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浙江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基于增强现实的绘画作品临摹和再创作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8765072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8-25 11:0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增强现实的绘画作品临摹和再创作方法,该方法可以在移动终端上实现,通过移动终端配带的摄像头实时识别绘画作品的画框,从而指定绘画区域;通过画框外沿的四个顶点计算画框三维姿态;基于增强现实原理,保证虚拟作画与实际绘画作品的姿态关系不变,从而实现临摹绘画作品或在其上增加绘画元素的效果。本发明专利技术可以用于绘画爱好者学习绘画,也可以用于创造力的开发,并且可以在移动终端上实现,使用方便,易于推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增强现实的绘画作品临摹和再创作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计算机人机交互领域和计算机绘图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增强现实(AugmentedReality,AR)的绘画作品临摹和再创作方法。
技术介绍
增强现实是人机交互领域中比较新的概念,随着移动终端的普及,基于移动终端的增强现实应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欢迎,不断丰富人们的日常生活。当人们在欣赏别人的绘画作品时,如果产生想要临摹作品或在原作品基础上再创作的想法,以前是无法实现的,增强现实概念为这种想法的实现带来了可能性。修改、临摹别人的作品,一方面可以提升绘画水平,另一方面可以开发创造力,这在儿童教育领域也越来越具有重要性。使用移动终端实现对现实中绘画作品随时随地的临摹或再创作,并且具有在实际作品上再创作的真实性和立体感,既可以满足人们对作品欣赏和创作的需求,也可以为生活增添乐趣。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应用的需求,提供一种基于增强现实的绘画作品临摹和再创作方法,具体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基于增强现实的绘画作品临摹和再创作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基于移动终端来实现,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利用移动终端的摄像头实时识别绘画作品的画框外沿,获得画框外沿的四个顶点;步骤二:建立画框坐标系和相机坐标系,根据识别到的画框外沿的四个顶点获得画框在相机坐标系中的实时的三维姿态,即得到从相机坐标系到画框坐标系的实时的转移矩阵;步骤三:在绘画区域内进行虚拟绘画创作,然后使用所述的转移矩阵计算当前绘画内容在画框坐标系中的坐标表示并存储,然后根据所述的转移矩阵的逆矩阵和标定得到的相机的参数矩阵,将之前存储的画框坐标系上的虚拟绘画内容转换到相机坐标系中,并将三维的虚拟绘画内容投影到相机的投影平面上,并使投影后的虚拟绘画内容叠加在实际绘画作品的前方,生成临摹和再创作的绘画作品。进一步地,所述的利用移动终端的摄像头实时识别实际绘画作品的画框的步骤具体如下:步骤一:使用摄像头获取实际绘画作品的实时图片;步骤二:对获取到的图片进行中值滤波处理和形态学开运算,去除噪声;步骤三:提取图片中所有的物体的轮廓,删除长度小于设定阈值的轮廓;步骤四:对保留的轮廓进行多边形拟合,取周长最大且边长数目为四的轮廓为画框外沿的轮廓,记录该轮廓的四个顶点。进一步地,所述的步骤二的具体步骤如下:步骤一:以画框外沿的左上顶点为原点,画框外沿的上边沿为x轴,画框外沿的左侧边沿为y轴,垂直画框向内为z轴,建立画框坐标系,根据画框外沿的边长获得画框外沿的四个顶点在画框坐标系中的坐标;步骤二:结合画框外沿的四个顶点分别在相机坐标系和画框坐标系中的坐标,计算相机坐标系到画框坐标系的转移矩阵。进一步地,所述的虚拟绘画创作具体为:先提取实际绘画作品的颜色和纹理,或者从虚拟调色盘中选取所需颜色,然后进行绘画创作。进一步地,所述的提取实际绘画作品的颜色和纹理的方法具体为:提取颜色和纹理的采样区域根据虚拟画笔的大小调整,如果采样区域面积小于设定的阈值,则默认提取采样区域中所占面积最大的颜色,如果采样区域面积大于等于设定的阈值,则默认提取整个采样区域的纹理。进一步地,所述的绘画区域为实际绘画作品画框内部区域。进一步地,所述的绘画区域为包含实际绘画作品画框内部区域的移动终端的显示屏区域。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本专利技术的基于增强现实的绘画作品临摹和再创作方法保证了实际绘画作品和虚拟绘画作品的相对三维姿态不变,实现了在原作品上进行再创作的效果,与在实际作品中进行真实创作的效果相近;可以通过颜色和纹理的采样功能实现与原画风格相近的绘画创作。该方法既有益于创造力的开发,也可增加绘画乐趣,可用于绘画技能的训练。