正极活性材料为掺杂锂钒化合物/石墨烯复合材料,该复合材料具有一字锤形的颗粒形状,球形或近似球形的相邻的掺杂锂钒化合物颗粒成形为一字锤形的两端的端颗粒,包覆在掺杂锂钒化合物颗粒表面的石墨烯形成薄层石墨烯导电网络,位于上述相邻的掺杂锂钒化合物颗粒之间的石墨烯成形为连接上述掺杂锂钒化合物端颗粒的一字锤的柄状连接段,该柄状连接段的截面尺寸小于两端的掺杂锂钒化合物端颗粒的粒径,所述掺杂锂钒化合物颗粒的粒径为300-800nm,所述薄层的厚度为15-30nm,所述柄状连接段的截面最大尺寸为150-600nm。进一步的,提供了上述隔离复合物的制备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1)制备正极活性材料;2)配制正极活性材料浆料;3)将正极活性材料浆料涂敷在基底上,真空条件下干燥,形成正极活性材料层;4)依次将含有聚乙烯、PMMA、聚丙烯的单体材料以及引发剂的溶液涂敷于正极活性材料层上,每次涂敷后加热引发聚合,从而在正极活性材料层上形成聚乙烯/PMMA/聚丙烯多层复合结构,真空条件下干燥,得到隔离复合物。进一步的,所述掺杂锂钒化合物为以下通式(1)表示的化合物:LiV1-x-yMgxNyPO4-zCl2z(1)其中,N选自Pb、Si、As、Sn、La、Ce、Nd所组成的组中至少一种元素,0<x<0.351,0<y<0.326,0<z<0.168。进一步的,提供了上述掺杂锂钒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按照化学计量比称取原料锂源、V源、镁源、N源、磷源混合,在溶剂介质下球磨1-10小时,之后放在烘箱中于50-90℃预干燥2-8小时,得到溶胶-凝胶前驱体,之后进行喷雾干燥,得到前驱体粉末;将前驱体在一定混合体积比的惰性气体和氯气的混合气氛中,以5-15℃/min加热速率升温,于600-1000℃恒温热处理8-28小时,随炉冷却至室温,制得LiV1-x-yMgxNyPO4-zCl2z产物;将所述LiV1-x-yMgxNyPO4-zCl2z产物与LiCoPO4混合,球磨5-25小时,得到电极活性材料产物。进一步的,所述N选自Sn。进一步的,所述N选自Si。进一步的,提供了上述正极活性材料的制备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A)制备掺杂锂钒化合物颗粒,该掺杂锂钒化合物具有球形或近似球形的颗粒形状;B)在反应容器中加入浓硫酸,之后加入浓硫酸质量的30%-50%的质量的人造鳞片石墨,在低于冰点的温度条件下搅拌均匀后缓慢滴入双氧水,双氧水以质量计的加入量为浓硫酸质量的0.2-0.3倍,继续搅拌1-3小时,之后采用水浴加热,温度升至50-60℃后继续搅拌1小时,缓慢滴加去离子水进行稀释,直至混合液的体积成为未稀释前的1.5-2倍,充分搅拌,之后加入浓硫酸质量的0.05-0.1倍的高锰酸钾,充分搅拌均匀,过滤、干燥,得到氧化石墨烯粉末,将上述氧化石墨烯粉末加入到丙酮中超声分散均匀,得到氧化石墨烯分散液;C)将步骤A)得到的掺杂锂钒化合物颗粒加入到步骤B)得到的氧化石墨烯分散液中,充分搅拌均匀,得到混合浆料,其中,混合浆料中掺杂锂钒化合物和氧化石墨烯的质量比为85-95:5-15,过滤、干燥,在烘干箱中以50-80℃的温度进行烘干,得到掺杂锂钒化合物/氧化石墨烯复合材料前驱体,将上述前驱体加入质量浓度为15-25%的氢氟酸水溶液,进行一次刻蚀,时间为2-6小时,将所得刻蚀产物进行清洗,去除产物表面的氢氟酸,过滤、干燥,得到一次刻蚀后的复合材料前驱体产物;D)将步骤C)所得的前驱体产物加入乙醇中进行超声分散处理,超声处理的时间为3-8小时,超声频率为30KHz-80KHz,过滤、干燥,得到粉末状前驱体;E)将步骤D)得到的粉末状前驱体加入该前驱体粉末质量的2.5-3.5倍的N-甲基吡咯烷酮中,搅拌使之混合均匀,得到正极浆料;F)将步骤E)得到的正极浆料涂敷在作为正极集流体的铝箔上,以50-60℃的温度烘干3-8小时,之后在真空条件以180-360℃的温度热处理6-18小时,将氧化石墨还原为具有多孔交联结构的石墨烯,该石墨烯包覆在掺杂锂钒化合物颗粒表面并形成为相邻的掺杂锂钒化合物颗粒之间的连接结构,从而得到