附图说明图1是画框坐标系示意图;图2是在移动终端上使用该方法的效果图;图3是移动终端相对于绘画作品有相对三维姿态变化后的效果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根据附图和优选实施例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和效果将变得更加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一种基于增强现实的绘画作品临摹和再创作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基于移动终端来实现,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利用移动终端的摄像头实时识别绘画作品的画框外沿,获得画框外沿的四个顶点;(1)使用摄像头获取实际绘画作品的实时图片;(2)对获取到的图片进行中值滤波处理和形态学开运算,去除噪声;(3)提取图片中所有的物体的轮廓,删除长度小于设定阈值的轮廓;(4)对保留的轮廓进行多边形拟合,取周长最大且边长数目为四的轮廓为画框外沿的轮廓,记录该轮廓的四个顶点;步骤二:建立画框坐标系(如图1所示)和相机坐标系,根据识别到的画框外沿的四个顶点获得画框在相机坐标系中的实时的三维姿态,即得到从相机坐标系到画框坐标系的实时的转移矩阵;(1)以画框外沿的左上顶点为原点,画框外沿的上边沿为x轴,画框外沿的左侧边沿为y轴,垂直画框向内为z轴,建立画框坐标系,根据画框外沿的边长获得画框外沿的四个顶点在画框坐标系中的坐标;(2)结合画框外沿的四个顶点分别在相机坐标系和画框坐标系中的坐标,计算相机坐标系到画框坐标系的转移矩阵。步骤三:在绘画区域内进行虚拟绘画创作,此处的虚拟绘画创作具体为:先提取实际绘画作品的颜色和纹理,或者从虚拟调色盘中选取所需颜色,然后进行绘画创作;提取颜色和纹理的采样区域根据虚拟画笔的大小调整,如果采样区域面积小于设定的阈值,则默认提取采样区域中所占面积最大的颜色,如果采样区域面积大于等于设定的阈值,则默认提取整个采样区域的纹理;使用所述的转移矩阵计算当前绘画内容在画框坐标系中的坐标表示并存储,然后根据所述的转移矩阵的逆矩阵和标定得到的相机的参数矩阵,将之前存储的画框坐标系上的虚拟绘画内容转换到相机坐标系中,并将三维的虚拟绘画内容投影到相机的投影平面上,并使投影后的虚拟绘画内容叠加在实际绘画作品的前方,生成临摹和再创作的绘画作品。本专利技术的绘画区域可以为实际绘画作品画框内部区域,也可以为包含实际绘画作品画框内部区域的移动终端的显示屏区域。在移动终端上使用该方法进行再创作的示意图如图2所示,其中,1为实际绘画作品,2为再创作的虚拟绘画内容;图3为移动终端相对于绘画作品有相对三维姿态变化后的效果图,从图中可以看到,实际绘画作品和虚拟绘画作品产生了相同的三维姿态变化,即它们的相对三维姿态不变,实现了在原作品上进行再创作的效果,与在实际作品中进行真实创作的效果相近。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以上所述仅为专利技术的优选实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专利技术,尽管参照前述实例对专利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例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专利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修改、等同替换等均应包含在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增强现实的绘画作品临摹和再创作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基于移动终端来实现,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利用移动终端的摄像头实时识别绘画作品的画框外沿,获得画框外沿的四个顶点。步骤二:建立画框坐标系和相机坐标系,根据识别到的画框外沿的四个顶点获得画框在相机坐标系中的实时的三维姿态,即得到从相机坐标系到画框坐标系的实时的转移矩阵。步骤三:在绘画区域内进行虚拟绘画创作,然后使用所述的转移矩阵计算当前绘画内容在画框坐标系中的坐标表示并存储,然后根据所述的转移矩阵的逆矩阵和标定得到的相机的参数矩阵,将之前存储的画框坐标系上的虚拟绘画内容转换到相机坐标系中,并将三维的虚拟绘画内容投影到相机的投影平面上,并使投影后的虚拟绘画内容叠加在实际绘画作品的前方,生成临摹和再创作的绘画作品。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增强现实的绘画作品临摹和再创作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基于移动终端来实现,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利用移动终端的摄像头实时识别绘画作品的画框外沿,获得画框外沿的四个顶点。步骤二:建立画框坐标系和相机坐标系,根据识别到的画框外沿的四个顶点获得画框在相机坐标系中的实时的三维姿态,即得到从相机坐标系到画框坐标系的实时的转移矩阵。步骤三:在绘画区域内进行虚拟绘画创作,然后使用所述的转移矩阵计算当前绘画内容在画框坐标系中的坐标表示并存储,然后根据所述的转移矩阵的逆矩阵和标定得到的相机的参数矩阵,将之前存储的画框坐标系上的虚拟绘画内容转换到相机坐标系中,并将三维的虚拟绘画内容投影到相机的投影平面上,并使投影后的虚拟绘画内容叠加在实际绘画作品的前方,生成临摹和再创作的绘画作品。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增强现实的绘画作品临摹和再创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利用移动终端的摄像头实时识别实际绘画作品的画框的步骤具体如下:步骤一:使用摄像头获取实际绘画作品的实时图片;步骤二:对获取到的图片进行中值滤波处理和形态学开运算,去除噪声;步骤三:提取图片中所有的物体的轮廓,删除长度小于设定阈值的轮廓;步骤四:对保留的轮廓进行多边形拟合,取周长最大且边长数目为四的轮廓为画框外沿的轮廓,记录该轮廓的四个顶点。3.根据权利要求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甄佳楠姜伟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