正极集流体表面涂敷有正极材料的正极前驱体;G)将步骤F)得到的正极前驱体浸渍在质量浓度为25-35%的氢氟酸水溶液中,进行二次刻蚀,时间为5-8小时,将正极前驱体取出,清洗去除正极前驱体表面的氢氟酸,在真空条件下以60-80℃的温度烘干5-8小时,得到正极集流体表面涂敷有正极材料层的薄膜正极,其中,所述正极材料为掺杂锂钒化合物/石墨烯复合材料,该复合材料具有一字锤形的颗粒形状,球形或近似球形的相邻的掺杂锂钒化合物颗粒成形为一字锤形的两端的端颗粒,包覆在掺杂锂钒化合物颗粒表面的石墨烯经刻蚀后形成薄层石墨烯导电网络,位于上述相邻的掺杂锂钒化合物颗粒之间的石墨烯成形为连接上述掺杂锂钒化合物端颗粒的一字锤的柄状连接段。进一步的,所述掺杂锂钒化合物颗粒的粒径为800nm。进一步的,所述薄层的厚度为18nm。进一步的,所述聚乙烯为高密度聚乙烯。进一步的,所述聚丙烯为高密度聚丙烯。进一步的,本专利技术中的产电部件可以为可再充产电部件,如锂二次电池。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摄氧量获取组件在便携式医疗设备中的应用,所述摄氧量获取组件为前述摄氧量获取组件。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本专利技术步骤C)中将掺杂锂钒化合物/氧化石墨烯复合材料进行一次刻蚀,通过控制刻蚀条件,可以在步骤B)制备得到的高活性分层氧化石墨的表面的特定位置形成刻蚀诱导位,提高了后续工艺中二次刻蚀的刻蚀产物形态的可控性,增强了产品的可靠性和稳定性。2、本专利技术步骤D)中通过超声分散,瓦解了前驱体粉末的团聚结构,将团聚形成的大颗粒聚集体重新分散为独立的小颗粒前驱体粉末。3、通过将隔膜组成材料的单体涂敷形成在正极活性材料层上,并原位聚合,形成隔膜-正极的一体化隔离复合物,从而提高了隔膜材料与正极材料的相容性,增强了离子传导能力,从而显著提高了产电部件的大电流输出能力,适合作为高功率需求的动力源的应用。4、本专利技术步骤B)中使人造鳞片石墨按先后顺序与浓硫酸、双氧水、高锰酸钾接触的逐步、分段的递进式多重氧化方式,制备得到具有分层结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便携式医疗设备,其包括摄氧量获取组件,所述摄氧量获取组件包括摄氧量检测元件以及产电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产电部件包含隔离复合物。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携式医疗设备,其包括摄氧量获取组件,所述摄氧量获取组件包括摄氧量检测元件以及产电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产电部件包含隔离复合物。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医疗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便携式医疗设备成型为腕带式。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医疗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离复合物包括:基底层;形成与所述基底层上的正极活性物质层;形成与所述正极活性物质层上的隔离物质层;所述隔离物质层为聚乙烯/PMMA/聚丙烯多层复合结构;所述正极活性材料为掺杂锂钒化合物/石墨烯复合材料,该复合材料具有一字锤形的颗粒形状,球形或近似球形的相邻的掺杂锂钒化合物颗粒成形为一字锤形的两端的端颗粒,包覆在掺杂锂钒化合物颗粒表面的石墨烯形成薄层石墨烯导电网络,位于上述相邻的掺杂锂钒化合物颗粒之间的石墨烯成形为连接上述掺杂锂钒化合物端颗粒的一字锤的柄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楹
申请(专利权)人:王楹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